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川护熙,日本会不会再次陷入一年一相的历史规律

2023-04-10 95阅读 0评论

细川护熙,日本会不会再次陷入一年一相的历史规律?

按照以往的经验,日本首相一年一换的比例最大,但这回未必。即后使接替安倍的新首相没有干好,接替他的下届也会干满一届。日本应该结束了安倍此前的一年一首相时代。

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自民党逐步分裂,政治进入多党轮流执政时代,在这个日本政治的峥嵘的30年,只有两位首相实现了多届连任。他们是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而他们都是自民党党首。

细川护熙,日本会不会再次陷入一年一相的历史规律

提起日本自民党,可谓鼎鼎大名了,稍微了解日本政治的人,都不会太陌生。它于上世纪50年代由日本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来,推行自由的私营经济,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也就是实现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民党自成立起连续执政38年,日本进入不折不扣的一党制时代。在这个时代,自民党领导日本人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日元也同美元,英磅,马克一起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通币。

自民党在日本取得的成功可谓“傲视群雄”。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进入“滞胀”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日本自民党开始分裂。细川护熙率领左派人马另起炉灶,并取代自民党入主政府,结束了自民党长达38年的辉煌统治。但是,这些小党缺乏执政经验,民众支持率不高,只能联合其它小党跟自民党对抗,艰难取得执政权。多个小党联合执政,政见不统一,为争夺“权利”,不停内斗日本隧进入民主政治的“五代十国”一年一首相,世界罕有。

话说回来,在这个日本政坛“峥嵘”时代,出了两位“了不起的高人”,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而他们全是出自自民党。看来,真正能领导和管理好日本还得是自民党了。

现在,日本和世界一样,受疫情影响,经济受累。

现任领导人和政党支持率下滑,但安倍首相和日本政府最终还是较好的控制了疫情,效果比美国,印度要好得多。疫情和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日本在90年代后仅有的两个连任多届的首相都是在应对危机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才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柯刻的日本人满意,而他们都出自自民党。

现在,日本和世界都处在疫情和经济衰退阴霾笼罩下。维持高层政治的稳定,和选择在执政和应对危机方面更有经验,能力更强的政党是必须的。相信聪明而理性的日本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日本的政治制度怎样?

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颁布实施。宪法规定: 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 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 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

日本国会

日本国会是日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两院议员均从国民中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议员。国会有立法权、对政府的财政监督权、条约的批准权、内阁总理大臣的提名权,议院有国政调查权、对法官的弹劾裁判权等。虽然一切法案都由国会审议,但内阁也有提案权,内阁提出的法案占80%以上。众议院权力大于参议院。如参议院对众议院已经通过的法律作出不同决议时,众议院再次以出席议员2/3以上的多数通过即成法律。众议院有权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或否决信任票,但内阁总理大臣可以建议天皇宣布解散众议院。国会的常会每年召开1次。内阁可以决定召集国会临时会议,一定数额的议员也可要求内阁决定召集临时会议。会期及延长事宜由国会本身决定。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也同时闭会。如有需要,内阁可要求参议院紧急集会。紧急集会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如在下届国会开会后10日内不能得到众议院同意,即失去效力.

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是曾在1993年至1996年间短暂被对手社民党取得政权并短期执政。1996年,自民党重新执政后就一直执政到今天。

除了社民党之外,日本国会的主要在野政党尚有日本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等,而今日本国会乃是由自民党及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执政。

日本的政党

战后日本政权曾长期把持在自民党这一资产阶级保守政党手中。从1955年到1993年38的年里,自民党控制着国会中众参两院的大多数席位,党内派系间对总裁位子的角逐事实上取代了政党间的夺权斗争。与之相对的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政党则作为在野势力,“保革对立”是为冷战时期日本政治斗争的主线。

自民党、民主党 、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保守新党等.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保守党等。

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 LDP):1955年11月由原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1955年起连续执政38年。1993年8月沦为在野党,1994年6月底参加三党联合政权,重返执政地位。1996年11月恢复单独组阁。1999年1月与自由党组成联合政权,10月与自由党和公明党组成三党联合政权。2000年4月与公明党、保守党建立联合政权。自民党是历史较长的传统保守政党,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势力较强。党首为总裁,任期2年,原则上只能连任1次,可酌情适当延长。

