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红茶,中国哪些景点适合中老年人旅游
日月潭红茶,中国哪些景点适合中老年人旅游?
朋友们好,这里是程姐爱生活,我是程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到敦煌来吧!敦煌最适合中老年人来旅游。敦煌是地处祖国大西北的一个边陲小城市,虽然它在茫茫大漠深处,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绿洲。敦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瓜果品种繁多,味道甘甜。尤其敦煌李广杏就名扬四海。
众所周知,敦煌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的所在地,漫步在这里,你能够细细品味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被它的雄伟壮观,神秘莫测所震撼。记得在2013年我去上海,在公交车上遇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寒暄之中当听说我来自敦煌,就非常羡慕,她说能去一次敦煌是她毕生的愿望,她想要到敦煌的莫高窟去朝拜,去净化心灵。
敦煌本地人口少,也就十八万左右,城市非常干净,绿化好,环境优美,生活节奏慢,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杂乱,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敦煌小吃一条街汇聚了西北地区的众多名优小吃,敦煌的驴肉黄面,肉夹馍,泡儿油糕,臊子面,羊肉粉汤……都非常受人们喜爱。
现在到敦煌的交通非常便利,飞机、火车、高铁,动车都可以到达,全国各地的人们几个小时到敦煌已经不是梦想。
来吧!到敦煌来,这是个一生值得来一次的地方,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台湾称为茶叶之什么?
台湾素有“茶之王国”之称。地形和气候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品质优良。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且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乌龙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红茶、日月潭红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七大产茶区。海拔高度,决定了台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阿里山乡、梅山乡、番路乡等地区,其种植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润醇厚,近年来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对阿里山茶坚持用最好的茶青、制造最好的、品质最佳的茶叶,是台湾茶叶的最具形象的茶叶代表。
这三种茶横扫海内外的任何茶。汤色微绿金黄,口味纯正,留香四溢,柔滑无比。台湾茶和福建茶的差别非常大。台湾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依然香味纯正。
历史
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
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据悉为台湾乌龙茶之始。
清同治年间(1856年~1875)
约翰‧杜德对台湾茶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
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
政府开始推广种茶。乌龙茶不再受美国市场青睐而滞销,导致包种茶的兴起。华人茶商李春生、台湾茶商林维源兴起,以及台湾的茶商团体兴起而突破台湾茶叶为洋人所主导的局面。
日据时期
这时期的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并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
二战时期
因战争爆发,粮食与劳力皆极缺,除部分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民政府时期
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种类及特色
台湾各地茶类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舞鹤茶、阿里山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红茶(阿里山茶、日月潭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年度汉字你认为是哪个字?
信,这是我的2021“年度字”
信——信任的信,诚信的信,信用的信,相信的信![玫瑰]
信科学:2021年,新冠疫情全球嚣张,美国只顾政治操弄,视人命为草芥,玩科学于股掌,五千多万人感染,八十多万人染疫死亡,成为全球防疫抗疫最烂的“战场”;相反,日出东方,中国视民为本,以科学之道防疫抗疫,中国成了疫情严峻下全球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这是信科学的力量。[玫瑰]
信正道:2021年,即使全球疫情疯狂,美国不顾疫情百姓伤亡,伙同走狗无事生非擦枪,惟恐天下不乱,围堵落空成妄想,中国依然蒸蒸日上,大国风范,正道沧桑,赢得更多国家的相助守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是信正道的力量。[玫瑰]
信祖国:2021年,美帝四处生事挑衅时,我们相信祖国泰然应对的力量;在国内疫情起伏时,我们相信祖国防疫有方;在台湾民进党借疫情勾连美帝上下跳梁,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已现曙光,网友将《2035去台湾》传唱,相信那时能坐上动车去台湾,去日月潭赏日月光……这是信祖国的力量。[玫瑰]
信良善:2021年,又双叒叕出乱辣眼,某某某的某圈,表面的光鲜,背后全无底线;网红主播出圈,偷税漏税,偷出堆积如山的钱,我们的想象没见过世面……转身说再见,依然相信,失德失信终有报,良善不欺有青天。[玫瑰]
信爱情:2021年即将翻篇,明星婚变连绵,结婚的誓言成分手的谎言,昨日的撒糖成今天的打脸,“爱情”被撕了一遍又一遍,群众吃瓜急,无言胜千言……不管你们如何表演,依然信爱情,能恒久远。[玫瑰]
信相信:2021年,见邪恶依然信正义,见丑陋依然信美妙,见恶毒依然信善良,见阴暗依然信阳光,见美好当然更信美好……2021,虽多波折,但依然相信相信的力量![玫瑰]
秃笔一支,废纸数张,信手涂鸦几个“信”字,作配图的模样,字虽不美,依然相信墨香。[玫瑰][大笑]
书法/图文原创:真水有无香
2021年岁末
最好吃的茶叶蛋配方是什么?
