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井御茶园,黄金芽茶叶全国排名

2023-03-26 137阅读 0评论

老龙井御茶园,黄金芽茶叶全国排名?

3名,黄金芽属于绿茶,其具体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等级依次降低,等级越高品质越高。

黄金芽茶因一年四季均为黄色,有着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叶底纯黄的三黄现象,其品质优异,色泽亮如黄金,且滋味鲜爽,因此得名黄金芽。

老龙井御茶园,黄金芽茶叶全国排名

黄金芽是珍稀黄化茶树种质资源品种,是国内目前培育成的唯一黄色变异茶种。黄金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发现以来,经过十余年的选育推广,目前已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可并受到茶客一致好评。

龙井最贵的是什么型的?

龙井,原产地为杭州西湖,其茶叶产地标识十分严格,据《西湖龙井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所说:西湖龙井,是杭州市境内,经认定的茶园内生产的茶鲜叶,并在杭州市境内按《西湖龙井茶》标准生产加工的茶叶。

而龙井中最贵的,则首推御茶园十八棵,据说此树为乾隆所喜爱,是那时的贡茶。相传,此茶树价格是一公斤10万元人民币以上,实际上没有多少“御前十八棵”流入市面上。

有没有科学的办法来鉴定茶叶品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的一段话曾经是品鉴好茶的标准之精髓:“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也就是说:纯芽第一,一芽一叶次之,一芽两叶更次。但宋徽宗的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他喝的茶都是来自贡茶产区,而且,御茶园里制茶人的工艺无可挑剔。所以皇帝比我们轻松多了,无需学习茶叶审评与检验。

从明代开始,外乡人没有一把尚方宝剑,去龙井产区,想买到真正的龙井茶不太容易。

一百多年前来到中国买茶的英国人,同样面临一个茶叶外行的焦虑。而且焦虑更深:他们买的茶更多。

经济史专家陈慈玉的《生津解渴》一书记载,清代广东行商在装箱时采取投机的办法,将品质好的茶种放在箱之最上层与顶部,中间部分则放品质低的茶叶,而以好茶的价格出售。但这种“混合茶”在伦敦时常遭受批评。“混合茶”并不算离谱,有时候会发生以“废物”(比如其他树叶)代替茶的情形。英商的应付办法是:吩咐当地之管货人尽量购买低劣茶种中之最高品级的茶,使中国商人没有必要去与优秀之茶种混合。

英国人展开了研究,他们有很多发现,比如,中国出产好茶的地带,基本上都在北纬27度和31度之间,如果是高山,还有云雾就更好了。

这方面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直至英国诞生了品茶人(tea-taster)这一职位。

俄国人自19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内地购置了几个茶园和茶厂。他们也发现,品茶师(tea-tester)是茶叶定级的关键人物,受人青睐,他们是高收入的精英阶层。19世纪末一个职业品茶师一个季度的收入约为7500—10000卢布,这还不包括雇主额外的打点费。

俄国人感叹:“如果从狡猾的中国人那里买到非正品茶叶,可能导致上万卢布的损失。茶叶鉴定系统是由英国人发明并完善的。鉴定在一间墙壁涂上黑色的、有特殊的采光系统的房间进行。需要对很多数据进行评测:茶叶的色泽、形状、叶子捻度、香味等。在鉴定茶叶品质时甚至还需要考虑到从茶叶表面发出的光斑。”

实验室的规则如何应对中国幅员辽阔的茶产区的样品?从19世纪60年代起,雷氏洋行与洋泰洋行及其在广东、香港、福州、厦门和汉口的分店联合,时常交换茶的样品,以期建立一定评价的样品制度与评价体系。

英国的茶叶鉴定体系较好解决了原产地保护的问题。比如说龙井产区种植的茶,在龙井炒制,叫PDO(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在龙井炒制,在周围收购的叫PGI(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所谓好茶,无非是产地+技艺。商业摆脱了良心比赛,才真正开始了平等竞争。

你最爱喝什么茶?

我以前爱喝绿茶,一是冲泡省时间、方便,抓上一小撮一泡即可,这也最主要的;二是高香,香气清新、透发;三是用玻璃杯泡,看着翠绿、碧绿、黄绿的叶片和清爽的茶汤,很养眼;四是可以清凉。

绿茶的缺点是不耐泡,香气类型较单一,基本为清香型,新茶好喝,不耐储存。

现在爱喝古树普洱茶生茶,一是香气类型较丰富,什么甜香、花香、蜜香细细体验都可感受到;二是绿色生态,自然安全,不用担心什么农残、化肥;三是耐泡;四是生津回甘;五是适宜长期储存,越陈越香。当然由于朋友就是做古树普洱茶的,来源正、可溯源、价格合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随着喝茶水平的提高,我也会根据气候、季节和身体状况不时喝点普洱茶熟茶、红茶、白茶、青茶等调剂一下。

喝茶不论什么茶,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绿色生态、自然安全即可。

一颗茶树产多少茶叶?

一斤左右。

原始古茶林(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茶树林,茶树一般胸径大于1250px,胸围大于4000px,树高超过15m,树龄千年以上。主要有过渡型野生茶和野生型野生茶两个品种。茶树间距约20~50m,每亩约20~30株,亩产10~20kg。这样的话,大概一茶树能产1斤左右的茶叶。

野化古茶园(宋代,树龄500~1000年)

原始雨林空地或雨林边缘,古人种植,后被抛荒数百年,无人看管,逐渐形成了野化趋势。茶树胸径30~1250px,胸围100~4000px,树高约10m,树龄500~1000年。茶树间距约8~15m,每亩约50~90株,亩产30~50kg。这样的话,大概一茶树能产1斤左右的茶叶。

原生态古茶园(明代,树龄300~500年)

古人种于村寨周围高山上,地表植物保持完好,多数茶树胸径在10~875px,胸围35~2750px,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茶树间距约3~5m,每亩约120~220株,亩产约50~80kg。这样的话,大概一茶树能产不到一斤的茶叶。

生态古茶园(清代,树龄100~200年)

古人种于村寨周围高山上,地表植物被除去,多数茶树胸径在10~625px,胸围35~2000px,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茶树间距约1.5~3.5m,每亩约190~400株,亩产约60~90kg。这样的话,大概一茶树能产不到1斤的茶叶。

近代茶园(民国,树龄60~100年)

1912-1949民国年间,茶树矮化前,按照传统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系茶园。多数茶树胸径在5~375px,胸围15~1250px,树高1.5~3m,树龄60~100年。茶树间距约1.5~3m,每亩约200~400株,亩产约60~90kg。这样的话,大概一茶树能产不到1斤的茶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