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艾毛峰,贵阳特产分布情况
羊艾毛峰,贵阳特产分布情况?
修文猕猴桃 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六屯镇、谷堡乡、小箐乡、洒坪镇、六广镇、大石乡、六桶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特产:青岩豆腐、米豆腐、青岩卤猪脚、玫瑰糖、农家饭。
开阳富硒枇杷
开阳枇杷色泽浅黄、果皮嫩滑、口感细腻、鲜甜润喉,并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开阳富硒枇杷”是继“开阳富硒茶”之后该县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岩葡萄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镇、西山乡、鹿窝乡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永乐艳红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永乐艳红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永乐乡水塘村、石塘村、羊角村、柏杨村、罗吏村、永乐村、干井村等7个现辖行政村。
贵州梵净山为弥勒佛古道场,亿万年来集日月山川之精华,造就出石中珍品---紫袍玉带石。紫袍玉带石以紫色为主体,玉绿相间,民间传说该石具有佛性,可为人带来吉祥幸福。如今北京博物馆珍藏有清代贵州紫袍玉带工艺品,人民大会堂陈列着印江紫袍玉带七层宝塔。
羊艾毛峰
羊艾毛峰系新创特种名茶,属绿茶类,产于贵州省羊艾茶场。
贵阳伴手礼排行榜?
贵阳伴手礼
NO.1老干妈中国最火辣的女人——老干妈以其低廉的价格,火辣辣的味道,在无数个日日夜夜让海内外吃货们口水下流。世界上最百搭的辣酱,国民辣酱老干妈,一个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的辣酱,你值得拥有!
NO.2波波糖来贵州必买的土特产之一,它又脆又香,入口即化,酥酥的口感让人吃了还想吃,是贵州人茶余饭后必备的甜点,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选择。波波糖老少皆宜,喜欢吃甜食的盆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哟!
NO.3刺梨干别看它浑身长满了刺,很难让人提起欣赏的兴趣,但在美食圈内似乎有这样一条定律,越是长的丑的或是有刺的越有可能是美味的东西,刺梨干就是后者。贵州人将刺梨干制成果脯,味道酸甜可口,让它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零食。你也可以用它泡水喝,或者每天来几粒,美容又养颜哦。
NO.4茅台酒据说,“在中国,假酒才是茅台真正的竞争对手。”正是因为国酒茅台是白酒界的领头羊,才会有那么多小作坊争相效仿。既然到了贵阳,正宗陈酿茅台酒可千万不能错过。酒越陈就越香,饭局上怎么能缺少好酒呢。
NO.5贵阳辣椒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也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贵阳的妹子不仅身材够辣,辣椒也够辣。够辣够鲜艳的贵阳辣椒也给老干妈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喜好吃辣的辣妹子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NO.6银饰没有一个民族像苗族这洋,把妇女的服装看得如此重要和神圣,苗族女子自幼就会学习缝纫、刺绣,出嫁时还会从妈妈那里得到最棒的婚嫁服饰,而自己的华美婚服以后还可以再传承给自己的女儿。或许,在她们眼里,这已经不仅仅是件衣服,而是一种祝福的承载。而对游客来说,难得来一趟,就算不买,咱也要试穿自拍一张不是么?
NO.7蜡染制品采用原始的机杼手工织就的粗布,做法是将溶解的蜡做颜料以各种想象的图案画在布上,再手工用纯天然植物做的染料对布进行漂染,定色后最后脱蜡,一幅漂亮的蜡染布艺就会神奇的呈现了。蜡染工艺不仅是一种浪漫的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果你是文艺咖的话千万别错过。
NO.8挑花刺绣挑花刺绣是苗族妇女普遍喜爱和擅长的一种技艺,爱美的苗族妇女每人都少不了要有几套精致的节日盛装,这些服装的肩围、袖筒、胸部、腰带、裙子的边沿和绑腿等部位,都是千针万线挑成的各色图案,加上花边点缀而成,美爆了有木有,爱美的妹子们看到了应该会很心动吧!
