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道的诗句,茶叶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2023-02-16 166阅读 0评论

关于茶道的诗句,茶叶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感谢邀请。

茶,最早发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现在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饮茶,其商业价值仅次于咖啡——因为很大的消费量在产地——由种茶人自己喝了,没进入市场。

关于茶道的诗句,茶叶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茶,需要一个界限明确的定义——是指山茶科植物之茶树(Camelia sinersi)的新梢芽叶,泡在新滚开的水中制成的饮料。其他假其之名,以行销之实的各种“茶”——包含这种植物成分的算衍生品,不包含的算蹭热度。

唐代陆羽被称为“茶圣”,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书,叫《茶经》。按他的说法,中国远古先祖神农氏即开始种植茶树。

有时候,“歪果仁”比较较真儿,《不列颠百科全书》说,神农氏是在公元前2737年左右把茶当饮料的——真够精确。当然,这部书也注明了,这是“据中国的传说。

不过,中国的学者,包括植物学家坚信,在西周初年,就是3000年前的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已经人工种植茶树了。

这除了植物学上的研究以外,还有古文献的考证。《神农本草经》和《晏子春秋》都有相关记载。最有说服力的,是《诗经》,《豳风·七月》里,有“采茶”的诗句。

但也有两个问题——第一,当时“茶”不叫茶,叫“荼”;第二,当时的茶,不是用热水冲着当饮料喝,二是伴着当凉菜吃,而且说这有消食去火的功能。

“茶”字,的确由“荼”字发展而来。唐以后历代的不少学者考证过此事。

“歪果仁”仍然比较较真儿,说我不管,但我承认,大约公元前350年,中国古代辞书《尔雅》的确最早提到了茶。

咱们呵呵一笑,也不跟他们计较,说“荼”就是茶还很费口舌——反正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茶在中国已经当作饮料了。

两晋时期的郭璞,在《尔雅·释木》注中说:檟“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最早把茶当饮料,始于蜀地——四川那一带。这或许与当地暑气湿气皆重有关,茶有去湿消暑之功效。

连挑剔的“歪果仁”也同意,人工种茶,始于中国的内陆省份四川,后来逐渐沿长江扩展到沿海省份。

西汉时期,人工栽培的茶树逐渐增多,并且有了一些茶叶加工技术。此时,茶开始进入宫廷,成为皇家饮料。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茶在汉代已经成为商品。

晋代后期,出现了蒸青绿茶制法。历代的贡品中,茶是重要一类。民间对于茶及喝茶的讲究也越来越多。

至唐代,茶业兴盛。西南有了茶马古道。朝廷对于私贩茶叶严加管束,有了最早的《茶法》。陆羽写了《茶经》,把喝茶上升到了极高的理论层面。

宋末,发明了茶的烘青制法;元代,改为炒青制法;清代形成了黄、黑、白、青、红五大类茶。 (日本江户时代的茶具)

大约在6世纪最后10年里,茶树种植传入日本。

最初,只是日本禅宗的和尚们喝茶。到了13世纪,茶成为日本流行的饮料。

在这个过程中,饮茶从秉承禅宗教义,发展到美化日常生活,同时作为殷勤待客之道,后来就成为了“茶道”。

所谓茶道,就是按照中国传入的仪节饮茶;讲究的,是仪式感——

喝茶往往在肴馔之后,享以热茶,茶有浓、淡,均按仪节行事;饮茶之所名为“茶室”,常为一小巧房间,以示简朴,其结构式样及装饰材料均需精心设计选用。一般3米见方或着还略小,一端设壁龛,称“床之间”,上面皆有陈设;有一低于地面的小炉灶,供冬季水壶加热,夏季一般使用木炭火盆。进入茶室的门,要小而较低,以向客人表示主人的谦卑。

镰仓时代,茶道始盛,尤其是僧众,参禅饮茶成为向祖师菩提达摩致敬的一种主要仪式。日本最有名的茶道提倡者,是16世纪的千利休,曾供职于丰臣秀吉麾下。他倡导茶道闲适恬静的风格,提出“简素清寂"为茶道四要,至今仍在日本流行。 (英国18世纪茶具)

现在能查到的,欧洲最早关于茶的记载,是非常著名的威尼斯的G.B.拉穆西奥。1559年,他出版了《航海和旅游》一书,里面提到了“中国茶”一词。

接着,是英格兰的R.L.威克姆。他负责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日本的一家机构,于1615年对喝茶大加赞赏。

1657年,伦敦加威咖啡公司首次公开出售茶叶。这个时候,咖啡已经传入欧洲100多年了,在英格兰,喝掉了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的咖啡。但是,茶叶在英格兰和欧洲迅速走红。