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政党。1998年4月27日成立,由原民主党、民政党、新党友爱和民主改革联合四党组建而成。1998年7月参议院选举和2000年6月众议院选举后实力大增。该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构筑新自由社会。2003年9月,民主党和自由党在东京签署合并协议书,正式将两党合并为一个新的民主党。根据合并协议,自由党解散。合并后的民主党在国会占有204席。

公明党(Komei Party):1964年11月成立,其母体为宗教团体创价学会。1970年6月实行政教分离,93年8月参加非自民联合政权。但自94年底以后,为参与日政界分化改组,公明党分出一部分力量参加新进党,新进党解散后,组成“和平新党”。未分出去的部分则重组为“公明”。1998年11月7日,“和平新党”和“公明”宣布合并,并恢复原党名。1999年10月,公明党加入自民党和自由党的联合政权,成为执政党,2000年4月,公明党与自民党、保守党组成联合政权。该党基本政策主张总体上仍沿袭了过去公明党“中道路线”的传统,坚持稳健的政治路线,提倡和平主义。

日本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Japan -- Nippon Kyosanto):1922年7月15日成立的左翼政党。战后获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出现发展的高峰期。进入九十年代,日共根据冷战后新形势,对政策主张再次进行调整。2000年11月,日共召开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党章,把党的性质由“工人阶级的先锋政党”改为“工人阶级政党”和“全体日本国民的政党”。该党支持阶层比较稳固,基层组织健全。

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简称“社民党”,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由社会党易名为社会民主党。该党主要成分是工会和农协的活动家、中小企业主和知识分子。冷战期间,该党作为革新派政党与保守的自民党长年对峙。93年日本政局剧变,社会党先是加入多党联合政权,后又与自民党联合执政。该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出任首相。98年5月,该党退出联合政权。近年来实力大减。

保守党:2000年4月由自由党26名成员脱党组成。成立伊始即与自民、公明两党组成新的联合政权。6月众议院大选后席位减少。该党主张要体现“保守主义”的真正含义,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及和谐。

政府

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12省厅。

日本实行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制。日本的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天皇的权限只在形式上。天皇虽有任命总理大臣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权力,但前者须经国会提名,后者由内阁总理大臣提名。天皇的有关国事活动必须由内阁建议和承认。天皇只能按内阁的决定,作礼仪上或形式上的活动。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国民选举产生。众议院有议员511名,任期4年;参议院有议员252名,任期6年,其中参议员每3年改选一半。宪法规定,国会职权有立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以及外交、财政和司法的监督权。1994年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政治改革方案,据此众议院实行“小选区制与比例代表制并立”,改变中选区制度,小选区选300名议员,比例代表区选200名议员,公费资助得票率超过2%的政治家才能得到众议院议席。投票方法是记号式的两票制,总理府设为划定参议院选区的第三者机构。

内阁是日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由国会中议席占半数以上的多数党进行组阁。根据惯例,议会中多数党首脑一般是内阁总理的当然候选人。如果没有一个政党议席在国会中占多数,就由国会中议席占最多的两个以上政党组阁,由席位最多的政党领袖任内阁总理大臣。

法院是日本的司法机构,行使司法权,所有法官“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日本宪法及法律约束”。

日本是多党制国家,参加日本政治活动的政党有自民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共产党、新生党、新党等。自1955年以来,日本内阁一直由自民党执政,总理大臣也一直由自民党总裁担任。1993年7月,日本自民党在大选中失利。执政38年后下台,转向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新党等7党组成的联合内阁,细川护熙任内阁总理大臣。自民党氏期执政,却在瞬息之间垮台,其原因是由于“金权政治”的作用。用金钱换地位和用地位换金钱的“金权政治”导致自民党内部腐败,直至垮台。要成为自民党总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筹措资金的能力”,只有得到财界的“政治捐款”,才能在国会大选中获胜,才能执掌政权,才能给财界回报。这使金钱与政治紧密结合,贪污受贿案件层出不穷。70年代的洛克希德贿赂案使田中角荣下台;80年代的里库路特贿赂案断送了中曾根和竹下登;90年代的佐川快件公司行贿案又使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被捕。这些丑闻,使日本对自民党失去了信任,党内也发生分裂,最终导致1993年7月大选的败北。

