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茶艺,中国茶道是否依旧存在
王琼茶艺,中国茶道是否依旧存在?
所谓茶道,就是一个人喝茶最舒服的方式。
想一想“道”这个字,就是道路的道。我们的古代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要去山那边的另外一个村子。最开始的时候, 大家肯定是一通乱走,最后发现,有一个路径走起来最省时,最轻松。于是大家就都开始顺着这个走了。
喝茶也是这样,上千年的历史,开始大家随便乱喝。之后,逐渐有人发现用这种水最好喝,用这个器皿装着喝的最舒坦。于是,关于喝茶的一些配套,形式,就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当下所谓的“茶道”。
所以,茶道也就是喝茶的规律。
关于喝茶那些形而上的部分,我在另外一个关于茶的问答里已经说过了,这里不重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我第一次见识中国的茶道,是在台湾。这里跟大家聊一下。
2011年夏天的时候,当时编辑要去台湾拍生活方式方面的选题。我之前没去过,也就顺便去了几天。
去台湾的第二天,就被朋友拉着去宜兰山喝茶。车子从台北出发,一个多小时之后就开始进山,绕了不少山路之后,到了一个专门种茶喝茶的山庄。
老板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在凉亭里坐好,面前就是用一整块木头做的茶桌。之后,就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开始展示台湾独有的茶道。
我这里就不详细描述老板的手法了。因为没啥好说的,其实无非就是煮水,冲茶,分茶,喝茶这些步骤。但是很神奇,那天我第一次发现茶居然也可以这么好喝。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是一种晕乎乎,上瘾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类似当年抽烟上瘾的感觉。
茶喝爽了,自然心情也好。我记得当时满目都是山间的绿色,鼻孔里都可以呼吸到有点甜甜的花香。
茶喝到一半的时候,山庄里又来了几位。都是老人家,岁数最小的估计都有50了。当时是夏天,可这几个居然都是穿着白衬衫,领口的扣子扣得紧紧。怎么说的,就像是这几个人从民国刚刚走过来一样。后来我才知道, 这几个老人家,是台湾大学的老教授。
他们在旁边的凉亭里坐下,然后也跟茶庄老板一样,用同样的流程,手法泡茶喝。我坐在旁边看,真是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怎么说呢,烂柯棋缘的典故大家听说过吗?就是历史上有个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看到两个人下棋,看的入迷。等棋局结束, 想下山的时候发现,自己斧子的木柄都烂了。原来,这个世界已经过了好几十年。
我当时在宜兰的那个山上,看着这几个老先生在那喝茶,就是这种烂柯棋缘的感觉,恍如隔世。人们总说干点啥可以忘记尘世烦恼之类的,那一次,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境界。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我是真没办法具体描述在台湾经历的这次茶道。这真的只是一种感觉。后来,我回到北京,因为这种体验的美好,还专门参加过一些茶会,比如李曙韵老师的,比如王琼老师的,可再也没有那种体会了。
后来我也就想明白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茶道是每天都可以体验的事情,就是日常。而对于我这种比较笨拙的人,大概一辈子,老天爷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一个偶然的地方,给我一次体验的机会吧。
所以,茶道,珍重,再见!
用304不锈钢保温杯泡茶?
目前市场上一些精致的铁壶,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如此“天价铁壶”是否真能补铁?用它煮水泡茶,会对茶汤口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相关专家认为,补铁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而不必非要选择用铁壶补铁,因为它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对于改变茶汤的口感,关键因素在于泡茶时用的水和水的温度,泡茶应该是什么样的茶叶适合哪种类型的壶,而没有哪种壶是什么茶都适用的。
坊间一直流传着铁锅炒菜能补铁的说法,铁壶与铁锅相比,是否有类似的补铁效果?专家认为,铁锅烹调补铁,被称作烹调器具带来的金属污染,其原理很简单,锅壁上的铁在铲子的刮蹭下,会有微量碎屑脱落,在遇到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之后,这些碎屑会变成铁离子混入食物当中,从而增加其铁含量。国外一些实验资料表明,用铁锅炒鸡蛋,鸡蛋中铁的含量能增加2倍左右。然而,这种混到食物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并不高,大概在3%以下。
与此相比较,铁壶煮水一来没有锅铲的刮蹭,壶壁的铁屑无法脱落;二来单纯煮水,缺乏酸性食物与铁元素反应,铁元素不能成为铁离子,也就无法被人体吸收,由此看来,铁壶煮水补铁的效果几乎可忽略不计。
许多喜欢喝茶的朋友认为,用不同器具泡同一种茶,茶汤的味道会有所不同。甚至有人说,用铁壶烧水泡茶,由于水的含铁量高,茶汤会有明显甘甜的味道,这也是众多茶人偏爱铁壶的原因。
对此,中国茶艺协会秘书长王琼介绍,用铁壶烧水泡茶的确会有不一样的味道,但与水中是否含铁无关。例如泡普洱和一些黑茶等老茶时,因为铁壶煮水升温快,保温效果好,水温能长时间保持在90℃到100℃之间,老茶中那股浓郁的味道能够充分浸泡出来。但是,像龙井、碧螺春这样的绿茶,以及铁观音这样的乌龙茶,更适合用70℃到80℃的水温冲泡,若温度太高,就会影响口感。也就是说,相比其他材质的器具,铁壶的优势就在于保温性强。
目前市面上的铁壶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保证都由生铁制成,大多数的国产铁壶为了防锈,表面都经过了特殊工艺的处理,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铁保护膜,这种保护膜与酸与碱都不会反应,不管用它做什么,都不会有铁离子溶出,也就是说,这种铁壶煮出的水,跟普通器具煮出的水一样,茶汤不会增加铁离子的含量。
既然铁壶根本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的效果,为什么现在市场的铁壶依旧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能卖到天价呢。据了解,除了部分商家有目的的炒作外,还因为有些铁壶制作精美,且包含了一定的文化价值。
铁壶以生铁为原料,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由于整个过程都需手工完成,制造出来的壶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绝对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所以它往往包含着制造者的艺术造诣,具备特殊的文化价值。时至今日,除了日本南部铁壶仍有创作和生产,一直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在昭和年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和战争而销声匿迹,因此今天能见到的日本老铁壶,少说也有数十年以上的历史。
然而记者了解到,中国市场上的所谓“日本老壶”很少是真的,大多是由国内厂商仿制的。一名国内知名铁壶制造商告诉记者,他们工厂完全是工业化批量生产铁壶,这样效率很高,一个月能产2000把左右的“日本铁壶”,他表示,像他们这样的铁壶厂国内有很多,生产铁壶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但做出来的产品跟日本出产的相比,也没什么两样,基本上都是靠商家炒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