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艺表演视频,排骨都有哪些做法

2023-03-28 122阅读 0评论

普洱茶艺表演视频,排骨都有哪些做法?

小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提起排骨,不用细想,脑子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口味,一不小心已觉得肚中有分饥饿。

排骨可以说是非常营养又非常健康的一种肉食。肥瘦相宜,即使是不吃肥肉的人也都可以吃得下去。同时排骨又特别的养人,肉的部分以及脆骨的部分,对人体来说都是很好的营养。

普洱茶艺表演视频,排骨都有哪些做法

一般我们提到排骨,所说的都是猪排,除此之外还有牛排羊排。题主说红烧排骨已经吃腻了,那么在这里就以猪排为例,小编给大家介绍两种其他的排骨做法。

首先,因为小编偏爱甜口的食物,所以先给大家介绍的是糖醋排骨的做法。“糖醋”中国各大菜系都拥有的一种口味。它源于江苏的无锡,现在江苏、浙江、四川菜中广为流传,常用于熘菜。糖醋排骨是糖醋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众喜爱的传统菜,它选用新鲜猪子排作料,肉质鲜嫩,成莱色泽红亮油润,口味香脆酸甜,颇受江南一带食者的欢迎。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糖醋排骨,就是最传统的无锡糖醋排骨。

(1)无锡糖醋排骨

【主料】:前排500g

【辅料】:八角1个,姜片3片,陈醋15ml,老抽10ml,糖25g,料酒15ml,盐4g,葱1棵,生抽15ml

【糖醋汁用料】:猪油30ml,白糖50g,香醋或陈醋10ml

无锡糖醋排骨

1. 排骨切三厘米左右长

2. 姜切片

3. 下油爆香姜片

4. 下排骨过油至两头骨头封闭,捞出控油。这个步骤是为了封住肉汁和骨髓。因此千万不要把排骨焯水,焯过水的排骨肉香至少减一半。

5. 锅里放水烧开,水刚到排骨,一次性放入足够水,中途不要加冷水。放入排骨,加老抽、生抽、陈醋、料酒、白糖、盐、八角、葱。这里必须用热水,热水才能让肉质鲜美,冷水入锅的话肉汁都到汤里去了。还有这时要大胆快速的下陈醋,这是为了使肉质鲜美骨头酥软,不用担心肉会变酸,因为酸在焖煮过程中放挥发掉。

6. 小火焖煮至汤浓,余下一些汁,将排骨盛出。如果水余比较多可以大火收汁缩短时间。

7. 锅里放少量猪油,放白糖,用小火融化

8. 等糖变成这样就把排骨倒进去

9. 沿锅边淋香醋,拌匀,因为有汁小火焖一分钟出锅

10. 正宗的无锡糖醋排骨外面糖醋味里面咸香味,肉质酥烂,连骨头里都是满满的汁。

11. 来一块吧

看无锡糖醋排骨的做法,大家是不是很想动手一试?先不着急,小编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份美容养颜的靓汤——排骨玉米汤。

广东人特别喜欢煲汤喝,据说汤比食材本身更有营养,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排骨玉米汤,也是广东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粤系菜的食补汤品。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看看具体的烹饪步骤。

(2)排骨玉米汤

【主料】:排骨400G

【辅料】:盐适量、玉米一条、红萝卜半根、酒料2、滴醋2滴

排骨玉米汤

1. 准备好食材

2. 把骨头放水里焯一下水去腥

3. 焯水后洗净加入水加入两滴醋

4. 加入料酒

5. 大烧开煮几分钟

6. 然后加入玉米红萝卜大火烧开再小火煮一小时

7. 煮好后加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1.为保持汤的清亮,一定要飞一下水

2.加入适量料酒和醋味道更鲜

这两道菜的制作步骤是不是都还挺简单的?所以快来跟小编一起尝试一下吧

谢谢阅读喜欢,请关注小编~

功夫茶的功夫代表什么?

功夫茶,重在“功夫”二字。好比中国功夫,一招一式,一拳一脚,外练筋骨皮,内塑精气神,技法其外,修养则内化于心,讲究韵自天成,一气呵成。

故功夫茶既是一种泡茶技艺,又是一种喝茶范式;既在沏泡,更在品饮。

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冲泡功夫茶时,要诀就全在于东坡先生的一个 “活”字上!

▲乌龙出宫

水须用活水,最好是泉水或井水,日常首选纯净水。无论是淋杯洁具、投茶入杯,还是注水刮沫、洒茶分茶,动作均需活络,最忌拖泥带水。

待水煮沸后,及至东坡先生所言“蟹眼已过鱼眼生”时,即声若松涛声时,以悬壶高冲之手法,携猛虎下山之势,沿盖碗边缘定点注入沸水,冲激茶叶,使茶叶随水流快速流转、翻滚,充分浸濡,便可快速盖上杯盖,以激扬茶香。但斟茶时却应以温柔无比的俯身低斟,只留七分满,最后再雨露均沾,以一道“韩信点兵”圆满收官。

当然,不仅要会泡功夫茶,还须会品,那才是真“功夫”!