历届日本首相都是谁?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即日本首相,是日本的政府首脑,在其国内又简称为总理大臣、总理,领导内阁行使宪法所赋予的行政权。日本首相职位首次设立于1885年(明治十八年),迄今为止,已有64人先后历任此职位,共计101任。

伊藤博文

日本近代政治家,历任第1、5、7、10任日本首相,明治维新元老。出身长州藩下层武士。早年曾参加“攘夷运动”,赴英留学归国后投身倒幕。开创日本内阁制度,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创立立宪政友会,开日本政党政治先河。亦是侵略朝鲜及甲午战争的策划者之一。

黑田清隆

黑田清隆,第2任日本首相,曾参加鸟羽伏见之战,并主持对北海道的开拓。 其的外交主张不倾向急剧对外扩张,不过分刺激清朝和俄国。曾反对西乡隆盛“征韩论”,并在1874年(明治七年)琉球人和台湾原住民的冲突中反对对清开战。

山县有朋

山县有朋,第3、9任日本首相,长州藩下级武士出身。陆军大将、元帅,明治维新元老。在日军和日本政府中势力庞大,号称是日本陆军之父,开启了长州藩军人控制陆军的先河,甚至干预过裕仁天皇的婚事。

松方正义

松方正义,第4、6任日本首相。萨摩藩武士出身。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日本首相(首相)。曾任大藏卿和内务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整理纸币,实行所谓松方财政,创设日本银行及兑换制度。

大隈重信

大隈重信,第8、17任日本首相,出身佐贺藩藩士,政治家、教育家。从前一位大勋位侯爵曾为日本的参议兼财务大臣、外务大臣、商务大臣、内务大臣(第30、32任)、贵族院议员。早稻田大学的创校者。

桂太郎

桂太郎,第11、13、15任日本首相,长州藩出身,曾任台湾日治时期第2任总督,是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任内缔结英日同盟,进行日俄战争,日韩合并元凶之一。

西园寺公望

西园寺公望,第12、14任日本首相。在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参与创建立宪政友会、1903年就任总裁。

山本权兵卫

山本权兵卫,第16、22任日本首相。海军兵学士毕业。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海军大臣副官、军务局长兼将官会议成员,负责作战指导。参与准备和发动日俄战争。1904年2月5日,山本权兵卫下达了海军出击命令,揭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

寺内正毅

寺内正毅,第18任日本首相,陆军元帅。屡次派心腹西原龟三向中国段祺瑞政权提供借款,企图扩大在华权益。1918年主持出兵西伯利亚。同年7月至9月爆发“米骚动事件”,造成寺内内阁于9月21日总辞。

原敬

原敬,第19任日本首相。岩手郡本宫村人,记者出身。历任递相、内相、日本首相。打破萨长藩阀政治,成为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组织日本第一次的政党内阁,但是在任内被暗杀。

高桥是清

高桥是清,第20任日本首相,第7届日本银行总裁。在冈田启介内阁任大藏大臣时,因反对为扩军而增加财政支出而被日本陆军所嫉恨,二二六事件被陆军兵变士兵暗杀。

加藤友三郎

加藤友三郎,第21任日本首相,日本海军元帅,受封子爵、大勋位菊花大绶章。广岛藩士出身。

清浦圭吾

清浦圭吾,第23任日本首相。历任司法官、贵族院议员、司法大臣、农商务大臣、枢密院议长等职务。1924年出任首相,但由于其阁员均由贵族院议员出任,因而遭致护宪派人士的强烈批评,上任仅五个月便辞职,他出任首相的时代也正是大正民主风气最盛的时代。

加藤高明

加藤高明,第24任日本首相。 至1925年,单独组成宪政会内阁,任命币原为外相,以发挥所谓币原外交,主张支持中国关税自主,采取对英美协调,坚持对华不干涉,仅维持日本合法利益。虽毕生提倡宪政,惟仍为一般人公认为三菱财阀之积极支持者。1926年于职中去逝。