NO.9贵阳茶叶爱喝茶的盆友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贵州的茶叶风味独特,以贵阳的羊艾毛峰最为有名。羊艾毛峰内质清香馥郁,滋味清纯鲜爽,汤色、叶底嫩绿匀亮,鲜嫩如生。喝茶也有讲究,要先闻后品,慢慢品味才能享受到茶的甘甜,千万别像喝茅台一样一口闷。
NO.10奇石石雕奇石就奇在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天然的艺术品,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而成。贵州这片土地造就出了千奇百怪的观赏奇石,这些石头未经雕琢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的观赏奇石,形、色、质、纹各不相同,让人叹为观止。
什么叫羊山峰茶?
羊艾毛峰的外形细嫩匀整,条索紧结卷曲,银毫满披,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清香馥郁,汤色绿亮,滋味清纯鲜爽,叶底嫩绿匀亮。羊艾毛峰产于贵阳市羊艾茶厂
贵州方便带走的特产美食有哪些?
贵州是一个非常飘逸的地方,为啥用这个词呢?哈哈哈 你懂得的啊,此处不解释直奔主题:我把贵州的特产分成了十大类,且听我慢慢道来
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个生产周期需时9个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启开茅台酒的瓶盖,便有一股芬香扑鼻,沁人心脾;细辨又有似豆类发醇的酱香,还略带清甜气息,咽之有如细细清风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威宁火腿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杀猪后不吹即刮毛,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琵琶腿”或“盘腿”,剔去杂骨,油皮,挑断雪筋,挤掉血水,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1的量,再加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7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可。
都匀毛尖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已是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的喜爱,因其形状像鱼钩,曾赐名为"鱼钩茶"。 贵州地处高原,都匀毛尖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都匀毛尖茶独树一帜。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革命老区遵义市境内大娄山南麓。县境内土地肥沃且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森林广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在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或丘陵地带生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味醇,能有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肌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防癌变、抗早衰。饮之品之,令人心清目明,回味绵长。 凤冈锌硒绿茶产于我国仅有的富锌、硒地带--贵州省凤冈县。土壤中富含17种氨基酸和 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现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国内省内金奖拿到手软,美舆度极高,成反比的是,市场知名度极低.目前石阡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计划于2011年扩大至30万亩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
册亨茶油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坡妹镇、冗渡镇、丫他镇、巧马镇、秧坝镇、双江镇、岩架镇、八渡镇、庆坪乡、达央乡、威旁乡、弼佑乡、百口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香禾糯主要产于贵州黔东南州,尤以黎平县为主。“黎平香禾糯”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范围为黎平县岩洞、双江、地坪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审查合格并公告批准,从2009年12月28日起,“黎平香禾糯”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黎平县岩洞镇、双江乡、口江乡、水口镇、雷洞乡、龙额乡、地坪乡、肇兴乡、永从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尚重镇、大稼乡、德化乡、平寨乡、罗里乡、孟彦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特定品质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椪柑被誉为“远东柑桔之王”。其味酸甜适中,食后味浓甜,花渣爽口,糖酸比值高达15-24:1,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食率高,一般单果重120-140G,果蒂具放射沟,果形高桩或扁圆,以高桩形为佳,其果形指数为0.8-1,皮橙红或橙黄色,果皮蜡质层厚,光泽明亮,皮松易剥,椪柑树形高大、紧凑,主枝直立,枝条削尖度小。 从江椪柑先后荣获农业部“部优”产品及“93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现已建成高标准果园4.865万亩,年产量2.1万吨。 据《黎平府志》记载:“柑桔黎郡(黎平、榕江、从江)皆有产,古州者佳”。府志诗云:“秋过橙树饱经霜,苍翠丛中点缀黄。向晓桔来舟满载,香风晴日渡满江。” 从江椪柑主要以1984年从湖南湘西等地引进的良种为主要品种,该品种以枳为砧,早结、丰产、稳产、耐旱、耐高温,抗病虫。
在贵州您认为的十大特产是什么,您可以留在评论下方,共同学习,顺便给小编点个关注吧,谢谢您了北京小吃哪些最好吃?
