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毛尖,龙井是什么茶
鸠坑毛尖,龙井是什么茶?
我就知道这样的问题一问,肯定会有人复制百度的内容来敷衍的,连龙井茶,西湖龙井茶,这些词汇都弄不清楚就来回答了,不少开口闭口谈西湖龙井茶来形容龙井的人,也许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见过正宗的西湖龙井,知道西湖龙井有多少产量多少茶地?尤其是配图的顶级西湖龙井头采一年全茶区有多少?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一个大类,按照产地来价格区分为三类 西湖龙井,钱塘龙井,浙江龙井,这里的浙江龙井通俗上是一个泛指,就是以松阳市新昌等市场经营批发销售的龙井茶,也包括外地省份加工加工销售的,不过按照那些标准说明书就只能是首批推广的十八个市县了,但是实际上有几个茶商没有经营过外省如贵州四川广西这些龙井茶呢?顺便给拿西湖龙井说事的说几个数字,西湖龙井一共两万多亩,一年产量历史最多一年八百多吨,平常也就六七百吨,2018年确切数字是575吨,一区129吨,二区446吨,而龙井茶一年数量有多少呢,同样是2018年松阳市场总吞吐量超过六万多吨,大部分是龙井,新昌市场超过1.8万吨。所以说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不完全是一回事 ,复制百度的只是炒冷饭,百度也不能跟着市场信息。
龙井茶的得名也没有百度传说中的1200年那么久,现在龙井茶的始祖是北宋的辩才,在狮峰山麓种茶,然后慢慢传播给附近的村民,辩才和苏轼是好友同时代的人 ,苏轼(1037-1101)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年,其次杭州(古代是钱塘)有茶,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陆羽《茶经》的灵隐天竺产茶,而且他的茶道师友皎然就是在灵隐寺修行,龙井茶这个名声传开还是在明代文人的诗词文章中传播开来才有名。
龙井茶的工艺更没有百度说得那样悠久,因为完善的绿茶工艺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龙井茶扁条形工艺则更迟,清雍正七年(1729年)第一次上贡,翁隆盛茶号为此前后改进工艺花费三年,所以雍正七年才是龙井茶元年。那炒制这种扁条形茶叶之前,做的是什么茶叶?炒青毛峰,其实这种做法一直到八十年代都还存在,高档的芽茶做龙井,莲心旗枪雀舌,中期的茶叶做炒青,晚春最差的大叶子茶晒红茶,后来西湖龙井品牌上去了,价格提高了,就只剩下西湖龙井了。
篇幅有限,刚才是简单的聊了一下西湖龙井的传统变化,现在回答这个问题,龙井茶是绿茶,而且是中国高档绿茶的代表之一,龙井工艺以色香味形作为质量参考,最重要一点龙井茶绿茶都是推荐当年新茶,没有普洱那样的吹嘘炒作,也没有金融茶的概念,价格质量比较公开透明。其他龙井茶的方方面面可以关注我一起探讨,因为龙井茶涉及的产地价格分类特色历史等等内容太多了。
毛尖属于什么茶类?
毛尖属于绿茶,确切说属于绿茶中的佳品,正宗的毛尖采用明前第一批茶芽,经过精细工艺制作。因为地域不同毛尖也有很多种,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鸠坑毛尖等等。。。
绿茶有哪些种类?
绿茶主要有四种:1、炒青绿茶,包括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2、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3、杀青绿茶,包括滇青、川青等等;4、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绿茶的品种:
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狗脑贡茶、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
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黎平雀舌、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雪水云绿、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顶、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岳西翠兰、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
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桐城小花、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
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
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
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潭翠芽、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桐城小花、英德绿茶、保靖黄金茶、白马毛尖、关山云雾、房县绿茶、神农绿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鸠坑茶是什么茶?
鸠坑毛尖属于绿茶,产自于浙江省。鸠坑毛尖的原料采摘于清明节前,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嫩茶叶,再经过摊放、杀青、理条、揉捻、整形、烘焙等等工序制作完成。鸠坑毛尖一般用玻璃杯进行冲泡,冲泡的水温在85℃-90℃左右,水温不宜过高。
绿茶有几种?
绿茶有几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也是消费量最大的茶类。是以适宜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茶叶。由于干茶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因此称为绿茶。
由于绿茶是未发酵的茶叶,所以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效果。
绿茶按照加工工艺可分4类
1、炒青绿茶
绿茶的加工过程;鲜叶→杀青→揉捻→干燥。干燥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其干燥方法顾名思义炒青绿茶就是通过“炒干”的方式得来的。由于在干燥的过程中受到作用力的不同,干茶便形成了不同的形状,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针形、螺形等。列如长炒青形式眉毛,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高香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和叶底黄亮;圆炒青形如颗粒,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度高;扁炒青形扁,表面光滑、香鲜味醇。炒青绿茶的主要代表: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2、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由于其干燥方式通过烘干得来,烘青绿茶可用于再加工茶类的加工生产,作为茶胚使用,用于窨制各类花茶。列如和茉莉茶、白兰花、代代花、珠兰花、桂花等花一起进行再加工。烘青绿茶除了用于花茶加工之外也作为单一绿茶销售,外形较为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有烘烤味、汤色叶底黄绿清亮。烘青工艺主要是为了体香,适宜鲜饮。烘青绿茶的主要代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峨眉毛峰等。
3、蒸青绿茶
蒸青绿茶是古人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陆羽《茶经》记载其制作方法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将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蒸青或轻煮“捞青”软化后揉捻、干燥、碾压、造形而成。蒸青绿茶的香气较为闷,并且青气重,涩味也重,没有炒青滋味鲜爽。宋朝佛家茶仪上使用的“抹茶”即是蒸青绿茶的一种。由于蒸青绿茶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蒸青绿茶目前国内喝的人很少,产量也少,主要远销日本。蒸青绿茶的主要代表:宜兴的阳羡茶、恩施玉露、仙人掌茶。
4、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看名称我们就知道它是通过日光晒来完成干燥过程的,由于日晒温度没有“炒、烘、蒸”的高,所以过程时间较长,较多的保留了茶叶中的天然物质,制出的茶叶滋味比较厚重,并且有很特殊的“浓浓的日晒味”。晒青绿茶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极具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晒青绿茶是制作紧压茶的原料,主要用于沱茶、饼茶、方茶、康砖、茯砖等紧压茶。晒青绿茶的主要代表:饼、砖、沱。
我是品茶谈子午,关注我,我们一起品茗聊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