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渡秋风,历史上有哪些显摆不成反被打脸的案例

2023-05-05 109阅读 0评论

鳄渡秋风,历史上有哪些显摆不成反被打脸的案例?

突然一想还真想不出那么多来,但是,我在这里说2个人。古人晏子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鳄渡秋风,历史上有哪些显摆不成反被打脸的案例

周总理妙语护国格,破陷阱。“我用的东西是缴获美军的”

这个堪称经典。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这个记者本来想讽刺中国工业能力落后,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不想却被周总理将了一军。

这就是显摆不成反被打脸的经典案例。

“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对中国满满的恶意,不仅各种污蔑抹黑,还希望从领导人的讲话中去歪曲原本的含义。

一次,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

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议论纷纷。

随即周总理补充了一句:他在我国台湾省。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这个记者的提问非常阴毒的,他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也知道中国台湾所处的环境,如果周总理回答“没有”!那就掉进了记者的圈套。

如果记者接着说,但是台湾有!

那时候就会非常不好回答,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吧!

我们走的是上坡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周总理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见招拆招、柔中带刚,不吐脏字,记记重拳。打的美国人窘迫不已。

“18元8角8分”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他知道,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可能轻易地说出国家的个人情况,如果周总理不如实作答,他可能继续追下去,如果周总理作出如实回答,可能会引发讥讽和嘲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巧妙的化解了困难,机智过人,让人折服。

“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会认真的解释为什么叫马路。

可他的对手是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让这位记者始料未及,再一次吃了鳖。

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还有很多,1976年1月8日,将一生投入新中国的周总理与世长辞。

永远缅怀周总理。

说晏子,要说的是晏子使楚的故事。

春秋末期,楚弱齐强。晏子是齐国的大夫,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以貌取人,想羞辱这位来自他国的臣子,来显露自己的威严和国盛,却不料碰了一鼻子灰。

第一局,发生在城门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楚人放着好端端的大门不用,为了羞辱晏子特地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让晏子走小门。

晏子身虽小,但身为齐臣,怎么能做出有损国格之事。他不卑不亢: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入,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入。

迎宾的人料知不是晏子的对手,带领晏子从大门进去。

第一局,1:0。

第二局,发生在觐见时。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答道:我们的人多到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怎么说我们齐国没人呢?

王曰:“然则何为使予?”

晏子答道:我们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到有德才的君主那里,没有德才的人被派遣到的无德才的君主那里,我最差劲,于是被派到楚国来了。

楚王一脸囧相。

第二局,2:0。

第三局,发生在吃饭时。

前两局失利,楚王脸上无光,他试图扳回一局。

在吃饭时,两个差役押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楚王问,绑的是什么人,回答:齐人,因为盗窃被抓。楚王看向晏子,齐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吗?

晏子巧妙对答: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这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典故。

第三局,3:0。

三局下来,楚王自讨没趣,知道了晏子的厉害。

好,这次就介绍那么多,觉得还行的,请动动手点个关注,谢谢!

广东著名旅游景点有那些?

1、盐洲岛

盐洲岛又名大洲岛。在惠州市惠东县东南部,是内海考洲洋中的岛屿。东南距陆地0.35公里。面积。盛产原盐,故名。盐洲原是个海岛镇,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南部的考洲洋,总面积近45平方公里,2008年并入黄埠镇。盐洲大桥横跨考洲洋,北起黄埠望京洲,南连盐洲联新李甲村海堤,主桥全长1105.4米。清凉的海风、优美的海景,都为这座桥增色不少。初上盐洲岛,放眼望去,并没有高楼大厦,最高的民房也不过三四层楼高,道路两旁也基本保留了乡村的气息。

2、遮浪半岛

遮浪岛又称南澳半岛,位于广东省广汕尾红海湾区,是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伸入海的一个半岛,素有“粤东麒麟角”之称。自然景光十分迷人,山、海、湖、岬角风光旖旎,有唐公墓、郑祖嬉纪念庙、古炮台、灯塔等古迹。遮浪南澳岛,不管风向何方,总有风平浪静之处, 遮浪因而得名。半岛两侧、东西海面,景象迥然不同。东海面波涛滚滚,巨浪排空,如万马奔腾。西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3、陆河世外梅园

陆河世外梅园景区位于中国青梅之乡——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南与普宁市、西与东坑镇交界,是榕江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全村种植青梅上万亩,是粤东地区最大的连片梅园。每逢大寒前后,上万亩梅花争妍怒放,清香飘远,煞是壮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热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媒体记者争先报道。梅园内的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也独有神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前景。

