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文化馆,早年郭德纲和王月波在河北卫视说相声具体是哪一年

2023-04-07 89阅读 0评论

宣武区文化馆,早年郭德纲和王月波在河北卫视说相声具体是哪一年?

1996年郭德纲跟王玥波搭档,在宣武区文化馆原址(琉璃厂东街火神庙)说相声,这期间,河北卫视录了他们几段儿相声(静场版)。我跟我们家老爷子曾去火神庙听玩意儿,当时对玥波印象很深,因为玥波是位大胖子,模样特逗。

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盘点山西大同十大历史名人,你认识几位?

1、薛氏三兄弟,明代,山西大同府天城卫有薛氏三兄弟,他们分别务农、做官和经商,各尽其业,最后成为当地著名的大户。薛氏一家,长兄务农,三弟经商,以资助老二读书。老二登进土第,得授高官。这种耕读商的家庭,反映了明代山西商人家庭结构的一个特点。薛氏始祖薛士秀,约明初从戎河曲,后定居大同府天城卫。薛士秀生薛镇,镇生薛庵。庵生四子,即薛春、薛云、薛雨、薛雷。薛春生二子,长子薛经,次子薛绮。绮生三子,即此处所说的长子薛某(佚名)、次手薛纶,三子薛缨。

宣武区文化馆,早年郭德纲和王月波在河北卫视说相声具体是哪一年

薛纶从小聪颖,记忆尤其过人。少年时同长兄一起在私塾读书,兄尚未读完一句,纶已目数行,兄再读时,纶已熟记,背诵如流。薛纶才思敏捷,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终于在隆庆二年(156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万历十年(1582),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不久,辞官回籍。有人很惋惜他的离职,薛纶说:“我有幸继承先辈之产业,兄耕弟贾,助我求学,才有今日之位,我愿已足矣!”

薛纶弟薛缨是两淮盐商。明中叶,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在边疆屯田纳粮换取盐引的开中制度,渐被纳银的折色制度所代替,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边商专纳米、豆、草束,依靠贸易盐引谋利。内商则坐场掣盐,进行交易或转售他人。由于内商处在支配盐的运销的地位,获利多,资本增殖快。所以,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大盐商,纷纷寓籍淮安、扬州,薛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居扬州的。 薛氏家产五世没有分开过,是由兄弟共同经管。自从薛缨经商两淮在扬州置产后,薛家在大同和扬州两地都有家产、人口。为了照管两地的子弟、田宅、奴婢等事,薛纶辞官后,经常往返于大同和扬州之间。可见,薛氏当时在大同和扬州的产业已相当可观。

2、武明皇后娄昭君(501-56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北魏真定侯娄提的孙女,赠司徒娄内干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高欢受封渤海王后,娄昭君为渤海王妃。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任其位,娄昭君进封渤海太妃。550年,次子高洋称帝,尊娄昭君为太后。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继位,尊娄昭君为太皇太后。560年,娄昭君废黜高殷,改立六子高演为帝,娄昭君再度为皇太后。561年,高演去世,娄昭君立九子高湛为帝,仍为皇太后。562年,娄昭君去世,与高欢葬于义平陵,谥号神武明皇后。

3、独孤信(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以招抚被东魏所占据的荆州的百姓。之后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于是平定三荆。不久,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突至。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了三年。大统三年(537年)才回到长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损国威,便上书请求治罪,得到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使持节、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照旧。

后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颍、豫、襄、广、陈留等地相继诚心归附。大统六年(540年),东魏侯景侵犯荆州,宇文泰命其与李弼出兵,侯景撤军后,独孤信担任大使,抚慰三荆。北周建立后,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赵贵被处死后,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不久,被晋公宇文护逼迫在家中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4、王遵文,官员。字艺庵。大同市灵丘县城小西关村人。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1862)开科考试,他以小京官的职务在刑部任职。当时与稷山县王念堂、朔县的王向甫、定县的王镜逸在北城被称为“山西四王”,均以才德超群,受到上司的青睐。

5、徐化溥,男,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明末清初阳和卫人(今阳高人),顺治年间贡生,明末清初地方著名学者。清朝顺治初年(1644-1661),大同府历经“姜变”移驻阳和,

世居阳和城内的徐化溥更加显露出来。在阳和府衙为官的曹秋岳(名溶,浙江嘉兴人,曾任职阳和兵备道)、魏环极(名象枢,直隶蔚州人,官至刑部尚书)等人,都是当时名著学界的人物,与徐化溥交谈后,不由得惊叹阳和小城竟有如此高士。从此,徐化溥的名气更大了。其间,徐化溥被阳高卫及大同府推举为岁贡,还被聘请在阳高卫县学担任教师。顺治七年(1650),知府胡文烨计划撰修《云中郡志》,熟知当地情况又学识渊博的徐化溥应聘并最终成为顺治《云中郡志》的主要执笔者。

6、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他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老成谋国、施政严谨、品格高古,然而既不遇时,也不遇主,昏暗腐败的君主粉碎了他的“尧舜之臣”美梦。王家屏并有著作传世: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

7、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992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

8、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9、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称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公元410年(永兴二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公元420年(泰常五年)才改谥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太和十五年)改庙号为太祖。

10、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乱,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军,统兵有方,敢战敢为,为抵抗满清异族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崇祯十五年于松锦大战壮烈殉国。此役,明军大部崩溃,诸军皆逃,唯变蛟亲率部下冲后金军大阵,直抵皇太极中军,箭射后金大纛,吓敌酋使其中军后退里许,惜大势难挡,终因势孤力穷,兵败并俘,不愿投降后被后金残杀。

北京旅游哪里最好玩?

