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知识,化工泥做的紫砂壶是不是有毒
茶具知识,化工泥做的紫砂壶是不是有毒?
前几天回答过:“如何正确理解紫砂中的化工泥”,今天又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大家对化工泥的安全性还是有很大的担心。
我看到很多人说:坚决不接受添加化工原料的紫砂壶,也看到很多人说:化工壶有毒是无稽之谈,因为经过高温烧制,不会有任何问题,甚至有人认为,说化工泥有毒的目的,是丁山当地人之间的互相倾轧......
个人认为两种情况都走了极端,如果坚决不接受化工原料的使用,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大概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使用的;如果百分百接受化工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给灌浆壶、机车壶发了通行证。
如此一来,紫砂的泥料和成型工艺是不是要重新定义?我们是不是要把老祖宗的东西改头换面?
化工泥做的紫砂壶是不是有毒?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化工料,而在于:
1、是不是添加了过量的化工原料;
2、化工料是添加到紫砂泥当中,还是添加到普通陶土当中,因为这影响着制作时的成型方式;
3、添加化工原料的目的不同,决定烧成时的温度,而烧成时的温度又直接影响着化工原料在紫砂壶使用过程中的溶出量。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化工泥当中通常加入的化工料有哪些?添加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有无毒性?1、碳酸钡
加入目的:与泥料当中导致花泥的硫酸盐产生反应,生产稳定的硫酸钡;
有无毒性:有毒,但碳酸钡加入进去跟泥料当中的硫酸盐产生反应,生成稳定且无毒的硫酸钡。
但,会有少量碳酸钡无法完全发生反应,会有少量的残留,这个朋友们应该都能理解,化学反应存在不完全反应的情况。
2、氧化铁
加入目的:调色,当做着色剂使用。
有无毒性:无毒
3、氧化钴
加入目的:调色,着色剂。
有无毒性:钴元素对人体有生理作用,但过量是有害的。
4、氧化锰
加入目的:调色,着色剂。
有无毒性: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损伤。
5、铬绿
加入目的:调色,着色剂。
有无毒性:3价的铬,对人体无毒,但6价的铬是对人体有害的。铬绿中是3价的铬,且铬绿不溶于水和酸,在光、空气、高温、腐蚀性气体下都非常稳定。基本可以判定:无毒。
决定所添加的化工料溶出量的因素紫砂壶是容器,不是食品,因此判定它有无毒性以及毒性大小,要看在使用过程中,这些化工原料的溶出量。
1、溶出量跟添加量成正比,添加量越多,溶出量越多;
2、溶出量跟烧成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溶出量越少;
对市场上使用这些化工料情况的分析1、紫砂泥当中适当普遍加入碳酸钡。加入量通常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添加以后,除去跟硫酸盐发生反应的部分,残留量很小。如果做成的茶壶在烧制的时候温度比较到位,那么溶出量是极小的,在国家规定的安全健康范围之内。
2、紫砂泥有部分加入着色剂的情况,据研究,这种情况从民国以前就存在,到了现代,使用更加频繁。比较著名的民国绿,就是在本山绿泥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钴调配而成。因此不能排除化工原料在被适量适当使用的情况下,为作品增色的合理性。
3、最不好的情况是一些无底线谋利的商家,使用劣质泥料,甚至是使用不属于紫砂泥的普通陶土,加入大量的化工原料,且是几种化工料同时使用,且使用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的方式制作所谓的“紫砂壶”,且他们大概率会追求所谓的效果,为保持着色剂的色泽鲜亮,而烧制低温,而低温烧制会使得这些化工原料在紫砂壶的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溶出。
综上,紫砂泥料中使用化工料存在不安全的可能,但可以通过减少用量和提高烧成温度,将溶出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对劣质紫砂壶而言,这种不安全的可能性加大很多倍。
作为用户,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眼力,争取不碰那些有安全隐患的产品。并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也已经不属于紫砂壶的范畴,而我们购买的初衷是冲着紫砂壶去的,这也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另外,纯原矿的紫砂壶,不乏有特别优质的泥料,制作的作品有瑕疵的可能性很小,品相完美,但价格也会高一些。
不过,也有很多难以避免的情况出现,比如如果不加碳酸钡的情况下,有花泥的可能,这是泥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可是很多时候用户会不理解,或者接受度较低等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办法可以不让这些东西出现,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有人坚持不用,但使用这些办法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您说呢?
