乐酷小子,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乐酷小子,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这就很有意思!西汉初期,残暴的吕太后在得势后对西汉开国功臣来了个大扫除,各个异姓诸侯王均被处死,包含大将军韩信,彭越等,但唯独不杀张良是为何呢?
吕雉虽然残暴,但并不是无理智的杀人狂魔,她是有针对性地诛杀,其诛杀名单中并不包含张良!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字娥姁(xu),单父人(今山东单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后被通称吕后,吕太后。
吕后深知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来之不易,她是一位非常护权,惜权的人,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这才导致她后期的残暴诛杀行为,她诛杀的范围极其有针对性,主要可归纳为三类群体。
第一类是手中有实权有兵将之人,以韩信彭越为主的异性诸侯王,这就体现了她护权的的一点,她很担心皇帝刘邦死后,自己和年幼的小太子压制不了各位功臣大将,在这件事上刘邦和吕雉的想法是统一的,刘邦辛苦打下的江山,是渴望万代相传的,而吕雉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在刘邦死后被推翻,各有所需这个想法就极易实施。
这里重点说下大将军韩信,当时韩信拥兵自重,是有能力也有实力另立山头的,并且在刘邦与项羽楚汉之争时,其中好多次刘邦的命令韩信是不听从的,当然韩信是为军中大计所虑,但这种表现就给刘邦留下了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印象,所以吕雉设计啥韩信刘邦是支持的。
第二类是吕雉的所有仇人,俗话说的好人无私心天诛地灭啊,戚夫人的“人彘”都有耳闻,可见吕雉对待仇人是心狠手辣的,在刘邦死后吕雉把刘邦的所有宠妾全部给关押起来,这里就包括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当年因为戚夫人,吕后差点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这个仇可谓不共戴天,吕后害怕辛辛苦苦大半生换来的如今美好,又因为他人而失去,故此吕后直接的间接的把所有可与自己抗衡的全部诛杀。
第三类是阻碍自己儿子继位的人,也就是刘邦的其他儿子们,不得不说吕后把权攥得很紧,诛杀刘如意是为了斩草除根,杀其他的也是为了巩固自己家的权利,可惜刘盈早早就死了,吕后很被动,最后只留下了两个,一个是自己抚养长大的,一个是非常低调的刘恒。
结合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其实吕雉并不是一个惨无人道的人,而是一切都为了权利和自己,我们再来看张良,吕雉为何不杀张良呢?
张良(?—公元前189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的谋臣,西汉开国的大功臣之一,与当时的韩信、萧何、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是一位大谋士,为刘邦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劳苦功高,按道理说功高震主啊,吕雉为什么就没杀张良呢?归纳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张良并无野心
张良之所以跟随刘邦完全是为了复仇,借刘邦之力来完成自己的夙愿,张良是韩国人,推翻秦朝暴政就是张良的目的,当初张良小时候就结交刺客,行刺秦始皇,奈何刺杀失败,只击中了始皇的副车,从此张良就一直在寻求推翻秦朝暴政的合作伙伴和良机,后来就遇到刘邦,给刘邦出谋划策,终于完成自己为韩国复仇的夙愿,当然刘邦也做了皇帝,刘邦封张良做王,而被他拒绝,只做了个留候,留这个地方就是刘邦与张良初次见面的地方。
②张良帮过吕后
当年吕后见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就害怕刘邦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就找张良求助良策,这事儿其实很难办,如果明面帮助吕后的话,肯定会惹怒刘邦,但是不帮的话又得罪了吕后,最终不亏是大谋士啊,张良想了个良策,张良帮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这四位可是难请得很啊,当年刘邦都未能请动,如今这商山四皓居然主动来为刘盈说情,说刘盈怎么怎么好,适合继承大统,刘邦一看这种情形,觉得刘盈却是可塑造之才啊,就打消了立刘如意的念头,从此刘盈的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了,当然张良在这件事上也算是帮了吕雉大忙了。
③张良救过刘邦
著名的《鸿门宴》上,刘邦的命除了项羽的看不上,还有一半是因为张良在底下下了功夫,鸿门宴上,危机四伏项羽随时可以斩了刘邦,张良在刘邦参加宴会之前,就劝说刘邦在宴会上一定要卑辞言和,不可鲁莽胡言乱语,并私下疏通了项羽叔父项伯,不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很可能就得逞了,而后又令樊哙劝谏项羽,这才使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上脱身,这功劳可是天大的,刘邦没齿难忘,感激在心。
④张良微官无权
张良虽然劳苦功高,但他并不喜欢贪权,在刘邦这里他只是一个“借士”意思就是他是刘邦借来的谋士,并不是刘邦的私有,故此我帮你出主意并不是为了什么官职权利,刘邦曾评价张良:“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可见刘邦对他还是很崇拜的,张良不像韩信,给刘邦要来的齐王,刘邦对他们这些一呼百应的人是极其不放心的,但对于张良这样的谋士是相当放心,因为张良只是单纯的一个谋士。
⑤张良劳苦功高
刘邦顺利打下江山,不光是萧何,韩信和他们那帮兄弟们,最主要的还是这位谋士的出谋划策,在大汉朝开国时期,因为分封的问题,群臣百姓都哀声哉道的极为不满,刘邦只封故旧之日的亲近,而弃故日的私怨,张良对这件事又帮了刘邦一个大忙,他劝谏刘邦封雍齿,释疑群臣,要不是张良的这个良策,刘邦很难驾驭的了群臣,不得不说张良的确是一个有用的人才,故此吕雉也不会杀张良。
【总结】结合上述5点,就是为何吕雉不杀张良的重要因素,前文说过,吕后虽然残暴,但并不是无理智的随意诛杀,仅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显露本该有的行为,张良既有功,又无威胁,最重要的是还帮过自己和救过自己丈夫的命,这样的一个人肯定是会被留下的,就像现在的领导一样,谁都喜欢听话的员工,讨厌和自己竞争的同事,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OK上述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实际性地帮助到你,解开你的疑惑,如果其他朋友有不同观点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手码不易,喜欢的话来个素质三连吧,点赞,评论加关注,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幸福平安,万事大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