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茶,毛峰和毛尖的区别
古丈毛尖茶,毛峰和毛尖的区别?
一、茶树品种不同
了解毛峰和毛尖的茶友就会发现,它们的命名往往都是地名+毛峰或毛尖,这主要与当地的茶树品种有关,比如:黄山毛峰的树种为黄山大叶种,峨眉毛峰的树种为凤鸣乡高山种,信阳毛尖的树种为信仰群体种旱茶、信阳10号等
二、制作工艺不同
毛峰和毛尖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很多不同点。
毛峰茶的制作工艺通常为:杀青--揉捻--初烘--提毫--复烘等工序。
毛尖茶的制作工艺通常为:筛分--摊青--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晾--复烘等工序。
(沩山毛尖:摊青--杀青--初揉--闷黄--初烘--复揉--二次闷黄--足烘)
沩山毛尖
三、花色品种不同
由于它们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异,所以花色品种也不同。毛峰茶多为烘青绿茶,毛尖茶多为炒青绿茶,当然也有烘炒结合型绿茶比如紫阳毛尖、黄茶比如沩山毛尖。
黄山毛峰冲泡
四、外形特征不同
还是由于制作工艺不同的缘故,形成不一样的外形特征。
毛峰茶的外形更趋向于鲜叶自然的状态,条索更加松散,看上去更像雀舌,色泽黄绿隐翠,身披白毫。
毛尖茶的外形更为细条圆直,色泽翠绿,有的光润,有的身披银毫。
信阳毛尖春茶(右)和秋茶(左)
五、口感特征不同
茶树品种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异,直接形成了不同的口感特征。相比来看,两者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
毛峰茶的口感更加甘醇鲜爽,优质的毛峰茶多为清新花香。
毛尖茶的口感更加醇厚甘爽,通常带有高长的板栗香。
六、主要产地不同
毛峰茶的主要产地在黄山,其它的地方比如峨眉、遵义、兰溪等,也有比较有名的毛峰茶。
毛尖茶的主要产地在信阳,当然古丈毛尖、都匀毛尖、紫阳毛尖、沩山毛尖等也比较有名。
安化黑茶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谁才是正宗的湖南茶叶?
我们在普洱茶产区,无法回答您的问题,可以给您推荐一款收藏级别的2001年的勐库老茶柱,6.8公斤38888元出手。
为什么很多人说信阳毛尖是绿茶之王?
毛尖,属于绿茶或黄茶的一个子产品,一芽一叶、一芽两叶茶青炒制后命名为毛尖。较著名的有古丈毛尖、白马毛尖、沩山毛尖、信阳毛尖、赣州上犹毛尖。外形比较细直、圆润光滑,茶叶全身遍布着白毫,香气香远悠长,茶汤的味道十分的鲜浓甘爽独特。 毛尖,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碧绿,茶叶舒张开来,慢慢沉入杯底,茶叶片片匀整,柔嫩鲜绿光滑。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
正统的信阳毛尖为当地旱茶树种,这种树种耐寒,芽叶瘦小且香气高,回甘性好,但是产量一般。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追求产量引进其他树种,如福鼎大白茶,这种茶出芽较早,产量高,适合采纯芽,但是口感偏淡,回甘偏淡,耐泡度差一些。加之现在市场追逐所谓的“小浑淡”、外地茶冒充信阳毛尖盛行、政府引导及监管不力等因素使着毛尖的口碑越来越差,逐渐走向衰落。
抛去加工生产因素,通常茶树品种、茶场位置不同茶的口感会有所不同。所以就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几款茶都是产自信阳当地,但是你买回来后发现口感会有较大的差异。其实,并不是你上当了,而是茶树品种不同或者茶场不同而已。从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来讲,只要产自信阳市行政管理区域内的当地传统树种或其他适宜的茶树良种都可称为毛尖。如果你买到当地传统的大山旱树种,那种口感真不是其他引进树种所能比的。为什么不能比拟?因其耐寒和耐旱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在高海拔生长,高海拔的农作物通常生长周期长,口感自然好些。这就如同南方的杂交水稻不能和东北的大米相比一个道理。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将“小浑淡”作为评判顶级信阳毛尖的标准。所谓“小浑淡”:小,全是小芽头,不带叶;浑,冲泡出来汤色浑浊;淡,入口茶味不浓、不厚。真正顶级的信阳毛尖,是一芽一叶初展的明前茶,只做芽头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茶农中,众多商家,包括一些信阳毛尖的龙头企业,同样在这样做。小浑淡不是信阳毛尖的正统,‘芽’和‘绿’都该被痛批!
