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政,傍晚看到到处都是大妈在跳广场舞

2023-04-09 88阅读 0评论

逗政,傍晚看到到处都是大妈在跳广场舞?

我就是大叔。我来聊聊这些大叔们都在干些什么,当然不能代表全部,因为有些大叔与我们不是同路人,颇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其实现实中的广场舞主角并不见得都是大妈级的人们,而是那些尚可称为“孃孃”的70到80后之间的中年妇女们。至于爱在广场上跳舞的大妈和我们这些大叔,从年龄而论,多是50—60岁之间,从年代而论,多是六O版到七O版的人,五O版的老太几乎都不怎么跳了,只是极少部分参与者而已,因为身板不太怎么扭得起了,尚有少数参与者,在广场上无非就是挪挪步擦擦鞋底板而已,那不叫跳舞。

逗政,傍晚看到到处都是大妈在跳广场舞

先来说说这些六O后和七O后的大妈们为啥那么爱跳广场舞的问题。

作为这两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是能够吃苦耐劳的群体。小时候都曾经吃过了不少的苦,总体上耐力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大妈们就更能吃苦,以致于她们身体健康状况反而还要好些,之所以常常听到一些大叔们总挨骂,那也是因为大妈们精气神浪好,中气也足,骂大叔一点都不觉得累。

对于想追赶时代尾巴的大妈们来说,加上精神状态还好,而且多数孩子们都已成年成家,心理也轻松了不少,那股疯劲大叔们还真不敢跟她们比。于是借着广场舞大行其道的当下时髦,并且腰杆也还能扭几下,说不定这么扭扭还能吸点眼球什么的,可能还被别人会多瞄上一眼,多多少少也还有点存在感。并且在广场舞健身理念的煽动下,唤起了大妈们好动的激情,于是大妈们便成了广场舞者的主流群体。

接下来说说我们这些大叔们在干吗。

照理说我们这些大叔也是可以去跳跳广场舞的,至少还没到蹦不动的地步。但偏偏我们这些大叔就不喜欢那丢人现眼的玩意。你得明白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我们这些六七年代的大叔们自尊心可强了,最怕现丑的也就是我们这些大叔了。

后生们需要了解一件事。在我们正成长的那个八九十年代,我们可没有什么社会化的娱乐活动,大多不是全心身的上班工作,就是全心身的去做生意,想听点靡靡之音或者流行音乐,还得看手头或身边有木有一台双卡收录机。所以我们大多是没有多少音乐细胞的,更别说跳舞细胞了,能时不时参加一些集体大合唱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大叔们颇有点与生俱来不善跳舞的天性。如今的广场舞上,如果大叔们真要杵到里面去,必然会显得无比的别扭,浑身的不自在,很别扭。于是,咱们这些大叔决然就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大叔们既然不愿丢人现眼,那又在干什么呢?这么跟你数数吧,大概就有以下几个去处:

1.散步或闲逛。当大妈们沉醉于广场舞的时候,也是大叔们最好散步和闲逛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是大叔们耳根边最清静的最佳时刻。你不知道大妈们到了更年期,那张嘴到底有多少说不完的话,抱不完的怨,将来你一准会深切体会到,就没必要跟你传经送宝了吧。

2.读“研究孙”。膝下有孙儿孙女的大叔们,因为儿女们可能因为还忙于工作,大多都不会按时归窝,而大妈又去跳广场舞了,于是读“研究孙”的伟大使命就落在了大叔们的头上,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这种现象似乎有点普遍的哦。

3.喝小酒乐呵。喜欢整两口小酒的大叔们,多少还是有几个狐朋狗友的。当大妈们忙于广场舞的时候,正是几个狐朋狗友哥几个最惬意的美好时刻,这时候不整几口又更待何时呢?!

4.棋牌乐大好时光。到了大叔辈的光景,基本上都已到万事皆轻的美好时期,在不太想整两口的时候,最好聚最愉悦的方式自当首选棋牌乐,几个老哥们饭后把碗一丢,四五个半小老鬼围坐下来聚聚,边聊天边玩几圈小麻将,完了刚好到安寝的点,其乐也融融。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的哥们跟我说了,应该还包括逗鸟遛狗下象棋、喝茶聊天听音乐、骑车兜风晒太阳、游山拍照打陀螺、放飞风筝等等,扶摇直上九重天。上述那些消遣去处,还得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日子过得相对比较轻松,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的日子。要知道,也有一些大叔们依然还在奔波的人生之路上,因为贫穷,他们依然不得不继续负重前行,实际上,他们早就盼望也能有这么一天。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要争皇位?