4、黄满磜瀑布群

黄满磜瀑布群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粗坑河上游,河水至此奔流直泻,形成宽八十米,落差近百米的天然瀑布。享有“岭南第一瀑”的美誉。黄满寨瀑布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这便使得这里成为夏日消暑的绝妙去处,选一日午后,斜倚瀑边大石,听飞瀑轰鸣,读未完之书,直可濯荡尘虑,清静身心。如果是摄影爱好者,则在下午四五点钟左右会等到瀑布最美丽的一面,那时斜射的阳光光顾谷底,整个瀑布周围的树叶犹如镀上一层圣洁光环,若有幸出现彩虹,则此情此景,不但可摄入镜头,也将永藏梦境。

5、桂竹园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镇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紫峰苍郁、绿荫掩映,清幽别致。拾级半山,东侧为“仙湖古寺”,西边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顶,中可容百余人,即桂竹园岩(传说迷离的“仙脚迹”便在此)。由此岩北行百余米,可见丁日昌墓,墓西为水流河水库,三面屏山,清可鉴人。水库半山有莲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己三墓地(己三姓陈,名首,号光烈,元代清官,死于任上,后人以其袍靴葬于此地)。距水流河北千米便是龙珠马寺,寺内之龙泉洞泉水长流不息,曲饶岩前,山后松茂竹修,风传雅韵,令游人驻足忘返。

6、南澳岛

南澳岛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岛上设后宅、云澳、深澳三个镇和青澳旅游度假区、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两个管委会。南澳岛是南海当中的一个绿洲,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还有优质的港湾,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岛,古往今来,南澳岛是东南沿海通商的中转站,附近可开发渔场达5万平方公里。南澳岛上生长着14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且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在此。主岛附近有一个鸟岛,是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澳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水产资源,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大小港湾66处。

7、礐石风景名胜区

位于汕头市的濠江区礐石海南岸,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于韩江、榕江、练江等三条江汇合出海处。南与达濠接连,原为全岛,后因西南面由桥梁连广东省道而成为半岛。礐石风景名胜区是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以“海”、“山”、“石”、“洞”为景观构成要素,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景区内规划为六个景区,即啸石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苏安景区。

8、莲花峰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自宋代起,莲花峰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前贤的芳迹。莲花峰西北侧有兴建于1594年的莲峰书院,专为纪念文天祥和南宋学者张鲁庵而建。区内还有望夫石、天然浴场和摩崖石刻等景点。

9、潮州古城

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景点有:湘桥春涨、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凤凰时雨、龙湫宝塔、鳄渡秋风、西湖鱼筏等。潮州拥有文物古迹700多处,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有全国历史最长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有国内罕见的宋代民居建筑许驸马府;有集潮州木雕之大成、堪称一绝的“己略黄公祠”;有始建于唐朝的开元寺;有始建于宋朝的青龙古庙,有始建于元朝的天后宫,有笔架山宋窑遗址;也有周总理办公过的涵碧楼。

10、凤凰山天池

潮州凤凰山天池位于潮州凤凰山脉乌岽山东峰顶部,海拔约1325米,其主峰海拨1391米,仅次于粤东第一高峰铜鼓嶂(1559.5米)。天池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天池的面积为76亩,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天然湖。特殊的气候使池面时而波浪滔天,时而水波不兴,传说中这里是西王母沐浴之处,更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上旅游区内富有传奇色彩的太子洞、仙境;太平寺、文天祥“正气堂”、茶树王“宋茶村”;奇形怪状的岩石;美丽的杜鹃坑、日出胜景等更让人流连忘返。

潮汕高铁站在潮州还是在汕头?

在潮州沙溪镇,处于潮州、揭阳、汕头中心城区的中心,潮州市是历史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凤凰时雨、龙秋宝塔、鳄渡秋风,金山古松都是著名景点。

你觉得善良在当今社会?