若槻礼次郞

若槻礼次郞,第25、28任日本首相。任伦敦海军裁军会议的日本首席全权代表。1945年向铃木贯太郎进言停战,后作为重臣和平派之一员,参加反对东条英机内阁的活动。

田中义一

田中义一,第26任日本首相。长州藩士出身,任内积极进行了反共产主义的政策,并对蒋介石政权提供援助。1928年5月济南惨案是在他执政期间发生。

滨口雄幸

滨口雄幸,第27任日本首相。

犬养毅

犬养毅,第29任日本首相。立宪政友会第6任总裁。五一五事件主要受害人。他的死是日本政治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事件以后,日本的政治家对恐怖行径十分恐惧,引起了一阵不批评、不反对军方的风潮。日本军部逐步控制了日本的政局,走上了全面侵略和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斋藤实

斋藤实,第30任日本首相,日本海军大将,死于二二六兵变。

冈田启介

冈田启介,第31任日本首相。海军大学毕业。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曾在斋藤实内阁中任海军大臣,1934年接替斋藤实任首相,1936年2月26日在二二六事件中遇刺,虽未死但其内阁因此倒台。

广田弘毅

广田弘毅,第32任日本首相。甲级战犯。在冈田启介内阁外务大臣任内积极推行对华外交,发表“对华三原则”。二二六事件后组阁,积极推进国家法西斯化。1936年11月与德国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48年12月23日,广田弘毅在监狱内被处以绞刑。

林铣十郎

林铣十郎,第33任日本首相。陆军大学毕业,留学德国。1930年任朝鲜军司令官。九一八事变时与关东军配合,擅自出动军队,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被称为“越境将军”。1978年10月,被靖国神社合祀。

近卫文麿

近卫文麿,第34、38、39任日本首相。出身于宫廷贵族五摄家之一的近卫家,为近卫笃麿公爵长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初期的日本首相,战争中日本核心人物之一。二战结束后自杀。

平沼骐一郎

平沼骐一郎,第35任日本首相,甲级战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被判处终身监禁。1978年10月,被靖国神社合祀。

阿部信行

阿部信行,第36任日本首相。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次官、代理陆军大臣、第四师团长、第十任台湾军司令官(1932年1月9日)、军事参议官、朝鲜总督(末任)等职。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逮捕,然而并未被控以任何战争罪行且迅速获释。

米内光政

米内光政,第37任日本首相。海军兵学校毕业。历任海军要职。1940年组阁,加强统制经济、扶植汪兆铭政权。在海军内部和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组成反对对美开战的“铁三角”。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第四十任日本首相。甲级战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任大政翼赞会总裁、日本皇军的陆军大将、陆军大臣,是二战的甲级战犯,任内发动攻击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战后被处以绞刑。

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第41届日本首相,甲级战犯,在朝鲜总督任内积极镇压朝鲜抗日运动。

铃木贯太郎

铃木贯太郎,第42任日本首相。

东久迩宫稔彦王

东久迩宫稔彦王,第43任日本首相。日本历任唯一一位担任首相的皇室成员,亦是直至现在在位最短的一位日本首相、最长寿的一位皇室成员。

币原喜重郎

币原喜重郎,第44任日本首相。历任驻荷兰大使、外务次官、外务大臣、众议院议长等职。

吉田茂

吉田茂,历任第45、48~51任首相。前半生为外交家,以亲英美而干涉中国内政而闻名。战后现就任五次首相,长达7年之久,制定《日本国宪法》,发展经济 ,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配合朝战,镇压日共。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片山哲

片山哲,第46届日本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社会党出身的首相。

芦田均

芦田均,第47任日本首相。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进入外务省。先后在俄罗斯、法国、土耳其、比利时等大使馆工作,1932年辞职。同年参加众议院选举,当选。加入立宪政友会。以后终生保持了众议院议员的地位。

鸠山一郎

鸠山一郎,第52、53、54任首相,被认为是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首相之一。鸠山一郎一生坚信议会政治,并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因为战争期间曾站在议会政治的立场公开反对东条内阁独裁式的推荐候选人方法和《战时刑法特别修正法案》,一度被迫隐居。在战后初期的日本政坛,享有极大威望。任内积极摆脱美国控制,扩展外交空间,发展经贸。鸠山一郎是日本政坛统领黑白两道的鸠山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日本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祖父。