康熙一共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一个皇帝在位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很多的子嗣,康熙也是历史上子嗣非常多的一个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在35个儿子中,去掉夭折的有24个儿子活到了成年。

本来康熙是要将皇位传给皇太子胤礽的,可是由于后来胤礽让他非常失望,前后被立了两次太子,也被废了两次,最终未能继承皇位。如果皇太子胤礽让康熙感到满意,并最终能够继承皇位的话,便不会有九子夺嫡的事情了,问题在于,胤礽最终没能顺利继承皇位。

而对于当时参与多嫡的那些王爷来说,按照我们很多人的想法,为什么要去争夺皇位呢?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不好吗?其实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皇子,你就无法决定自己的立场了,在集权制的王朝,作为一位皇子来说很多时候要么就夺取皇位,要么就很可能被登上皇位的其他兄弟干掉,很多时候也是别无选择,因为权力最终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皇帝,一旦是别人当了皇帝,其实他想把你怎么样就可以把你怎么样,由不得你。

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安心当个王爷,然后逍遥自在地渡过一生的,比如乾隆的弟弟和恭亲王和果亲王,在乾隆登基都顺利地当了王爷,也都得以善终。

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要不要争夺皇位其实是由不得自己的。

就拿九子夺嫡这件事情来说,一开始是皇太子胤礽日渐骄横并且结党营私,让康熙感到不满,便杀了太子一党的重要人物索额图,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废了太子。这个时候大阿哥胤禔见太子失势,便也有争夺皇位的想法,但康熙特别讨厌胤禔,胤禔后来也知道自己多夺位无望,便转而支持八阿哥胤禩。之所以支持八阿哥胤禩,是因为胤禩自小就由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两个人的感情也非常好。

其实这个时候胤禔的想法也很明了,自己当不了皇帝就支持一个与自己感情好的人去当皇帝,这样将来与自己感情好的人当上了皇帝的话,那么自己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至少会过的很不错。

事情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如果你是八阿哥胤禩你会怎么做呢?无非两种做法,一是我只想当个王爷,不做出任何争夺皇位的举动。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却洗脱不了嫌疑。因为八阿哥与大阿哥的关系实在是太好,而大阿哥为争夺皇位做的事情太多了,他是被钉上了争夺皇帝的标签,与他关系很近的八阿哥是想洗脱也洗脱不了了。而且在当时的环境来说,往往流言满天飞,即便八阿哥什么都不做,也会传出很多关于他是如何要争夺皇位的传言。一旦自己真的什么都不做,到了以后别人登上了皇位,那个登上皇位的人会怎么看?会怎么看八阿哥?恐怕是到时候八阿哥一万张嘴也说不清了,很大概率会遭到皇帝的打击报复。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说,站在当时八阿哥所处的立场来说,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很可能是死路一条,与其死路一条不如搏一把,或许能得到一线生机,那也就只能做第二种选择,便是争夺皇位。

那么我们再看看后来登上皇位的雍正,也就是皇四子胤禛的心态和立场。其实作为一位皇子来说,行为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出身是决定不了的。皇四子胤禛为皇后乌雅氏所生,属于嫡出。按照古代皇位的继承原则,或者说是立太子的原则,是嫡长子制度,即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嫡长子。之前立的太子胤礽是皇后赫舍里所生的,能够活到成年的第一个嫡长子(之前赫舍里还生了一个,但是夭折了),而胤礽被废了以后,实际上的嫡长子便是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了。

其实站在出身角度来说,雍正当时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夺取皇位。因为就皇位来说,他有23个兄弟,个个都可能出来夺位,而对于任何一个要夺位的兄弟来说,他就是最大的敌人。