品功夫茶最忌一饮而尽的牛饮、海饮,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品功夫茶的最佳姿势就是小口慢饮,一杯分三口,有如老黄牛吃嫩草,越嚼越有嚼头,越品越有滋味。

▲品啜甘霖

所以,说到品功夫茶,那一口标准的“舌功”是万万不能不提及的。

茶汤咂摸一小口,但不能马上吞咽,而是用舌尖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动作,使得茶汤在舌尖与两颊之间不断滚动,同时吸气,感受那一口茶汤的水香一体。

如此循环往复,那一口乌龙茶的色香味,便在这一口舌尖之上,得以润物细无声地直抵你的心扉。

这时候,一杯优质好茶的回甘生津之感,比之普洱茶的舌底鸣泉,便有如那汩汩细泉连绵而来,意犹未尽。

功夫茶起于唐宋煎茶之法,渐兴于明初团改散之后,清代始发扬光大。

不过,如果你以为功夫茶只是茶桌上讲究那一套泡饮大法的话,那就未免太狭隘了。殊不知,其实功夫茶俨然也是一种沿袭了几百年的礼仪文化习俗,照见了人世间的人情世故。

这样的茶文化习俗不胜枚举!

譬如:“客来敬茶”。意即来者皆是客,谈事前先奉上一杯功夫茶,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仪。所以在功夫茶流行的地区,“请喝茶”、“走,喝杯茶!”是人们见面寒暄时常说的口头禅。

再比如:“七分茶八分酒”。品功夫茶一定要热品,否则风味尽失,斟茶时不要斟满,满则溢,不仅不便于客人品茗,也有失礼节。

总之,茶中有功夫,缕缕幽香,滴滴香浓,人生快意茶江湖,尽在一杯香茗中!

普洱茶在茶文化中的体现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只代表本号观点,不涉及茶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我独爱这个茶!

普洱茶是用一片叶子讲述茶树的故事,只有古树普洱茶有这个资格讲述茶的文化,首先是古树茶树生长上千年,几百年不等,只有它能感觉到天地轮回,四季分明,茶树的根是树冠的数倍深度,因此古树茶树能吸收更多的微量元素,茶树还有一个自我保护,不让虫子吃它的叶子,它会生成一种苦的味道,这样来保护自己。

熟普洱茶的文化在于茶叶的发酵与配方,发酵技术使得普洱茶的口感更好,茶叶养生的作用更明显,降血脂,血糖,平稳血压,降高尿酸,还有减肥,清理血液垃圾的作用,即是茶又可是药。

普洱茶的还可以作为文化交流,从茶马古道输送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了解养身修性之道,茶叶更是不可缺少的礼品,赠送友人。

普洱茶有它不经意的美,不同的水温,不同的茶叶,泡出不同的味道,酸,甜,苦,涩,香等是它独有的魅力。

一片叶子让文人墨客大展风骚,征服多少少女,少妇的心,成为让老少皆喜欢的好茶,唯有普洱茶。

普洱茶的文化还有很多,可赏,可品,可饮,可泡,可煮,可热品,可凉饮,可添加牛奶,融入果汁,融入花草,包容万象。

普洱茶感悟人生,感悟禅茶一味!

有好茶,就有故事,这就是普洱茶的文化。

沥茶是什么?

沥茶是冲泡普洱茶茶艺其中的一个程序。

普洱茶艺即普洱茶冲泡的技艺。依据普洱茶的品质和耐泡特性,普洱茶一般采用定点冲泡法,一般分为十个步聚:①赏具,

②温壶,又称温壶涤器,即用开水冲洗盖碗,若琛杯和紫砂壶;

③置茶,俗称普洱入宫,即用茶匙将茶置入盖碗;

④涤茶,又称游龙戏水,用现沸的开水呈45度角大水流冲入盖碗中,即定点冲泡,使盖碗中的普洱茶随高温的水流快速翻滚,达到充分洗涤的目的;

⑤淋壶,又称淋壶增温,即将盖碗中冲泡出的茶水淋洗公道壶,达到增温的目的;⑥泡茶,又称祥龙行雨,即用现沸开水冲入盖碗中泡茶。第一泡10秒钟,第二泡6秒种,第三泡6~8秒钟,以后每次增加2秒钟,如此可冲泡多次;

⑦出汤,又称出汤入壶,即将盖碗中冲泡的普洱茶汤刮去浮沫后,倒入公道壶中;

⑧沥茶,即把盖碗中的剩余茶汤全部滤入公道壶中,又称沥茶入壶,以凤凰三点头的姿势滤尽茶汁;

⑨分茶,又称普降甘霖,即将公道壶中的茶汤倒入若琛杯中,每杯倒一样满,以茶汤在杯内满七分为度;

⑩敬茶,又称奉茶敬客,即将装有茶汤的若琛杯放在茶托中,由泡茶者举杯齐眉,一一奉献给客人

茶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一般茶叶都要经过采摘、杀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

例如:

绿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采摘、萎凋、揉捻、发醇、干燥

黑茶:采摘、杀青、揉捻、发醇、干燥

白茶:采摘、萎凋、干燥

黄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这里就说一下乌龙茶吧,乌龙茶需要经过:采摘、晒青(或加温萎凋)、凉青、摇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等工序。

1、采摘

采摘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

不同生长地带的茶树鲜叶还要严格分开制造。

有人对茶鲜叶做了一个实验:

1克鲜茶=112颗芽头,

一次采摘一个芽头,

1斤茶=500克×112=56000颗芽头。

一泡3克茶需要一双手在枝头上采摘336次,

一斤茶需要采摘56000次!

喝一口茶,口中茶香萦绕,心里被感激包围。

2、晒青

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

炎炎烈日茶农在辛苦的铺晒鲜叶

3、摇青

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摇青是制好乌龙茶的关键,通过外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

茶农在烈日下手工摇青

4、杀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

老农在烫热的铁锅里翻炒茶叶

5、揉捻

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一般都要经过三到四次的揉捻

6、焙火

揉与焙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阶段。整个阶段分为三揉三焙六个工序,揉与焙是反复相间进行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程序为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

当然不同的茶叶制作工序不同,每种茶叶都来之不易。

一些茶还需压制塑性,一些好茶更是要经过多年的陈化口感才能更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