善良,存在这个世界上,如同阳光、空气、水分,一旦缺失,人间的一切美好,都会衰败消亡。而人的全部思想,化为泡沫;一切灵魂,撕成丑陋;所有性情,变得肮脏......不过,自然千变万化,社会日新月异,善良永恒,依旧如故,表现种种。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国家的忠诚。善良之人,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担当。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一定会一颗忠心,满腔热血,贡献力量,报效祖国。绝不会乞怜摇尾,卖国求荣。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父母的孝顺。善良之人,最懂的得“百善孝为先”,不会忘记父母养育之恩。即使没有光宗耀祖,也不会成为败家子,做尽坑爹害娘的事情或抛弃赡养父母的义务。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爱情的珍惜。善良之人,重情重义,爱情坚贞,从不主动或有意伤害对方的感情。更不会成为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玩弄异性的情圣和花花公子。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工作的认真。善良之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踏踏实实。从不弄虚作假做门面、挑拨离间当好人、溜须拍马套近乎、光说不练假把式。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朋友的诚信。善良之人,真诚、实在,吐口吐沫就是钉,没有歪歪心眼花肠子;善良的人,为了表白自己,都能掏出心肝肺。坑蒙拐骗偷不沾边。

善良的社会存在,表现对弱者的关爱。善良之人,都怀有一颗怜悯之心,同情之心,仁爱之心,有一副热心肠。当别人一声痛苦的叹息,会令他寝食难安;别人的一滴不幸的眼泪,会让他心神不宁。帮困解难,予人玫瑰,是他们乐呵的初衷。冷眼观望和无情的冷漠,不是他们的性格。

善良,存在这个社会里,就像黄金,闪闪发光;就像白银,明亮淡雅;就像碧玉,纯洁无瑕。善良,也是一湾水,清澈明亮;善良,还是一团火,热烈温暖;善良,更是一首歌,大爱人间......

(图片源自网络)

刘半农最美的十首诗?

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落叶

秋风把树叶吹落在地上,

它只能悉悉索索,

发几阵悲凉的声响。

它不久就要化作泥;

但它留得一刻,

还要发一刻的声响,

虽然这已是无可奈何的声响了,

虽然这已是它最后的声响了。

1919

敲冰

零下八度的天气,

结着七十里路的坚冰,

阻碍着我愉快的归路

水路不得通,

旱路也难走。

冰!

我真是奈何你不得!

我真是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便与撑船的商量,

预备着气力,

预备着木槌,

来把这坚冰打破!

冰!

难道我与你,

有什么解不了的冤仇?

只是我要赶我的路,

便不得不打破了你,

待我打破了你,

便有我一条愉快的归路。

撑船的说「可以」!

我们便提起精神,

合力去做──

是合着我们五个人的力,

三人一班的轮流着,

对着那艰苦的,不易走的路上走!

有几处的冰,

多谢先走的人,

早已代替我们打破;

只剩着浮在水面上的冰块儿,

轧轧的在我们船底下剉过,

其余的大部份,

便须让我们做「先走的」:

我们打了十槌八槌,

只走上一尺八寸的路

但是,

打了十槌八槌,

终走上了一尺八寸的路!

我们何妨把我们痛苦的喘息声,

欢欢喜喜的,

改唱我们的「敲冰胜利歌」。

敲冰!敲冰!

敲一尺,进一尺!

敲一程,进一程!

懒怠者说:

「朋友,歇歇罢!

何苦来?」

请了!

你歇你的,

我们走我们的路!

怯弱者说:

「朋友,歇歇罢!

不要敲病了人,

刮破了船。」

多谢!

这是我们想到,却不愿顾到的!

缓进者说:

「朋友,

一样的走,何不等一等?

明天就有太阳了。」

假使一世没有太阳呢?

「那么,傻孩子!

听你们去罢!」

这就很感谢你。

敲冰!敲冰!

敲一尺,进一尺!

敲一程,进一程!

这个兄弟倦了么?──

便有那个休息着的兄弟来换他。

肚子饿了么?──

有黄米饭,

有青菜汤。

口喝了么?──

冰底下有无量的清水;

便是冰块,

也可以烹作我们的好茶。

木槌的柄敲断了么?

那不打紧,

舱中拿出斧头来,

岸上的树枝多着。

敲冰!敲冰!

我们一切都完备,

一切不恐慌,

感谢我们的恩人自然界。

敲冰!敲冰!

敲一尺,进一尺!

敲一程,进一程!

从正午敲起,

直敲到漆黑的深夜。

漆黑的深夜,

还是点着灯笼敲冰。

刺刺的北风,

吹动两岸的大树,

化作一片怒涛似的声响。

那使是威权么?

手掌麻木了,

皮也剉破了;

臂中的筋肉,

伸缩渐渐不自由了;

脚也站得酸痛了;

头上的汗,

涔涔的向冰冷的冰上滴,

背上的汗,

被冷风被袖管中钻进去,

吹得快要结成冰冷的冰;

那便是痛苦么?