那么雍正当时能在不争夺皇位的前提下全身而退吗?显然不可能,即便后来是别的兄弟当上了皇帝,他真的什么都不做,就安心地做一个王爷,其实也做不起来。因为对于登上皇位的那个人来说,雍正始终就是他最大的威胁。还是嫡长子制原则的问题,如果是雍正以外的人登上了皇位,那么就不符合皇位继承的原则,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会站出来支持雍正(毕竟那个时候捍卫传统的人太多了),对于皇帝来说,雍正就会始终是他最大的威胁,那么皇帝会怎么做呢?肯定会干掉雍正,断了其他人搞嫡长子原则的想法。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来说,雍正也只能横下一条心去夺取皇位了,对于他来说,不能夺取皇位就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搏一把才能有一线生机。

九子夺嫡的事件发展到后面,八阿哥在自知希望不大的情况下转而支持皇十四子,雍正的同母弟弟,同为嫡出的胤禵,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则附和皇八子胤禩。而支持雍正的则是皇十三子胤祥。

这个时候才真正形成了以皇四子胤禛和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两大势力,分别是四爷党和八爷党,两大势力实际上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压倒对方。

当然后来康熙传位给雍正,一方面确实雍正是当时的嫡长子,按照嫡长子制度来说应该是雍正,另一方面在康熙病重的时候八爷党的主力,皇十四子胤禵在西北领兵作战,远离京城,而雍正就在康熙身边,便最终由皇四子胤禛夺取了皇位,是为雍正。

其实就九子夺嫡的事情来说,卷入的人其实是身不由己了。首先对于嫡出的老四和老十四来说,他们在太子被废之后,从制度来讲都有可能继承皇位,当然老四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更大一些,但即便是老四,也不能肯定自己的继承是百分之百的,因为康熙其实一直没有表态。(这也是康熙的一大失误)

在太子被废后,如果按照嫡长子的原则来说,康熙应该是立老四。但是因为康熙没有表态,所以康熙立的遗诏当中,无论是立老四还是老十四,其实都说得通。所以老四和老十四这两个人是肯定要争夺皇位的。即便我们退一万步来说,老十四不去争夺皇位,将来老四当了皇帝也会除掉老十四,因为老十四的存在对于雍正来说就是个极大的威胁。

对于其他人来说,尤其是老八,他是完全的身不由己,被老大拖下了水。至于老九、老十和老十三,则是站队的问题,他们当时也都是成年的王爷,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只能选择是站队老四还是老八,也无法置身事外。即便什么都不做,流言也会满天飞,而这些流言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流言或许会说他们在支持老四,也或许会说他们在支持老八,再或者说他们在做一些夺取皇位的事情,所以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说,与其让流言满天飞,老四和老八都得罪,不如主动出来站队,要么支持老四,要么支持老八,这样至少不会得罪一边,这样至少还可能能赌对。如果不出来战队,则是肯定输的局面。

以上就是我对九子夺嫡中,为什么要出来夺取皇位,不好好当个王爷的解释。其实作为皇子来说,也不是不能好好当个王爷,但是这要看运气。如果遇到运气好能够置身事外,那就能好好当个王爷。如果运气不好无法置身事外,就只能横下一条心出来夺取皇位了,因为你不夺,别人夺了就会干掉你。

男人到什么年龄就可以接受自己的花白头发不再染发了?

二十多岁的时候,偶尔出现一两根白头发,很干脆的就拔掉了。

三十多岁的时候,白头发虽然多了几根,但是自己感觉也无伤大雅,自己看到感觉特别明显的就拔一下,没看到也就无所谓了。别人看到提醒的时候,也就是哦的一声了事儿。

四十岁,白头发越来越多了,如果全拔,头发会秃掉一块儿,如果不拔,看着又特别的刺眼,然后就干脆烫染了,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邻居一位四十多岁的姐姐,白头发已经比较明显了,几乎有1/4的白发了,问她白头发这么多为什么不染一染,她说已经习惯了,白就白吧。

瞬间被这种强大的心态所征服了,决定以后不再染发了,白就白吧~~~

不过,头发花白染不染发,真的与年龄无关,邻居一位快九十岁的老太太,头发虽然已经比较稀疏了,但是还是坚持染黑发,说实话,黑头发的她看着是比同龄没染发的老太太年轻多了。虽然她的年龄比别人大。

猪肉价格真的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怎么还有人做猪肉降到十几块钱一斤的美梦呢?你觉得真的可能吗?哪怕不用脑子,用后脚跟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嘛。用紫薇那句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话就是: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降猪价!