1:天安门广场

最先开始说的就是天安门广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所有中国小孩子从小到大在课本里看过无数图片的地方,每个中国人肯定都曾”目睹”过它的雄姿,但真正身处其中一般仍然会激动无比,是照片完全无法带给你的震撼与情怀。

如果你起来的特别早,还可以早上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每天日出时的升旗、日落时的降旗是最受瞩目的神圣仪式,上万人在这里只为这1分钟,那种浓烈的家国情怀让人十分触动,那庄重的场面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见不到,非常值得体验一次。

2:故宫

看完天安门广场,我们就可以顺路去看看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帝的宫殿,咱们小老百姓也可以去看看皇帝以前到底过的什么样的日子不是么。

故宫里面非常大,处处是景点单独拿出来说就太长篇大论了,有些地方没开放不能看,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可以进去的。最壮观宏伟的太和殿,屋顶镀金的奉先殿,妃子们宫斗的储秀宫都不容错过,还有新晋当红的延禧宫都是不能错过的。

除了这些古建筑,故宫里面还有一些奇珍异宝,古董之类的,虽然大部分都被转移到了博物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会轮流在故宫里面进行暂时,至于你去的时候是展现的那些珍宝完全就看运气了。

3:长城

除了天安门和故宫,第三名当然就是八达岭长城了,毛主席有句名言叫不到长城非好汉,来了北京能不去长城么?其实长城有很多段,除了北京其他地方也有,就连北京也有好几段,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可以根据你的行程方便选择,不过小编最推荐的还是八达岭长城。

它位于北京西北部延庆县境内,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海内外游客最常去的一段。八达岭长城全长3741米,气势恢宏。其他几处长城,居庸关位于昌平,慕田峪位于怀柔,司马台位于密云,它们也都各有特色,值得一游。

4:什刹海

去北京玩前三的景点基本都是固定的,到了第四名分歧就比较多,不过小编我隆重推荐什刹海!为啥?因为这里不是一个景点,而是景点群啊!最重要的是还不收费。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旁边走一圈全是出了名的位置,梅兰芳故居,北京辅仁大学旧址,齐白石旧居,宋庆龄故居,鼓楼钟楼,南锣鼓巷等等一大堆,来这里逛一圈等于逛了N多景点啊。

什刹海这里的酒吧小吃特别多,要说这古迹老房子、酒吧小吃什么的其他地方都有。可是都混在一起,还融合得这么好的还真不多,什刹海这地方就有点奇妙,你来这里就感觉有股莫名“老北京”的感觉,觉得这地特北京,连说话都不自觉的带上了儿化音。

5:颐和园

颐和园也许算得上”老佛爷”为后人做的一点贡献,但当时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颐和园历史上曾两次遭到严重破坏。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重新修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再次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重修,即成现在规模。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尤其推荐佛香阁,长廊、石舫,十七拱桥,铜牛,这几个都是标志性的景点,必须打卡,长廊和十七拱桥拍照都特别好看,

6:恭王府

要说最具有北京特色的东西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要说四合院了,来了北京怎么能不看一下中国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呢?

其实说是四合院是调侃,如果恭王府是四合院,那就是全世界最贵的四合院了,因为它里面一根柱子都价值27亿,曾经是著名贪官和珅的府邸,后来和珅被杀之后这座府邸几经流转最后到了恭亲王手中,恭王府也就成了它最后的名字。

这座宅子的建筑和故宫的内部结构非常的相似,据说,和珅当年在建筑的时候,专门让人去研究了一下故宫的建筑风格然后效仿的,所有屋子里的隔断都是用金丝楠木造的,堪比皇宫的豪华。

7:王府井

网上都说王府井都是骗外地人来消费的,其实这话不假但也不仅实,王府井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商业街,你去了也就看个稀奇,里面大部分的商品都非常昂贵,一般人难以承受,但是不去又好像差了点什么。

王府井大街主要展示明清及建国初期北京商业风貌,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是北京最著名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街。来这里可以感受一下建国初期时,甚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北京商业街,这是他最特别的地方。

emmm……至于买东西吗,就看你个人的消费能力了。

8:雍和宫

北京有个地方是信教人士非常值得去的,那就是雍和宫,因为它是宫殿又是寺庙,不仅是“龙潜福地”,而且据说拜拜都很灵验。

雍和宫建筑精美华丽,具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仍有众多的僧侣在其中修行。

雍和宫很灵验可不是小编自己瞎编出来的,很多人来这儿许愿后都实现了愿望,口口相传,雍和宫的灵验可谓名声在外,也让它成为北京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更是人满为患。