印象中,当初第一次吃上茶叶蛋,应该是在便利店。电饭煲里持续加温的茶汤,把鸡蛋修炼得表面斑驳、肤色深褐。我还专挑裂纹特别多的那种,剥开烫手的蛋壳,茶汤溢出,两三啖吃完,十指留有余香。
茶叶与蛋是何时互加好友的呢?明朝《西湖浏览志》的作者田汝成说,在苏杭等地农村有一习俗,每逢立夏要向七户邻居乞讨陈年茶叶,混煮成“七家茶”给小孩喝,据说可防“伏夏之疾”。因四月鸡蛋量多,村民便将鸡蛋用“七家茶”煮熟而吃,此乃“茶叶蛋”之源起。
来自明朝农村的茶叶蛋,到了清朝皇室,身价竟然飙升。内务府御膳房,趁着深居紫禁城的皇帝没有手机上网,不知民间真实物价,竟斗胆把茶叶蛋的价钱抬高到一个十两。
有次乾隆随口问来开高层例会的大学士汪由敦有否吃过早餐,汪说吃了四颗茶叶蛋,乾隆甚是惊愕:“你一顿早餐就花了四十两?!”汪慌忙诡辩:“我吃的只是在街市几文钱的cheap货,老大你的茶叶蛋是特供有机无公害无污染的,是万里挑一的,老臣我自当是无福消受啦!”乾隆听罢释然,而汪早已冷汗淋漓。
乾隆喜欢时不时地换件休闲装到坊间瞎逛,有次紫薇小妹也跟着凑热闹,途中遇着一位走鬼档大婶兜售茶叶蛋,乾隆老哥为讨紫薇欢心,豪爽地说“我要十个!”(估计甄子丹的台词是这样来的)这一下子团购十个茶叶蛋,眼不眨心不慌的,绝非寻常百姓的消费啊,于是乾隆被乔装的白莲教识穿了身份,险遭杀身之祸。此故事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反正《还珠格格》是这样说的。
乾隆的后代道光生活很节俭,深信茶叶蛋非常昂贵,自己也不太舍得吃。他曾问过军机大臣曹振镛平时吃茶叶蛋什么价钱,老曹明白内务府吃水颇深,但不便识破,唯有搪塞说自小患病不能吃蛋,所以未曾买过鸡蛋,更不知其价。
再后来的光绪时代,御膳房已把茶叶蛋哄抬到三四十两。光绪帝跟家教老师翁同龢喝下午茶时聊起茶叶蛋,翁老师也是识时务地敷衍作答:“我只在祭祀大典时才偶尔吃吃,平时不敢吃。”
相比之下,清代文人袁牧吃茶叶蛋可算是“奢靡之极”了。他在《随园食单》中如此“炫富”:“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支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
不过,其时的茶叶蛋制作只是盐与茶的基本版,后来加入诸如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等煮成的五香茶叶蛋,则流行于清末民初的上海。
真正把茶叶蛋发扬光大的地方,是台湾。
五十年代,来自内地各省的军民迁到台湾以后,茶叶蛋逐渐普及起来,成为了车站、景区等商店里的熟食。后来7-11等便利店遍地开花,茶叶蛋与关东煮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点心。虽说便利店文化源自日本,但移植到台湾后,店内有一种气味是日本便利店没有的,那便是茶叶蛋特有的香气。
台湾知名的茶叶蛋有好几家,最早被人们所熟知的,当属日月潭玄光寺的阿婆茶叶蛋了。阿婆本名邹金盆,1931年生人。她在28岁时到寺庙帮忙打扫,并在玄光码头摆摊,至今卖茶叶蛋已将近60年了。阿婆从来没有公开过制作茶叶蛋的完整配方,目前所知部份配料包括日月潭阿萨姆红茶、南投县埔里香菇、日月潭潭水、盐等,似乎并无卤水香料和酱油,一个生鸡蛋化身为阿婆茶叶蛋,起码要五六个小时。
阿婆茶叶蛋因受到大陆观光游客的追捧而闻名两岸,曾被誉为“全台湾最好吃的日月潭茶叶蛋”,据说最高峰时日卖六千个(对此数字,我至今仍表示匪夷所思)。
如今87岁高龄的邹阿婆已经很少到玄光码头看店了,生意只是交由第二代女儿、女婿打理,她与老伴则在日月潭龙凤宫附近的家中煮蛋售予街坊。
另一家颇为出名的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将军茶叶蛋,又名北宜蛋之家,原址北宜公路旁,现已搬迁至头城镇青云路一段。
当年退伍老兵王子云,因思念贵州老家,便在北宜公路卖起茶叶蛋,当时有不得外带的奇特告示,凡是开车司机来买茶叶蛋,一定要先吃完才可离开上路。据说这是因为北宜山路九弯十八拐,担心司机边剥茶叶蛋边开车易生意外,店家出于安全起见才订立此规。
