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捆秧父抱子,上联竹篮装笋娘抱子求下联

2023-02-17 126阅读 0评论

稻草捆秧父抱子,上联竹篮装笋娘抱子求下联?

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人教版九上课外古诗八首诗词?

观刈麦 白居易

稻草捆秧父抱子,上联竹篮装笋娘抱子求下联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族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是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通假字)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旁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而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翻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各种对联20副?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秋天树叶掉光了,就像是为了去掉身上繁重的包袱,而当春天来到时绽开的鲜花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将稻草和秧苗比喻成父子(秧苗长大后就变成了水稻),竹子编的篮子与笋比作母子,而用稻草捆秧苗就像父亲抱着儿子一样,用竹篮装竹笋则更像母亲腹中的婴儿 松下围棋,松子常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垂 在松树下下围棋,树上的松子经常会从树上掉下来,就好像跟棋子的举落一样 在柳树边掉鱼时,长长的柳条就跟鱼杆上的钓线一样,轻轻的垂了下来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用船装石头,石头是重的,船是轻的,但轻轻的小船却可以载起重重的石头 用尺子量地面,虽然地面比尺子长得多,却可以被尺子以短量长 上联:"景欣孚甲含胎际",下联"春在人心物性间" 此联的意思:万物复苏,春满人间。

对联上联与下联怎么对?

关于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如何对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下面且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联加以说明。

1、入联的句子,必须是两句话,这两句话需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例如上面对联主题是“祝寿”。

2、入联的两句话需要上下句字数相等。例如上面的对联上下句都是七个字。

3、入联的上下句,要求结构对应,词性相同。例如上面的对联中,“福对寿”,“如对比”,“东海对南山”,“长流水对不老松”。

56个字的劳动古诗?

1、《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3、《首春逢耕者》

唐·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4、《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5、《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6、《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7、《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8、《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9、《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4、《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15、《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6、《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17、《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8、《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19、《题农父庐舍》

唐·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20、《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1、《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2、《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3、《畲田调二首·之一》

宋·王禹偁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24、《畲田调二首·之二》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25、《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6、《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27、《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8、《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29、《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0、《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1、《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32、《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33、《国风·周南·芣苢》

先秦·佚名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4、《望远行·元夕》

宋·孙惟信

又远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烂漫向、罗绮丛中,驰骋风流俊雅。转头是、三十年话。

量减才慳,自觉是、欢情衰谢。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堪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

35、《虎丘寺》

宋·高翥

西出吴门步屟轻,浮屠唤客入山行。

石从试剑何年裂,池自通泉尽日平。

烟径远传僧磬响,云龛深锁佛灯明。

移舟更宿枫桥寺,要听疏锺半夜鸣。

36、《杜鹃花》

唐·方干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

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37、《小桧》

宋·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38、《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唐·元结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39、《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40、《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1、《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宋·徐俯

七泽三湘碧草连。洞庭江汉水如天。朝廷若觅元真子,不在云边则酒边。

明月棹,夕阳船。鲈鱼恰似镜中悬。丝纶钓饵都收却,八字山前听雨眠。

42、《贻曹郎中》

唐·张蠙

所作高前古,封章自曲台。

细看明主意,终用出人才。

省印寻僧锁,书楼领鹤开。

南山有旧友,时向白云来。

43、《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44、《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45、《望微水》

宋·张嵲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46、《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宋·叶梦得

斜汉初看素月流。坐惊金饼出云头。华发萧然吹素领。光景。何妨分付属沧洲。

莫待霜花飘烂漫。萍岸。更凭佳句尽拘收。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一尊同得二年秋。

47、《常州》

宋·文天祥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48、《苕溪·其二》

宋·杜耒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49、《孤坐》

宋·徐玑

晨起独孤坐,瓶泉待煮茶。

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

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

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50、《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