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芽,如何培育桃树苗
明芽,如何培育桃树苗?
一、苗圃地的选择
选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切忌重茬连作。
二、砧木苗的培育
1.种子的准备。用毛桃作砧木,毛桃核需沙藏时间为100~120天,一般在播种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沙藏,采用沟藏法。
2.播种。3月下旬播种为宜,亩播种量为75公斤。浇水洇地,耕前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耕深15厘米,整平作畦。播前将沙藏的毛桃核取出,人工分拣已开裂和发芽的桃核,放在容器内,上覆一层湿沙,准备点播。未开裂的桃核应分开放置,单独播种。播种时开深5厘米、行距40厘米的沟。对已发芽和开裂的桃核实行点播,株距10厘米;对砸开的桃仁进行沟内撒播,出苗后再间苗。
3.嫁接前管理。一般苗木基本出齐时浇第一水,以后每隔15~20天浇一水,并结合浇水追肥1~2次,亩施尿素15公斤。5月中、下旬,应将砧木下部萌生的侧枝全部去掉,留干高20厘米。嫁接前应再次去除侧杈,留干高25厘米左右。
三、嫁接
1.嫁接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7月5日前完成嫁接。砧苗20厘米处粗度达0.4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嫁接前一般浇水一次,以利嫁接和成活。
2.绑条的准备。选用0.03毫米厚的优质塑料薄膜,用剪刀将其剪成宽1.5~2厘米、长25厘米的塑料条,每100根绑成一小捆备用。
3.接穗的准备。采优良品种的新梢做接穗,去叶后下端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备用,水深5厘米,最好随采随接。
4.嫁接方法。采用“一横一点”芽接法嫁接。嫁接者蹲(或坐马扎)在两行中间,一边接一行。先削芽片,选明芽,在芽下端1厘米处斜削一刀,深度为枝条粗度的1/3~1/2,长度超过芽子1厘米。然后在芽上0.7厘米处环害一刀,深达木质部,两边与竖刀口相交,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柄及芽片,向右侧一掰,即可取下。在砧木20厘米左右的高度上(下部应有6个以上健全叶片)选两叶之间的光滑部位,先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比芽片略宽,用刀尖在其中部下方竖切皮层,将芽片插入砧木,上端对齐,用塑料条绑紧绑好。嫁接时注意保护嫁接处附近的叶片。
四、接后管理
1.剪砧解绑。一般嫁接后7天剪砧,10天解绑。采用二次剪砧法,第一次剪砧时在嫁接部位以上留两个叶片(节位),剪掉砧木顶端及剩余的全部侧枝,苗木长高后再剪去砧桩。一般剪砧后5~7天萌芽。
2.除萌抹芽。一般在剪砧后10天应进行第一次除萌,只保留已萌发的接芽,抹去其余萌芽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除萌。
3.促长。应结合降雨进行,保持土壤湿润。嫁接后当苗木新梢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连追2~3次,每次亩用尿素15公斤,结合灌溉进行除草。
4.病虫防治。嫁接后主要病虫害是梨小食心虫、蚜虫,个别干旱年份须注意防治红蜘蛛。梨小食心虫一般在接芽萌发期就开始蛀芽,因此解绑前后应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视危害情况再防治几次。蚜虫可结合食心虫一块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红蜘蛛可用15%哒蜡灵3000倍液防治。
扩展资料:
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
萌芽和腋芽是怎么回事?
首先感谢冯云先生的邀请!
所谓萌芽顾名思义是指芽萌发了,在果树嫁接中的萌芽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接穗的芽萌发了,这部分将来长大了就是我们要的枝条;另一部分就是砧木也可能有萌芽,这部分萌芽需要抹掉,因为他不是我们需要的枝条,特别是在接穗枝条的发芽前或者生长前期,必须及时抹掉砧木的萌芽,以防影响接穗的芽的生长。
所谓腋芽就是指叶片叶柄与枝条着生部位形成的芽,是用来在明年发育成枝条的芽,一定要在7-9月份注意保护好顶芽,如果一旦顶芽遭遇虫害等原因导致顶芽枯死,那么当年形成的腋芽不少就会萌发,从而影响来年的发芽!此外如果是育苗,还要注意不能过度使用氮肥,避免苗木长势过旺,消耗营养过多,而导致腋芽营养不良,形成秕芽,影响来年萌芽发枝!
不知道回答的是否准确,请冯云先生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樱桃树出芽了还能嫁接吗?
