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泡水喝的功效,黄芪麦冬水的功效有哪些

2023-04-02 122阅读 0评论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黄芪麦冬水的功效有哪些?

黄芪和麦冬可以一起泡水喝。黄芪和麦冬都是中药材,麦冬有养阴生津、清肺、消炎抗菌的作用,黄芪有补气止汗排脓的作用,两者一起泡水喝的话能补气生津,消炎利尿。经常喝对身体有好处,可多吃补气血的食物。注意不要吃烧烤、海鲜、寒冷、辛辣刺激等食物。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麦冬是大家非常喜欢用来泡水喝的药食同源药材,而且经常搭配一起使用。那么这两味药有什么功效呢?适合什么人喝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黄芪麦冬水的功效有哪些

黄芪,补气药,味甘,性微温;麦冬,补阴药,味甘、微苦,性微寒。黄芪配麦冬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一个微温一个微寒,黄芪的温热可以制约麦冬的寒凉,麦冬也能防止黄芪过于温燥上火;黄芪是补气药,麦冬是滋阴药,组合在一起能够补气阴,适合以下人群:

一、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口渴欲饮,四肢乏力,体瘦,舌红苔白而干,脉弱等,可以黄芪配麦冬1:1,口渴明显可以1:2,或添加石斛、沙参一起。很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里都有这两味药组合,比如消渴灵片、降糖宁胶囊、降糖舒片、十味玉泉胶囊、消渴平片、降糖通脉片等等。所以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如果有乏力、口渴的,可以多用黄芪、麦冬泡水喝,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二、经常讲课、讲话,宗气不足的人,一般从事主持人、销售人员、老师等因讲话过多而容易气虚,同时又伤阴,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如果虚火明显,可以再加点西洋参一起;如果阴虚口渴明显,可以加点枸杞一起。

三、肺虚久咳不愈的人,平时经常出现咳嗽,干咳,少痰,怕冷,乏力,倦怠,易感冒,食欲减退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能够补肺气、滋肺阴。如果气虚明显可以2:1,如果阴虚明显,可以加北沙参、天冬;如果肺表不固,容易出汗,怕风等,也可以再加点白术、防风一起。

四、胃气虚兼有阴虚的人,平时容易口渴欲饮,胃隐隐灼痛,恶心,呕吐,纳差,食后腹胀,面色少华,大便溏泄或便秘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按照1:1或2:1,气虚明显可以再加点党参一起。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

五、免疫力低下的人,平时容易感冒、过敏、怕冷、怕热、周身不适的人,可以适当地用黄芪配麦冬按照2:1,能够补气养阴,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普通人平时也可以偶尔喝黄芪配麦冬的茶饮,如果出现上火,就加多点麦冬,或加点枸杞、玉竹等养阴的药;如果感觉气虚明显,黄芪多放一些。

那什么样的人不能喝黄芪配麦冬呢?一般有感冒发烧、有寒湿、有湿热、有痰瘀等病症,舌苔厚厚的一层,这种事不适合喝黄芪麦冬茶饮的。

当然对于那些适合喝的人,也不要经常饮用,可以一个星期饮用三四天,停个三四天,或者隔天饮用。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去调整,只要喝着感觉自己更有精神,更有力气,那就说明适合自己;如果喝着感觉更累、更困,甚至导致发烧,那就肯定不适合;如果只是出现咽喉痛,可以试试多点麦冬,或少点黄芪,几次调整后还是喉咙痛,那可能就不适合了,我之前有遇到过一位就是只要吃一点点黄芪就口苦的,不管量多少,都会出现,那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不适合。

胖大海枸杞红枣黄芪甘草麦冬和菊花可以一起泡茶吗?