石桥湛山

石桥湛山,第55任首相。生于东京。日莲宗学僧杉田湛誓之子。1956年当选日本首相,因身体状况不佳,任职六十五天就被迫辞职,为日本历史上迄今第二短命的首相。

岸信介

岸信介,第56、57届日本首相。甲级战犯嫌犯。但是未予起诉。1987年其去世时,《朝日新闻》的社论就写道:“由于被指名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复出为首相,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无法明确追究战争责任的原因。”"

池田勇人

池田勇人,第58~60任日本首相。自民党内第二大派宏池会会长,是前任首相吉田茂所锐意培养的几位政务官之一。揭开了1960年代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时期的序幕。

佐藤荣作

佐藤荣作,第61~63任日本首相,其亲兄岸信介亦曾为首相。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第64、65任日本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4年因涉嫌洛克希德一案下台;1976年宣布退出自民党;1990年从政界引退。

三木武夫

三木武夫,第66届日本首相。专注于净化政界政治改革,其政治姿态被人称为“绿色三木”。

福田赳夫

福田赳夫,第67届日本首相。他与福田康夫成为日本史上第一对曾先后担任首相的父子。

大平正芳

大平正芳,第68,69届日本首相,因心肌梗塞于任内病逝。目前为止日本唯一的基督徒首相。

铃木善幸

铃木善幸,第70任日本首相。重建财政政策受挫。在外交上认为“日美同盟关系不包含军事意义”,使日美关系出现波折。

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康弘,任71~73任日本首相。任内改善了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但民族主义倾向明显,公开在战败日参拜靖国神社,并有招致日本少数族裔反感的言论。

竹下登

竹下登,第74届日本日本首相。 1985年9月22日当时任大藏大臣的竹下登赞成与美国等国签订广场协议控制日圆汇率。日本漫画家影木荣贵和日本乐队BREAKERZ主音DAIGO也是他的孙子。

宇野宗佑

宇野宗佑,第75任日本首相。滋贺县守山市出身。就任后爆出桃色丑闻,加上消费税与里库路特丑闻令自民党于参议院选举中大败而负责任,在任期间仅有69日。

海部俊树

海部俊树,第76、77任日本首相,首位在昭和时代出生的首相。青年时期与竹下登、宇野宗佑并称为“自民党青年三杰”。任内经历日本泡沫经济的最高峰、股市和地产崩盘最初阶段。其革除积弊,恢复国民对自民党的信任与支持,成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当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之一。

宫泽喜一

宫泽喜一,第78任日本首相,是日本政坛少有的先后担任过内阁四大要职(内阁官房长官、大藏大臣、外务大臣、通产大臣)的政治家,后来再任大藏大臣,创下了战后前首相再任大臣的先例。被称为“平成时代之高桥是清”。

细川护熙

细川护熙,第79任日本首相,战国名将细川藤孝之后,前首相近卫文麿之外孙,是日本1955年后第一位非自民党首相。与其外祖父完全不同,他上台后即以毫不含糊的语言承认日本帝国时代所犯战争罪行。

羽田孜

羽田孜,第80任日本首相,曾是日本自民党内竹下派的骨干分子,1992年与小泽一郎一起退出竹下派,1993年退出日本自民党,组建新生党,造成日本自民党丧失政权。1994年曾短暂出任64天的日本首相,为平成时期后上任首相中最短命的一位。羽田孜自称是徐福后人,对中国抱有很深的感情,并多次访华。

村山富市

村山富市,第81届日本首相。首位出任首相的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有时也被亲切地称作“老爹”。发表著名的“村山谈话”,承认并反省二战罪行。1995年阪神大地震因迟三日才命令自卫队前去救援而饱受批评,支持率急跌,隔年政权又回到自民党手中。

桥本龙太郎

桥本龙太郎,第53任日本首相,日本“后自民党时代”第一位首相,即1993年自民党一度下野后重新上台入主相府的“夺回政权”首相,也是继宇野宗佑、海部俊树和河野洋平之后第四个不是派系领袖而担任自民党总裁、首相的强人。他坚持主张自身有参拜靖国神社的自由,因此经常引起日本与中国的政治关系紧张。

小渊惠三

小渊惠三,第84任日本首相,属自由民主党。他在日本有个外号叫作“平成大叔”,担任竹下登内阁官房长官时昭和天皇驾崩而明仁继位,新年号“平成”由他手持并于电视上宣布。

