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茗,2017年的普洱茶头春茶价格回上涨吗
南茗,2017年的普洱茶头春茶价格回上涨吗?
每到春茶季节,市场都有各种的猜测,之前,农业部门都会发布春茶价格行情预测,其实这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只不过,这种习惯性的势力依然存在,自然沿袭下来,然而,市场的判断往往则近乎玩笑。
云南的茶叶有早生种,相对而言,云南茶区相较其他茶区的茶叶上市要早一点。但是,春茶尚未上市,即有山头茶的报价表上市,在各种自媒体之间流转,也在各自的朋友圈展现,其实不然。
实际上到现在也仅仅是部分小树茶开采,古树茶则尚未发芽,也就不可能有报价出来。
古树茶的报价体系不同于小树茶的报价体系。
古树茶按照区域、山头、采摘的季节,甚至春茶被分为头春,二春,春尾不同的采摘时节,按照采摘时节、区域如此来定价。
小树茶则基本按照级别来定。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于大规模的生产来说,也较为实用。
小树基本是按台地种植,采摘方便,管理方便,如此,要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皆可。
古树茶则是单株种植,自然长高,需上树架梯,要保证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就比较困难,何况古树茶价格按山头划分,能采摘到一芽三四叶,岂不是更值钱?
由于规模数量不成对比,这样一来,小树茶的价格历年比较均衡,大约都在40元左右的均价徘徊,低的10元,高的卖到100元已经是天价。小树茶的毛茶产量高达30多万吨,如此天量,茶农也不敢随意涨价。收购方也不会随意提高价格,所以,每年农业部门的预测价格都是参照前几年的数字即可,也相对准确。
然而,古树茶则不同,产量稀少,总量也才3000吨不到(这是云南省茶办公布的数字),一些特有的稀少产区,甚至产量更是无法实现商品化运作。举个例子,薄荷塘产区总共就只有39颗高杆古树,一颗高杆古树的毛茶产量最多三、四公斤,这还是春夏秋三季的产量,现在全国的茶客都在抢一些稀少产区的古树茶,平均下来,摊到每个客户的头上,能有个三五公斤的毛茶已经算不错。既然产量少,那么,只要有一个人抬价,把鲜叶的价格抬到6000,4公斤鲜叶炒一公斤茶,那么,价格就变成2.4万的天价,茶农之后就按此价格定价。
这是稀少产区的特殊的价格机制,因为购买者也仅仅是圈子内交流,无需流向市场,在这种体系内是可以说合理的。
而这种模式则可以说明,古树茶的定价有其随机性。除非是一些比较大的古树茶产区,比如景迈山、贺开山,因为数量大,那么,相对不可控,同时,市场表现也是价格比较低。
正因为古树茶定价的随机性,所以,在茶叶没有下来之前,所有的预测其实都是一种荒唐。行业内的人之所以愿意传播,是本身报价就高出了往年的真实行情许多,买涨不买跌是大家的期许
其实,这恰恰暴露了行业内的心态,大家还是天然地认为原料才是一切。然而,事实上,古树茶如果仅仅是靠一个概念,靠一个原料,就能保证是好茶?
古树茶有其特殊的地方,稀少产区的价格又和古树茶不同,只要稍微加以运作,甚至一公斤高价毛茶就可以抬高如弯弓、薄荷塘、茶王树、白沙河、桐菁河、茶坪等等这些稀少产区的价格,这实际上与大面积的市场毫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讲,市场一片低迷,抬高某些产区的价格有着泡沫更好喝的作用。但是,从广阔的云南市场而言,古树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料而已,并非能主宰这个市场
版权说明
来源▕ 吴疆说普洱 微信号: wujiangshuopuer
了解更多普洱茶选购、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评茶师红傧个人微信号:dydy20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如何划分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
云南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古树茶资源,云南古茶树不仅树龄大,而且古茶园面积大、分布区域广,六大茶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六大茶山还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有部分茶友会将两者混淆,有茶友在微信号(6480348)中留言"请问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有不同的版本,我老是容易混淆,能详细讲解一下吗?"所以本期就为茶友详细解析: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怎么划分的?
一、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分别是?
