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子彩色烟雾,你小时候过春节家里都吃哪些东西

2023-04-10 107阅读 0评论

娇子彩色烟雾,你小时候过春节家里都吃哪些东西?

在潮汕汕头,小时候家里孩子不多,过年要是拜拜的话,都可以吃到大大的卤鹅腿或者鸡腿,配健力宝和粒粒橙饮料。

过年期间每天午餐或者晚餐基本都是吃火锅,潮汕牛肉丸,虾丸,墨斗丸都是潮汕火锅的标配。

娇子彩色烟雾,你小时候过春节家里都吃哪些东西

过年期间饮食肥腻,早餐经常会吃一碗白粥配点酸菜或者萝卜干,各种潮汕杂菜。

还有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会做粿,红粿,马铃薯粿,菜头粿等等。

认真做饭,认真吃饭,认真拍视频!

关注@潮汕女子阿洛 每天与你分享更多潮汕美食及潮汕家常菜!

最疯狂的地球改造工程是什么?

2万米高空上,用地面软管连接着的飞艇在天空盘旋。“脐带”中流淌的,是地面工厂源源不断泵入的二氧化硫,这一缕缕的烟雾就会在黄昏时分,在地球的某些地方,让壮美的落日染红天际。不是拍电影,不是度假胜地的人造景观,也不是后工业时代新发明的排污措施,事实上,是科学家在给地球降温。欢迎进入地球上最疯狂的气候改造领域。

这是一个模仿火山喷发的计划,1815年印尼火山喷发出来的硫化物气体扩散全球,夏天的时候竟然把美国农民的田地结了霜。所以阻止地球升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阻挡太阳光,通过管道把二氧化硫推向高空后,会形成恰好大小的颗粒,可以阻止一部份太阳光,又不会阻碍来自地表的热辐射重新散逸回太空。如果真的有天宫,就算孙悟空现在出生也犯不着去大闹了,玉皇大帝早就带着众人马逃离这个乌烟瘴气的世界了,因为他不忍心看着即将引发的酸雨和灭绝鱼类与植物的事情一天天发生。不过,相比后面即将登场的大场面来说,这仅仅是个让你热身的小点子。

给地球刷白白

大概是曾经想当画家的科学家一不小心玩了把跨界,又突然想当魔法师,于是要把地球刷成白色的念头就诞生了。这不有科学家发现,城市表面的百分之六十都是由屋顶和路面组成的,所以就建议把这些地方都刷成白的,以增加百分之十的反照率。不知道在白色的路面行驶是什么感觉,但是全世界的城市面积也只占到了大陆土地的百分之三。如果真要聊胜于无的刷一把,就算把各国政府都刷穷了,但是看着大家伙儿都拿着油漆桶和刷子上下挥舞,那是多么欢乐的场面。为了防止到那时候世界首富的帽子被油漆厂老板们轮着戴,比尔盖茨现在就要有所作为,那就是资助研究小组去把海上的天空刷成白的!好在高科技业的骄子做事很有创意,他准备集结1500艘船装上高大的“烟囱”,同时搅动海水喷到高空让气流带到云层中去,喷雾将把水汽送入云层,天空中的云会连成一片,太阳光就乖乖反射回太空去了。想像该项目在全球推广的那天,任何一艘达到要求的船都要求加装这样的“烟囱”,那又是一个欢乐的场面。

生命的改造

每年夏天,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十分之一的二氧化碳,秋天他们停止生长或者叶子飘落,碳便被固定到了土壤中。嘿,有人就盯上了农作物,地球上很大一部份地方都可以耕种,选择反光性能好的品种来扩大种植,是不是也可以呢?事实上可能还真有点效果,只是难题在于无法和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协调好,也难保都种这些作物会不会导致全人类餐桌前集体“改口”引发的游行和抗议。不过这个过程相对于人们制造二氧化碳的“能力”来说,实在是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只好再把目光投向大海。科学家发现海洋浮游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大量的碳。经过60天,这些浮游植物会死亡,残骸中所包含的碳也将沉积于海底。所以在海面播撒铁粉会刺激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浮游植物生长得更快。是不是要用半艘船的铁迎来下一个冰期,估计谁心里也没谱。

