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破20元每公斤 一年涨37%,2020年猪价高峰可能在几月

2023-04-13 121阅读 0评论

猪价破20元每公斤 一年涨37%,2020年猪价高峰可能在几月?

2020年猪价高峰可能在几月?为何?

猪肉降价在未来的时间里必然是大概率的事件,但是目前生猪呈现降价的趋势,从趋势图来看,猪价的最高峰还处在年前的11月份之前,高达40.84元/公斤。但后期是否会有回暖,现在还说不准。

虽然跌价持续,但幅度很小,仔猪价格依然很高,今日全国猪价外三元是33.27元/公斤、内三元是32.83元/公斤,也就是说20公斤的仔猪,价格要在656.6-665.4元之间,相比于正常猪价来说,这种价格来说还是比较贵的。

猪价破20元每公斤 一年涨37%,2020年猪价高峰可能在几月

但后期是否存在下一个高峰期,我觉得要想超过年前的程度比较困难,但部分回暖的情况我觉得是存在的,具体时间应该在端午节附近。请听以下我的几点分析:

1.粮食饲料价格的上涨,目前因为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而且我国现在玉米、大豆类粮食存量较低,价格目前也在上涨的过程中,饲料的涨幅也较高,本来猪仔的价格比较贵了,现在饲料成本也上升了,所以猪价短时间也不会出现大降价,这就是回暖的基础。

2.生猪的养殖周期在半年左右,前段时间因为疫情耽误了近两个月,生猪产能回复慢,只是近几个星期才开始慢慢加快恢复,等大量出栏也要到八九月份,这之间就是空档期。

但是如今复工复产的进程加快,学生开始复学,而端午节是6月25日,到那个时候,市场秩序基本大量恢复,而又遇到佳节,需求度会持续上涨,而市场猪肉的恢复还较慢,供小于求,价格可能就会被刺激上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望大家积极批评指正。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见,也欢迎进行留言分享你们的经验哦!

近期有些地方猪价为何持续下滑?

猪价跌多涨少,近期猪价为何持续下滑?近期猪价呈现跌多涨少现象大体上归结为是非洲猪瘟惹的祸。若是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疫情,恐怕很难出现这种惨不忍睹的现状。本身生猪趋于稳中有涨的势态,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非洲猪瘟一闹腾,生猪数量急剧下降,猪肉价格一夜之间,就象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高低不定,养殖户养殖心理蹦溃,消费者心理忐忑不安,市场行情十分浮燥,市场供给量急剧上涨,货源极其宽松,销售量也相应地减少,销售雪上加霜。这些问题,导致猪肉市场价格,近期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第一,夏季高温,疫情扩散,防疫严峻。入夏以来,气温上升,病毒滋生快速,辐射扩散能力加大,传播加快,受灾面积增大,防疫工作极其严峻。各地纷纷配合防疫整体计划,灾区内加速了正常生猪的处理量,大批量的猪肉涌进市场,是造成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潮头式的大跌,时间不会久远,潮落之时,又是价格大涨之时,到那时,生猪生产链条断裂,生猪上市量大减,货源紧张,市场价格转向上涨,将会持续时间更长,消费者很难买到廉价猪肉。

第二,生猪急剧上市,货源极其宽松。随着疫情的扩散,防疫工作的严峻和紧迫,各地养殖户大力全方位地通力协助防疫,大批量的正常生猪和猪肉涌进市场,造成库满店满,市场拥有量突飞猛进,市场货源极度宽松,而销售随即出现疲软,销量下降,给整个猪肉市场倍添巨大销售压力,造成销售价格一落千丈,是造成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低落下滑的主要原因。

第三,消费者消费发生疲软,销量下降。随着疫情的严峻,市场急剧地丰满,而消费者不仅消费不高涨,反而表现消费十分消极低落。目前,广大消费者恐惧心理突涨,使消费积极性消沉,消费热情降温,市场销售量下降。现在,有许多消费者产生疑问,究竟对人有无危害,有无影响身体健康,没有明确的答案,恐怕和疑惑心理与日俱增,是造成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也是近期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的又一重要原因。

总之,近期生猪和猪肉产品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疫情的严峻,防疫工作的有序展开,造成大量正常生猪和猪肉产品涌入市场,库存量急剧增加,市场拥有量巨大,而销售疲软,销售量下降。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2020年猪价会逐渐走低吗?