9:香山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有奇特幽静的山、庙、庭院、清泉。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香山好的不仅是红叶,这里还是北京市民最喜欢的游览地和健身之所。每天天不亮,便有无数人在此爬山锻炼,这已经成为香山独特的一景。

据历史记载,我国元、明、清三朝都曾经在这里行健过行宫别苑,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在此修建了亭台楼阁,殿宇廊轩,并赐名为“静宜园”,于是这里也成为了当时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不过每年香山都因为人太多拥挤上了新闻,怕挤的朋友最好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去。

10: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很多人对明十三陵的概念比较模糊,以为是看13个陵墓,其实不是的,在这一片区域,是有13个陵,但目前只有三个开放,其余的都不让进,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景点之间距离并不近,几个陵之间得做公交车,公交大概是10-20分钟。

北京有哪些小众又适合拍照的景点?

北京适合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啦!

小众而又是个拍照的那也是一抓一把哦!

别以为北京只有故宫长城天坛南锣鼓巷这些景点,北京城真正的韵味,藏在这些小众又好玩的地方,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1

密云古北水镇

北京也有个小乌镇,虽不如江南水乡那样灵动精巧,但却充满了北方古镇威严大气的风光,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依山水而建,保留了很多明清、民国风格的四合院!

2

蔚县

蔚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南端,自古就是京西重镇之一,是一座保存得非常完整的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古城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中轴规划的古城建设,是这里最大的特色,非常值得一看。

位置: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镇

3

万寿寺

故宫博物院挤得人透不过气,不如来“京西小故宫”万寿寺逛逛吧,经过慈禧太后的数次大规模翻建,万寿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琼楼玉宇、雕栏玉砌,极其恢宏和壮丽,青山假石、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在这里,你可以充分感受老北京城的宁静和优雅。

位置:北京海淀区高梁河广源闸西

4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的西洋建筑里,道尽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外交历史,这里曾是中国七百年的外交中心!!

5

崇内社区

崇内社区在北京并不算知名,但这里却坐落着世界上最繁忙的地标枢纽—北京火车站,不少初到北京的人,会被这里的座座小洋楼所惊艳,隐藏于胡同的中西合璧的院落,早已斑驳泛黄,却依然让人兴奋不已。

6

延庆花海

数百亩色彩斑斓的鲜花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给人一种恍若身在云南的错觉,万寿菊、向日葵、薰衣草、百合,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游走其间,徜徉在花海的世界里,空气质量极佳,直叫人心旷神怡。

关注猪猪,和猪猪一起旅行!

为什么有的叫某某军节度使?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下什么是节度使。

节度使本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均田制崩溃,从而府兵制转变为募兵制,加上中央朝廷的实力不断减弱,境内外战事的影响。

节度使到了晚唐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集军政财三权为一体的地方军阀势力。

当时大唐帝国境内的一个个节度使地盘就是一个又一个国中国。

题主提问镇节度使和军节度使的区别。

我认为从大意上来说是一样的,不管是XX镇节度使还是XX军节度使,都是节度使。

军和镇在行政级别上也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谓的“军”,是指这个地区最早就是由军寨等一系列军事建筑发展起来的,因此称为“军”,可以简单理解为军区。军多设置在帝国的边境。

比如党项人拓跋思恭,被唐朝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辖制定难五州,并不是说他的部队叫定难军,而是他管辖的地区叫定难军。

而“镇”,则本身就是有百姓生活的行政地域区划。

比如比较有名的魏博镇节度使、承德镇节度使等。

在唐代,镇和军的行政级别是一样大的,相当于今天的省级。

而州、府则相当于今天的市。

节度使在晚唐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虽然在形式上他们仍然属于皇帝的臣子,但他们从不进京觐见天子,对于天子的诏令也是有选择的执行。

而关键的是,节度使截断了辖区内的财政收入,将这笔财富收入了自己的腰包,用来招募士兵,而士兵则依赖于节度使所发的粮饷,只对节度使效忠,成了节度使的私人武装,却不知天子是何人。

由于大量的节度使自行其是,使得中央政权失去了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在许多方面捉襟见肘,更不要说承担军事行动的费用,于是大唐政权陷入了恶性循环,情况渐趋恶劣。

在当时,中央政权要想削除某一位节度使,主要是通过“移镇”的手段,即下旨让节度使调换辖区,到别的地方上任去。

这可是要了节度使的命了,因为节度使的根基,他的军队,他的财富全在现在的辖区内,假如移镇,很大的可能就是在赴任的路上就被朝廷一纸命令给解决了,即便到了新的辖区,也会被先前的势力给解决掉。

因此,碰到朝廷“移镇”的命令,节度使只剩下公然对立这一条路可以走。

而朝廷一般情况下并没有足够的军队去镇压节度使,只能通过周边几个军镇的节度使去打压,但是朝廷得负责提供出兵的粮饷,历史上出现过因为朝廷无力提供粮饷,结果乱兵洗劫良民的事例。

而打下了地盘后,获胜的节度使往往将其据为己有,最后朝廷只是前门驱狼,后门引虎。

关于节度使,就简单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無月文化馆”。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