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用具,普洱茶用什么茶具
茶道用具,普洱茶用什么茶具?
冲泡泡普洱茶常用的茶器以紫砂壶、盖碗等为宜。建议首选紫砂壶。紫砂壶的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是冲泡普洱茶的绝佳器皿,能够最大程度唤醒茶叶,激发茶叶的香气和内含物质,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紫砂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平和,超世脱俗”,因而这种古拙与普洱茶最为融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紫砂壶冲泡技巧,用紫砂壶泡茶,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一般情况下,冲泡茶水比例是7:100,也就是7克茶叶用100毫升水。具体的茶水比例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灵活掌握。盖碗清雅灵便,也不失为冲泡普洱茶的器皿。用盖碗泡茶的优点有:
① 器具优廉易取得。
② 易清洗且不留宿气。
③ 很直接表现茶的香气与滋味。
④ 观看茶汤与茶底方便,是非常实用的泡法。当然,冲泡普洱茶还有很多茶具可以选择,茶具的选择其实跟个人喜好有关,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福建功夫茶的全部器具?
工夫茶是中国民间品茶习俗。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漳泉等地。工夫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茶风兴盛,茶具品种越多,质地精美。广东潮州和汕头盛行功夫茶,功夫茶最讲究茶具。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需要十种。
功夫茶具有哪些东西?
1、茶杯与杯垫: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或者茶具。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是白色或者浅色的上釉。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2、盖碗或者茶壶:这由品茗者人数或者是泡茶者喜好决定,自饮品茗用盖碗能更好体会茶汤之味,有游客来访可用茶壶。
3、茶海:又名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为避免倒出的茶汤浓淡不均,就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各人杯中。同时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使茶汤由过滤器流入茶海,可沉淀过滤茶渣茶末。因为茶汤先倒到茶海,所以茶汤比较均匀,不会前面到出来的比后面倒出来的淡,比较公道,所以又称公道杯。
4、茶道六君子:分别包括茶夹、茶拔、茶针、茶匙、茶漏、茶筒。
5、闻香杯:闻香杯顾名思义是用来品味茶的香气的杯子,闻香杯一般用陶瓷材质的比较好,因为用紫砂的话,紫砂的透气性好,茶汤的香气会被吸附在紫砂里面,虽然从冲泡品饮其内质方面来说是紫砂的为上,但如果是用于闻香气的话,最好用陶瓷的。
6、茶宠:顾名思义就是茶水滋养的宠物,多为澄泥或紫砂烧制的工艺品,市面上也有一些瓷器或木质的茶宠。茶友们在喝茶时,会常用茶蘸茶汤涂抹或以剩下的茶水直接浇于茶宠之上,在积年累月的茶汤滋润下,茶宠就会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
7、茶巾:冲茶泡茶过程中难避免溅出水花,备好一方吸水茶巾方便擦拭滴落在桌上的茶水杂水。
茶道六用是指哪些用具?
茶道六用是泡茶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包括茶则、茶匙、茶夹、茶漏、茶针、茶筒,多为竹、木质地。
用途:茶则用来盛取茶叶;茶匙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泡茶器中;茶夹代替手清洗茶杯,并将茶渣从泡茶器皿中取出;茶漏可扩大壶口的面积,防止茶叶外溢;茶针用来疏通壶嘴;茶筒用来收纳茶则、茶匙、茶夹、茶漏和茶针。
使用茶道具时要注意保持干爽、洁净,手拿用具时不要碰到接触茶叶的位置,摆放时也要注意位置,不要妨碍泡茶。
茶道六用
茶盘跟茶奉有什么区别?
是茶盘跟茶承的区别吧。从材质上面来说,茶承和茶盘没有多大的区别,可以选用陶瓷、木质的,也可以采用金属的。
两者在用途上是有区别的,茶承是放在主泡器下面,用来盛装从主泡器中留下来的水滴之用的,避免主泡器直接放置在桌面上,避免水渍。
茶盘是用来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查宠,甚至是装废水的器皿的组合成品。茶盘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的工艺,茶盘基本涵盖了整个冲泡过程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器具的功能实现。
茶道中的和敬融理论?
中国茶德,含义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几千年的饮茶历史,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传统,包括各阶层人们对饮茶目的的理解。概括起来,中国茶德大致可以用“理、敬、清、融”四个字来表达。
“理”者,品茶理论,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思,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来客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为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真是其乐融融;朋友相会,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在中国,饮用最广、消费最大、最受人们欢迎的饮料是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祭祖、育德,直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以一物牵动众人之心的也是茶。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层次,各个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