不管是好到极处,还是坏到极处,说到底都是身在其中的人决定了一切。这是一种互相的平衡和制约,如何让紫砂市场在各种平衡中有更多积极的一面,为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为生活增彩添色,为健康保健护航,不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至少,我们可以尽量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它,也是尽了自己的力量。
我是展小昭,在宜兴丁蜀镇跟您分享我的紫砂生活,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大家在用壶的过程中更多的享受它带来的美好~汝窑开片怎么养更漂亮?
不知您的问题是指新汝窑茶器还是老汝窑器物,我都分别说下吧:
1.首先看下老汝窑器物
汝窑乃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存世少做工细韵味美,历首藏家推崇,总体汝窑存世馆藏物以小开片为主,但历史上无片即不开片的更少更稀有,因为在北宋时期,这种开片多是自然形成的,并非人意为之,大家是以纯净素色为美,所以其实并不是太推崇这种开片的这种破碎之美。开片器是在南宋乃至元代大行其道,如著名的宋元哥窑官窑。
我们给出的图1就是台北故宫馆藏的一件汝窑莲瓣温碗,这个器物开片就较少,等级很高。所以老的汝窑是不需要去养,而且尽量应该是减少开片为好。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避免过大的温差。因为老物件长期以来保存环境比较稳定,如果受到外界过大温差的干扰,会容易引发大开片,甚至是冲线。再者开片容易藏污纳垢,很少用作食用,这是自古以来就普遍的常识
2.新汝窑茶器
汝瓷的开片是鱼鳞开片蟹爪纹,特征第一是线条有变化,第二是纹理特别细。对于新的茶杯,如果个人有兴趣喜欢那种开片之美,那么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适当的加以利用。开不开片和它本身上的釉有关系,有些器物会在使用过程中自然的开片,所以其实也不用特殊的去保养。尤其是一些比较好的汝窑茶器的品牌。
另外一种茶器是可以在平时使用中适当的用温水烫水来冲洗,乃至外部加热急缩冷却,人为的干预进行一个开片,这种使用方式一定要咨询生产方,了解它的具体的环境变化。并且注意存在一定的风险。
开片的颜色和你使用的这种茶叶茶水也有关系,不同茶的品种,它的这个汤色也会对开片形成影响。如果喜欢哪一种开片的颜色可以适当的针对性去冲泡,乌龙茶岩茶色泽醇厚汤色浓重,应该是首选,时间长可以形成金丝铁线的效果。不过说起来那个也不是汝窑的特征了,是变成哥窑的味道了。
如今汝窑都是人工合成的颜色釉,杯子釉色稳定,变化不大。建议大家还是以自然为美,随心而用吧。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的参考意见,供大家交流学习。
茶具知识问为什么旅行茶具套装很火呢?
@头条热点 旅行茶具,德化予优茶具,世界瓷都茶具,德化2015年获得首个世界陶瓷之都美誉。饮茶是一种习俗,潮汕、福建等家家户户必备茶具。饮茶也是一种习惯,一种风情,比如高山流水饮上一杯,边赏风景边饮茶,边畅谈人生。旅行茶具特点,方便易携带,轻轻一提就可以带走。旅行茶具,自带茶具,安全卫生。特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还需安全饮茶,自带茶具,放心、安全。@德化茶具 #涨知识# #茶生活#
石头茶盘怎么摆茶具?
根据目前我国饮茶品鉴的一般经验常识和相关人们对茶具用品的审美情趣以及有关喜好偏好,一般来说,石头茶盘上摆放茶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并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固定方式方法,这与品茶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对茶具的偏好有很多的关系。
例如,石头茶盘上面,可以摆放石质的茶具,这样显得协调一致、风格也一致,非常古朴大方。
还可以摆放精致的陶瓷茶具,从而与石头茶盘的粗犷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茶具的大气精致。
关于茶具中青花瓷汝窑柴烧的知识有哪些?
関于這方的面設計的广,含土壤及材料熱及含微量的化工金屬原料<鈷>用于彩繪。所以在用之前提去出来,<古人燒制的瓷器不含有害礦特貭,他們是在植物花卉中提取的>。
所以這方面知識广,不是一二句話搞楚的,一般偶然玩一下人沒必要搞請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