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饮水温度,奶粉的水温多少度最合适
最佳饮水温度,奶粉的水温多少度最合适?
冲奶的水,多少度合适?
自来水烧开晾凉,还是用纯净水?
瓶装水还需要烧开晾凉吗?
反复加热的水能用吗?
每天都在给宝宝冲奶,这些问题,你可能也纠结过。
本篇,小编就和你一起研究研究,给宝宝冲奶,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水。
关于水温,权威机构说要70℃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如何冲调配方粉”的安全建议是:
水煮开后不要放置超过30分钟。将适量的水倒入干净且消过毒的奶瓶中,水温不得低于70℃。
将精确份量的配方粉加到水中,轻微摇动和转动奶瓶,使其充分混合。
握住奶瓶放在水龙头下冲洗降温,或者将奶瓶放在冷水/冰水中,迅速冷却到适合哺喂的温度。确保冷却水的水平面低于奶瓶瓶盖。
擦干奶瓶表面,将少量乳汁滴在手腕内侧,检查温度。
如果没有开水,也可以使用新鲜的、干净的、70℃以下的温水冲调。
从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安全建议中,我们得到的重要信息是:
冲配方粉的水,应该先烧开,再晾凉,但不要晾太长时间。冲奶时,水温应在70℃以上。
如果能保证水是足够干净的,那么也可以不用烧开,用能直接喝的温度冲奶即可(不需要70℃以上)。
为什么会有个70℃的标准呢?
这要从一种叫做“坂崎肠杆菌”的细菌说起。
阪崎肠杆菌感染可引发婴儿严重的疾病,其来源一方面是配方粉本身可能含有少量坂崎肠杆菌;另外一方面是环境中、你的手上、冲奶的器具等等,也都可能带有少量的坂崎肠杆菌。
如果使用较低温度的水冲奶,那么从配方粉冲调好,到宝宝喝完这段期间,少量的坂崎肠杆菌大量繁殖,宝宝喝下去,就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使用70℃以上的水温,则可以在冲奶时就杀灭这种菌,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就是70℃这个标准的由来。
看到这,你可能又有疑问了,给宝宝买的配方粉,说明写的是40℃啊,到底按哪种说法做?
别急,小编接着讲。
为什么配方粉罐子上说40℃?小编找来几款不同品牌配方粉的标注,注意红色线框的位置哈:
你也看看自己手里的配方粉是怎么标注的吧。
小编找到的品牌不全,有的是40℃、也有45℃左右和50℃左右等等,反正和世界卫生组织说的70℃不一样。
那我们到底应该用多少度的水给宝宝冲奶呢?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修订了《国际婴幼儿食品卫生规范法典》,严格规定配方粉中坂崎肠杆菌不得检出。中国现行标准差不多也是这样规定的。
这意味着,现在我们从市场上购买到的合格的配方粉,可以认为是不含坂崎肠杆菌的,因此也就不需要70℃以上的水温来灭菌了。
第二,如今的卫生意识和生活条件都比以前好很多。
奶瓶奶嘴都是高温消毒的;水是干净的;冲奶前洗也肯定会洗干净手,已经能够极大程度上保证安全了。
所以在这些前提下,可以说现在不需要70℃以上的水来冲奶了,按照你买的配方粉上的说明操作即可。
注意,有些特殊的配方粉,比如添加了益生菌的,那么就不适合用高温冲调,也需要按照罐子上标注的方法来冲调。
比如小编看到的这款:
这款含有益生菌的配方粉,标注水温不能高于35℃
但是,但是,还有但是,
小编在准备这篇内容时也发现,市场上的确存在不合格的产品,唉,大家擦亮“慧眼”吧。
小编搜到一些配方粉被检出坂崎肠杆菌
综合这些因素,关于冲奶的水温,小编的建议是这样,供大家参考:
购买能让你放心的配方粉。无论国际标准还是中国标准,合格的婴幼儿配方粉应该不含有坂崎肠杆菌。
即便配方粉中不含有,坂崎肠杆菌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因此给宝宝冲奶要注意卫生。特别是已经开封的配方粉,请密封妥善保存。这样的条件下,按照说明标注的温度来冲调没有问题,不必非要70℃以上的水。
反之,如果不能保证卫生,或是配方粉开封后保存不妥等,存在被环境中坂崎肠杆菌污染的风险,那么安全第一,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用70℃以上的水冲奶。密封冷却到适宜温度再给宝宝喝。
含有益生菌等特殊的配方粉,存在不能高温冲调的问题,需要按照配方粉的冲调说明操作。
自来水烧开,还是纯净水?说完了温度,我们再来说说用什么水。
我们比较常接触的就是自来水、净化过的自来水、纯净水和矿泉水了。
自来水
通常来说,自来水烧开再晾凉到适合的温度,就可以冲奶和直接饮用。
小编坐标北京,都说北方水“硬”,很多家长担心硬水“增加肾脏负担”,其实经过烧开之后,水中的钙镁等矿物质就形成水垢沉淀了,所以不用太担心。
但是,小编又要说但是了,各地情况不同,所以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水质真的不能让人放心,那么还是用你信任的水源给宝宝冲奶较为稳妥。
滤水器/净水机
这类产品价格从几百到几千元都有,原理不外乎活性炭吸附、反渗透膜等几种,相似之处是都要换耗材。
无论哪种机器,小编个人还是建议过滤后烧开晾凉,更加安全,同时要定期更换滤芯,不然净化设备本身可能也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饮水机
