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普茶,该如何处理
柑普茶,该如何处理?
湿一点点的话,晒干或者烘干就可以。如果是湿得很透的话,那就干脆喝了吧。喝不了就只能扔掉了。
柑普茶如何冲泡?
将烧沸的水注入紫砂壶或盖碗,暖杯,然后将水倒掉。第一泡前一定要洗茶的。将完整的柑普茶放入壶内,把沸水倒入壶中,第一泡用沸水冲泡3到5秒后,倒掉,再次注入沸水,盖上壶盖或碗盖,静置7~10秒左右即可品饮。
桔普茶是噱头吗?
桔普茶不是噱头,是外地人叫错了
多少外地人将“新会柑普茶”叫成“桔普茶”,作为新会人或新会陈皮行家,我们每次都会强调:是“新会柑普茶”,不是“桔普茶”!
柑: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
保存柑普茶的湿度是正常湿度?
适度的湿度。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茶的?
老家是茶区,接触很早了,说接触最早的时候是四十年以前了。
那时还是八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家庭承包制刚刚开始吧,那时绍兴地区都是做珠茶的,大一点的村子都有一个小茶厂,那时也没有现在的早茶种都是山上的老茶树,放学的时候去茶园采茶然后卖给加工厂赚夏天的冰棍钱。说起来很现实,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排场攀比,赚几个冰棍钱那个开心是从心底出来的。
再往后就是读书毕业了,九十年代初期,那时龙井茶技术开始推广,早茶种刚开始出现 和珠茶相比,两者的采摘要求价格都不同珠茶四五块一斤,龙井茶上百一斤,那个诱惑是很大的,不少茶人就带着锅去外面找发芽比较早的地区,那时做龙井还是纯手工,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人的足迹跑过不少。
再接下来,就是早茶种种植推广开始了,乌牛早,龙井43,迎霜,菊花春,平阳早,小叶福鼎等等,第一代龙井茶机90型手工压档也出现了,那时做茶机几乎是一个潮流,茶区专业的一些村子,只要有机械知识会电焊电工知识都在组装,我们县大小茶机长有几百家,市场上那时茶机做的茶叶对西湖龙井来说过是冲机性的,机器做的茶对西湖龙井的茶农茶商以及茶研究者来说是颠覆的,龙井茶最基本的光滑平直竟然会做成这样,这也为后来与浙江龙井区分,西湖龙井竟改了自己的采摘颜色光度紧度等要求和工艺。
再过十年,市场就稳定下来了,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在要求工艺上形成了双轨制,西湖龙井对外宣传重口味香味,浙江龙井突出外形芽级,我本人也从加工转成了茶商,而且是长期接触西湖茶区的那种,然后自己尝试在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茶有香茶有味不苦涩,外形完整汤色清澈比西湖龙井芽级要高。
现在吗,茶友多了,试着从历史的的角度去认识茶叶,尤其是接触网络以后,发现普洱茶南方茶道之类的理论,尤其是普洱的忽悠炒作吹嘘完全是骗子行当,天天就怼了,哈哈哈哈哈哈,做一个清静的茶人不容易 ,也算一路与茶同行。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