不要因为前两天养猪大户,就是那个唐人神的老总陶一山说了句,2022年猪肉能降到四五块一斤就盲目乐观,别逗了,你还不知道他这么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吗?

替老百姓说话?你信吗?

在中国,无论什么东西被资本深度渗透之后,还有降价的?你告诉我。噢,对了!我自打脸一下:我大A股就是。

环保的余威犹在

我老婆老家的属于山区,大约在10多年前,也就是04年到05年那个阶段。基本上家家都会养一两头猪。如果家里面人多的话,甚至可以养到十几头或者小二三十头。基本上每个月也都有猪贩子过来订购。

到了16年查环保了,强制去产能,而且是前所未有的严。所以一只猪也没有了。就连过年腌咸肉腊肉也必须去集市上买猪了,这就导致当地的猪肉价格上涨非常快。

这种局面在全国都是差不多的。就算导致猪瘟还没有来的时候,生猪的存栏量已经降了非常多了。

好了,然后猪瘟来了…

其实散户养猪说是不环保,但实际上他抵御猪瘟的风险要比大型养殖低的多。其实以前也有猪瘟,但因为分散呀,没可能传播的那么快,甚至传播几家也就没了。

养猪场就不一样了,集中养殖只要有几头猪生病,那整个场子就完了。这就是为何猪瘟祸害的全是大型的养殖场,因为猪不像人能隔离啊,你说是不是?

第三,央行每天在不停的放水。

猪肉是一种商品,那么它的价格自然会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但是你别忘了,这些年央行多超发了多少货币?

基本上现在所有市面上的商品都在涨价,一方面是各种成本变高了,而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猪肉也是一种商品,你觉得他会降吗?

打个比方,今天市面上有1万块钱,正好有1000斤猪肉,每斤猪肉就是10块钱。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央行一下印了2万人民币出来,而猪肉只剩下了80斤,是不是每斤猪肉就变成25块钱了?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钱毛了,其实不光买猪肉,现在买什么不贵?今天我去买生菜,还7块5一斤呢!你看,菜都要吃不起!什么时候中国的通货膨胀被控制住了,或许猪肉也就不会长得那么快了。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资本的深度介入。

资本是无所不能的。其实哪怕环保哪怕猪瘟的影响。如果按照猪的繁殖规律,其实生猪的存栏量早在三四月份就已经恢复了。

但是为何最近几个月的猪价反而芝麻开花,节节高呢?很简单,因为有人不想让它降。换你也是一样,卖一样东西,从10块涨到30块40块,而且几个人合伙可以垄断一个地区,一个市场。

现在这个东西不紧缺了,你是不是也要千方百计的控制住价格?否则真正降到10块的话,你的人工成本场地等是不是被会亏死?

就算亏五年,但这三年是血赚的,谁跟钱过不去啊?现在不光养猪能赚大钱,还有国家给补助,我肯定拼死也要稳住价格,对不?所以这点我不愿意多说,资本从诞生的那天都是肮脏的,血淋淋的。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牟取最大的利润。

你觉得谁最不愿意让猪价往下降呢?

写在最后

所以不要再做青天白日梦了,与其惦记猪肉降价,不如吃点别的肉,或者努力赚钱,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记得二三月份的时候,有好几个朋友跟我在这争论,说七八月份猪肉绝对会降到15块钱左右。我说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你信不信,到了天气热的时候,猪肉能比过年还贵!不信打个赌,谁输了叫爸爸。

所以猪肉很难降到二十块钱以下了。甚至在一些。物价比较高的城市,未来5年都可能在30左右。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

为什么这两年猪一年比一年多了,价格反而一年比一年贵了呢?

请回答。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秦始皇为何容不下生母赵姬?

赵姬做为秦始皇的亲生母亲,贵为秦国太后,却在秦始皇的父王离世后不守妇道,经常与别人淫乱通奸,甚至还因为通奸而给秦始皇生下两个弟弟,这让贵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情何以堪?