小编前面说的“烧开”,都是指水烧到沸腾,不是饮水机加热的那种哈。
饮水机的卫生隐患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吧,媒体常年都在报道。
图片来自《新闻晨报》的专题报道
《新闻晨报》报道:从饮水机内接出多少水,必定会有相应体积的空气夹带灰尘和细菌进入饮水机内部,造成污染。一桶水喝的时间越长,细菌的数字就越惊人。
饮水机桶装水开封3天后,就建议烧开再饮用,整桶水最好在7天内喝完。所以人口少的家庭,不建议使用饮水机。
小编也不建议直接接饮水机里的水给宝宝冲奶。
纯净水
曾有传言说长期喝纯净水导致矿物质缺乏,让很多家长担心了一阵,好在后来辟谣了。
宝宝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奶和辅食,不是水。真有营养缺乏,也不是靠喝水能补上的。所以,可以用纯净水给宝宝冲奶。
矿泉水/矿物质水
矿泉水来自地下深处,天然拥有一些矿物质;矿物质水则是纯净水添加矿物质制成的。
与其说能不能喝,不如说宝宝不需要喝这样的水。
母乳、配方奶和宝宝的辅食中,都含有矿物质,能够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小编不建议给宝宝喝矿泉水或用它冲奶。
瓶装水,要烧开吗?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中说到,如果能保证水的新鲜干净,那么70℃以下用来冲调配方粉也可以。
小编个人理解,市场上合格的瓶装水可以说是具备“新鲜”和“干净”的。烧水器具和奶瓶奶嘴也都干净,瓶装水开封后立即使用,那么直接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冲奶,是可以的。
但已经开封且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瓶装水,仍然建议烧开晾凉再使用。
反复加热的水,千滚水,有害吗?一位妈妈说:哪有这么麻烦,我家保温电水壶设定了温度,半夜都直接冲,不要太方便。
另一位大为惊讶,不行啊,反复加热的水致癌!
呃,传言反复加热的水含有亚硝酸盐,是致癌物,因此这样的水不能喝。这个已经辟谣过了哈。
水里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非常低,再怎么反复煮沸也不可能凭空增加,远远到不了对身体有影响的程度,更别说中毒致癌什么的了。
不过仍然需要担心器具滋生细菌的问题,所以用保温电水壶给宝宝冲奶是可以的,但水要尽快喝完,水壶也需要定期清洗。
以上,就是今天要说的,给宝宝冲奶用的水。冲奶都能用,直接喝肯定也可以哈。
至于其他的什么婴儿专用水、富硒水、小分子水就不说了哈,名头大于实质吧。水就是水,还能有多神啊~
参考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果壳网,新闻晨报
小编说
最后总结一下吧:
自来水、过滤过的水,烧开晾凉给宝宝冲奶;新鲜干净的水,可以加热到适宜温度直接冲奶;矿泉水、婴儿专用水,没必要。
合格的配方粉,严格的操作过程,按配方粉注明温度冲调就可以;不能保证上述条件,70℃以上冲调,降温后给宝宝喝更稳妥。
每天排尿十次?
谢谢邀请。喝水1.5升,温度17-25度还阴天,每天排尿10次正常吗?这里给出的信息挺详细的,每天在这样的温度及环境下工作,说明你本人一定是野外作业者。
这个问题要怎么看。长年累月地在这种环境下作业,虽然说身体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长期低温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低温环境下,皮肤及皮下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身体新陈代谢缓慢,机体免疫力则会逐渐下降。此时身体最敏感的脏器是肾脏,肾怕寒凉,肾寒凉了则影响其代谢排毒功能,则会出现肾脏虚冷中寒症状,会有小腹急痛、小腹冰冷、尿频尿急等,有的人细菌乘虚而入会引发急性膀胱炎等。
如果你平时身体素质很好,没有肾虚得某些症状,你可完全不用担心。喝这么多水一天排尿10次,可能是膀胱对天气炎凉阴冷的应激反应。人在寒凉或者紧张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你长期处于野外作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尤其要护好腰部避免肾脏着凉,肾脏长期着凉损伤阳气很容易得病。建议你买个或者自己做个护腰带(腹带)系上,鞋子的鞋底要厚一点,裤子穿的暖和点,天冷一定要穿衬裤。寒从脚生,尤其阴天寒湿之气上升会影响到肾的正常代谢。
可能我啰嗦一点,再嘱咐你几句。你以后要尽量喝热水,野外没有条件就自己买个保温水壶;回家尽量多吃点温肾补肾的食物,比如韭菜、鸡蛋、猪肉(猪肉温补肾脏最好)、山药、桂圆、大枣、核桃、枸杞等。除了尿频,如果感觉自己身体还有其它不适,最好去就医检查一下。野外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你是很值得尊敬的人,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不烫手的水温是多少℃?
