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高山茶,老白茶品牌
阿里山高山茶,老白茶品牌?
1、卢正浩
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始于1933年,正宗西湖龙井茶的杰出代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梅家坞村第一任书记卢正浩的子女,为了完成父亲生前“要把西湖龙井发扬光大”的使命而成立的品牌公司。主营龙井茶、绿茶、大赤甘、祁红香螺、毛尖茶叶、云雾茶、正山小红种、安吉白茶、瓜片茶、碧螺春、大红袍、金骏眉、黄山茶、武夷茶等等29种名茶。
2、品品香
品品香茶叶品牌隶属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福鼎白茶、太姥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白琳工夫红茶及茶具、茶食品等。
3、冰雪冲茗/BXCMINE
福安市芯芳茶业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加工茶叶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营白茶、红茶、大红袍、白毫银针、白牡丹、金骏眉等产品。
4、艺福堂/EFUTO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花草茶知名品牌,互联网茶叶影响力品牌,杭州市著名商标,杭州名牌,代用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专营西湖龙井茶、兼营世界各地名优茗茶及花草茶、茶具的现代茶业企业。主营大麦茶、胎菊、西湖龙井茶、国礼茶、富硒红茶、小叶苦丁、春茶、果味茶、枣茶等等200多种茶叶。
5、芳羽
安吉芳羽茶叶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中国白茶之乡”之美称的全国生态县一安吉。主营白茶、绿茶、安吉白茶、明前茶、山绿茶等等。
6、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协会,知名(著名)茶叶品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名茶,第11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指定用茶,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主营绿茶、安吉白茶、玉露茶等等。
7、中茶/CHINATE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茶业知名品牌,始建于1949年,中华老字号,中粮集团旗下成员企业,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主营云南七子饼、大红袍、六堡茶、枣香砖、云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等42种茶叶。
8、小罐茶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是互联网思维、体验经济下应运而生的一家现代茶商。主营特级黑茶、特级大红袍、特级白茶、特级红茶、云南普洱熟茶、龙井茶、乌龙茶、台湾高山茶等等。
9、西湖
西湖茶叶品牌隶属于杭州茶厂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浙江省杭州茶厂,始建于1949年6月,素有 "东方第一茶厂"之美誉。
10、璟福源
璟福源茶叶品牌成立于2001年4月17日,隶属于福建安溪景福茶叶有限公司。主营冻顶乌龙、茉莉花茶、东方美人茶、梨山茶、阿里山茶、高山茶等等。
坦洋工夫该怎样冲泡?
欢迎关注【懂茶帝】!
坦洋工夫属于红茶,原产于福建福安市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现产于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福安倚山临海,地貌倚低山丘陵为主。这里“晴天遍地雾,雨天满山云”。生长在这里的茶树,饱受烟岚雾露的滋润,茶树芽叶厚嫩柔软,营养物质丰富,制成的坦洋工夫,香高味醇。
坦洋工夫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外形条索圆紧匀直,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有桂花浓香,滋味醇厚甜和,冲泡后的茶汤,即可清饮,又能调饮。
冲泡坦洋工夫,可以选用白瓷杯(碗)做冲泡器,再冲上90度山泉水为宜。
台湾有哪些极品高山茶系列?
大家都知道台湾产茶,而且台湾产好茶,主要生产的是乌龙茶。
乌龙茶是台湾茶的代表,而高山乌龙茶又是最受爱茶者喜爱的茶叶,极品高山茶那就是台湾最好、最贵的茶叶了。
高山乌龙茶是以海拔高度来评定品质、制定价格,通常海拔愈高,品质越好、价格就愈好。其中,梨山地区茶园最高达2500米,茶叶产量少、品质好,一直都是台湾顶级的高山茶叶。
台湾高山茶叶有三大产区,包括梨山茶区、阿里山茶区与杉林溪茶区,所产的台湾高山茶叶品质都是一流的。过去,阿里山茶知名度在大陆最高,不过,这几年大禹岭的茶已经成第一。
如果说台湾极品高山茶,梨山茶区的 大禹岭茶 及 福寿山农场茶 就是其中的顶尖产区。大禹岭茶海拔最高达2800米,福寿山茶最高也2500米,是台湾最顶级的极品高山茶产区,售价一台斤(600克)售价从7000元到10000元新台币。至于大禹岭茶,海拔从2200米到2800米都有,价格也因为茶园高度略有不同。
台湾另一个选择好茶的标准是比赛得奖茶,台湾每年都有茶的比赛,也会去参加大陆的比赛,而一些得奖茶即使知名度不是最高,茶叶产区不是梨山、阿里山,却因茶叶好、制作好,而夺得名次。这些得奖茶身价立即翻倍,像多次得奖的新北市坪林的文山包种茶,能卖到每台斤十几万台币。
若是排除比赛得奖茶茶,台湾最贵茶叶就是福寿山、大禹岭这两个茶区的极品茶了。阿里山茶多少钱?