17世纪中叶,饮茶在荷兰已蔚然成风,下午饮茶的习惯并越过大西洋传到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市)。 (波士顿茶党事件)

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垄断公司,曾经是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于1600-1858年间运营,它在向世界推广茶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那个时候,是用快速帆船将茶叶从中国运到英格兰和北美。这曾经被称作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之一。

当时的英国,已经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为了长期垄断茶叶贸易,英国议会1773年通过了《茶叶条例》,以保证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倾销。这导致美洲殖民地民众的强烈抵制,后来演变成了波士顿茶党事件——当地居民把英国货船上的茶叶,全都扔入了海中。而波士顿茶党事件,又是促成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因素。

1684 年,德国医师A.克莱伊尔将茶的日本品种带到爪哇。 中国的茶叶种植,1788年传到印度。

1827年,荷兰品茶家J.1.L.L.雅各布森偷偷潜入中国禁止外人进入的茶园,盗窃了茶树种子。随后他又招募了一些种茶工人,开始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种植茶树。

1869 年传到斯里兰卡;1883年传到俄国。

现在,世界上产茶的国家有50多个。(故宫茶具)

1904 年,在圣路易斯的世界博览会上,因天气炎热,英格兰人R.布莱钦顿担心热茶卖不掉,便将它倒在冰上,从而创始了冰茶。

上个世纪初。纽约的茶叶批发商T.沙利文,不用通常的罐头而改用丝质小袋分装茶叶,就此发明了袋装茶叶。

20世纪40年代,首创了速溶茶,包括加味类型和溶于冷水的类型。

目前,产于中国的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以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加工,生产出的茶类有——花茶、紧压茶、后发酵普洱茶、萃取茶、香料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等。 在不添加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一杯茶的热量,只有4大卡;但却含数种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和烟酸。茶中含咖啡因,故有兴奋作用。茶的香味来自所含的挥发油,其涩味和颜色来自所含的鞣酸物质。浸泡时间越长,涩味和香味就更浓。要得到满意的茶香,不般需要浸泡3-5分钟。这样,咖啡因能充分泡出,也能泡出中等量的鞣酸物质。

茶文化诗句?

茶诗

唐 · 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matcha是什么意思?

抹茶(Matcha)源于中国隋朝,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诗句中对抹茶泡沫的形状、颜色做了描述和赞美。 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冲泡饮茶,中国抹茶茶道遂告失传,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茶磨也随之绝迹,中国抹茶(Matcha)形成历史断代,成为中国茶人心中永远的痛。相反,九世纪末随遣唐使进入日本的中国抹茶(Matcha),在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一.什么是抹茶(Matcha)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的覆盖蒸青绿茶。 二.国际市场上的抹茶和中国市场上的绿茶粉 普通茶虽然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但是茶叶里真正溶于水的部分仅仅为35%,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们当做茶渣扔掉。实验证明,吃茶比之喝茶能够汲取更多的营养,一碗抹茶里的营养成分超过30杯普通绿茶,所以日本茶道的老师们几乎无一不长寿天年。 抹茶(Matcha)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钾、钙、镁、铁、钠、锌、硒、氟等近30余种。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这两句诗出自【唐】于良史的

【原文】《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春山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直到夜幕降临也不肯离开,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捧起清澈的泉水能映出月亮的倒影,拨弄山花。香气浸透着衣衫。游兴乍起,不在乎归途的远近,要想离开这里,总会吝惜美丽的花草以及这里的花香。远远望见南方寺庙报夜的钟声处,楼台亭阁,远没有春山这里美丽漂亮!

【注释】

春山:又作‘’春来"。

掬:双手捧。

鸣钟:即是钟鸣。

翠微:指山腰晴翠幽深。

【赏析】

此诗是玉良史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月夜图,从心里流露出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写出了全篇之情产生的缘由,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几句是对‘’多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诗的开头两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景物,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开头两句提纲挈领,统帅全篇。以下具体展开对‘’多胜事"及‘’赏玩忘归"的描述,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承接第二句的‘’夜"与‘’弄花",又与首句的‘’春"相扣,贴切自然。‘’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明澄澈,照得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为一体。‘’弄花香满衣"是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襟,将花香与衣香融为一体。使艺术形象虚实相结合,字句上下对偶,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春山夜月》风格清淡闲雅,景物描绘如绘,极富神韵,物我交融,意境鲜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全诗紧扣标题,春山的美景,夜色空灵,明月皎洁,写景状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美景无比喜爱及心情无比愉悦舒畅。

有哪些你知道的与中医有关的诗句?

关于中药的诗让我想起《赠廖融》唐,王正己

病起正当秋阁迥,酒醒迎对夜涛寒。炉中药熟分僧饭,枕上琴闲借客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