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哪个省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哪个省?
茶马古道在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茶马古道有哪些关隘?
丹巴县 关隘 县南有大炮山, 西有党岭, 皆当官商通衢, 而山势崎险, 有一夫当关, 万夫 莫开之势, 唯以附近百里无烟火, 常有夷匪出没其间, 为行旅畏途。 此外如毛牛 太平桥如角三边耳皆行车扼守之要地。 县治附近以三桥为最险要。 西南有恩哥岩及毛牛两地, 为南通康定、 西经泰宁至炉霍之交通隘口, 又如 猛虎岩为东南与康定界, 亦通金汤, 其交通道上地势扼要, 为县境东南要地。 喀 垭桥、 马鞍桥等地在县东北通懋功道上, 亦系隘口之地也。 又格子谋、 共巴寺、 热水桥等地系西北通丹东之隘口。 渡口 县境无大河流, 皆系小溪流, 多陡涉可渡。 桥梁 查县治附近有三桥为最有名: 一、 甲索桥: 跨大渡河当懋功大道。 二、 西河桥: 跨毛牛河口, 为入三土司地大路。 三、 索断桥: 跨丹东河口, 为至巴旺巴底大道。 ·1098· 西康通志稿 四、 其他: 小金川有卡垭桥 (民修), 在治东北。 得胜桥、 关州桥 (官修, 于民国十六年大水冲毁)。 太平桥 (毁后新建), 在治东北跨于毛牛河。 又有陡 水岩桥、 小岩桥、 大岩桥、 头道桥、 二道桥、 三道桥、 毛牛桥、 葛簊桥、 景备 桥、 大偏桥、 五里, 桥等。 在治西南: 热水桥、 马鞍桥、 江达桥、 齐布桥、 大河 边桥等在治南, 西河桥、 砍断桥在治西, 以上除甲索卡垭二桥为索桥外, 余皆木 桥也。 道孚县 关隘 松林口: 林深路阻, 与将军樑子一路, 形势扼要, 为县境重要关隘, 军事所 必注意地也。 又有县东之党岭山, 县东北之后山, 县西北之将军桥、 曹格达瓦山 口及南通康定之觉罗寺, 皆属本县之扼要地形, 为军事必须注意之点也。 渡口 县城与对岸有皮船二只, 济渡鲜水河, 水浅时涉水可渡。 日加然巴: 在县西南, 通康定道上, 可以陡涉。 格日渡口: 在县西北十三里许, 距格日村西北四里, 渡口宽一百二十公尺, 有大木船二支, 济渡来去车辆。 桥梁 一、 平西桥: 在县城西北十里, 横跨鲜水河上, 为通瞻化炉霍要隘, 桥长三 十七丈, 全以杉木架成, 桥墩用杉木编排成方形, 两实以鹅卵石, 桥成于民二十 三年冬, 耗费藏洋五千余元。 二、 将军桥: 在县西北将军樑子山麓、 固衣沟口。 地属孔色区。 三、 王官桥: 在县西南。 其他如觉罗寺有木桥一架, 格西区有罗加桥, 夺斯加有夺斯加桥, 官寨子有 黑了桥, 皆地居孔道, 行旅所必经者。 熟阿卡木桥: 县南顺公路二百里, 因公路所建木桥。 清达木桥: 县南顺公路一百五十二里, 因公路建筑木桥。 ·1099· 西康通志交通志 少乌寺农场木桥: 县南顺公路一百四十三里, 因公路建筑木桥。 集思中木桥: 县南顺公路一百二十二里, 距集思中村南三里, 因公路建筑 木桥。 官寨子木桥: 县南顺公路九十五里, 在官寨子南里许, 因公路建筑木桥。 上龙灯坝子木桥: 县南顺公路八十三里, 距上龙灯坝二里许, 因公路建筑 木桥。 两路口上桥: 县南顺公路六十四里, 距两路口南半里许, 系因公路所建 木桥。 两路口下桥: 县南顺公路五十九里, 距两路口北四里许, 系因公路所建 木桥。 末日桥: 县南顺公路十六里, 末日村附近, 系因公路所建木桥。 道孚桥: 治南附近, 因公路所建大桥。 道格木桥: 县西北六里, 道孚至格日村间, 顺公路所建木桥, 在格日村东南 三里许。 菜咱木桥: 县西北二十二里, 于菜子坡与咱拖村间, 系顺公路建筑木桥。 足卡木桥: 县西北三十里足卡村南, 因公路所建木桥。 麻窝桥: 县西北三十四里麻窝村南, 因公路所建木桥。 大寨木桥: 县西北三十八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波龙桥: 县西北四十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油龙桥: 县西北六十六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油龙村附近) 洪桥: 县南一百四十余里, 公路对岸, 旧有桥梁。 炉霍县 关隘 泥巴沟: 治北宜拜乡境。 苦马岗: 县西北朱倭乡境, 通甘孜要隘。 雄鸡领: 县西北朱倭乡境, 系北至甘孜要隘。 ·1100· 西康通志稿 朱倭: 县西北朱俄乡境, 系通甘孜之门户。 硬达: 县西北朱俄乡硬达村, 系北通甘孜之门户。 结纳: 治西北朱倭乡境。 然根打: 治西北朱倭乡境。 罗锅梁子: 县西北朱倭乡与甘孜交界隘口。 哈纳宗: 治东南斯木、 宜木两乡之间, 南通道孚要隘。 进进: 治东南斯木宜木两乡之间, 南通道孚关隘 将军梁子: 县东南界, 道孚县要隘。 加纳: 县西北朱倭乡境, 通甘孜要隘。 渡口 噶拉中渡: 渡河至仁达一处, 有皮船二支济渡行人, 尚称便利。 桥梁 仁达桥: 县东南, 顺公路仁达村附近。 达日桥: 县东南六十六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位于仁达与白日两村之间。 晒日桥: 县东南五十八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于晒日村附近。 若晒桥: 县东南若海村与晒日村之间, 南距晒日十里北距若海六里, 距县城 五十四十里, 系因公路所建木桥。 若海上桥: 县东南四十七里, 在若海村北, 因公路所建木桥。 若海下桥: 北距上桥四里许。 瓦达木桥: 县东南十八里, 瓦达村附近, 因公 路建筑之木桥。 加纳木桥: 县西北七十一里, 加纳村附近, 因公路建筑之木桥。 雄鸡岭木桥: 县西北七十七里, 雄鸡岭南, 因公路建筑木桥。 朱倭桥: 治西北朱倭村侧。 炉霍 朱倭上桥: 治西北九十九里, 北距朱倭村四里, 顺公路所建木桥。 罗锅梁子 下桥: 治西北一百二十五里, 罗锅梁子山阴, 顺公路新建之木。
云南保山茶马古道路线?
茶马古道的路线:滇藏线和川藏线。 1、滇藏线: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而后再经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然后出境。 2、川藏线: 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卢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 3、茶马古道简介: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出现的文字?
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存在的古老文字是纳西东巴文化中的象形文字。
丽江古城,北接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海波海拔2400多米。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纳西东巴文化中的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等内文化及其容丰富,博大精深。
为什么叫做茶马古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有饮茶的习惯,并由此创造了灿烂的中华茶文化。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比藏族更嗜爱茶。茶对藏族人来说就如阳光、空气一样,是生活中片刻不可缺少的东西。
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骤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