当前已进入6月份,转眼间2020年要过完一半了,从近期的生猪价格走势看,全国生猪价格有止跌企稳的迹象。5月17日生猪均价为26.81元/公斤,随后连续几天出现反弹,6月2日全国生猪均价回升至29.79元/公斤,也就是说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生猪价格上涨了2.98元/公斤,与5月上旬的生猪价格相比,行情有好转的趋势。

再来看看猪肉价格方面,根据农业部信息中心发出的数据,2020年第22周白条猪肉出厂均价为38.05元/公斤,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涨幅达到了5.6%,其中东北地区猪肉批发价格为35.86元/公斤,环比上涨3.9%;华北、四川地区,猪肉批发价格分别为38.97元/公斤和39.87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8.3%和9.1%。当前生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均止跌反弹,从调控的方向来看,后期猪价还有回落的空间,那么2020年猪价是否会持续走低?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多地继续扶持生猪生产,下半年可出栏猪源有望继续提升

大力扶持生猪生产是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特别是2019年10月份生猪价格屡创新高时,对养殖户补栏复养扶持力度很大,有的地方引进一头种猪,扶持资金可达2000-3000元,在贴息贷款、用地审批等方面,扶持力度明显超出了往年的水平。当前,各地生猪存栏量持续向好,比如说四川地区,作为我国养猪大省,2018-2019年生猪存栏量下滑的同样很明显,今年又有多地中招非洲猪瘟,但2020年生猪出栏目标为6000万头,为了实现该目标,一方面积极引进规模养猪场,另一方面也鼓励中小养殖户补栏。6月1日,贵州方面发出消息,截止5月底,生猪存栏量达到1331.2万头,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4.5%,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完成全年的计划问题不大,甚至还可能超额完成,也意味着可出栏猪源会增多。

二、下半年猪肉消费有增长的空间,对后期猪价有提振作用

当前猪肉消费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开学明显推迟,多地还未全面开学,餐饮行业同样未完全恢复,旅游业也下滑明显,再加上收入上有所减少,消费者主动减少了猪肉购买量。不过,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行情,猪肉消费需求有望走出低谷,如果各项生活次序恢复往常,在节假日的带动下,容易出现“量价齐升”的现象。特别是2020年四季度,猪肉消费进入传统的旺季,南方多个省份容易迎来腊肉、香肠行情,“北猪南运”是否顺畅,将会对猪价有较大影响,从往年的实际情况看,该阶段猪价“易涨难跌”,像一些需要从外地调入猪源的地区,无论是生猪价格,还是猪肉价格,都很难持续下跌。

三、宏观调控大概率继续推进,猪价震荡回落是趋势

眼下猪价仍然处于相对高位,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比往年的价格还是高出不少,此时,宏观调控方面依然继续发挥作用,从调控的方式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放储备猪肉,另一方面是扩大猪肉进口。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储备猪肉投放就没有停止,单次投放量1万吨、2万吨和3万吨都有,每次临近节假日时,储备猪肉的投放量和频率会加大,这也说明调控的方向不会改变。另外,2020年猪肉进口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了135万吨冻猪肉,同比涨幅为170.4%,下半年猪肉的进口量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冻猪肉平均进口价不足10元/斤,进口量扩大时,会对国内的猪价有一定影响。

四、猪价震荡起伏,养殖户需控制好出栏节奏

随着规模养猪场存栏量不断增多,后期猪价下行的压力比较大,这对养殖户是很大的考验,规模养猪场抗风险能力相对强些,再加上后期推出生猪期货,一旦运行起来,规模养猪场可以通过生猪期货实现套期保值。不过中小养殖户就难有这样的机会,只能控制好养殖规模,同时把握好出栏时机,在生猪价格相对较高时出栏,这样养猪收益相对好些。下半年生猪价格不会一直下跌,更不会一路跌破15元/公斤,期间会有起伏,比如某个阶段可能会从20元/公斤上涨至25元/公斤,然后再回落至18元/公斤,类似起伏波动时,一旦养殖户没有把握好出栏节奏,那么收入上会有较大影响。

总之,今年的猪价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只要生猪存活率保持较高水平,那么养猪收益就不会很低,如果能充分利用好相关的扶持措施,那么综合收入会更高。当然,随着养殖户不断增多,特别是新建的大型养猪场陆续投产,下半年“缺猪又缺肉”的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另外进口猪肉会持续增长,猪价仍有下行的压力。实际上很多养殖户都有这样的预期,只不过究竟何时会出现,目前仍是未知数,养殖户想要长期在行业中生存下去,一方面要提高养殖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2020年猪价是否持续走低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猪价大幅上涨到20元以上后?