将军茶叶蛋的制法是把筛选好的鸡蛋,先以文山包种茶煮熟,再加入朝天椒和十余种中药调配而成的汤汁白卤熬制,前后要花三天时间方能完成。
而分店最多的所长茶叶蛋,则被誉为“史上最龟毛(认真计较)的茶叶蛋”。从警25年的廖世华,于2000年被调任至台南新化知义派出所当所长,因为位置偏僻,很多警员没吃早餐就来上班,廖所长于是尝试煮茶叶蛋给他们补充体力。怎料功夫不到家,茶叶蛋无人问津,其后他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得出令人安心的美味。
退休后,廖所长创立了所长茶叶蛋,用独家碎壳机为鸡蛋做按摩,均匀裂壳,以可乐、酱油、中药包、水等制成卤汁,先大火再小火卤煮鸡蛋一天,捞出晾冷后入冰箱冷藏一天,拿出来再卤一天,热胀冷缩,口感更Q弹。
宝岛的茶叶蛋百花齐放,然而在广州想找到稍微好吃的却甚为艰难:便利店、凉茶铺、点心店......摆卖的茶叶蛋皆强差人意。
既然外面难觅心水之蛋,那就不如自己煮一煲。于是我参考了以上几家的做法,断断续续地试验了一年,得出如下熬蛋心得,若有老友亦好此物,不妨照版煮碗一试。
材料
①香料:香叶5-6片、草果2粒(拍裂)、小茴香若干、甘草6-7片、八角2粒、桂皮1-2片。
②香菇10来个(无需贵货,数量视大小而定)。
③冰糖75g、酱油200g、盐10g。
④红茶15g、单枞10g(茶叶纯粹按个人喜爱,红茶香味比较持久,也耐煮;单枞是因家中刚好有些便宜货)。
⑤清水
⑥鸡蛋15只
步骤
①香菇先浸泡15分钟至开始软身。
②所有香料置于煲汤袋,茶叶装另一个煲汤袋,袋口绑好。
③鸡蛋洗净,冷水入锅,水煮沸后中火约10分钟熄火捞起晾凉。
④待鸡蛋放置不太烫手后,用圆形不锈钢汤匙背面轻敲蛋壳至出现均匀裂纹。
⑤把所有材料全部倒于煲中,加水至鸡蛋能完全悬浮于水中,即约煲的2/3。
⑥加盖大火煮沸茶汤,期间偶尔搅动一下鸡蛋,沸腾15分钟后转中小火50-60分钟,把茶袋拿走,熄火15分钟,再开中小火20分钟后熄火,重复以上步骤3-4次。
⑦鸡蛋置于煲内过夜,翌日早上再开中火约25分钟便大致完成。
备注
①鸡蛋最紧要新鲜,煮好吃不完的可放凉后置于冰箱保存,冻吃是另一番风味。
②有香菇的加入会增添不少的香气,当然也可换作其它增香材料,新颖一点的话可取香茅。
③此味料的搭配比例,煮出来的茶叶蛋会略咸,可按个人口味调整,大致以比平时调味偏重一点就会比较适合,这个步骤边煮边试边调即可。
④清水煮蛋的步骤,也可以改为放茶包同煮,捞起鸡蛋后,把茶包与茶水倒入煲中备用。
⑤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个人不建议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快速降温,此做法会使蛋壳与蛋白之间的空隙增大,蛋白表面会覆盖面积偏多的茶汤,大理石花纹不明显,可改用风扇的风冷方式。
⑥酱油选择偏清甜一点的会更好。
⑦采用熄火再开火的重复步骤,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既使鸡蛋口感Q弹一些,也能像呼吸一样吸纳更多的茶汤精华。还需提醒的是翌日再煮时,因茶汤比昨晚的浓稠度偏高,特别要注意火候,以免出现焦味。
⑧熬煮茶叶蛋欲速则不达,需要耐心、用心和时间。熬煮过程势必导致厨房香气满盈,甚至波及厅房,请做好心理准备。
湖的另一种叫法?
在我国,湖泊的称谓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地区湖泊的名字可是大不一样,如湖(太湖、杭州西湖)、泊(罗布泊、梁山泊)、池(滇池、阜康天池)、荡(元荡、黄天荡)、淀(白洋淀)、漾(麻漾、金鱼漾)、泡(月亮泡、查干泡)、海(洱海、草海、居延海)、错(纳木错、羊卓雍错)、诺尔(查哈诺尔、腾格尔诺尔)、茶卡(伊布茶卡、扎布耶茶卡)、淖(察汗淖、九连城淖)、洼(团泊洼、文安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