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茶,茶饼如何保存
饼茶,茶饼如何保存?
茶饼的保存方法
抽气密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把茶饼装入铁罐内,并用抽气机抽去罐子里面的空气,再用白蜡封口,可以储藏三年左右,这种方法适合茶饼收藏者
冰箱冷藏:先把茶饼用罐子(最好是用陶罐)装好,放进冰箱冷藏,需要饮用再取出来
空气适度流通法:日常饮用的茶饼保存可以选择用这个方法,但不能直接放置风口或者把茶饼挂在阳台上;否则茶饼的茶气和茶味会被风吹散,冲泡后就会淡然无味
接近地面法:放置茶饼地点以一楼接近地面为佳。目的是茶可以自然与空气解除,借湿度温度醇化
普洱茶越来越卖不动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忍不住笑了三分钟!
老王,学茶7年,茶行业从业18年,龙井专研11年,国家一级评茶师,参与《代用茶》GH/T1091制定。想交流茶叶知识,请关注我。
卖不动?这是站在哪个角度问的问题?
咱们抖音平台,那都是在仓库卖,不是一饼一饼,都是一提一提的。
冰岛老班章各种名山古寨,满天飞啊那是,随便到一家卖普洱茶的店,没有这些古树、名山都不好意思卖普洱茶了,各种越陈越香,越放越值钱,各种直播间,卖的都是呼呼的,标价9999,直接99/饼,买一提更便宜!
哈哈,以上都是故意这样说的,卖不动,这就是恶果!
据说成本10的,20块的,都断货了,甚至有些直接拿绿茶压饼,可不是晒青绿茶!
普洱茶不用科普,现在估计都知道,云南的饼、砖、、、、等等,不是还有碎银子!
全都在收割韭菜,处于中间价格的,还能卖的动才怪呢
普洱茶,应该回归品饮属性,而非收藏和金融 ,这些概念下,无良商家那些垃圾货收割韭菜,完了一地鸡毛,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和茶农!
怪不了消费者、怪不了茶农,但是受伤的却是他们和整个行业。
给茶友看看今天刚刚看到的信息,有何感想。
普洱茶跟绿茶哪个好一点?
各有各的好处 绿茶是不发酵茶,天热可以降暑,去火,维生素高,抗养化性强等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属寒性,不宜空腹喝,但降三高刮油脂效果好;熟茶是人工全发酵茶,属温热性,天冷喝熟普可以暖胃养胃 关键在于什么季节喝什么茶还有就是要结合个人本身的寒、热性体质,饮食口味来选择茶 相对而言,绿茶在春夏天喝比较好,普洱茶天冷喝较好 另一点:切勿空腹喝过浓的茶(尤其是寒性的茶)
茶饼有毒吗?
有毒。处理后可以养花。 茶饼又称油茶饼是油茶果实榨油后的饼粕,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油茶饼的总能量为19600千焦/公斤、粗蛋白15.94%、矿物质3.37%、粗脂肪6.64%、可溶性糖4.3%、易水解多糖26.09%、难水解多糖12.44%、皂素12.8%。经测定表明,油茶饼营养物质比较丰富,其价值可与米糠媲美,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油茶饼中含有有毒物质皂素和影响家畜适口性物质单宁,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才能用作饲科。
普洱茶汤指的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普洱茶茶汤?
茶叶经过水冲泡后内含物质开始浸出,与水融合,便形成了茶汤,也叫做水浸出物。
可以通过茶汤汤色和滋味来审评一款普洱茶
汤色
茶品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又称水色,俗称汤门或水碗。茶品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和清浊度三方面去评比。汤色审评要及时,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氧化变色。
色度 指茶汤颜色。茶汤汤色除与茶树品种和鲜叶老嫩有关外,主要是加工工艺决定了各类茶具有不同颜色的汤色。
亮度 指茶汤明暗的程度。亮表明射入茶汤的光线被吸收的少,反射出来的多,暗则相反,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
清浊度 指茶汤的透明程度,汤色透明无杂质,能透见底,清晰明了,汤色浑浊,漂浮杂质较多,浑不见底。
部分汤色常见评价术语
黄绿:以绿为主,绿中带黄。
嫩黄:金黄中泛出嫩白色。
绿黄:以黄为主,黄中带绿。
浅黄:内含物不丰富,黄而浅。
黄亮:色黄、有光泽、黄而明亮。
橙黄:黄中微带红。
橙红:红中带黄。
深黄:黄色较深,无光泽。
褐红:红中带褐。
红褐:褐中带红。
深红:红而深,缺乏明鲜光彩。
清澈明亮:清净、透明有光泽,无沉淀物。
浑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昏暗:不明亮,但无悬浮物(暗,茶汤不透亮。叶适用于叶底,指叶色暗沉无光泽)
红浊:汤色红、沉淀物多,浑浊不见底。
红浓:汤色红而深浓。茶汤颜色红,且内含物丰富。
栗红:红中带深棕色。也适用于普洱熟茶的叶底色泽。
滋味
良好的味感是构成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茶品不同的味感是因为茶品中呈味物质的数量与组成比例不同而已。味感有酸、甜、苦、辣、咸、鲜、涩等。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味感是因为我们的舌头舌面上布满了味蕾,味蕾接触到茶汤后经过神经传递及大脑反应分析后呈现的不同味觉,舌头不同部分的味蕾也有不同的“分工”,如舌尖对甜味较为敏感,舌头两侧前部对咸味较为敏感,两侧后部则对酸味较为兴奋,舌心感觉鲜味和涩味,舌根则对苦味较为敏感。
品尝茶汤的滋味,适宜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主要按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等来评定级次。审评茶滋味要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
浓淡: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黏厚的感觉;淡则相反,内含物少,淡薄无味。强弱:强指茶汤吮入口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吐出茶汤时间内味感增强;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中口味平淡。鲜爽:鲜似食新鲜水果感觉,爽指爽口。醇与和: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滋味平淡正常。
在茶汤审评中有时会感觉不是很纯的滋味,可能与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注意区分就行。
茶滋味与香气关系密切。评茶时能嗅到的各种香气,如花香、熟板栗香等,往往在评茶滋味时也能感受到。一般说香气好,茶滋味也是好的。茶香气、茶滋味鉴别有困难时可以相互辅证。
部分滋味常用评价术语:
陈纯:汤味醇厚且留有陈香,无霉味。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醇和:醇而平和,回味略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醇厚:入口爽适甘厚,余味长。
浓厚:入口浓,刺激性强而持续,回甘。
回甘:茶汤饮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鲜爽:新鲜爽口。
水味:茶汤浓度感不足,淡薄如水。
平淡:入口稍有茶味,无回味。
青涩: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苦底: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