台湾的一斤相当于大陆的一斤2两,一般一斤阿里山的高山茶不管是金萱或乌龙茶大约是800~1500元(新台币)一斤,好的有2000~3000元一斤的,至于所谓的获奖茶卖到1万~2万元都是很正常的 1RMB大约=4.5新台币(随汇率变动)
你认为茶叶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若就“中国茶文化”而言,茶道君认为茶的关键不在于品饮,更多的是茶文化的内涵上。
而从茶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其“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尤为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更高的品茗境界,成了“吃茶去”的指明以及茶道的精神之源。
周渝先生在创立紫藤庐时所说的两句话“自然精神的再发现, 人文精神的再创造。”我想这可能是对茶文化最好的概括。
(台湾著名茶人周渝先生)
茶生于山野间,本来就是自然之物。而当茶从一片树叶经由制茶人的手艺做成可以品饮的茶叶时,也就赋予了文化的涵义,承载着人类的技术文明,至今关于茶的遗迹太多太多了。
在我国“非遗”名录的“传统技术”类别中,收录在列的关于茶叶制作工艺的项目已经涵盖了6大茶类。
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得以从国家层面的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有国家制度予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品茗,也从品鉴茶的味道,继而变为品其背后的自然生态,已经超越对茶本身的味觉品评,而步入艺术审美的范畴。
陆羽的《茶经》则首次把茶事提炼为一种艺术。
煮茶原是一种物质生活,但陆羽竟将其创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把人文精神与自然境界统一起来。
于是寻茶之味,在山头,更在心头了。
当然,若只是把茶之文化归于艺术审美也是不够的。透过艺术审美,还可以思考茶的哲学。
最直接的就是对茶品、人品的讨论——即对茶性的拟人化表达,对自然与文化及其内在关系的探讨。
以茶拟人最为有名示例当属苏东坡的《叶嘉传》了。他将茶的自然属性及其形态引入到了人文精神。
要知道,先前中国老百姓不太注重茶文化,因为每天要饮茶,方知青、红、黄、绿茶之类,这多半是和自己的饮茶习惯有关,更别提在药用时代,用茶连接人文精神。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茶性与人性中有着某些共通相近之处,这成了茶与人,茶的自然属性与人文精神相契合的可能。
陆羽《茶经》云:茶味“隽永”,“茶之性俭”。
裴汶《茶述》道:“其性精清,其味淡洁, 其用涤烦, 其功致和。”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更说茶是“清和淡洁”的。
可见,茶与人有着“性之所近”可沟通的一面。
不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领略了茶事之美,更是借由茶性之洁,表达人的高雅情操。
即茶品与人品似乎有着契合与对应的关系,人性中清虚和穆,简淡恬静的一面,就与茶之清淡和雅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由茶这一载体,开启了自然与心性沟通的管道,自然与人文由此勾连与融通,这也便是茶道产生的缘起。
由茶事到茶道,茶生活也由单纯的口腹饮食的日常生活上升为人文雅趣的文化行为。
品茶之茶性、人性,以茶为镜,思考天地万物、天伦人伦,以致于敬天爱人,这或许是品茶的最好境界了。
古人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承中国茶文化,当代青年也应当首当其冲。
(最年轻的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陈孝文)
虽振兴中国茶文化的呼声已经响起了许多年,但仍抵挡不住时尚快饮品的冲击,一直到今天,茶文化振兴和弘扬之路仍很长。
但无论怎样,前人的劳苦功高,我想唯有让读者自己深刻而又具体地感悟,才能读懂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开阔我们的眼界,才能达到真正的弘扬吧。
相信假以若干年,庶能有成!
请关注“茶道新生活”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茶文化。
参考资料:
[1] 周渝:《茶馆的过去与茶文化的未来》
[2] 赖公欧:《茶文化: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体》,载《农业考古》1997年2期
[3] 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见《茶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4] 陈香白:《论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载《农业考古》1992年4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