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简介,黄山毛峰茶的历史
黄山毛峰简介,黄山毛峰茶的历史?
说起黄山毛峰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立歙州,经唐朝,再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才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
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
又有《吃茶养生记》(日本荣西禅师著)曰:“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已独具特色、声名鹊起了。
黄山毛峰柔和滴水香区别?
做工不一样,毛峰叶子是保持原样,滴水香成型带卷,有点像铁观音
土种毛峰是什么茶?
本地原生老品种有黄山大叶种、祁门槠叶种,这类茶原生环境在深山处,海拔高,基本3月下旬才上市,海拔高的地方要到4月初才能开采。
老品种也就是土种是严格意义上才是正儿八经的正宗黄山毛峰,白毫披身,绿中带黄,香气四溢。在老茶客眼里,这才是黄山毛峰。但是土茶上市相对早品种晚10天至半个月左右,很多抢鲜或者分不清的茶客等不及。
黄山毛峰茶的外形特征?
外形特性: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
冲泡黄山毛峰方法:
比例 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水温 黄山毛峰应用80℃-90℃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时间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钟。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还容易将茶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泡出来。将黄山毛峰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入开水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水温高、茶叶嫩、茶量多,则冲泡时间可短些;反之,时间应长些。一般冲泡后加盖3分钟,茶中内含物浸出55%,香气发挥正常,此时饮茶最好。次数 一般3到4次就好了,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赶快爬。”意思是说头道冲泡出来的茶水不是最好的,喝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饮茶时,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加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
黄山毛峰海拔多少公里?
黄山毛峰的创始人为谢正安,创始时间于1875年,到现在已有144年。黄山毛峰之前有许多名字,例如:毛尖,雀舌,黄山云雾等,现在我们都称其为黄山毛峰。其特点:白毫披身、芽尖似峰。黄山毛峰的产地在海拔为600-800米的高山上,属于高山茶。核心产地为富溪县的漕溪村和杨村。1955年黄山毛峰跻身于十大名茶。黄山毛峰有三香: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