更可气的是,赵姬竟然还打算在秦始皇去世后,让自己通奸得来的私生子接替王位。后来,与赵姬通奸的嫪毐更是盗取太后大印造反,差点葬送了秦国几代人打拼出来的基业。了解了这些,也就明白为什么秦始皇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待见了。

赵姬与相国吕不韦通奸

公元前247年,嬴政的父王秦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太子嬴政继位。由于秦王嬴政年纪太小,秦国内外大事全部由文信侯吕不韦主持。

老王病逝,新王登基,此时的赵姬,也由王后变身为太后。做为先王遗孀的赵姬,本应该为先王守身如玉,而赵姬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与吕不韦经常私通。赵姬与吕不韦的所作所为,都被年幼的嬴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吕不韦进献嫪毐给赵姬,赵姬继续淫乱后宫。

公元前238年,秦国为二十四岁的嬴政举行了冠礼,嬴政开始掌权并佩带宝剑。此时吕不韦担心继续与赵姬不明不白下去会被嬴政清算,于是选择急流勇退,断绝了与赵姬的通奸关系。吕不韦为了对赵姬有所交代和安抚,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冒充做宦官,进献给赵姬。

赵姬得到嫪毐后,特别喜欢,经常与其淫乱私通。

关于嫪毐进宫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吕不韦暗中找寻一个叫嫪毐的人,然后想办法让赵姬知道此事,以此引诱她。

正如吕不韦所料,赵姬果真动了春心,于是吕不韦又开始了新的操作。

吕不韦暗中给赵姬献策说:“太后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这样他就可以进宫侍奉太后了。”于是赵姬偷偷给主持宫刑的官员送去很多礼物,对外谎称已经处理过嫪毐,并拔掉他的胡须冒充宦官,最终嫪毐得以男子身进入王宫侍奉赵姬。

赵姬自从得到嫪毐后,夜夜笙歌,赵姬很快便有了身孕。为了防止事情败露,赵姬谎称卦象不吉,需要换个地方躲避,就搬到了雍地的宫殿中居住待产。

嫪毐自从被赵姬宠幸后,地位跟着水涨船高,据史料记载,嫪毐家中奴仆多达几千人,为求官职而甘心给嫪毐做门客的也有千余人。

秦王嬴政清算嫪毐,驱逐赵姬,逼死吕不韦。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秦始皇身边的一名侍臣与嫪毐发生争执,为发泄心中的不满,便向嬴政告发嫪毐并不是宦官。这名侍臣还告诉嬴政,嫪毐经常与赵姬淫乱通奸,并生下两个儿子,他们还密谋说将来让嫪毐的儿子做秦王。

嬴政得知嫪毐与赵姬的荒唐事情后,非常震怒,便命法官严查此事。

嬴政对嫪毐的调查很快便有了结果,正如侍臣所说,于是嬴政便打算将嫪毐送到有司法办。

嬴政对嫪毐的暗中调查和处理结果,被眼线众多的嫪毐提前得知。嫪毐为了避免大祸临头,决定抢先下手。

于是同年九月,嫪毐利用嬴政到雍地祭天的机会,和亲信同党密谋,盗取了太后赵姬的大印,调动军队在蕲年宫造反。

嬴政派遣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统领宫中禁军讨伐嫪毐,两军通过在咸阳城的激战,嫪毐叛军被斩杀数百人,嫪毐失败逃跑。秦军追击嫪毐到好畤将其斩杀,随后将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凡是嫪毐的同党亲信,都处以车裂之刑并屠戮三族,仅嫪毐门客中罪行较轻发配蜀地的,就有四千多户。

在处理完嫪毐及其余毒后,嬴政将赵姬与嫪毐的两个私生子装到袋子里打死,又将生母赵姬流放到雍地居住,并立下死命,任何人不得为赵姬进谏讲情,违命者一律处死。

此时的嬴政,对赵姬痛恨到极点,到底有多么恨?根据史料记载,嬴政前后处死了二十七个为赵姬讲情的大臣,嬴政对赵姬之恨可见一斑。

嬴政在将嫪毐清算后,腾出手来打算收拾整个事情的始作俑者吕不韦。当嬴政刚透露出要杀掉吕不韦的意思时,便有很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考虑到吕不韦的影响及功劳,秦始皇十年(前237年),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将其遣出京城,命其前往河南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前去投靠吕不韦的门客络绎不绝,嬴政对此很是提防,便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大秦有什么功劳?秦国给你十万户的食邑。你与寡人有什么血缘关系?寡人要称呼你为仲父?你与你的家族还是到蜀地去吧。”

