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忠,默圣教序集字古诗有哪些速成方法

2023-05-04 105阅读 0评论

张远忠,默圣教序集字古诗有哪些速成方法?

张远忠“读临六步速成法”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悟来互相交流一下。

张远忠,默圣教序集字古诗有哪些速成方法

众所周知,《圣教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唐褚遂良的,一个是唐怀仁集晋王羲之的。要学习行书,书圣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是公认的经典范本。但《圣教序》毕竟是深奥的古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没有一点古文基础是理解不了的。对不懂的内容,反复去机械临写,效果又大打折扣。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将王羲之的字集成对联、古诗,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途径,又可以品味古诗艺术,可谓相得益彰,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题主提的问题“圣教序集古诗有哪些速成的方法?”我想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来进行探索。对于想速成的人来说,还是有所帮助的。

学习书法离不开临摹,但有的人效率高,有的人效率低,这是为什么呢?肯定是有原因的!

有的人,一上来就对着字帖写,根本不去分析这个字的结构、特点。这是盲目的临写,效果肯定不好,那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临写准备。气定神闲,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调匀气息,心无旁骛,(很重要)。就像凸透镜聚焦于一点,才能点火燃烧,古人书法前都有净手焚香的习惯。

一、读帖分析字形。什么结构,正侧姿势,笔画的变化,要目识心记,并用手在空中或桌上书写,要能背下来,再胸有成竹的去写,就顺利多了。(可能很多人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摹帖描写。对着描红或双钩书写,体会每笔的使用方法,如有基础,可以跳过这一步。描摹时一定要精准,不可多不可少,也不要反复的去描填。

三、对帖临写。读帖是在大脑中形成影像,临帖是把大脑的形象与帖上的字结合起来,通过手中的笔表现在纸上,是意识和形态的结合。两者互相融合,互相作用,只有完美的配合,才能逼真的再现在纸上。

四、对比原帖。无论怎么写,你写的与贴上的字是有出入的,这就要与原帖对比,找出有出入的地方,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提得不够,还是按得太重?是写长了,还是写短了?………

五、再次临写。找出了差距,再对帖临写,注意上次写得不对的地方,纠正后再修正。

六、最后背临。要像背书一样把整个字的写法都记住,尽量精准的复写到纸上。

每个字都用这“读临六步速成法”。攻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最后可以攻克每一首诗。

读临六步速成法看似有点慢,但这恰恰是最快的方法。

创作古诗书法时,要注意章法,字与字的连带呼应,行与行的律动空间,整幅作品的气韵等等,这又是一个层次的课题了。

这是我临圣教序集古诗的视频,请各位老师点评😀

总结:深刻领悟,活学活用“读临六步速成法”去攻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首诗。从一首诗开始练起,也可以将这首诗打印出来,贴在墙上,随时学习观摩。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更期待与各位老师、书友互相交流,请点赞关注,给予我鼓励和支持🙏🙏🙏

选什么帖适合?

建议:

学大篆应先从西周《散氏盘》入手。

习小篆可先从秦篆《峄山刻石》入手。

秦篆《峄山刻石》为李斯所书。

秦朝丞相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了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秦篆。秦篆给人们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习小篆也可从石鼓文入手。石鼓文也是古人的经典之作。吴昌硕一生临石鼓字无数遍,九十三岁时仍坚持临写。如果题主有兴趣,可直接从吴昌硕临的石鼓字入手也可。

下两幅为吴昌硕作品

注:本文为中州耕牛堂主手打原创。图片源自网络。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