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哪里的最正宗

2023-04-08 122阅读 0评论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哪里的最正宗?

正宗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类,碧螺春是典型的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将茶树和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交错种植,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有吓煞人香的美誉。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山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而名满天下。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碧螺春哪里的最正宗

形:茶叶条索紧结、纤细,呈螺形;

色:干茶因布满白茸显现银绿色,冲泡后汤色碧绿,叶底鲜亮;

香:有浓浓的花果香,香气优雅而持久;

味:鲜爽甘醇,回味绵长;

所谓争饮江南“第一口鲜”,说的就是碧螺春茶。

洞庭碧螺春干茶产量少的原因?

在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主产区东山,茶农朱枫正和家里人忙着采摘。洞庭山碧螺春茶与柑橘、杨梅、枇杷等果树复合种植,形成了碧螺春茶独特花果香的品质。一叶一心,是茶农们采摘的严苛标准。据了解,今年碧螺春产区气温较高雨水充沛,春茶生长的温湿度条件适宜。但受疫情影响,外来采茶工人短缺,预计今年产量较往年下降20%,洞庭山碧螺春茶产量约100吨左右。

为什么说只有苏州洞庭碧螺春才是最正宗的碧螺春?

只要按照碧螺春的制作方法进行炒制的茶都可以叫碧螺春,目前很多省份地区都出产碧螺春,如江苏的溧阳、贵州、江西、四川、福建等省,有些品质叶很好,外形和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只是品饮起来,其香气、滋味区别很大。

坦率地说,外地商家引进碧螺春茶种,并以碧螺春工艺仿制,只要商标上不标明“洞庭碧螺春”的“洞庭”二字,就很难去下定义是伪茶还是劣茶。他们打的就是“擦边球”,这种状况在龙井等春茶上也有出现。

但是,只有苏州洞庭的碧螺春才有那种“吓煞人香”,香气、味道是不能替代的。

苏州人的春天,离不开一杯碧螺春。它来自苏州太湖的东、西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它的产地是洞庭湖。其实,这个洞庭指的是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与西洞庭山。

明前碧螺春,比较推崇的是东山。它位于苏州城外40多公里,是一座三面环水,狭长的半岛。这里水气升腾,氤氲湿润,极其适合茶树生长。

东山碧螺春是传统的核心产区,东山人更是一年四季喝要碧螺春。当地人喝茶,并不讲究名贵,雨前茶也爱喝,外形大,滋味浓厚。碧螺春是东山人一年四季的饮品,融入了每一代东山人的血脉里。

追溯碧螺春的历史,宋代时已为“吴人所贵”。“吓煞人香”的故事,则被清朝的王应奎写进《柳南随笔》。茶叶丰收的康熙年间,当地采茶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到后来,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喝了当地产的茶,喜欢得不行,又因为它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就将碧螺春的名字赐予它。此后地方官,年年需要采办碧螺春进贡。

碧螺春的传奇,一直没有落幕。这种世代流传的风味,更承载着一座江南小镇和茶的亲密回忆,以及人们对江南生活的想象。

采摘也是和大自然抢时间。特一级碧螺春,必须赶在清明前采摘第一波嫩芽,时间很短,不足一个月。四月中旬后,只能算作“炒青”。

上山的采茶人,一般下午2点左右下山,摘回来的茶叶还需要一根根地挑拣,只留下优质的一芽一叶,稍微有所破损或者残缺的茶芽都需要舍弃。当天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炒完。

杀青、炒揉、搓团、培干,这些工序,都得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可以总结为:“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老道的师傅往往都是一边搁置在肘垫上,一手用力揉压,随着身体的节奏,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了那双手中的茶叶团上,大约要6-8万个鲜叶才能揉制出一整锅,仅仅一斤多的干茶。

每到春茶上市的日子,邱晓庭也会和老师傅们一起添柴生火、学习茶叶炒制的手工工艺,在他眼里,这些忙了半辈子的手艺,都是东山人的骄傲,他说,我们这一代选择坚守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

炒制过程中,低沸点的青草气挥发掉了,锅中新的物质反应不断发生,带领着香气和滋味登上新一个台阶。炒茶用的柴火,正是当地的果木。柴火在锅灶里发出哔剥的声响,伴随着充满力量感的揉搓,火焰带着果木香缓缓渗透和茶香相互混合,营造出一种令人心醉的奇妙氛围。

春茶上市的时候,几乎每个炒茶师傅,都要在自家的灶台上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映着火光,他们的脸上,是幸福的奔头。

融合着土地与手掌温度的手工茶,是他们守护心灵的一种方式。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碧螺春在同一个产地?

苏州碧螺春茶贵的几千上万一斤(上万是夸张了点),便宜的几十几百元一斤。很多朋友一定很不解:碧螺春茶价格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市面上那些便宜那些贵的有什么区别?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碧螺春茶也不例外,价格昂贵的洞庭碧螺春比起价格便宜的品质显然会更好。而碧螺春茶价格的形成,受到原产地、原料、工艺、制茶师、茶叶品质、分销等方方面面的影响。碧螺春茶的产地最重要,有的消费者认为外形漂亮的茶叶更好,其实,资深茶客都知道,仅凭外形是没法判断碧螺春茶好不好的。碧螺春茶的价格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总结得出三大原因。

一、选碧螺春,首先要看产地

同是碧螺春茶,但因为树种、产区不同,口感品质都不一样,价格也就有十几倍的差异,比如苏州本地的碧螺春和外地的碧螺春价格每斤能差到1000元左右。外地碧螺春主要以四川和浙江为主,这些地方山地面积广大,而且一年不止采一季茶叶,有的甚至从春茶开始采到秋茶结束。

山地面积大,加上本身种植的茶树多、采的季数多,其茶叶产量是洞庭碧螺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原材料价格自然比较低,做成茶叶那自然也不贵。但从产地上来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的碧螺春原产地只有两个:苏州洞庭东山和西山。2002年12月,洞庭山碧螺春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至此,只有产自位于苏州城外的洞庭山的碧螺春才谓之“洞庭碧螺春”。

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碧螺春由于其采摘,挑拣、炒制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的传统方式,保证了芽叶的形状和成茶的质量,但同时也决定了正宗碧螺春的成本居高不下。

一斤上好的碧螺春要用七斤左右的“青头”来制作,东、西山茶农为了保证品质,即使手脚最快的老茶农一天也只能采摘3斤多青头,不够做半斤茶叶的。而挑拣也很费功夫,炒制的时候同样是为了质量,一锅只能出三两茶叶。相反,一些茶叶采用大剪刀、机械采摘,用机械制茶,虽然成本低,但在形色味上差别就大了。

三、碧螺春最贵是明前茶

从时间上来说,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最早开采的茶叶也称为头采。头采的茶芽很小,产量很低,价格也最贵,有的茶商在农户家里收购也要一斤3000元左右。有时采摘时期相差三天左右,价格就相差一千以上。明后茶,就基本以叶为主了,就是有芽,芽也比较长,价格与明前茶基本要相差一倍以上。

当然,从口感上很难区别两者的味道,但从泡开后芽的长度上,很容易就可以区分,明前茶差不多在1厘米,而明后茶要近2厘米左右了;从外观看,明前茶的白绒毛明显比明后茶的要多,当然这个也是要两者放在一起才比较得出的。此外,2019年苏州碧螺春大致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不同的级别的碧螺春茶叶,价格也是各不相同的。

(作者:苏州太湖忆苏群)

碧螺春茶叶原产地是那?

碧螺春以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茶叶为最佳。

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开水中,杯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