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七子饼茶,大益8572怎么样
大益七子饼茶,大益8572怎么样?
薄纸8582同样是80年代七子饼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选料较粗老,但品质依然相当优质,具有特殊的“梅子味”。此茶茶质虽然稍薄,但是干仓存储的晒青压制茶,未曾受潮,茶汤颜色呈现栗色,变化让人感到惊讶,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好茶。
普洱茶熟普中的碎银子?
感谢邀请
欢迎关注【茗芯茶缘】
近些年在普洱茶市场排名前三的普洱茶产品,碎银子绝对是占领了一席之地,碎银子又名茶化石,是一种高品质的普洱古树熟茶,外形精致小巧,酷似古时散碎的银两,故而取名“碎银子”,其口感绵滑,甘甜,富有糯香,并且十分的耐泡,它的成功研发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普洱茶的生产,加工模式,在整个普洱界都是享有盛名,茶友圈里也更是掀起一场喝“碎银子”的热潮,虽然碎银子的名称是越来越响,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是源源不断。
在2019年2月,网络上就流传出一篇名为:《茶界天坑“碎银子”,智商税的收割机》的文章,言辞犀利的指出碎银子是在坑消费者,随后就有人说它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食用胶,有的人说这种茶的原料其实都是边角料等等,那么到底碎银子是能喝还是不能喝呢?
建议从可靠渠道选购任何的产品,它的生产,它的出厂,都要经过检测,碎银子这个名称首先是由龙园号茶业首先提出来的,这样的品种形状也是其首创的,如同说七子饼茶,云南各个茶厂都在做,每个茶厂生产出来的品质、口感、滋味不尽相同,同样,碎银子这类茶也不是说颠覆性的创新,我想除了龙园号茶业在做,大家在市面上也会看看形形色色不同价位的碎银子、茶化石类;作为龙园号的专利性产品,消费者在购买碎银子时,应理性认识你眼前的那款茶,如果说你对此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可以说,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喜欢的,如果你对产品没有一个基本认识甚至没有喝过,建议试喝或者少量购买带有原厂家标识的茶产品。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碎银子,应该怎么样去辨别好坏,怎么样看茶叶当中像网络传言说的那样含有着添加剂呢?我们来判断碎银子和茶化石,到底是不是纯天然的茶叶制作的,最直观的最好的办法,大家冲泡了一二十泡以后,甚至二三十泡以后吗,去看它的叶底,如果叶底里面有其他的一些杂质,不是百分之百的茶叶,肯定就是有添加剂,有其他的东西,如果打开以后,它还是叶子,没有任何的其他的东西,那他就是纯天然的茶叶,无论把它做成什么形状,打开之后,必定是茶叶,只有这样的茶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茶叶。
什么是老茶头及与碎银子关系老茶头是熟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胶质粘结,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产熟茶技术发明以后,就一直存在,在熟茶发酵工艺的使用中,由于温度较高,相对鲜嫩的茶叶会析出自身的果胶,在不断翻堆的过程中,沉淀凝聚,最终形成无法解块的凝固体,在发酵技术不够成熟的年代,从鲜叶到成茶没有足够的,灭菌卫生措施,这些凝固体大多被灰尘包裹,同时沾有枯枝等杂物,是当时的熟茶副产物,尽管茶头和熟茶是一起出现的,但并没有人把眼光投向在渥堆底部的它,因此在当年也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2005年,大益出品一款“老茶头”普洱,才真正将老茶头摆在了世人的面前,而龙园号生产的碎银子就是用老茶头加工而成。
快速关注【茗芯茶缘】带您走进有滋有味的茶世界
八八青饼来历?
88青饼是指1989年至1991年之间的生产的7542统称。是茶人对这段时期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青饼的一种特殊称谓,是勐海茶厂按照1975年研制的7542配方加工生产的。7542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茶生茶的标准产品”。1989年,云南茶叶界发生了一次价格战争,导致了茶叶的滞销。就在这时,香港联合国际老板陈强先生来到了云南,以不到7元每片的价格收购了一批7542,陈强先生带着样品回到香港后,又卖给了陈国义先生,因”八“与”发“的谐音,所以将这批茶改为”八八青“饼。
88青属于生茶饼,每饼357克(包装纸为手工盖印八中绿茶字商标的中茶公司手工棉纸),7饼一筒(每筒用竹壳包装),12筒为一支(竹箩筐辅以竹壳包装成支),八八青刚出厂时由于滋味过于青涩而无人问津,后经过多年的存储陈化表现出极佳的口感品质,声名鹊起。所谓“88青”并不是指只生产于1988年,更多是因港人对88谐音“发发”的喜爱而得名。“八八青”是指1988-1992年生产的中茶牌7542普洱生茶,产于勐海茶厂,属于中茶的产品,但后来勐海茶厂是国资拍卖给了大益,所以无论是中茶还是大益都有资格生产“八八青饼”
大益茶7542怎么看年份?
在每一个大益包装的下面还会有一个品号。比如801。指的是2008年的第一批自产。1013.指的是2010年的第13批次。一般来讲,第一批次的茶会比较好一点。
2011年大益7542什么价格?
2011年大益7542是368的价格。7542是中国茶叶领导品牌大益茶业出产量最大的青饼,以肥壮茶箐为里,幼嫩芽叶为撒面,研配得当,面茶色泽乌润显芽毫,心茶肥壮。
该茶品香气纯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浓厚回甘好,汤色黄亮,叶底匀齐。
因其研配时主要以中壮茶箐为骨架,配以细嫩芽叶撒面,结构饱满,存放后期变化较为丰富,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