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茶文化,奶茶的历史
新加坡茶文化,奶茶的历史?
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大中华地区,中亚国家,印度,阿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奶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至今仍然是日常饮用及待客的必备饮料。
其他地区则有不同口味的奶茶,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玛萨拉的特殊香料闻名;发源于香港的丝袜奶茶和发源于台湾的珍珠奶茶也独具特色。
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是家常美食之一,风行世界。奶茶品种包括了奶茶粉,冰奶茶,热奶茶,甜奶茶,咸奶茶等。
你能想起多少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国画
2.中国书法
3.篆刻印章
4.中国结
5.京剧
6.皮影
7.武术
8.秦砖汉瓦
9.兵马俑
10.桃花扇
11.景泰蓝
12.玉雕
13.中国漆器
14.红灯笼(宫灯纱灯)
15.木版水印
16.甲骨文
17.钟鼎文
18.汉代竹简
19.茶
20.中药
21.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22.竖排线装书
23.剪纸
24.风筝
25.佛
26.道
27.儒
28.阴阳
29.禅宗
30.四书五经
31.孝服
32.纸钱
33.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34.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
35.祥云图案36.中国织绣(刺绣等)
37.千层底手工布鞋
38.旗袍
39.蜡染
40.中国瓷器
41.青铜器
42.鼎
43.敦煌壁画
44.年画
45.鞭炮
46.谜语、对联
47.饺子
48.罗盘
49.象棋
50.围棋
广东英德市有什么地方最值得去游玩?
英德好玩的地方多不胜数,比如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风景区和仙桥地下河,下面逐一为你介绍这些景点。
英德飞来峡古人歌咏雄伟险峻的飞来峡,今成波光粼粼的碧湖。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这是宋代大文家苏东坡当年游览清远峡之后,留下的震撼诗句。
飞来峡是北江三峡中最雄伟、最险峻的,峡江两岸各有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千姿百态。水库区内的浈阳、盲仔、香炉三个峡谷素有“小三峡”之称。
很早开始古人便已经开始歌咏这个群山葱郁连绵,在山谷中形成的风光漪丽而未被拦截的峡湖。
由于这一带地处山区,常出现山洪爆发。1992年国务院批准兴建飞来峡水利枢纽;次年,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成立;1994年10月18日动工兴建,1998年大江截流;飞来峡大坝位于飞霞山上游18公里的北江河段,大坝总长3千米,以防洪为主。
拦截的大坝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游人不许进入,但可以到飞来镇对开的堤坝上远观。
大坝的拦截形成了一个7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昔日奔腾的北江来到这里,也变成了一个温驯,波光粼粼的碧湖。
从飞来峡镇沿银英公路往黎溪镇方向行驶,有一段14公里沿着湖边走势修筑的沿湖公路,它曾经被号称“最美的沿江公路”。这段原先是旧的京广铁路,公路就是利用弃置了的铁路路基修筑而成。
在这10多公里的距离内,有几百年历史的丰盛古寺,古时的浈阳关即现时的连江口镇和浈阳仿古镇几个旅游点。
行驶在“最美的沿江公路”上,开启车窗,吸着湿润的空气,尽情饱览飞来峡湖沿途和湖光山色,十分惬意!
一排停泊湖岸边的小船,山水相辉、构成一幅如画般美丽的画面。
丰盛古寺丰盛古寺始于宋朝淳化年间,历经千年。有规模的复建于清代,距今也300年。文革时期古寺遭到毁坏,后经修复再度开放。
古寺环境优雅,禅境深幽,被万顷碧波的慈湖、和青山绿林所环抱,已成世外桃源,亦是人间仙境。
进入古寺需从码头乘船,登上慈湖,南边是丰盛古寺的山门,跨入门内便是古寺的前院。
2004年11月13日举行大雄宝殿落成暨诸佛圣像开光大典,由于2003年迎请从九华山来的诸佛、菩萨时出现“日晕”天象,这种奇特或许是巧合的天象,曾哄动一时。
自此,沉寂了多年的丰盛古寺声名又再远扬,香火旺盛。附近的人常常来寺内烧香、祈福,庇佑家人平安。
入到院内,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大雄宝殿。古寺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寺院内还现存大量原古寺的牌坊、功德石碑、石柱、香炉等,其牌坊“丰盛古庙”石雕字样仍十分清晰、刚劲有力,上刻“道光五年沐浴弟子众信仝立”等字样。
寺院右前方一棵十分灵气的千年古榕,古榕曾经一度枯萎,后又奇迹般地复苏,最为奇特的是与松树合抱为一体。因此,该树被当地人民封称为“丰神树”。
根据植物学家的分析,这棵古榕树的树龄约有1500多年。
悬挂在僧人舍上走廊,铸有“丰盛古寺”的铜“钟”。
内里摆放500罗汉像的罗汉殿,在夕阳映照下,弥漫着醉人的色彩。
从免费开放的丰盛古寺返回的路上,站在桥上眺望远处的黎溪镇。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镇上居民大都经营旅游相关行业——旅馆和食肆
