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岩茶厂,一斤茶叶的成本有多高

2023-04-09 136阅读 0评论

武夷山市岩茶厂,一斤茶叶的成本有多高?

我是90后大学毕业后返乡做茶的茶农,关于一斤茶叶成本有多高?可能是几块钱、几百块、几千块或者上万都是有可能的。得从很多方面来说,就拿普洱茶来说要从树龄(台地茶、老树茶、大树茶、古树茶)、茶叶产区(邦纳、临沧、普洱)、哪个山头(班章、冰岛、无量山、哀牢山等)。下面我来跟大家说说自己家茶叶的成本吧!首先要说明我们自家的茶树不是什么名山茶,也没有什么千年古树之类的,只是哀牢山高寒山区上的高山生态老树茶和大树茶,两百年以上的古树茶在我们村也是可圈可点。如下图我身后的这棵算古树茶了,但是树龄的话也就两百多年,那么接下来我就跟大家细说古树茶、大树茶(乔木茶)和树龄四五十年以上的老树茶 一斤茶叶各自的成本吧。

茶山中的一棵古树茶

武夷山市岩茶厂,一斤茶叶的成本有多高

一斤古树茶茶叶要多少钱

古树茶我前面也说了在我们村大一点的古树可圈可点(严格意义上300年以上的才能算是古树茶,但是可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古树茶树龄的指标被慢慢下拉),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是跟大树茶(乔木茶)搭配混合着一起卖。因为古树茶产量实在太低,我们也不会特意地去修剪和矮化茶树,导致就是古树茶跟大树茶无异。虽然它的树龄摆在那里,但是产量和购买的客户就被牢牢地限定住了。古树茶每年有客户预定,而我们现在给客户的价格是200块钱一斤。每年一般就是春茶给客户定量采摘一次,而且采摘下来也是各棵古树的茶叶混合制作,很少做单株,除非是老客户要求说今年给他做几饼单株,我们才会压制。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一天一个人能采摘到多少古树茶的鲜叶,因为我们的古树茶没有搭架子,所以只能采摘10斤左右的鲜叶,春茶炒青晒青做成毛茶后是最压秤的,10斤鲜叶差不多能加工出3斤干茶。就是说采摘鲜叶一天,第二天分两锅进行炒制,天气好两天左右晾干。这样算来只是赚辛苦费,我们不卖贵茶,只按自己的品质来定价。

茶树很大,就是产量低

一斤大树茶(乔木茶)茶叶多少钱

大树茶我们自己给客户做出的定义是80年以上没有经过修剪的茶树,其实就是市场上说的乔木茶,只是我们习惯喊大树茶。大树茶的话树形比古树小一点,有的站在地上也能够采摘,就是有点费力。大树茶我们有一定的量,有的时候就算客户问古树茶我们也会给客户推荐大树茶,就算价格低点我们也更愿意搞大树茶,现在我们的大树茶一斤茶叶给客户的价格是150块钱。

乔木茶

像这样的采摘就相当费力 很够不到

一斤老树茶茶叶多少钱

我们的老树茶是老一辈人栽种在深山里树龄四五十年以上的茶树,以前去开荒后成片地栽种在深山中,老一辈的人说要海拔高、时常有雾气、地气还要潮湿又要向阳的地方才能出好茶,所以很多的茶叶都是在高山上的群林之中。当然啦我们家这里海拔还是是很高的,2000米左右,在我们家上面是哀牢山保护区 更有哀牢山翡翠之“杜鹃湖”,海拔更是在2500米。目前我们主流的茶叶就是高山生态老树茶,我们的不是什么名山茶,也不是价格多显贵的稀有茶,我们追求的品质就是原汁原味,古法传承,绿色原生态,坚决不使用任何农药,追求茶叶在自然中最原始的味道。我们的老树茶现在给客户的价格是春茶100元一斤,这久的秋茶价格又会稍低。

林中茶园

林中茶园

茶树上的大花虫 生态茶

茶树上偶遇蜥蜴

林中茶

中国最出名的茶叶在哪里?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而名茶就是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

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中国名茶评比结果: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解放日报》1999年1月16日刊登: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蜀山侠君,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

美联社和《纽约日报》2001年3月26日同时公布: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徽瓜片,蒙顶甘露,庐山云雾,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香港文汇报》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安徽瓜片,福建银针,安徽祁门红茶,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信阳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上海世博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世博会联合国馆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福鼎白茶(太姥银针)、湖南黑茶、武夷岩茶(天驿古茗大红袍)、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白茶、张一元花茶等传统名茶。

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青城山的青城雪芽,安徽太平的太平猴魁,泾县的涌溪火青,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茶,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四川茉莉花茶,峨眉竹叶青,蒙顶甘露,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白毫银针,崂山绿茶等。

今天和友友们看看最早的那个“中国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①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具有1200多年历史[1]。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观采茶作歌》

清·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

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

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

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

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

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

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

龙团凤饼真无味。

②洞庭碧螺春:产于吴县太湖洞庭山。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③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④都匀毛尖:产于贵州省都匀市。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⑤六安瓜片:主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⑥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⑦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和新县一带。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

⑧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⑨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

铁观音,福建安溪汉族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属于半发酵茶类。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⑩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祁门县一带。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中国有哪些名茶是享誉全世界的?