把二氧化碳赶到地下

那边在树越来越高的烟囱,这边是要堵住现有的烟囱。除了要让发电厂这样的吐碳大户的嘴尽量少张开,一种新型的碳吸收器要要在世界任何合适的地方建立起来。这大概是比较靠谱的研究之一了,这些碳吸收器从空气中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已经有一个6米高、1.2宽的反应塔测试过这个进程,每年每平方米可以捕获的二氧化碳超过20吨,大概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碳排放量。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完善这项技术,调查如何用最好方式增加规模。最终的目标是建成90米长、18米的高的反应塔场,每年可过滤110万吨碳。这些二氧化碳会贮存到地下曾经贮藏石油或天然气的地层,或者被回收利用做成汽油。从哪儿来还会哪儿去,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终极太空遮阳帽

是时候让最令人激动人心的方案呈现在你面前了!一旦技术上实现,20根高度分别为30千米的电磁枪,日夜不停地工作10年,每隔5分钟向太空中发射一束圆片,就能将足够的圆片射入太空以构成“微型卫星”,可以使照射在地球上的阳光减少。这些圆片运用了常规的芯片制造技术,制成品直径约60厘米、厚度仅为几微米、重约1克。每个圆片上布满尺寸经过精确计算的细孔,能像透镜那样分散光线。百万个这样的圆片压入一个金属容器,通过电磁枪射入太空,这个容器进入太空后,会漫游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引力互相抵消的地方,在这里圆片释放出来,他们可以稳定的保持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开展工作。每个圆片利用自带的太阳能电池供电,接受无线电控制方位和定向。再看那个超酷的发射装置电磁枪,利用了类似磁悬浮的原理,可以超低成本的向太空做发射任务。如果有一天地球内外真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我看着这些疯狂的科学闹剧一场场的上演,只希望手里有一只神奇的控制器,按下去,那些疯狂的科学家统统坐着金属容器被电磁枪扔出地球,越远越好……

美军飞行员救生包?

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便进入了全盛时代,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其它国家都很难超越。正是为了保持国家对外的战斗力,美国也一直对战斗力最强的飞行员有着非常严格的保护,只是看看当时飞行员的救生包大抵可以略知一二。

美国飞行员的救生包里都有啥?这几样东西都是必须的

有人不解,一个救生包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放把枪,放个打火机之类的小东西吗?想要通过它来保卫飞行员实在不现实。

真这样想你就天真了,美国的思维永远不会在普通人的线上。当然,关于美国飞行员救生包的必备品,想要获取还是有一点难度的,这大概也隶属于军事机密吧。

虽然我们没办法看到美军飞行员的救生包内有何物,但打开美国空军救生手册,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定:各司令部可以配发救生易货包,如果需要各机组成员也可以自行配置。

救生易货包(军用逃脱与规避工具包)内的物品应该尽可能符合作战地区的经济、生活和风俗特点,可以包括金币、戒指、小刀、手表、当地货币、打火机等。

由此可见,美国飞行员的救生包从来不是相同的,根据不同的作战地区,不同的作战时间,甚至是不同的作战队伍,他们的救生包内之物都有可能不同。

但通常情况下,前面说的那几样东西是必然要有的。因为飞行员一旦落地,有可能掉落于野外,或者是非战区,所以日常的生活还是要保障的。

但以上的物品绝对不是全部,据一位网友对美国国联后期局的一件藏品的公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救生包里包含的东西:金链子一条、金吊坠一个、金戒指两枚、瑞士手表一块,还有一个黑色橡胶盒,这是用来专门储藏飞行员的东西的,据说飞行员以及伞兵都有。

这是不是有些超出我们的想象了?毕竟这里面关于自救的东西都非常有限,相反,财物倒是不少。当然,这绝对不是唯一被外界所知的美军飞行员救生包,国际上还有一个最权威的美军飞行员救生包物品公布。