森喜朗

森喜朗,第85任日本首相,接任因脑溢血而不能履行日本首相职务的小渊惠三,但因屡屡失言及政策失误受到民众极大反对,不得不提前下台,任职仅1年。保守派人士。之后由小泉纯一郎接任。

小泉纯一郎

小泉纯一郎,第87~89任日本首相,是日本战后在位时间第三最长的首相,仅次于佐藤荣作与吉田茂。家纹违鹰羽。积极与美国政府合作,支持日本战后首次的境外军事行动:派遣日本自卫队前往伊拉克。靖国神社、领土纠纷等问题上与中韩等纠缠不清。

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第90、96、97、98任日本首相;1954年9月21日生于日本山口县政治世家。外祖父是岸信介(二战甲级战犯)和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曾担任过日本首相。1977年毕业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系政治专业,之后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了一段时间。1979年进入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1982年11月,担任时任日本外相的父亲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官,从此进入政坛。

福田康夫

福田康夫,第91任日本首相、第22任自由民主党总裁。福田纠夫之子。2012年9月26日正式宣布从政界引退。

麻生太郎

麻生太郎,第92任日本首相。外祖父吉田茂。不过其任内未能扭转自民党的不利局面,在不到一年之后,2009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大败于在野的民主党,失去长达半世纪的执政地位。

鸠山由纪夫

鸠山由纪夫(英语:Yukio Hatoyama,日语:はとやま ゆきお ),第93任日本首相。1947年2月1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外祖父石桥正二郎是著名企业普利司通的创始人,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他的弟弟鸠山邦夫与他政见相左,曾是自由民主党的核心成员之一,亦是麻生内阁的总务大臣。鸠山由纪夫于196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专业,于197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并在那里结识了妻子鸠山幸,他们育有一个儿子,是一名工程师。2009年9月16日当选,8个月后,2010年6月2日,在美军冲绳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在争议声中定案后请辞。

菅直人

菅直人,第94任日本首相。执政时间共15个月。是从小泉纯一郎卸任以来第一位在任超过一年的首相。1946年10月出生于山口县宇部市工薪家庭,本籍则为冈山县建部町。1970年从东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与表姐菅伸子结婚,在大学时代,曾是日本红卫兵的头子。他曾发明麻将番数计算器;1976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众议院选举3次铩羽,但其政治才能被江田三郎发掘并推荐他加入社会民主连合。及后于1980年第四次当选,在桥本龙太郎政府时代菅氏曾担任厚生大臣。1994年1月加入日本新党。

菅直人被日本媒体称为“市民政治家”、“蓝领政治家”,因为他没有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麻生太郎、福田康夫、安倍晋三等政治世家的背景。入住首相府之前,菅直人一家一直租房住,没有余钱买房。菅直人还以性格急躁出名。2010年1月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还对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村田吉隆未经许可摄影进行近身抗议。2011年8月26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其作为辞职条件的“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获得参院全体会议通过后正式宣布辞职。

野田佳彦

野田佳彦,第95任日本首相。民主党内的实力人物,党内派阀花齐会(野田组)的会长。1957年5月20日出生于千叶县船桥市,198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后又入“日本政治家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曾以29岁当选而打破日本议员当选年龄记录。野田是日本民主党内的实力人物,党内派阀花齐会(野田组)的会长。是民主党内年轻议员组成的“野田组”核心人物。

2012年亚欧峰会上,逢人就说钓鱼岛问题,被称“国际祥林嫂”。于2012年12月26日宣布内阁总裁辞职,正式辞去日本首相职务。

菅义伟

菅义伟,第99任日本首相,自由民主党。此前在安倍晋三内阁任内阁官房长官,并成为日本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内阁官房长官。与许多其他出身于政治世家的政客截然不同,菅义伟出生于日本秋田县的一个草莓种植户家庭,高中毕业来到东京。他靠在纸箱工厂打工攒下学费,之后考入法政大学。最初,菅义伟普通家庭的出身让他博得了不少日本民众的好感。在当年的竞选演讲中,他说:“我几乎是从零开始。50多年前刚刚到东京的我应该无法想象今天的自己。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要努力也能立志成为首相。”

岸田文雄

岸田文雄(きしだ ふみお,Fumio Kishida),第100任、第101任日本首相。自由民主党第27任总裁。曾任日本外务大臣。1993年连续当选7届众议院议员。岸田文雄出生于广岛县广岛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

日本人为何不能真正地反省二战?