做芽头,不利于茶农增收。用芽头做茶,成本高,茶叶的利用率低。信阳毛尖明前茶的周期非常短,人工采茶,一天采不了一斤芽头,过了期限不再采摘,茶叶就白白地浪费掉了。这极大的打击了茶农的积极性,对茶产业有致命打击。做芽头,对消费者没好处。纯芽头除了鲜爽度高,以及所谓的‘好看’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处。相比于一芽一叶初展,芽头口味太淡,冲泡两三次就没有了茶味儿;加上生长周期太短,茶多酚含量少,微量元素含量低,营养价值缺乏。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花高价钱,没有喝到传统意义上的正宗信阳毛尖。从而出现了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遭到30多家茶企联名抵制。我看了一下这个标准,就是因为其规定的珍品等级85%以上为单芽!
一味追求“绿”更是害人害己。传统意义上的信阳毛尖,泡出来的汤色是淡绿泛黄的,现在做出来的,一味追求绿,喝了有害无益。有人通过研究和调查,找到了信阳毛尖变“绿”的根源- “核心工艺缺了一把火”。为了增加茶叶的色和形,在高温炒制时,“杀青”不透,此其一;传统的“理条”工艺需要高温快做,现在都是低温慢做,此其二:焙火时间短,温度低,此其三。这三道工序都与火有关,但都是火力不够,水分含量高。 “杀青”不透,导致冲泡出的颜色变绿,并带有一股草青气,全没了信阳毛尖的香气;“理条”低温慢做,加大揉搓力度导致毛尖的表层被破坏,泡出来变“浑”;“焙火”时间短,导致信阳毛尖常温下难以保存、怕开水。
信阳毛尖基础知识篇
以上为信阳毛尖的混乱现状。接下来我们从《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以及国家标准GB/T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方面来聊一聊什么是目前意义上的信阳毛尖。
我到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了一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8月29日批准了信阳毛尖为“地理标志产品”。此申请是由信阳市茶叶学会提起,注册号为3047772。
2008年12月2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以及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国家标准GB/T22737-2008《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并于2009年6月1日实施。以下内容均依据此标准来聊信阳毛尖。
一、信阳毛尖产地。信阳市行政管理区域内(二区八县)
二、信阳毛尖茶定义
在产地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采自当地传统的茶树群体种或适宜的茶树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茶树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体特定品质的条形绿茶。
三、鲜叶质量分级。
分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6个等级,遭联名抵制的就是这其中的珍品等级。
四、品质要求
终极对比篇
研究了信阳毛尖一年多,今天我们再进行实战一次,将买的一部分毛尖做一个对比。共计四款,价格在400元一斤左右分别用卒、炮、象、士代表。
卒:
①干茶细长紧实,稍显粗壮,遇水即沉;
②无芽,单叶;
③汤色嫩绿透亮;
④香气低沉;
⑤涩苦较重且不易活化,劲头暴烈;
⑥锁喉感明显。做口粮提神之用不错。
炮:
①干茶紧实细长,遇水即沉;
②80%芽;
③汤色嫩绿透亮;
④苦涩,草味。很明显是陈茶。
哦,对了这款茶我买了已经1年多了,估计是放陈了。
象:
①干茶紧实细长,遇水即沉;
②10%单芽;
③汤色嫩绿透亮;
④香气内敛;
⑤涩苦较重,活化慢。⑥锁喉感明显
士:
①干茶细长紧实,稍显粗壮,遇水即沉;
②一芽一叶30%,二叶单叶50%;
③香气高扬悠长,甜香;
④入口舌两侧微涩感,但很快活化;
⑤回甘性好。问了店家才知道这是当地旱茶树种。
对比结论:
1、好看不一定好喝,好喝不一定好看。这就如同娶媳妇,漂亮的不一定贤惠,贤惠的不一定漂亮,如果你遇到既漂亮又贤惠的是你的缘分,其实喝茶也是讲究茶缘的。
2、价格360-500区间,品质上不会有很明显的区别。
3、如果有渠道,还是建议买正宗的大山旱茶树种,且买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那种。
4、好的信阳毛尖都不便宜,毕竟鲜叶及人工成本在那摆着,物美价廉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你钟爱信阳毛尖且经济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少买点高端的感受一下。记住这个味,以后遇到不好的一下就能尝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建议初学者先从好茶开始喝的原因。
5、切记:好茶不能经常喝,喝了会上瘾O(∩_∩)O,大部分还是要 回归的。所以你通常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越是懂茶之人越不挑剔,这可能就是追逐之后的平静和回归吧。
6、不做发烧友,不要被茶所累!如果想做发烧友得具备经济实力、受支配的空闲时间、知识的储备量,并且还得有人带你进 入一个真正的圈子。
怎么区分好的绿茶以及新茶?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是中国名茶中的珍品,常被作为高级礼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闻名于中外。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冲泡后,茶汤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清香袭人,饮时爽口、饮后有回甜感觉。不管用滚水或温水冲泡,皆能迅速沉底,即使杯中先冲了水后再放茶叶,茶叶也会全部下沉,展叶吐翠。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滋味醇甜,鲜香持久。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在300年前就已著名。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即将其与钱塘龙井相提并论。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制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成功,更加蜚声全国。