你好我是阳信大鸭梨,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大樱桃树是这几年我们北方果农比较喜欢种植的果树,不是因为果树好种植,而是大樱桃属于春天里比较早期上市的水果,不仅仅上市早,而且大樱桃市场很不错,价格也足够高。
单要讲樱桃树的话,大樱桃树比别的果树娇气,什么缺了水能旱死,水多了能涝死,肥少了能饿死,结果太多能累死,甚至病虫害也会致死,因此很多果农表示:大樱桃树是比较难种的一种果树。
只不过大樱桃给果农们带来的利润让果农不介怀它的娇柔弱小,果农们在种植大樱桃树时要比管理苹果园,梨园,桃园多用些心思而已。未雨绸缪也是果农们在种植果树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樱桃树既然比较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枯萎,那么果农们除了把死掉的树刨掉换新的树苗之外,还会在看到哪棵树变弱了时,及时从根部生发出来的芽条中留下一根,好好管理让它早点变粗壮,等樱桃树不行了时,那棵芽条子已经变成小树苗了,到时候把大树锯掉,让小树来接班担任将来为果农创利润的角色。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前留出树根下发的芽呢,当樱桃树因为病虫害,而显得叶子黄且小的情况下,可在补救樱桃树的同时,并从树根下留出一根芽条来,以备将来树救不回来用它代替母树。大樱桃树是这几年我们北方果农比较喜欢种植的果树,不是因为果树好种植,而是大樱桃属于春天里比较早期上市的水果,不仅仅上市早,而且大樱桃市场很不错,价格也足够高。
单要讲樱桃树的话,大樱桃树比别的果树娇气,什么缺了水能旱死,水多了能涝死,肥少了能饿死,结果太多能累死,甚至病虫害也会致死,因此很多果农表示:大樱桃树是比较难种的一种果树。
只不过大樱桃给果农们带来的利润让果农不介怀它的娇柔弱小,果农们在种植大樱桃树时要比管理苹果园,梨园,桃园多用些心思而已。
未雨绸缪也是果农们在种植果树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樱桃树既然比较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枯萎,那么果农们除了把死掉的树刨掉换新的树苗之外,还会在看到哪棵树变弱了时,及时从根部生发出来的芽条中留下一根,好好管理让它早点变粗壮,等樱桃树不行了时,那棵芽条子已经变成小树苗了,到时候把大树锯掉,让小树来接班担任将来为果农创利润的角色。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前留出树根下发的芽呢,当樱桃树因为病虫害,而显得叶子黄且小的情况下,可在补救樱桃树的同时,并从树根下留出一根芽条来,以备将来树救不回来用它代替母树。
每年春天,果树休养了一个冬季,开始吐蕊发芽,有很多果树会从根部长出来很多新芽,这些新芽被果农叫做树胡子,也有人叫它明芽,因为它们是从根部直接长出来的,因此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被这些明芽及时拦截,所以它们总是长势凶凶,果农们在春天会随身带着剪刀,看到树根下生长的芽条,根据树体情况,树如果正常,就会把这些芽全部剪掉,不然会耽误樱桃树上的果实生长。
当樱桃树因为某种原因死掉了时,如果看到它的根部有留出来的芽条,那么正好可以当小树培养,不过,并不是这样直接种植就行了,还需要嫁接,因为树根下生出来的树芽都是小樱桃树芽,结出来的樱桃不值钱,得在春天里去掉小树的头部,重新从喜欢的大樱桃树上选芽嫁接。
这样做的好处是替代快,比现买小树苗快一两年结果,成活率高,因为下面的根是活的,还减少了买新树苗的费用。
樱桃树
樱桃树,蔷薇目、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7~12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缘有大小不等重锯齿,齿间有腺,上面无毛或微有毛,背面疏生柔毛。 花白色,径约1.5~2...
中国近代史主要责任是否应该是明朝?
这个锅明朝表示不背,如果非要明朝的背的话,那么明朝以前的朝代也都有份
按照历史学界的观点,我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的年鸦片战争,此时明朝已经灭亡了近200年,从1840年开始屈辱的近代史,让一个200年前已经灭亡了朝代来背,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相信很多人有小编一样的感觉,在我国历史教科书中,五胡乱华、靖康之变、满清入关和近代屈辱史都让人不忍细看的内容,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发生了。
近代史前的清朝,封建王朝统治的巅峰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近代屈辱是来临前的清朝,经历着中国历史一段非常长的和平时期,也就是著名的康雍乾盛世(写康乾盛世,害怕雍亲王不高兴)。
一是此时的清朝的幅员辽阔。1840年前的清朝版图1316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不足百年的蒙元王朝和短暂统治国漠北的唐朝高宗时期,版图最为辽阔就要属于清朝了。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疆域图
清朝解决了东北边疆问题,内外东北进入纳入版图,并设置将军府进行管辖,
清朝解决了塞外北部边疆问题,漠南和漠北蒙古进入归属于清朝,而且长期稳定和平,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的少见。
清朝解决了西北边疆问题,击败了准噶尔汗国,彻底收复西域,这是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历经近千年再次彻底的收复西域。
清朝解决了西南边疆问题,将青藏高原直接纳入统治。在云贵地区进一步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二是此时清朝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为勤劳和朴实的民族,我们只有有机会吃饱肚子,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定平和,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年代,而且由于来自美洲的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普及,以及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时期的税务改革,农民负担尚可,因此清朝的老百姓生活算不上好,但是普通百姓还能吃得上饭。
乾隆时期作品《姑苏繁华图》
而在江南的鱼米之乡,由于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加上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增多,出现了被历史学家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模式,居然是一幅繁荣的景象。
三是此时的清朝文化统治基本上取得了成功。清朝入关后,实行野蛮的汉人满化政策,强迫汉人剃发留辫,同时在文化对汉文化进行大肆的阉割,特别是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在保存大量古籍文化的同时,对其中的很多文献进行了阉割式的改变,同时大兴文字狱,对其中有丝毫诋毁清朝的文学作品进行大规模的迫害,以维护清朝的统治权威。