这七味中药一起泡服代茶饮是可以的。主要可以用于各种慢性症如咽炎、喉炎、扁桃炎、声带炎所引起的咽喉痛、口腔干燥、声音嘶哑、咽喉有异物感,吞咽堵塞,咽喉不适等阴虚火旺症状。 其中胖大海清咽利喉,润肠通便;麦冬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清心除烦;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和中祛痰;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大枣补脾益胃、养血安神;黄芪补中益气。 综观全方可达到清咽利喉,润肺益胃,养阴生津,补气益肾,清热明目之功效。如饮后感觉有燥热可加玄参、知母同泡;正气不虚者可去黄芪、大枣加桔梗、玄参更利咽清喉。回答是否满意,欢迎点赞与关注,你的宝贵支持是吾之动力。感谢阅读和点评。

小孩子可以用金银花黄芪麦冬泡水喝吗?

金银花是大家都知道的降火茶,味甘,性寒,可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利咽喉,消暑除烦,散痈消肿,凉血止痢,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但是脾胃虚寒患者不适合服用金银花,因为金银花性寒;阳虚体质之人也不适合用金银花泡水,因为阳虚则寒;体质虚弱,手脚冰凉怕冷,或者寒性体质之人,都是不适合使用金银花泡水的;女性月经期,也不适合使用寒凉的金银花;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免疫力低下,体质不好的人,都不适合使用寒凉的金银花;

黄芪补中益气,补气健脾,利水消肿,身体虚弱,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等气虚症状,可以使用黄芪调理,黄芪属于补气药,有“冬补第一药”之称,体质虚弱,言语低弱,脉细无力,都可以使用黄芪,但是阴虚,湿热,热证患者不适宜使用黄芪。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可以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热病伤津,虚劳烦热,咽干口燥,肺燥干咳,肺痨咯血,肺痈,肺痿,消渴,肠燥便秘,都可以使用麦冬调理。有些过敏体质之人可能会对麦冬过敏,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疹,瘙痒,等症状;麦冬适用于阴虚内热之人,不适合湿痰,水湿,寒湿,痰浊,气虚严重患者使用,麦冬虽然具有补益作用,但用之不当会出现生湿生痰的情况,脾胃虚寒,体内痰饮湿浊泛滥的患者,均应慎用。

小孩子脏腑娇嫩,形体发育未完全,体质不如大人强健,如需服药,最好咨询医师,若是同时服用有其他药物,再加服中药更加需要咨询医师,不可随意使用,以防药物相互作用,出现反应。中药的使用是根据体质,症状,药性,功效,辨证论治后使用,期间经过严密的临床诊断,方药配伍,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中药,孩子的体质适合服用什么药物,需要咨询医师。

(图片均来自网络)

喝麦冬和西洋参泡的水时?

麦冬和西洋参每次各要多少较合适?

答:麦门冬味甘性寒,入脾经清肝木克土致土久郁而化本脏有热之症,或者因脾土本虚肺金有热而反侮之症,再又如心经虚火,火不生土之伤阴耗津之症,味甘者,能补虚,能和解,能缓急,走中土,调气机,恢复脾土之气化功能是其主要用途!性寒者在这里既可泄肝,肺之经实热,也可清心经和本经之虚热郁热,临床和其它中药配伍应用,可有万千变化,药量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一般对成人来说,我喜欢在10到15之间化裁。

西洋参味甘,补虚药之上品,不寒无热,以其平和之气可补人体元阳之气,临症用量不宜过多,起四两拨千斤之妙用,有止渴生津,清心除烦等等功用,但是在人体湿邪,寒邪,外感初期挟风,挟淤等等情况下,先去邪,后用参为好,以防闭塞邪之去路!临症用量,个体化,地域化,不能执固定之量!中医非常讲究量之活用,用其灵动之量!因为还要参考其它联系因素,一般来说,我喜欢在8到15克之间掌握用量,不过真不是一定的量,唉!中医没法传的东西就是这个该死的药量,不是不传,是没法传,要传也只能是传就传这个“没有传的”这个传!是医者的灵气,是天地的灵体,是心中一念的灵机,这种东西,唉!非您本人亲自证得不可!所以,不要死死地一味外求,要您自己的反复多次地亲证!好吗?愿意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