连江口镇浈阳关接着,来到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连江口镇,它距离广东英德市区25公里,是北江小三峡之一的浈阳峡,亦是旧皇朝兵家必争之地。
汉代赵佗在南越称王后,就于浈阳峡下游不远的江口咀筑万人城,屯兵万人扼险,阻止汉兵南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镇内的浈阳峡文化旅游区是粤汉铁路旧址。上世纪的80年代时,是繁忙的京广线上的一个小型火车站,后来因为铁路运输网络的迅猛发展,连江口站的历史使命也随之完成,被弃置不再使用。当地政府充分地利用这宝贵的资源,将这个小站改造成为悠闲的旅游小镇,也由于宣传得力,渐渐成为珠三角人喜爱前去的旅游景点。
2017年,连江口镇获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发布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称号,公示的特色小镇276个,其中广东省14个,而清远市仅有1个。
停放在小镇内的蒸汽机车头,很多的游人攀爬拍照留影,尤其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文化旅游区的文化广场,主要经营英德本土的特色产品;英德红茶、笋干、鱼干和农副产品等。
九大簋(gui)——意味着筵席极为丰富,寓意“九子登科”、“长长久久”,菜款包括河八仙、传统咕噜肉、粉葛扣肉等九种菜作为主食。
连江口的水质清淳,河鲜种类多,味道鲜美,以桂花鱼、马面骨、和顺鱼、边鱼等最为出名,它同时是奇石的出产地。
小镇的旅游配套设置已日渐完善,有各种特色的客栈供选择。
景区内还有供度假客人享用的露天咖啡茶座。
镇内的古码头历史也较为悠久,过去,粤北地区的木材从上游放木排至码头作中传,然后才将木材运往省内各地。
夕阳西下,凉风习习,呆坐古码头眺望湖中,一幅幅唯美的渔舟唱晚剪影画展现眼前……
美食推荐
在黎溪镇与飞来镇之间的牛皮塘(移民新村),分布着众多经营河鲜的河鲜舫,那一带的河鲜价格相对地比其他的地点要便宜,他们全凭口碑进行经营。
推荐菜式:豆腐杂鱼汤、豉油皇河虾仔、黄骨鱼、老鼠骨、竹白、鸭嘴鱼等。
自驾路线
从广州驱车前往飞来峡景区约2小时的车程;1.乐广全程高速行至飞来峡镇驶出,2.广清高速行至古钱岭(银盏)出口驶出,沿银英公路往英德方向行驶,均可到达飞来峡风景区。
以上介绍的二处景点均不收费,适合一至二天作为家庭或亲子游的线路。
英德仙桥地下河远古神秘静谧的洞穴,充斥着梦幻传说的石笋和钟乳石。
俨然喀斯特地貌亦是广东英德的标志性特征,通常以裸岩的状态分布,其中隐匿无数的神秘洞穴,这些神秘的世界多数不为人知,极少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仙桥地下河位于英德市横石塘镇仙桥管理区,1997年10月1日, 经英德旅游局和横石塘镇多方筹集资金开发建设下正式开始接待游客。
地下河由两段暗河和中间一段明河联成,全长约13公里。这是乘客游客乘舟览胜的切入洞口。
第一段暗河当地人称“仙宫前门”,全长约300米。洞内有盘居的“仙燕”,凌空各异的石笋。穿出岩口暗河就来到了翠竹掩映,溪水缓缓流淌的九曲溪,翠竹婆娑的这段明河全长1500米。第二段暗河人称“仙宫花园”全长约5公里,但是目前开放游览的只有1.3公里。 地下河呈“龙”形,像一条巨龙化身,水深5—6米,宽7—25米,高8—30米。地下河水深切入岩,侵蚀到岩床的心脏地带,石灰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被水分解,故洞穴内的河道被分割成千沟万壑。在数千万年的漫长光阴中,含有沉淀物的积水常年叮咚,”滴水成石“的”倒挂雪莲“。在数千万年的漫长光阴中,含有沉淀物的积水常年叮咚,”滴水成石“的”倒挂雪莲“。含有石灰质的水,滴落在石床上形成钟乳石,远古的洞穴中充斥着这种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梦幻传说的“长白山”,钟乳石晶莹洁白,如高约6米,长17米,银妆素裹,名副其实。人们赋予这奇景为"情人岛",很浪漫的名字吧?这个像是一本厚厚的被翻开的书,名为"无字天书"。由于这一段河面洞厅结构错综复杂,干回万转,所以至今还没有找到出口。目前只能深入1300米,之后要从原路返回。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当目前世界第一的美国建国才两百多年的时候,我们却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当其它文明古国相继灭亡,唯独中国仍然屹立于东方。
当秦始王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思想的时候,别人还处于兵荒马乱之中。
当我们统一儒家思想时,别人还处在各宗教的纷争中。
当我们的四大发明出现。
当我们的大唐盛世出现。
当郑和下西洋
当丝绸之路兴旺
…………
我们拥有灿烂的文化底蕴,我们曾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最令人向往的国家。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最具有延续性和代表性。
虽然我们经历过磨难,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表明我们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民族。如今,通过我们的勤劳和智慧,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外国人用了几百年才能走得完的路。甚至很多行业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我们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自信来自实力,中国人正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
你知道哪些与天津有关的文化名人?