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却又以尊儒尊孔的正面形象出现,比如孔家后人在清代受到的礼遇甚至超过明朝,康熙和乾隆都曾到南京去拜谒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并且还亲自题字凭借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还厚待岳飞和袁崇焕的后人,岳飞的后人岳钟琪曾经为雍正、乾隆时期大臣,而袁崇焕的后代富明阿和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清朝尽忠。
康熙在朱元璋孝陵的题词“治隆唐宋”
经过这样一番猛烈的操作,清朝得到汉族士人的认同,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中都是汉族士人为主力而平定下去。
清朝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政权中,算是非常牛的操作了,这也是满清作为一个来自东北大森林里面部族,却能够统治中国270余年的原因所在。
然而清朝的操作虽然猛烈,在近代仍然是不可避免沉沦了,那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清朝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总结,与晚清同时期的西方,不仅大航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和来自美洲的巨额财富,而且还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引导下,开启了近代了思想启蒙,进而引领了近现代西方乃至全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从而促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欧洲的开展。
晚清名臣李鸿章
工业革命对世界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第一个工业革命爆发出来生产力超过了人类历史以来的一直到工业革命前的生产力的总和,机器代替人工,生产能力几何倍的增加,这显然仍旧是自然经济的晚清所无法理解,更是无法应对的。
所以近代的晚清两次鸦片战争中,晚清的旧式军队与欧洲工业化的军队,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失败和屈辱史必然的。
其次晚清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但是在工业文明之前,全然没有机会吗?当然不是,看看近代日本变法图强,就知道晚清绝对不是没有机会。但是清朝自己失去了机会。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割地赔款,道光帝亲自到祖庙去给老祖宗哭泣赔礼道歉,但实际上对于清朝而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损失并不大,赔偿的2100万银元,大部分都是广州十三行的商人掏的腰包,而割让的香港岛,在当时清朝人看来,也不过是失去一个小渔村。而至于法外治权和领事裁判权等等主权的丧失,对于当时清朝统治者来说压根就不知道什么玩意,再就是五口通商,在清朝看来不过是将广州的一口,变为五口而已。
而随后清朝遭遇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这场大起义中,造成的死亡超过千万,而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外国人攻占,咸丰帝猝死承德,26岁的慈禧开始掌握权柄,之后历经九牛二虎之力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但是陕甘回变又起,日本开始侵扰东南海疆,沙俄和阿古柏入侵西域。
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中兴起的汉族大臣洋务派,主导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李鸿章主导建设了北洋海军、左宗棠主导了对收复西域,暴击阿古柏的战争。
左宗棠主导重新收复西域
而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清朝的海上力量成为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军事力量。
不错此时的清朝既没有在经济上进行深度改革,进一步强化国力,也没有在军事上趁着日本海军尚未完全成军之际对其进行果断打击,永除后患。结果就是数年之后,日本海军力量激增,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完败清朝。
而此后的清朝试图通过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进行变法图强的维新运动,接着又遭到惨败。
此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慈禧试图借助义和团一劳永逸的解决列强问题,反而是被八国联军打跑,慈禧太后在豪气干云的宣布对全世界11个强国宣战不到两个月后就逃亡到西安,而北京再次被攻破。
晚清最后一个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经历了北京被攻破的满清统治者,而之所以为何这次慈禧没有逃到承德而是选择在了西安,是因为此时沙俄已经占领东北,逼近了承德。
1902年,批准了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的慈禧,返回了北京,此时的慈禧终于决定要变法,要预备立宪,然而此时清王朝在灭亡的快车道上,已经刹不住车了,义无反顾的奔向了死亡的深渊。
所以清朝在列强入侵之前的统治,可以说是将封建王朝统治的各种技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西方的工业革命车轮驶来的时候,不仅无法抵御,躲闪,更不知道变通,搭上顺风车,最终经历了无数的耻辱后,走向了灭亡。
而这些与明朝没有半点关系,难道明朝要背锅的话,我觉得蒙元的责任更大,为什么蒙古在第二次西征的时候一鼓作气灭亡了欧洲,反而仅仅在中欧的布达佩斯城就戛然而止了,如果蒙古继续西进,欧洲人都会成为蒙古人的奴隶,也一样的野蛮和无知....
零下七度葡萄会发生冻害吗?
零下七度葡萄会发生冻害。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 温度(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葡萄生长期(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对葡萄生长、结果的进程也产生重要影响。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度~51度之间。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纬20度~40度之间。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方向扩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欧洲葡萄向两极方向扩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