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佛山市南海元春堂养生茶道文化有限公司介绍

2023-04-11 128阅读 0评论

茶道文化,佛山市南海元春堂养生茶道文化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佛山市南海元春堂养生茶道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8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零售:茶叶,茶具,参茸海味,干果,日用品,定型包装食品,国产酒,洋酒等。

法定代表人:李健红 成立时间:2008-08-08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68200008744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丹灶圩有为大道广视楼2号铺

茶道文化,佛山市南海元春堂养生茶道文化有限公司介绍

怎样理解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想彻底了解的,推荐《茶与中国文化》一书,该书从中国茶文化的成立期——魏晋南北朝初唐时期入手,从文化史角度解明当时饮茶习俗的发展状况以及饮茶习俗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本书是“中国文化新论丛书”之一。本书成书于2001年,正式出版后产生很好的市场效应,读者反应热烈。本书主要阐述了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作为茶之故乡茶之大国,自古就有很好的发展,此书正是为了说明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是茶文化爱好者应该阅读的佳作。

书 名

茶与中国文化

作 者

关剑平

类 别

散文随笔

人民出版社

目录

序 章

第一章 茶的技术史研究——饮茶的药用起源说

第二章 道教服食与饮茶风俗的形成——兼论道教对于饮茶风俗形成的影响

第三章 茶的药史研究——兼以嗜好品嗜好理论审视饮茶

第四章 社会各阶层的饮茶状况

第五章 茶的文化地理

第六章 饮茶的文化意蕴——风流

第七章 茶的程式化、技能化与礼仪化

第八章 茶宴的诞生

第九章 茶宴的馔口——茶果

第十章 茶筅的起源

第十一章茶器与茶的精神

第十二章 从《荈赋》看晋代茶文化

中国茶道文化是艺术还是人文?

中国茶道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如果说起自于中国的日本茶 道是 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因为中国茶道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 茶道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茶道。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 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 茶文化当中,成为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学哲学基础。

为什么有些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国的文化审美观?

西方古典艺术的审美观是向外求的,主张用数学、科学的方法描绘世界。反映到美术领域,则出现“文艺复兴”,登峰造极的写实主义。此时的审美观是“具象”,通俗地说就是,看到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

西方美术发展到了近现代,印象派,野兽派等流派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但其宗旨都是在,否定传统,解构传统,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理念。总体的审美观是“抽象”,通俗讲就是,看到什么不重要,认为什么很重要,画得新奇很重要。画面充满着与现实的间离性。

而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向内求的,以阴阳五行哲学为基础,通过虚静和内醒,通过自己心灵修为,进而体悟、通感世界本质,并把体悟到的“道”表现在艺术中。在艺术表现的审美追求上,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是艺术审美观的又一种表现,艺术史称“意象”,通俗来讲就是,看着好像是现实中的,却又找不到现实中的对应模特,而现实中模特的基因却在艺术中。“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人审美的最好诠释,太似则媚俗,不是则欺世。理解中国的这一概念,靠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内心的意境体悟。

这一概念,中国人都比较,难以理解,何况没有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当然,这也是吸引无数人,探究中国艺术的魅力所在。

潮汕茶文化很浓很深?

功夫茶和擂茶。

潮汕地区气候炎热,当地人饮茶量大、泡茶技巧也精致。潮汕名茶荟萃,最具特色的乃是潮汕功夫茶和擂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工夫茶即是乌龙茶茶艺,为何称为工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有人说是因为制作乌龙茶工序复杂、极费工夫,有人说是因为冲泡乌龙茶颇费工夫,也有人说是因为乌龙茶须细啜慢饮。功夫茶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我国的工夫茶茶艺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四大流派,以潮汕工夫茶最富有古香古色,堪称中国茶艺的活化石。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般是四宝齐备,一是陶水壶;二是红泥小火炉;三是小茶壶;四是小瓷杯。陶水壶里装入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倒上水,放在小火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斟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因此功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三泡水的茶汤浓淡一致。有人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潮州茶人曾楚楠先生认为潮汕工夫茶的理念是和、敬、精、乐四趣。和、敬讲的是茶德,精、乐讲的是茶技与茶趣。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擂茶,盛行于潮汕地区的揭阳、普宁等地,其中大部分聚居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都请他们喝擂茶。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一是口径50厘米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棍;三是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擂茶以花生、油麻、香茶叶、园香、金不焕、苦辣芯等为原料,用一把好茶叶,适量芝麻,几片甘草等,置入擂钵,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钵中间擂击,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再冲入沸水,适当搅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了,喝之会觉得喉咙清爽,回肠荡气,别具风味,至今仍是客家人待客的“保留节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