天上的黑云,

偶然有些破缝,

露出一颗两颗的星,

闪闪缩缩,

像对着我们霎眼,

那便是希望么?

冬冬不绝的木槌声,

便是精神进行的鼓号么?

豁刺豁刺的冰块剉船声,

便是反抗者的冲锋队么?

是失败者最后的奋斗么?

旷野中的回声,

便是响应么?

这都无须管得;

而且正便是我们,

不许我们管得。

敲冰!敲冰!

敲一尺,进一尺!

敲一程,进一程!

冬冬的木槌,

在黑夜中不绝的敲着,

直敲到野犬的呼声渐渐稀了;

直敲到深树中的猫头鹰,

不唱他的「死的圣曲」了;

直敲到雄鸡醒了;

百鸟鸣了;

直敲到草原中,

已有了牧羊儿歌声;

直敲到屡经霜雪的枯草,

已能在熹微的晨光中,

表露他困苦的颜色!

好了!

黑暗已死,

光明复活了!

我们怎样?

歇手罢?

哦!

前面还有二十五里路!

光明啊!

自然的光明,

普遍的光明啊!

我们应当感谢你,

照着我们清清楚楚的做。

但是,

我们还有我们的目的;

我们不应当见了你便住手,

应当借着你力,

分外奋勉,

清清楚楚的做。

敲冰!敲冰!

敲一尺,进一尺!

敲一程,进一程!

黑夜继续着白昼,

黎明又继续着黑夜,

又是白昼了,

正午了,

正午又过去了!

时间啊!

你是我们唯一的,真实的资产。

我们倚靠着你,

切切实实,

清清楚楚的做,

便不是你的戕贼者。

你把多少分量分给了我们,

你的消损率是怎样,

我们为着宝贵你,

尊重你,

更不忍分出你的肢体的一部分来想他,

只是切切实实,

清清楚楚的做。

正午又过去了,

暮色又渐渐的来了,

然而是──

「好了!」

我们五个人,

一齐从胸臆中,

迸裂出来一声「好了!」

那冻云中半隐半现的太阳,

已被西方的山顶,

掩住了一半。

淡灰色的云影,

淡赭色的残阳,

混合起来,

恰恰是──

唉!

人都知道的──

是我们慈母的笑,

是她疼爱我们的苦笑!

她说:

「孩子!

你乏了!

可是你的目的已达了!

你且歇息歇息罢!」

于是我们举起我们的痛手,

挥去额上最后的一把冷汗;

且不知不觉的,

各各从胸臆中,

迸裂出来一声究竟的:

(是痛苦换来的)

「好了!」

「好了!」

我和四个撑船的,

同在灯光微薄的一张小桌上,

喝一杯黄酒,

是杯带着胡桃滋味的家乡酒,

人呢?──倦了。

船呢?──伤了。

大槌呢?──断了又修,修了又断。

但是七十里路的坚冰?

这且不说,

便是一杯带着胡桃滋味的家乡酒,

用沾着泥与汗与血的手,

擎到嘴边去喝,

请问人间:

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

然而曾有几人喝到了?

「好了!」

无数的后来者,你听见我们这样的呼唤么?

你若也走这一条路,

你若也走七十一里,

那一里的工作,

便是你们的。

你若说:

「等等罢!

也许还有人来替我们敲。」

或说:

「等等罢!

太阳的光力,

即刻就强了。」

那么,

你真是胡涂孩子!

你竟忘记了你!

你心中感谢我们的七十田么?

这却不必,

因为这是我们的事。

但是那一里,

却是你们的事。

你应当奉你的木槌为十字架,

你应当在你的血汗中受洗礼,

…………

你应当喝一杯胡桃滋味的家乡酒,

你应当从你胸臆中,

迸裂出来一声究竟的「好了!」

1920

铁匠

叮当!叮当!

清脆的打铁声,

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

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

我从门前经过,

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

闪着血也似的光,

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

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

还隐隐的听见

叮当!叮当!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他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1919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

这是我们今天吃的食,这是佛组当年乞的食1.

这是什么?是牛油炒成的棕色饭。

这是什么?是芥厘拌的薯和菜。

这是什么?是「陀勒」,是大豆做成的,是印度的国食。

这是什么?是蜜甜的「伽勒毗」,是莲花般白的乳油,是真实的印度味。

这雪白的是盐,这架裟般黄的是胡椒,这罗毗般的红的是辣椒末。

这瓦罐里的是水,牟尼般亮,「空」般的清,「无」般的洁,这是泰晤士中的水,但仍是恒伽河中的水?!