德国与日本同为二战的发动国,德国官方虔诚的认罪态度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谅解。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1970年12月7日,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谢罪,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

反观日本官方,却在战争责任的态度模棱两可,反复无常。

1972年随着中日关系缓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首次承认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伤害,表面日本要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忏悔。这给日本继任的首相做了正面的表率,随后的80,90年代,铃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细川护熙等日本首相,都曾在国会和新闻采访中提及日军侵略事实。在199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50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的“村山谈话”成为日本忏悔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21世纪,日本官方对战争罪责的态度开始发生180度大转弯,从小泉纯一郎开始,对日本二战历史开始采取模糊处理,参拜供奉日本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

日本人为何不能真正地反省二战:

维护日本天皇权威和尊严

神道教是日本本土的传统宗教,日本天皇是神道教崇拜的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化身。日本天皇长期以来万世一系,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天皇的权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领袖和神道教的宗教领袖,还拥有实权。

美国在二战后,由于忌惮惩罚日本天皇而激怒日本国民,没有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改革,保留了天皇的体制直至今天。虽然日本天皇在二战后已经没有实权,但是在日本国民心目中还是具备崇高的地位。

这也就造成了日本官方在面对二战的问题上道歉但是又模糊,承认侵略事实但是又不细究战争责任,因为日本发动二战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天皇裕仁。

日本的耻感文化

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的耻感文化决定了其不会自觉反省自身在二战时期的罪责,耻文化决定了只有当受到外界的压力时,才会自我反省并且感到羞愧,并且只服从强者。

二战后,由于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美国为了拉拢日本站在西方阵营,扶持日本战后重建,日本从美国的竞争对手成为了战略同盟。美国在日本二战的历史问题上选择淡化,强化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让日本国民在二战问题的思想认知上错过了最佳矫正的黄金期,对于二战后出生的日本国民来说,已经毫无负罪感。

选举考量

日本政坛已经没有政治家,只有政客。日本的政客为了拉拢日本极右翼势力的选票,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战争美化。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日本政客通过向极右翼团体靠拢,尝到甜头后,否认日本二战罪责的声音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当这些政客当选后就成为了日本极右翼势力的代言人,不断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使日本新生代国民的二战历史观发生颠覆。

尽管如此,日本有良知的人还是存在的,日本学者近7成承认侵华历史。

阳光底下无新鲜事。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即使某些日本人在二战史观存在不对称性认知偏差,也可能在社交软件交流中得到矫正。中日一衣带水,和则两利,战则两败,这是历史留下的教训。

日本原来的那些大名后代现在都混得怎么样?

基本都没落了,我这里说几个可能引起误会的,大家不要被名字迷惑。以下几个集团都和大名没有关系!

武田制药

武田制药是一家以自主研发为主,并在全球制药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制药集团,位列世界医药行业前20的位置。其研发的很多产品都和中国患者产生交集,比如降糖药伏格列等。这里介绍一下,这个武田制药和战国的武田家是毫无关系的,创始人的姓氏是竹田,在创业初期,恰巧遭遇日本户籍法推行,竹田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自己崇拜的武田,全名是武田长兵卫一世。

武田家

岛津集团

岛津公司自1875年创业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是日本一家出名的高科技企业。这家企业和战国大名岛津家也没什么关系。集团创始人叫:岛津源藏,虽然姓岛津,但是这个姓氏是当年岛津义弘给的赐姓,和岛津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其祖上很可能是岛津家的重臣。另外,岛津使用的商标,在得到岛津后人同意后,使用的是当年岛津家的徽记!

岛津家

足利银行

这个足利银行和足利家的关系也是一点没有,但是其历史很久,创立于1895年,和当时很多中国银行有借贷和代理关系,侵华战争中这家银行也狠赚了不少,本世纪初足利银行遭遇危机被日本政府托管,后来被重组。

其实,日本财阀中本来有大量的大名后裔,但是二战后财阀组织被美国强行解散,大名的后代就更加困难了,现在日本的六大财团中,可以在高层的的排名中发现曾经几个似曾相识的姓氏,那些才是我们这个问题寻找的答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