1:艾窝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地道风味小吃,颇受大众的喜爱。是用江米和面粉制成的外皮,再配以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天然食材,制成的一种质地香甜,色泽洁白的小吃。相传,因皇后喜欢,故名“”御艾窝窝,传入民间之后,就成了“艾窝窝”。
2:姜丝排叉,京味十足的传统特色小吃。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它里面有姜,因为食用时有明显的姜味而得名。它色泽金黄,酥脆香甜,姜味很浓。它不仅是传统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北京茶菜的一种。“南来顺”的姜丝排叉,在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3: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的一种,又称糖耳朵,属于北京小吃的一绝。因为做好后形状类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蜜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蜜麻花属于高油高糖的食物,不宜多食,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
4:馓子麻花,属于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百姓好评度极高。它的制作流程比较麻烦,原料有碱,红糖,糖桂花,明矾,面粉等等。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在清明节这天,十分受欢迎。
5:焦圈,这是一种最具老北京特色的传统小吃,色泽深黄,形似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在老北京人的眼中,吃焦圈最不能少的就是一碗豆汁,简直一绝。
6:豆汁,很多人一听豆汁,就感觉会反胃,酸不溜丢的,涩了吧唧的,很难喝。但在北京人眼中,这豆汁宁可排队也要非喝不可。在当时由于百姓十分喜爱,后传入宫中,席间与大臣一同品尝,结果大臣个个拍手叫好,慢慢就成了宫廷的饮品。
7:灌肠,在北京所有的小吃中,灌肠算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不管是街头巷尾,还是集市庙会,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错,吃灌肠不在于有多解饿,最重要的是领略它的风味,过过嘴瘾。相传,灌肠在明朝就开始流行。
9:栗子凉糕,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特色小吃,香甜可口,栗子味浓郁,一般多在夏季食用。是用纯栗粉加白糖、桂花压制而成的。相传,此款糕点原本是元代宫廷内的上等贡品,后来流传民间。
10:褡裢火烧,说起这味小吃,只要是吃货就没有不知道的。之所以叫作褡裢火烧,是因为它形似古时候人们放在身上装钱的“褡裢”而得名。褡裢火烧最好吃的还属于韭菜猪肉馅,皮薄馅大,现做现吃,再淋点香醋,咬一口外焦里嫩,满口生香。
11:炒肝,这是由宋代的“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多数以猪的肝脏,大肠为主要原料,当然大蒜也是不能少的。,用淀粉勾芡做成的一种小吃。据说当年慈禧太后香尝尝炒肝的味道,她一尝不要紧,里面的猪肺和猪心就都被去掉了。自那以后,老北京人口中便多了句歇后语,老北京炒肝,缺心少肺。
12:豌豆黄,作为传统小吃,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农历的三月初三这天要吃豌豆黄。在古时,北京的豌豆黄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版,一种是宫廷版。通常的做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之后再加入糖小火慢炒,之后将其凝结,再切块就好了。做好的豌豆黄,颜色浅黄,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13:糖火烧,它是满族的传统小吃,是北京人最常吃的早点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相传,糖火烧起源于明朝的崇祯年间,一位叫刘大顺的回民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制作糖火烧。在乾隆年间,糖火烧就非常出名了。
14:炒疙瘩,这是一种老北京的特色面食。炒疙瘩颜色深黄,黄绿相映成辉,入口绵软柔韧,醇香可口。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属于清真小吃中的一道美食,深受大多数北京人的喜爱。
15:面茶,中国是茶的故乡,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江苏碧螺春……咱大北京也有茶,不过不是喝的茶,而是吃的茶,面茶。它就是糜子面煮成的糊状物,在表面淋上芝麻酱和芝麻盐。以前是老北京人的“下午茶”,不过现在好像早上的面茶更受欢迎。看起来脏兮兮地,但它可是真香啊。
16:驴打滚,在北京十三绝小吃中,驴打滚可是排首位的。好好的食物为何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有学者称,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做好后放在豆面中滚一下,如同驴打滚扬起的灰尘,故得名驴打滚。
17:门钉肉饼,也叫门丁肉饼,是老北京的清真食品。据说清朝时期,御膳房里为慈禧准备了一道点心,慈禧尝过后觉得很不错,就询问厨师这种食品叫什么名字。厨师想到了宫廷大门上的钉帽,就随口说到“”门钉肉饼。小简告诉您,这门钉肉饼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太腻。
18:卤煮火烧,说起卤煮火烧,这可是吃货们的最爱,作为京城有名的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与煮好的猪肠,煮肺放在一起煮,肉香味四溢。有人说正宗的卤煮火烧,都是在二环以内的,鼓楼大街,新街口,簋街这几个地方,也许能找到正宗的卤煮火烧。吃过一次,绝对忘不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