这是苏联尚未解体之前,于1960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的救生包。包里不但装了刻有美国标志的无声手枪一支、信号弹一枚,以及美元现金、金币、瑞士金表、以及七枚金戒指。

除了以上的众多"宝物",包里还有一块条幅,上面用十四个国家的语言写着一句相同的话:我是美国人,我不讲你们的语言,我需要食物、保护和帮助,我不会伤害你,我对你们的人民没有敌意,如果帮助我,你们会得到酬谢。

看看,是不是处处有惊喜呀?一个小包,竟然包了这么多东西,竟然还有十四国语言的条幅,也真是为飞行员想得极周到了。早知道这样,你直接培训飞行员世界语言好不好?

为什么要在救生包里装金表、金币,甚至是首饰?这是有原因的

这时又有人感到困惑了吧?所谓救生包,那就是自救用的,枪支弹药对于一个军人不是最有效的自救武器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首饰、金钱,甚至是金表呢?

说起来还真对美国思维自叹不如,人性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是非常怕考验的。飞行员既然是要大力保护的,自然要为他们想周到。有枪,有刀可能在很多时候不足以自救,相反,有钱,有黄货,那才是真正让飞行员得到保护的资本。

为什么这样说呢?想一想,以当时国家军事实力而言,飞行员应该是军中最重要的战斗力,一名飞行员所能掌控的可能就是一场战争的成败。

因为如此,飞行员的生命价值几乎超过了任何一个军种的士兵价值。甚至在二战之前,乃至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飞行员的生命价值是与黄金等同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当然要大力保障自己国家的超强战斗力,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其实,军迷们应该都明白一个现实,美国对于士兵生命的安全性是非常在乎的,更何况是飞行员这样重要的成员呢?因此,在美国历史上,飞行员的救生包内装黄金,装现金,装首饰,那都是有记录在册的。

据说,不只是二战时期美军有这样的传统,就算是近些年来的海湾战争,飞行员的救生包里也有这些东西。只不过因为美军飞行员真正被俘的人数太少,外界几乎看不到他们救生包里到底装了什么。

而且,美军飞行员这样的救生包组成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美军由很多飞行员,甚至是伞兵身上得来的经验之谈: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可能不是枪,而是能打动人心的真金白银。

当年美国与苏联冷战的时候,美军飞行员的救生包就有自由携带的权利,而他们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现金、黄金、首饰,甚至是金表。而按照规定的要求,这个小包里则是三枚黄金戒指、五个金币。

不过,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金币的流通性,它们还要是不同的组成,其中有乔治五世索维林一枚、爱德华七世半索维林一枚、维多利亚半索维林一枚,以及十法郎的公鸡金币一枚、二十法郎的公鸡金币一枚。

总而言之一句话,美军为了自己国家飞行员可以落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拥有获救的资本,他们已经在那个小小的救生包里装进了自己认为的有效救命物资。

不过,看到这里倒是让人有疑问了,如果美军飞行员落于敌区的话,人家不会欺负你人少力孤吗?谁还会与你谈什么条件,直接抢下东西,将你送政府不是更理想?当然,这只是一种疑问,至于是不是曾经有人收到过美军飞行员的"酬劳"这个问题,那就不得而知了。

还是网络毒鸡汤改变了人心?

哪个社会不变?吐故纳新,兴利除弊是社会变化发展的必然。都说是社会变了,其实是人变了,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世间的善恶丑美、是非曲直,都是由人演绎和定义的。不同的层次决定了各自的立场和观念,人的本性与良知构成了社会面貌。野狼与羔羊、贪婪与满足,虽然每天的面具不同,上演的却都是相同的戏。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没人不向往上层的金字塔,做时代娇子。然而,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想要辉煌,最终还是得靠自己,谁的风光背后没有一把心酸泪。修炼自我,走人间正道,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说到网络毒鸡汤,应该客观对待,从本质上看清鸡汤的功能、疗效。没谁是傻子,除非是智障。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崔颢的黄鹤楼登幽州台歌和黄鹤楼的作者简介翻译作者的写作背?