欢迎关注【懂茶帝】

现在市面上,名茶比比皆是,但总有一些茶中翘楚,不仅价格高,而且你也很难买到的。

小懂给大家简单的列举一二。

1、桐木关金骏眉

金骏眉是2005年研制而成,它结合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创新制作的新品种红茶。

▲金骏眉(懂茶帝供图,转载请注明来源)

它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全程手工制作,所用的原料是武夷山桐木关的新鲜茶芽,并且每500g金骏眉需要数万颗的鲜芽尖,最后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

现在市场上正山的金骏眉一斤基本上都大几千,甚至上万,再看其它参差价位的金骏眉,更不用说某宝9.9包邮的,名字虽然相同,工艺也可以仿照,但是原料来源就说不准了。所以真正桐木关的金骏眉还是很难得的。

▲某宝随意截图,无针对。

2、狮峰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杭州西湖区一带的扁形炒青绿茶,因产地和炒制技术不同有狮(狮峰)、龙(龙井)、云(五云山)、虎(虎跑)、梅(梅家坞)等字号之别,其中以“狮峰龙井”为最佳。

▲龙井十八棵御茶树

最为出名的当属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由乾隆赐封的十八棵御茶树。每年产量极少,据说价格在2014年已飙升到10万/公斤以上!

3、老班章

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寨所产的普洱茶,老班章也叫下班章,是普洱中的霸王。

▲老班章茶饼(懂茶帝供图,转载注明请来源)

对于很多普洱发烧友,若是能喝上一泡老班章的古树茶,简直“妙哉妙哉啊”。

并且根据小懂的实地考察,也了解到,今年老班章古树鲜叶的价格就到2000-3000元一公斤了,按4公斤多鲜叶做一公斤干茶计算,每公斤干茶的成本也得上万元了。

但是价高,也不一定就买的对,所以大家在购买老班章时一定要慎重。

4、乌岽单丛

凤凰单丛属于广东乌龙茶,产于潮州市凤凰山。小懂第一次喝时,就被它的香气惊艳到了,并且难以忘怀。

▲乌岽山各处的岩石(懂茶帝供图,转载注明请来源)

它主要的产区有乌崇山、乌譬山、竹竿山、大质山、万峰山、双譬山等,其中最核心的产区是乌岽山李仔坪村一带。小懂曾亲自寻访过,发现那里的茶农对自己的茶灰常自信,从来没有卖不出去的烦恼,快感受一下吧→ 这里的茶农年收入100万只是小儿科

5、猴坑猴魁

太平猴魁主产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一带,是尖形的烘青绿茶,外形非常别致,很像油麦菜。

▲太平猴魁干茶

猴魁创制于猴坑,在2002年,黄山区政府提出了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猴魁茶的生产制作区域,所以它的产区就不单一是猴坑。

现在,虽说扩大产区后品质一样,但猴坑的太平猴魁依旧价高且难得。

6、牛肉、马肉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其中肉桂和水仙,都是武夷岩茶中的当家品种。

并且一提到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大家都会眼睛放光、有顶礼膜拜之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牛肉”、“马肉”,这“两坨肉”不仅在价格上贵出新高度,并且在市面上很容易碰到假的。

▲“三坑两涧”之一的牛栏坑

除了这些茶中精品,还有一些茶是你再有钱也买不到的!

大红袍母树

现存于世的三棵六株大红袍母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停止采摘,最后一次采摘是在2005年5月3日,采摘了20克,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也就是说,市面上不可能出现大红袍母树茶叶,如果有茶商告诉你他有,不是想骗你钱,就是在扯淡和装x。

凤凰单丛宋种1号

宋种1号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棵茶树,也被称为凤凰单丛的母树。曾在2016年4月,广东省潮州凤凰县凤凰单丛宋种的开采仪式上,潮州凤凰单丛宋种1号以100万元/公斤的价格拍卖。

▲宋种1号繁茂时(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现在的它已不复当年的茂盛,显得有点老态龙钟了,虽然没有得到权威的死亡认定,可很多人已经对它不抱希望了。。

▲2016年春所拍摄的“宋种一号”,今年已不再长新叶了。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但无法接触更好些的茶品?

我老公开了个小茶馆是做普洱茶的,他每年3月份都会来一趟云南帮客户弄茶!今年偏要带我一起来,于是我跟着他各个山头跑去找茶。今年云南干旱雨水太少了!茶叶发的太少,好多树都白化了!今年我们没收到多少茶叶,主要做了:高杆,邦东古树茶,老班章,易武,帕莎,那卡这几个品种!由于雨水少今年茶叶普遍苦,涩味太重,化不开的那种!不过我老公和他师父都是亲自指导茶农采茶、炒茶,教他们调整工艺,做出的茶苦涩味不显易化开!像邦东,易武都是直接住茶农家,茶农采茶去了,他们就在家做饭,晚上一起炒茶叶,每天搞到好晚!今年跟老公还去了莽枝、蛮砖、基诺山、革登、天门山、丁家寨。这几个山头由于干旱茶叶减产严重,有的茶农一点茶叶都没收到!一个月的时间跟着老公到处喝茶看茶树生态,学了点闻香,品汤,观底的皮毛!另外来这里发现骗子遍地走,假货满天飞,水太深[泪奔][泪奔]真正用心做好茶的人有多少!!