黄山毛峰茶外形美观,每片长约半寸,尖芽紧偎在嫩叶之中,状若雀舌。尖芽上布满绒细的白毫,色泽油润光亮,绿中泛出微黄。冲泡后,雾气结顶,清香四溢。茶汁清澈微黄,香气持久,犹若兰惠,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茶凉之后,香味犹存,故人称“幸有冷香”。一芽一叶泡开以后变成“一枪一旗”,光亮鲜活,有“轻如蝉翼,嫩似莲须”之说。特级黄山毛峰一般都在清明至谷雨间采摘。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地区的齐云山等地,属于西部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是著名绿茶片茶品种。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片茶即全由叶片制成,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故又名“齐云瓜片”。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闻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代以前已为贡茶。六安瓜片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甘,并且十分耐泡。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游览胜地庐山,因庐山多云雾,故取名“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它始于晋代,唐朝时已闻名于世。相传庐山云雾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由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驯化而成。他曾以自种自制的茶款待好友,常话茶吟诗,通宵达旦。宋代,庐山名茶已成“贡茶”。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种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以“香馨、味厚、色翠、汤清”而闻名于世。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境内的大别山区,主要产地在河南信阳县醅深山区的“四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两潭”(黑龙潭、白龙潭),是名贵绿茶品种。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据古籍记载,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阳一带就已生产名茶。唐代时,信阳毛尖已成为贡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唐代时全国有8大茶区,其中淮南茶区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为什么中国茶叶分六大类呢?
我国茶叶产区主要分为:
西南茶区: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位于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区域,包括黔、川、渝、滇中北、藏东南等地。
华南茶区: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位于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区域,包括闽南、粤中南、桂南、滇南、台湾、海南等地。
江南茶区:又称华“中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大漳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区域,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
江北茶区:又称华“中北茶区”。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以东,山东半岛以西区域,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我国茶叶主产区分为以上四大茶区。根据,产区不同制作出不同茶叶类别出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传统,造就了千变万化的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六大茶类,是按照制作过程中的发酵程度不同来区分。
可分为:绿茶(不发酵)、黄茶(轻发酵)、白茶(轻微发酵)、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参考图如下:
茶叶类别(一),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
茶叶类别(二),黄茶:黄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主要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
茶叶类别(三),白茶: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主要代表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茶叶类别(四),青茶又称:乌龙茶(半发酵):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主要代表茶有:铁观音、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茶叶类别(五),红茶(全发酵):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主要代表茶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还有桐木关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等。
茶叶类别(六),黑茶后(全发酵):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主要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藏茶、云南普洱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