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吗,冻顶乌龙茶和铁观音回甘味的区别

2023-03-31 137阅读 0评论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吗,冻顶乌龙茶和铁观音回甘味的区别?

铁观音和冻顶乌龙的区别大致如下:

1、同属乌龙茶系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吗,冻顶乌龙茶和铁观音回甘味的区别

2、茶树的品种不同

3、冻顶乌龙属“闽北乌龙”,而福建铁观音属“闽南乌龙”

4、发酵程度不同,福建铁观音发酵度8~18%,台湾乌龙为50~60%

5、工艺不同,主要区别是福建铁观音制作工艺中没有“回软”工序

铁观音是属什么茶?

乌龙茶。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七大茶类之一。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铁观音的功效与作用众多,因而知晓如何泡出一杯好的铁观音也是挺重要的。

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意思就是水以山泉水最好,茶具以小巧方便为佳,如果用炭火来烧水那是最好不过。

铁观音的泡法

铁观音传统的泡法是用盖碗泡,水尽量用纯清水来泡,水温九十度左右为宜,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第二道水十五秒为香,以后每道顺延十五秒,最好不超过七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无明显茶香后属茶渣,虽有味实无保健之效,铁观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为好茶独有所以品茶以新茶为佳,且上好铁观音有酸度,若久存则酸度渐失去。

想知道哪种茶对身体更好?

谢邀,作为一名世代做茶的茶人来简单回答一下。

小弟家在安溪长坑,老爸做茶30多年,这么多年茶叶喝下来也是略懂一二,在茶叶界有一句话很出名,那就是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同品种的茶叶,甚至是不同价格的茶叶,都没有高下之分,只要适合你的口味,或者有利于你的身体就是好茶。

那么金骏眉跟铁观音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二者都是福建的名茶,铁观音是乌龙茶系,产于安溪,在闽南一带更为盛行,曾经更是风靡全国,如今市场占有率稍有下滑。

金骏眉则是红茶系,产于风景区武夷山内,在闽北一带较为流行。

金骏眉是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改良的红茶,近年来逐渐兴起,红茶的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有着暖胃的功效,很多人说养胃其实是不对的,红茶是熟茶,烘烤后寒气不重,相对应只是对胃没有刺激,所以说养胃是不对的。

而铁观音呢,属于半发酵的茶叶,福建安溪的传统工艺茶,一年之中只有春茶秋茶质量最好,先后流传至日本台湾,可以说发扬最广,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持久,有七泡有余香的美称,但是相对于红茶,刺激性还是比较强的,有胃病的人不建议饮用。

我是爱喝茶爱打球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交流~

那么说是不是跟铁观音一样?

大红袍是闽北乌龙茶,不是青茶。和闽南乌龙茶(铁观音,闽西漳平水仙等其他乌龙茶)有很大区别。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茶山土壤是岩石碎砾,因此也叫岩茶。在工艺上,和其他乌龙茶本质区别在于,手工炭焙。优质木炭焙火,这也是考验茶叶内质的一个工序。而铁观音等其他乌龙茶,是用电烤箱烘干。内质薄的茶叶,经不起炭焙的。

因为木炭焙火,大红袍可以常温存放,不需要冷藏之类的,温和不会刺激肠胃。铁观音等青茶通常要冷藏,容易跑香,肠胃不好的人喝了会比较刺激不舒服。

乌龙茶发酵是哪个环节?

第二道工序第四个环节。发酵是制造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发酵在乌龙茶也叫做青。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

其初制原理步骤如下:

鲜叶——晒青——凉青——做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干燥

这里要注意的是,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派别,它们的制工原理都是一样的,但各地方的实际工序和描述可能会有所差异。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1、采摘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2、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3、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