而广袤的天地之间,唯独我一人登台感怀,更觉得凄怆心酸,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作者简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政策而下狱.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 慧眼看子昂 是陈子昂由故乡东行入京,在襄州乐乡县留宿时所写的一首抒发羁旅之情的五律.顾璘曰:“无句法,无字法,天然之妙”. 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陈子昂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从他的许多政论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例如在《上蜀川安危事》的奏疏中,他曾经对诸羌的进犯感到忧虑,对蜀川人民“失业”、“逃亡”深表同情,对“官人贪暴”、“侵渔”、“剥夺”百姓的罪恶加以愤慨的指责.《资治通鉴》引用他的奏疏、政论有四、五处之多.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陈子昂“非但文士之选”,而且是“大臣”之材,这是完全正确的.他的政治热情是他从事诗歌革新的动力. 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像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在从征幽州时所写的“朔风吹海树”一篇中,又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表示深刻的同情.“丁亥岁云暮”一篇更明白地揭发了武后开蜀山取道袭击吐蕃的穷兵黩武的举动.这些内容都初步突破了泛拟古题的边塞诗传统风气.他对武后内政方面的弊端也有所讽刺.在“圣人不利己”一诗里,他指责了武后雕制佛像、建造佛寺,浪费人力物力的佞佛行为.在“贵人难得意”一诗里,他更勇敢地讽刺了武后对待臣下时而信任、时而杀戮的作风.从这些现实性很强的诗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政治抱负和他的诗歌革新主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出来.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诗》里也有一些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发挥佛老玄理的作品,例如“市人矜巧智”、“玄天幽且默”等篇,都有浓厚的佛老消极思想.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 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 他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卢藏用说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陈子昂的律诗比较少,但是象《度荆门望楚》,也是初唐律诗中的佳作: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诗人用气势流畅的笔调,写出了他初次离蜀途中所见的巴楚壮丽山川.风格和其他诗人是有所不同的. 陈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诗受建安、正始诗人影响较深.唐皎然《诗式》说:“子昂《感遇》,其源出于阮公《咏怀》.”象“兰若生春夏”、“贵人难得意”等比兴托讽的诗篇,以及那些感慨人生祸福无常的诗,的确和阮籍相似.此外如《燕昭王》乃至《登幽州台歌》等,和阮诗“驾言发魏都”、“独坐空堂上”等诗也有意境相通之处.而“丁亥岁云暮”、“本为贵公子”、“朔风吹海树”、“苍苍丁零塞”等边塞诗,则和建安诗中“梗概而多气”的写时事之作比较接近.他的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那些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这又是浪漫主义的不同表现.总的来说,他的诗风格并不完全统一. 当然,陈子昂的诗在艺术上也存在一些缺点.他对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学习得不够.对七言诗这种新形式也不重视,集中竟没有一首七言诗(注:只蜀刻本《陈子昂先生全集》有《杨柳枝》七绝一首,真伪难定.).《感遇诗》中甚至还有一些作品受玄言诗影响,读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他的全部诗作绝没有一点齐梁浮艳的气息,这是更难能可贵的. 总之,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陈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文,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所以唐代古文家萧颖士、梁肃、韩愈都对他这方面的努力有较高的评价. 作者的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正如后人所作《陈公旌德碑》云:"道可以济天下,而命不通于天下;才可以致尧舜,而运不合于尧舜". 这种深沉的失意、悲愤和孤独感占据了诗人此时的全部心灵,他驻足于幽州台上,以全部的心神去搜索幽州台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意蕴: 悠悠的历史长河啊,你孕育了多少明君和贤臣,成就过多少丰功伟业;你又见证过多少昏君和庸碌,洗刷过多少罪恶和耻辱! 悠悠的历史长河啊,在你的面前,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无论明暗贤愚,都是匆匆过客.而可悲的是:我竟连这短暂的人生都无法利用,知音难遇,怀才不遇.思之怆然,怎不令人涕下! 这首诗用的是辞赋体.体式的古朴、文辞的凝重与情调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柳亭诗话》云:"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曰…….假令陈阮邂逅路岐,不知是哭是笑?"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