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鸟逾,突然让你想起的诗是哪首
江鸟逾,突然让你想起的诗是哪首?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存浩如烟海,诗歌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部分。在众多诗歌中,能让我突然想起,并且为之心痛的是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传统印象里,多数读者认为这首诗的色调轻松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处世心态,尤其这一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意境悠远,成为显示个人素养的文案首选。
然而,细读这首诗,你会发现作者所有的行为都是要“从明天起”,那么今天呢?相较于明天的幸福,今天是不幸的。
整首诗层层递进,是一个由小我逐渐上升的过程。“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紧紧关系自我发展的日常事物,核心点是本我;到“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关心的范围在逐步扩大,由自我扩展到有关系的人;最后一段中上升到“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还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现了最终的升华,诗人摆脱了自我束缚,走向超我与大我。
这首诗创作于1989年1月13日,距离海子1989年3月份卧轨自杀已不到两个月时间。
结合这一事实,再来看这首诗,与其说是表达幸福的企盼不如说是诗人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海子从自身一步步过渡到陌生人,他希望别人幸福快乐,拥有锦绣前程,但这样一个不吝美好祝愿的人留给了自己什么?答案是没有。他把所有的美好送给他人,唯独给自己留下了绝望。他渴望理解,想要寻求外界力量得到救赎,把希望寄托于明天,可是这痛苦的人间再也无法让他等到明天。
以前,我十分不理解海子,少年天才,15岁考入北大,18岁开始诗歌创作,明明有着大把的前程,为什么要带着绝望以这样一种惨痛的方式离开?
直到我读了芥川龙之介,才明白,对他们来说,也许这才是最好的谢幕方式。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近代文坛有“鬼才”之誉,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35岁服药自杀。在去世前几个月写下了《河童》一文,暗讽现实世界的阴森可怖。
抛开芥川自身的身体原因,他和海子的共同点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心灰意冷,理想无法与实际统一,即使才高八斗依然不被他人理解,芥川曾寄希望于上帝,发现还是无济于事,内心的荒芜是春日暖阳无法照射的角落,既然尘世无法安放这颗寂寞的心,那就选择告别,让自己永远消失。
阅读诗歌名作,是希望能从中有所收获,品味了作家们的执拗与孤寂,能够脱离出来,以积极的心态,热烈期待每一个明天的到来,不负生活,不负自我,才是真正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硬笔行书谁的字帖最好?
自古文无第一,行书字帖每个书法家有每个书法家的风格,谁的字帖最好,完全取决于习字者的喜好,喜欢哪位书法家的行书,哪位书法家的字贴就最好。
那么我们来盘点一下,比较有名的硬笔行书大家主要有:庞中华,卢中南,司马彦,吴玉生,顾仲安,田英章,荆霄鹏等。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这几位硬笔行书大家的行书风格,看看你喜欢哪一位吧。
一、庞中华
庞中华是著名书法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 庞中华的行书形状圆润扁平,字体比较端正,中规中矩,秀气婉约。
二、卢中南
中国著名书法家,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卢中南的硬笔行书博采众长,注重笔法多变,挺拔险峻,灵动潇洒。
三、吴玉生
吴玉生酷爱书法, 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习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硬笔行书清新脱俗,舒朗工整,笔路清晰。
四、司马彦
司马彦著名书法家教育家。自幼酷爱书法,功底深厚。其名已编入《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司马彦作品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范字推广。其行书作品刚劲有力,笔画锋芒毕露,结构严谨。
五、田英章
田英章是书法研究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自幼随父亲练习书法,功底深厚。田英章硬笔行书牵丝连带非常明显,字体舒展大气,字形大小相间,轻重适宜。
六、荆霄鹏
荆霄鹏,田英章徒弟,清华美术学院书法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其风格与田老师相比字体较端正,字形大小匀称,收放自如。
七、顾仲安
顾仲安,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其硬笔行书笔势开拓,字形清劲秀丽,行笔抑扬顿挫,字体结构严谨,点画精熟。
上面是对部分硬笔行书书法大家的介绍,大家快来看一下哪个书写风格属于自己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