最近几天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达到20元以上每公斤。已经高于猪粮比6比1的盈亏平衡线,生猪价格高于平衡线以后,国家不再收储备肉。每公斤20元,散户有盈利规模化猪场刚刚保本。生猪行情进入下一个周期的上升期,价格会震荡上行,养猪户的春天到来了,夏天也不远了,养猪的暴利马上就会到来。当猪粮比达到9比1,连续两周以上国家会考虑放储备肉,调控生猪价格,让老百姓吃到平价的猪肉,放储备肉的目的是避免价格过高,养猪户大量上后背,会导致生猪价格过低,养殖业出现亏损。所以只有生猪价格连续两周以上达到9比1,国家才会放储备肉

最近猪价一直在持续上涨?

最近猪价上涨可能是多种原因,一可能是规模上市养殖场抬价出栏,先拉升猪价,后在中旬集中出栏。二是已经是年底了,消费需求量在回升,南方人已经在灌香肠、腌腊肉了,使生猪需求量上升。三是屠企在12月份收购屠宰储存,准备春节行情,所以呢,生猪需求量也在上升。但生猪价格大涨可能性不大,也不具备持续性,年内生猪价格以企稳略涨为主。但猪肉价格在元旦后可能上涨10%左右。

一、生猪产能已经恢复2017年末的90%左右,达4亿头,规模养殖场可能抬价出栏

生猪存栏已经一边必亿头了,可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末的90%了。有1.3万个规模养殖场投入养殖,有1.5万个去年空栏养殖场今年恢复增养复养。仔猪价格已经下降至1000元/头以下,而养殖成本今年平均每头猪1850元,加上仔猪成本2000元,一头猪总成本3850元左右,如果再下降3——4元一斤,养殖户就会亏本。而在12月份规模养殖场可能要出栏生猪,必须拉升猪价,才能有利润,12月上旬猪价上涨可能是规模养殖场拉升行为。这种抬价销售可能不具备持续性,出栏生猪多了,猪价自然会下降。

二、消费需求量在上升,我国居民有腌制腊肉、灌制香肠习俗,12月——元月份猪肉消费可能翻番上涨

我们这边人已经在灌制香肠、腌制腊肉了,猪价上涨至16.5元/斤,猪肉价格又回到26元/斤,比11月份上涨3元/斤。猪价上涨很大可能与消费需求上升有关。加上近期冷链食品包装上查出冠状病毒,冷链物流食品可能没人购买了,猪价自然上涨。但生猪出栏量在增长,在腊月二十以后,生猪需求量会下降,猪价格也会回落,因此,在腊月二十以后,生猪价格企稳回落。我们没必要担心猪价持续上涨。当需求量饱和了,猪价会直线下降。另外,国家冷冻储备猪肉会投放市场,平抑物价,稳价保供,生猪价格不可能持续性上涨。

三、每年12月份屠企都会收购屠宰,近期猪价上涨可能与屠宰收购有关

每年12月份屠企都会大量收购屠宰生猪,准备元旦、春节期间所需,满足市场供应,保障消费者过年碗里有肉。但由于近期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连阴雨雪天气,给生猪运销带来不便,国时,南方6个省份宣布禁止生猪运销,屠企收购生猪有困难,只能是加价收购。随着天气好转,生猪运销畅通无阻,猪价会下降的。另外,饲料价格如果下降,生猪价格可能还会下降,仔猪价格可能还会下跌,养殖成本可能还会下降。中美贸易谈判可能重启,进口美国农产品可能恢复正常,取消加征关税,因此,年后生猪价格重新进入下降通道。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