吕不韦接到嬴政的信后,明白了嬴政的用意。蜀地是秦国犯人发配之地,嬴政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吕不韦,自己的家族全是犯人吗。

为了防止整个家族被斩杀,吕不韦选择了自杀,他喝下毒酒自杀而亡,嬴政因为吕不韦及嫪毐都已经死去,就让吕不韦的家人停止了迁移,同时将嫪毐的门客都释放回京城。

吕不韦与嬴政的渊源。

嬴政逼死吕不韦的行为,一直被后人所诟病,这不仅仅是因为吕不韦对嬴政的继位有大功,更是因为吕不韦才是嬴政实际上的亲爹。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嬴政的生母赵姬最初是吕不韦的侍妾,后来嬴政的父王异人,将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从吕不韦那里索要去,后来就生下了嬴政。

吕不韦与赵姬及嬴政的缘分,开始于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的庶孙异人在赵国充当人质,由于秦赵两国摩擦不断,异人在赵国的处境相当囧困。

此时阳翟的大商人吕不韦到邯郸,听说了异人的处境,长期经商锻造的敏锐眼光,让吕不韦意识到了异人的升值空间。

吕不韦主动找到异人,告诉他:“我能光大您的门庭。”异人笑着说:“先生还是先让自己发达吧。”吕不韦继续说道:“您不知道,将来我的发达,还需要您来给予。”异人感觉吕不韦并非胡说八道,便坐下与他细致商谈。

吕不韦见异人愿意听取自己的建议,便将内心的计划全盘托出。吕不韦的计划是这样的:

此时的秦王已经年老,秦王去世后太子子傒必然继位。太子妃华阳夫人没有子嗣,如果让庶出的异人认华阳夫人为嫡母,那将来异人就可以离开赵国,在秦国以嫡子的身份继承王位了。

异人感觉吕不韦的方法很好,只是苦于自己囊中羞涩,没有办法上下打点,让华阳夫人认自己为嫡子。

吕不韦对异人说道:“我愿意带上千金替您到秦国打点,想办法让华阳夫人认您为嫡子。”异人感动的说道:“倘若成功,愿意把秦国的一半送给先生。”

随后吕不韦拿出五百金给异人,让他在秦国结交天下士人,又拿出五百金购买奇珍异宝,自己带着去秦国拜见华阳夫人。

吕不韦到达秦国后,先是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然后给华阳夫人送去很多奇珍异宝。后来吕不韦利用与华阳夫人这层关系,将异人推荐给她,吕不韦告诉华阳夫人:“将来秦王去世太子继位,夫人没有子嗣,王位必然会再传给太子的庶出子。夫人应该早做打算,不如认异人为嫡子,将来让他接替太子王位,夫人也好有个依靠。”

华阳夫人觉得吕不韦说的很有道理,便找合适的机会告诉太子,希望把异人认为嫡子。太子同意了华阳夫人的请求,给其雕刻玉符,认异人为嫡子,并将名字改为子楚,又让吕不韦去赵国辅佐他。

正是有了吕不韦的斡旋,异人才被华阳夫人认为嫡子,也才有了继承王位的资格。由于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由最初的庶出秦王孙,变成了嫡出孙,所以他在赵国做人质的生活也大有改观。

有一次吕不韦与一起喝酒,吕不韦身边的侍女赵姬被异人看中,异人便向吕不韦索要。此时赵姬已经怀有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没有声张,便将赵姬送给了异人。一年后,赵姬生下一男婴,取名叫嬴政。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子傒继位,是为秦孝文王。按照吕不韦与华阳夫人的约定,孝文王将已经改名为子楚的异人立为太子。前250年十月,在位仅三天的孝文王去世,太子子楚(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

为感谢当初吕不韦的帮助,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享有河南洛阳十万户的食邑。

前247年,在位仅三年的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国家大事全部交给吕不韦处理,嬴政尊称他为仲父。

回顾吕不韦一生,对秦始皇嬴政的功劳极大。没有吕不韦的谋划,嬴政的父王异人不可能继承王位,嬴政就更不可能成为后来的秦始皇。

吕不韦不仅给了嬴政生命,更给了嬴政为王为帝的机会。吕不韦错就错在不应该把嫪毐进献给赵姬,不仅伤了嬴政与赵姬的母子情,更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