要知道"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怎么划分的?",肯定首先就要弄清楚、搞明白: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分别是哪六座茶山?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新六大茶山"的"新"是指茶山命名时间的先后,而不是指茶树种植年代的先后,事实上新六大茶山种茶历史总体来说,反而远早于古六大茶山,且其古茶树面积更大、树龄更长。二是、因为历史更迭、天灾人祸、地名更改等因素,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这也是为何会有不同版本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原因,下文为方便读者区分,将最初版本的六大茶山称为初代六大茶山。初代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如今的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
曼撒最初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而后期因为瘟疫、地名更变、战乱等因素,曼撒逐渐没落而名存实亡,距离曼撒20公里外发展为茶叶重镇的易武,迅速取代曼撒成为古六大茶山之一,现在曼撒和易武所产的茶叶统称易武茶,或易武曼撒茶。初代新六大茶山:佛海、勐宋、南糯、南峤、巴达、(澜沧)景迈。
此处所述的新六大茶山为最初版本,之所以说是最初版本是因为上述版本中的佛海是现今的勐海的旧称,而勐海是解放战争之后,政府于1953年1月对西双版纳傣进行地域调整和改制后才出现,并沿用至今。因为地名变更、地域划分调整等因素,现在新六大茶山又和最初的新六大茶山不太一致,如今认可度较高的版本为: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
二、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划分
1、历史因素初代的古六大茶山最早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进士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原文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朝时期对普洱茶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为普洱府,而当时只有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管辖(版纳为当时的小行政区域,类似现在的镇或乡之类)。但在澜沧江以西还有六个版纳的区域也有古茶山,却没有划归普洱府管辖,所以在清代的文献中,就只记载了位于普洱府管辖内的六个版纳中的古六大茶山。现在的古六大茶山与之前初代古六大茶山,差别在于曼撒没落,易武兴起。而初代新六大茶山是到民国及建国以后才被命名。
那时,随着大批茶庄和大型茶企进入佛海(现今勐海),人们才惊异地发现,在澜沧江西岸,清朝普洱府管辖的六个版纳之外,原本属于明朝车里宣慰司管辖的另外六个版纳竟然有大面积、连片、树龄成百上千年的古树茶,人们随即以"江外六大茶山"为之命名,曰:佛海、勐宋、南糯、南峤、巴达、(澜沧)景迈。"江外六大茶山"也就是"初代新六大茶山"。而现在认可度较高的新六大茶山与初代新六大茶山,差别在于佛海因为西双版纳进行地域调整和地名改制变化较大,布朗取而代之。
2、地理位置
在地理位置上,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划分是以澜沧江为界限:古六大茶山位于在澜沧江西北方向,所以古六大茶山又被叫做"江北六大茶山"和"江内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位于在澜沧江西南方向,所以新六大茶山又被叫做"江南六大茶山"和"江外六大茶山"。并且,更为准确的来说,原本并不存在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这种称呼,而是以"江北""江内",以及"江南""江外"来分别称呼澜沧江两岸的茶山,不过对于不了解六大茶山地理划分、茶山历史和现状的人而言,这样的划分很让人疑惑、容易混淆,所以后来才用"新"和"老"来区分。以上就是,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划分,以及不同时期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差别。
作者|子瑜,本文为南茗佳人原创,说茶网(ishuocha.com)首发转载请注明。
普洱茶为什么那么贵?
因为极品的普洱茶长在三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树上。
我在管理咨询公司工作,有客户是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商,对其从古树、加工、销售做了实地的全产业链的调查,所以对普洱茶有初步的了解,知道贵在哪。
有图为证三百年古树
千年树王
在喝其它普洱感觉不好喝了呢?
我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如下:
1,可能存放有问题,不知道这个茶是多少年份的,也不知道到您朋友手上有多长时间了,但是从让您感觉不好的平平淡淡和口腔干燥来看,有可能是存放出了问题。列如茶饼裸露,被风吹,日晒,太过于干燥,沾水或沾过水汽又风干等,都会使转化过快或茶气流失,或转化不均匀等。从而造成您感觉到的现象。
2,也许您身体状态不佳或者刚吃过腥辣等刺激刺激性食物,前一天没睡好,精神差,口腔味杂等会造成品不出茶滋味的现象。如果是这个可以找个机会再试试看。
3,也许您的口感或身体已习惯了现在的口粮茶,或者您喜欢味苦,茶气重的茶。西归茶是前四五泡也茶气充足较强,之后逐渐转柔弱顺口,也许它的茶气还达不到您的期望,但是话又说回来,说茶柔,甜等特色的时候,并不是指它的 茶气差。
4,或者您朋友被蒙了,总体来说,正经做茶的普洱茶商家一般不会太黑,不至于拿太差的茶冒充四千多的,但是一些倒卖,不正经的,只求一时之利的就不一定了。这还得问问您朋友是哪里买的茶,是不是一直购买的老商家,还是其它。
普洱茶涩的原因?
①投茶量过多,会导致茶多酚类可浸物溶于水的浓度变大,对涩感的体验自然就变大了。泡普洱生茶时,以南茗佳人175毫升盖碗冲泡为例,投茶量通常为7克,以这样的比例进行冲泡茶汤的浓淡较为适宜。
②冲泡新制的普洱生茶时,若是泡茶的水温过高,会导致茶多酚类可浸物随高温大量淅出,使得涩味物质含量增加,人体的神经对涩感的体验感也随之增大。
③泡茶的时间没有掌握好也是使得涩感明显的原因之一。闷茶的时间过长,使得多酚类浸水物质含量增加,导致涩味明显。
④泡茶的水质也是影响普洱茶涩感的原因之一。水质硬度大的水,活性差,对茶中可浸出物的溶解度低,使得茶的涩感凸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