工夫茶和功夫茶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我是秘闻君,你想了解秘闻野史都在这里,记得点击关注哦

究竟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你还未必真的懂 。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开始制作、饮用茶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而茶也成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而现代要论将中国传统茶道发扬的最好的,非潮汕地区莫属。潮汕人喜欢茶、爱喝茶、以茶会友、以茶论道的文化深入人心,甚至在网络上成为人们的一种趣谈。

而潮汕茶文化中蕴含着两颗明珠,非潮州单丛茶和工夫茶莫属了。这两者已经成为潮州最亮眼的名片之一。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工夫茶”“功夫茶”以及“单丛”“单枞”这样两种说法,那到底是两种说法都对还是有一项其实是被长期误用的呢?

事实上,这两种说法并不是都对的,而是长期以来被人误用导致的,这种错误不仅外地人会犯,连潮州本地人也有分不清楚的。

泡茶要的是“工夫”不是“功夫”

许多人认为“功夫茶”是对的,往往是从字面意义出发,认为“功夫”代表着技艺高深,特别是结合潮汕人喝茶时的讲究和工序的复杂性,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工夫茶”才是正解。

在普通话中,“工”“功”同音,均为gong(阴平),以前《现代汉语词典》也曾把[工夫]、[功夫]合为一个条目,共有四个释义:①时间(指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方>时候;④本领;造诣。但又声明:“注意①②③多作‘工夫’,④多作‘功夫’。”

事实上,“工夫”语出自晋代的葛洪 《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这里的工夫就是指占用的时间;而“功夫”出自唐朝的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 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 。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不及欣。”这里功夫意为本领造诣更准确。

此外,分析这两个词汇,不能脱离潮汕人的母语潮汕话。潮州方言中,“工”(gāng,音近“刚”)与“功”(gōng,音近“攻”)的读音是截然不同的。“功夫”与“工夫”的含义更是天壤之别。“功夫”指本领、造诣,如唱功、扇子功。“工夫”则指做事精细、细致,如潮汕话说“某某人过工夫”,意思是指某人为人处世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就绝对不能用“功夫”代替,其道理就像“工笔画”不能说成“功笔画”一样。

潮汕“工夫茶”因其器皿讲究,冲泡方式方法精致,据《潮州茶经》所载,传统工夫茶有二十多种器具。加之在茶道中融入为人处世之礼,使得潮汕工夫茶成了潮汕人物质与精神的融合载体,并得到广泛认同。因此,应用“工夫”才能表达潮州茶道的精致讲究。

另外清代俞蛟(号梦广居士)所作的小说《潮嘉风月记》中[工夫茶]条,是为茶学界所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亦即是说,“工夫茶”是初始名,应作为命名的依据。

“单丛”似木却非木

许多茶叶商铺,用了“枞”字,其实也是望文生义。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但并非需要“木”字旁。

还是从潮汕话入手,“丛”在潮语读“层”,意为聚集,如人丛、草丛等。也有做量词的用法,专指丛生之物,如白居易《买花》诗:“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里的“丛”的意思就类似于棵、束、株。

而“枞”,在潮语中读作“宗”,在普通话中有两个读音:读cōng指的是常绿乔木冷杉,也就是常说的圣诞树。读zōng,指的是地名,即安徽枞阳。

单丛是潮州凤凰茶产区对成品茶进行等级分类的专称(包含单丛、浪菜、水仙等)。其命名的缘由是,其采摘及加工的全过程需逐棵(潮人称“丛”)单独进行。又因为成茶的香型不同,故有“群体单丛”“黄枝香单丛”等名目。两相比较,“丛”才是符合本意的正统写法。

凤凰单丛和工夫茶更配哦

现在中国,南方人更喜欢品茶饮茶,江浙喜碧螺春,福建喝铁观音,台湾人品冻顶乌龙,但唯有潮汕的凤凰单丛更适合搭配潮汕工夫茶。

凤凰单枞茶属于乌龙茶中的上品,其茶叶嫩绿,苦涩低,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鲜。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目前在广东潮汕、福建闽南等地最为流行,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发展,苏东坡有诗赞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可见饮茶用心工夫之深。工夫茶从器皿的选择、茶叶的选用、用水的择取、水温的把控、冲泡的次数技巧、喝茶的礼仪等都有讲究。

讲究的工艺配上佳品的茶叶,二者既相得益彰,又不冲突,堪称绝配。

各位喜欢茶文化的读者千万记得哦,“工夫茶”“单丛”才是正确写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