#了不起的天津#
骆玉笙、马三立、赵佩茹、梁斌和鲁藜,他们都和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五位文化名人好比五座山峰,让人们仰望。
骆玉笙
我是喜欢骆派京韵大鼓的。京韵大鼓虽然姓京,可开花结果在天津。京韵大鼓开创者刘宝全把木板大鼓变得雅致了。骆玉笙则是在刘派大鼓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剑阁闻铃》《丑末寅初》都是家喻户晓的精品。京韵大鼓在天津发展和传承,涌现出多个流派,刘派、白派、少白派、骆派,真可谓流派纷呈。但这么多的流派,唯有天津的骆派京韵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是骆玉笙把京韵大鼓推向了一个高峰,让更多人领略到京韵大鼓的艺术魅力。
骆玉笙去世后,现在新的优秀作品少了,传统作品挖掘整理得又不够,甚至是“剑阁闻铃铃声不断,子期听琴琴声不停”。除了少数的专业演员外,大家演唱的多是《丑末寅初》《剑阁闻铃》《子期听琴》等老段子,骆玉笙那么多好段子有没有可能重新整理再度登台呢?
马三立
马三立大师是一个可亲可爱的老艺术家。他开创的平民相声更口语化和生活化,最重要的是没有上韵的口白,节奏不连贯,好像总是在想,可听起来却显得那么自如大气,现如今这样的表演可谓凤毛麟角。
我们现在有个误解,是年轻人说相声比过去的大师好,说实在的,相比之下,差距还是较大,与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相比都是无法接壤的,尤其是相声文化的精髓以及表演的火候和基本功。从现在年轻人说相声里用贯口就能看出来,快而不清,乱而不美。听马三立表演《开粥厂》《夸住宅》《白事会》等,所用的贯口都是那么轻松自若,游刃有余。
传统经典相声《扒马褂》这么多人在说,但我认为使得最好的还是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他们的表演叙述风格一绝,谈笑风生,让观众觉得他们在聊天,年轻演员难以企及。当下青年人热爱相声是件极大的好事,但我也很忧虑,千万别把相声说浅了、说白了、说俗了、说歪了。相声演员要的就是基本功,真心期待年轻的相声演员是在传承马三立大师,不是简单模仿。
赵佩茹
赵佩茹在相声界是公认的捧哏大师,他是在1962年跟马三立搭档的。那时,马三立的搭档张庆森因为双目失明无法上台,曲艺团决定让赵佩茹给马三立捧哏。这个决定把马三立和赵佩茹的相声地位奠定下来,强强合作,风格相配。马三立说赵佩茹是一个知道得多、见得多、会得多、舞台经验多的老演员。这四个多的评价很准确,也很生动。赵佩茹和马三立搭档以后,很快适应了马三立的表演手法,在包袱的尺寸上拿捏很准,捧哏的节奏恰到好处。不论马三立正铺也好,反入也罢,赵佩茹都能把包袱抖响。赵佩茹从来不抢包袱,该给的一定要给。马三立也是如此,为了让赵佩茹活起来,等着他甩包袱。赵佩茹以前给小蘑菇捧哏也是如此,他在台上稳健大方,语言节奏鲜明。把包袱使得又脆又响,配合得天衣无缝。我曾经听过苏文茂和赵佩茹说的《全德报》录音,赵佩茹犹如一个掌舵的,把苏文茂捧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把捧哏艺术发展到一种通透的境界。
梁斌
梁斌,看他讲文学之道时,觉得他就是朱老忠,他就是冀中农民的英雄形象。应该说,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农民的巨著,难以超越。小说对农民问题的深刻揭示,最成功的就是刻画了朱老忠这一典型人物。朱老忠是跨越新旧两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性格集中地体现了农民对地主世世代代的阶级仇恨,体现了为党所启发、所引领的农民的革命要求。因此,朱老忠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形式创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收获。
鲁藜
鲁藜是福建人,但长期生活在天津。鲁藜当年那首《一个深夜的记忆》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诗歌的影响力不如小说,但鲁藜的诗歌却充满了创新和思考,比如他那首著名的小诗《泥土》,在社会流行不是偶然的。
诗歌不在长短,而在它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引发你的联想,对人生和推动社会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藜认为,如果你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刻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鲁藜的这首小诗,深刻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
阅读鲁藜的诗句,他总是谆谆告诫人生的哲理,指出生活的真谛。他说,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几分天真童心,要快乐、开朗,做个幸福、知道温暖的人。该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该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
这些告诫虽说来自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现在看来依旧有意义。想来,如果世界如诗,那么鲁藜生命如花。
天津是个出文化名人的地方,源源不断,文脉相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