一个朋友向我说:你到此间来,你看见了印度的一线。

是,──那一线赭黄的,是印度的温暖的日光;那一线茶绿的,是印度的清凉的夜月。

多谢你!──你把我去年的印象,又搬到了今天的心上。

那绿沉沉的是你的榕树荫,我曾走倦了在它的下面休息过;那金光闪闪的是你的静海,我曾在它胸膛上立过,坐过,闲闲的躺过,低低的唱过,悠悠的想过;那白蒙蒙的是你亚当峰头的雾,我曾天没亮就起来,带着模模糊糊的晓梦赏玩过。

那冷温润的,是你摩利迦东陀中的佛地:它从我火热的脚底,一些些的直清凉到我心地里。

多谢你,你给我这些个;但我不知道──你平原上的野草花,可还是自在的红着?你的船歌,你村姑牧子们唱的歌(是你美神的魂,是你自然的子),可还在村树的中间,清流的底里,回响着些自在的欢愉,自在的痛楚?

那草乱萤飞的黑夜,苦般罗又怎样的走进你的园?怎样的舞动它的舌?

朋友,为着我们是朋友,请你告诉我这些个。

1921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暗礁的底里,起了一些些的微波,我们永世也看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它可直远到世界的边际啊!

在星光死尽的夜,荒村破屋之中,有什么个人呜呜的哭着,我们也永世听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一颗颗的泪珠,都可挥洒到人间的边际啊!

他,或她,只偶然做了个悲哀的中点。这悲哀的来去聚散,都经过了,穿透了我的,你的,一切幸运的,不幸运者的心,可是我们竟全然不知道!这若不是人间的耻辱么?可免不了是人间最大的伤心啊!

1923

诗神

诗神!

你也许我做个诗人么?

你用什么写你的诗?

用我的血,

用我的泪。

写在什么上面呢?

写在嫣红的花上面,

日已是春残花落了。

写在银光的月上面,

早已是乌啼月落了。

写在水上面,

水自悠悠的流去了。

写在云上面,

云自悠悠的浮去了。

那么用我的泪,写在我的泪珠上;

用我的'血,写在我的血球上。

哦!小子,

诗人之门给你敲开了,

诗人之冢许你长眠了。

1922

一个小农家的暮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

回声

他看着白羊在嫩绿的草上,

慢慢的吃着走着。

他在一座黑压压的

树林的边头,

懒懒的坐着。

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

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

他和着羊颈上的铃声,

低低的唱着。

他拿着枝短笛,

应着潺潺的流水声,

呜呜的吹着。

他唱着,吹着,

悠悠的想着;

他微微的叹息;

他火热的泪,

默默的流着。

该有吻般甜蜜的?

该有蜜般甜的吻?

有的?……

在那里?……

「那里的海」,

无量数的波棱,

纵着,横着,

铺着,叠着,

翻着,滚着,……

我在这一个波棱中,

她又在那里?……

也似乎看见她,

玫瑰的唇,

白玉般的体,……

只是眼光太钝了,

没看出面目来,

她便周身浴着耻辱的泪,

默默的埋入那

黑压压的树林里!

我真看不透你,

我真已看透了你!

我不要你在大风中

向我说什么;

我也很柔弱,

不能勾鳄鱼的腮,

不能穿鳄鱼的鼻,

不能叫它哀求我,

不能叫它谄媚我;

我只是问,

她在那里?

「那里?」回声这么说。

唉!小溪里的水,

你盈盈的媚眼给谁看?

无聊的草,你怎年年的

替坟墓做衣裳?

去罢?──住着!──

住着?──去罢!──

这边是座旧坟,

下面是死人化成的白骨;

那边是座新坟,

下面是将化白骨的死人。

你!──你又怎么?

「你又怎么?」──回答这么说。

默默的流着;

他微微的叹息;

他悠悠的想着;

他还吹着,唱着:

他还拿着枝短笛,

应着潺潺的流水声,

呜呜的吹着;

他还和着羊颈上的铃声,

低低的唱着。

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

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

他还在这一座黑压压的

树林的边头,

懒懒的坐着。

他还充满着愿望,

看着白羊在懒绿的草上,

慢慢的吃着走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