人不感觉烫的温度是体温,大概37℃左右。
人体感觉烫是因为物品的温度高于皮肤的温度,所以不烫嘴的水,差不多就是接近人体的体温。
饮水健康建议:水温与体温相当,太热太凉都伤肠胃
我们常常在电视看到很多西方人一大早起床就从冰箱倒水喝,但这样做容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早起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
过烫的水也不推荐,因为高温度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甚至增加食道癌风险。 因此,晨起第一杯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与体温大体相当即可
刚好能入口的水是多少度?
喝水的时候,水温最好是10到30度之间的。
人体正常体温36--37度,有些人经常喝温度较高的热水,会对食道和胃造成损伤。
蜂蜜水一般需要50℃的水来冲,柠檬水要60℃,冲剂至少需要70℃的水。经过不同温度的水冲后,一般还需要等水温到40℃左右再服用。
饮水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有哪些?
每个人吃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用凉水送服,有的人喜欢用热水,有的人喜欢多喝水,还有的人甚至不用水就能将药片咽下。不过,服药喝多少水,可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决定,因为,服用不同药物,所需要的水量、水温也有所不同,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那么哪些药宜多饮水?哪些药需要限制喝水?哪类药不宜用热水送服?小编为您解答。
宜多饮水的药物1、平喘药
服用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由于其可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而导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同时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因此,宜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喝白开水。
2、利胆药
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机械地冲洗胆道,有助于排出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和胆结石术后少量的残留结石。但利胆药中苯丙醇、去氢胆酸和熊去氧胆酸服后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时应尽量多喝水,以避免过度腹泻而脱水。
3、蛋白酶抑制剂
在艾滋病联合治疗中,蛋白酶抑制剂中的雷托那韦、奈非那韦等,多数可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所以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水化,为避免结石的发生,宜增加每日进水量,一日须饮水在2000ml以上。
4、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其中阿伦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在用于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水、电解质紊乱,故应注意补充液体,使一日的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提示患者在服药后不宜立即平卧,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
5、抗痛风药
应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的过程中,应多钦水,一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使PH保持在6.0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泌尿道沉积形成结石。
6、抗尿结石药
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冲剂都宜多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ml,以冲洗尿道,并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7、电解质
口服补液盐粉、补液盐2号粉,每袋加500-1000ml凉开水,溶解后服下。
8、磺胺药
主要由肾脏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高,可形成结晶性沉淀,易发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现象,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闭。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后宜大量饮水,以尿液冲走结晶,也可以加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的溶解度提高,以减少析晶对尿道的伤害。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肾脏的毒性大,虽在肠道不吸收或吸收甚微,但多数在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浓度高,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伤越大,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快药的排泄。
10、氟喹诺酮类药物
主要经肾排泄,用后应多饮水,防止药物造成肾损伤。
限制饮水的药物(1)某些治疗胃病的药物
苦味健胃药不要加水冲淡,也不要多喝水,服后不要漱口。这些药物通过苦味刺激舌部味觉感受器及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
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果胶铋等,服药后在胃中形成保护膜,服药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避免保护层被水冲掉;
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药,不要多饮水,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
(2)止咳药
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 这些粘稠药物会粘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作用,应少喝水,尤其不应喝热水,避免将药物冲掉。
(3)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应舌下含服,由舌下静脉吸收,不可咽下,不需用水送服。
(4)抗利尿药
如去氨加压素 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潴留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1、助消化药
含消化酶的药物,70℃以上即失效,因此不宜用热水送服。
2、维生素类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被破坏而失效。
3、活疫苗
小儿麻痹症糖丸等应用凉开水送服,避免引起疫苗失活。
4、含活性菌类药物
如乳酶生、整肠生等,该类药物遇热会引起活性菌被破坏,因此不能用热水送服。
感谢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深圳市儿童医院副主任药师 湛敏
以上由 广东省药学会 深圳市儿童医院 黄娟 提供答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