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茶,莓茶什么位置最好
中药养生茶,莓茶什么位置最好?
你好,湖南省张家界市茅岩河镇的莓茶最好,,故也被称为茅岩莓茶。它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养生茶,不仅可以吸收丰富的营养,还可以清除体内的病毒,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另外,莓茶好喝,口感先苦后甜,回甘力度大,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
高血压患者平常喝什么茶比较好?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靠谱的医药健康常识
高血压喝什么茶,可以降血压呢?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可控但不可愈的慢性病。对于这样一类可谓医学疑难问题,我不能简简单单凭一句“某某茶能降血压"的话来回答。那样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很不专业的信口开河!
高血压可以说是危险的慢性病种之一,说它危险,因为它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爆发至死的源头,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必须经由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并且严格意义上,控制高血压最好是根据个人体质,年龄,病史,病程等具体情况选择药品。但是,有些朋友因为对这方面了解不足,会自行到药店购买降压药,甚至任由不太专业的人员指导用药,这个现象十分令人担忧!
几天前,我陪同妹妹去药房买药,这时,一位七十多岁的阿姨走了进来,她一进门,就坐在了休息椅上张口喘气,并且锁骨间不停地上下煽动同时问店员“孩子,有倍他乐克吗?”,我明显听到阿姨的嗓子里有嘶鸣音,于是愣了一下,走上前问,“阿姨,您给谁买降压药呢?”,阿姨说:“给我自己呗,这以往血压也不高,只是哮喘,这几天头晕,发现血压有点高,这不,老邻居告诉我倍他乐克能降压,我寻思买点吃吧,哎!这人老了,竟添病....”。我问:“阿姨,您的血压是多少,量了几次”?阿姨说:“90-145(mmHg),就在邻居家量一次,先买点药预防着,别发展严重了”。我说“阿姨,建议您回去再监测一下血压,观察一下情况后,再考虑是否需要用药”。接着我给她讲了倍他乐克不适合哮喘病人等用药常识,阿姨点点头离开了。
这个例子能明显看到,一些人对高血压存在误区!我们不能把高血压看成如同感冒发烧一样简单,随随便便自己就可以去药房买点药。根本不管它适不适合自身情况,有多少潜在的用药风险!就好比题主的问题“喝什么茶可以降血压”一样!
其实,高血压分三个标准:
一、初级高血压【舒张压:90-100(mmHg);收缩压:140-160(mmHg)】
二、中级高血压【舒张压:100-110(mmHg);收缩压:160-180(mmHg)】
三、高级高血压【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收缩压:大于等于180(mmHg)】
现在,题主对照一下,平时的血压在哪个数据范围内,如果是初级高血压,我们可以考虑一些辅助降压手段,比如: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血压情况;或者所谓的“喝茶”,但不是普通的茶叶,目前为止,我找不到普通茶叶能降压的有力证据,而是喝一些在中药典集的药理中有明确降压作用的中药茶。一、改善生活方式:任何时候,规律合理的饮食起居与健康的情绪管理都是控制血压必不可少的要素。具体:
1.少食“三白”,即:白糖、盐、脂肪。
2.控制情志,减少压力。
3.不吸烟,不喝酒。
4.控制体重。
二、“喝茶”,以下是在药理作用上能降压的中药:
1.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使用注意】:此品苦寒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能服。
2.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使用注意】:此品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能服。
3.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使用注意】:此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所以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不能服。
4.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使用注意】:此品寒滑腻滞,所以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不能服。
5.秦艽: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使用注意】:此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弱,便多,便溏者不能服。
6.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使用注意】:此品活血通经,故月经过多及孕妇不能服。反藜芦。
7.益母草: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使用注意】:此品活血,故孕妇不能服。
8.川贝母: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使用注意】:此品反乌头。
9.浙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使用注意】:此品苦寒,所以风寒或寒痰咳嗽不能服,脾胃虚寒者不能服。
10.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使用注意】:此品反藜芦。
11.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使用注意】:此品苦降下气,辛温燥烈,故体虚及孕妇不能服。
12.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使用注意】:此品辛温香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者不能服。
13.三七: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使用注意】:此品性温活血,故孕妇不能服,血热及阴虚有火者不宜单用。
14.远志: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心、肾、肺经。
【使用注意】:此品对胃有刺激性,故溃疡病及胃炎患者不能服。
15.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使用注意】:此品甘温升补止汗,易于助火敛邪,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者,均不宜服。
16.淫羊藿: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使用注意】:此品辛甘温燥,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湿热痹痛者不能服。
17.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使用注意】:此品甘温补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不能服。
18.香附: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
【使用注意】:此品虽平和,但终属辛香之品,故气虚无滞及阴虚血热者不能服。
19.蒲黄: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心包经。
【使用注意】:生蒲黄有收缩子宫作用,故孕妇不能服。
20.酸枣仁: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使用注意】:此品味酸性敛,故内有实邪郁火者不能服。
注意:以上中药,在不懂药性以及不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切勿随意联合服用,要遵医嘱!我们在初得高血压时或者血压在初级数值范围内,通过干预生活的手段与喝中药茶等没有见效时,赶紧找西医面诊,并遵医嘱进行合理的西药治疗。另外,如果是中高级高血压,那毫无疑问,需要找西医进行系统化的治疗。我国治疗高血压的相对有效手段还是西药疗法。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十八岁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治疗率是40.7%,平均控制率不到20%,个别地区的控制率能达到45%。由此看来,高血压这个健康问题还有待于医疗科研工作者的攻关,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迎来高血压可被彻底治愈的好消息!
吃中成药的同时?
吃中成药的同时不能喝汤药,因为相互可能影响疗效,或者超出了服用剂量,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有的可能发生危险。
中成药的组成也是中药,和汤药的药材有可能不能同时服用,像十八反中的药材,如果放到一起会影响疗效,或者增加副作用,因此中成药和汤药不可以同时服用。
尤其是一些有毒的药材,过量服用会引起中毒,像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如果汤药中也有朱砂,就超出了朱砂的用量,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如果中成药和汤药中有相同的药材,过量服用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有的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中成药和汤药不可以同时服用。关注中医杂症,和大家分享养生保健的方法。
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保健品即为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为目的。中国保健品是舶来品和传统制品、西医理论与中医理论的结合,包括国际上认可的膳食补充剂以及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中药补品。目前,创新单品层出不穷,乳清蛋白粉、益生菌补充剂、氨糖软骨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消费群体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于细分化产品的需求是保健品发展的成长动力。
根据统计,2015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达到1569亿美元,其中,美国的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为426亿美元。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1851亿元,预计2018年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占比最高,约为1093亿的市场规模,占比达55%。相比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起步时间较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保健食品行业已经进入成熟稳定阶段,中国保健食品的行业增长率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可提升空间较大。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保健食品的零售额由2010年的704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183亿元,复合年增率为13.9%。预计2018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零售额将超过1700亿元。该市场有著名的全球企业及众多领先国内品牌进行竞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保健食品渗透率整体水平在20%左右,人口结构的两端55岁以上和16岁以下人群中渗透率相对较高,中间年龄段(16-44岁)人群渗透率较低,在10%-15%左右。对比美国,美国各年龄段保健食品渗透率普遍高出我国20%以上,整体渗透率较高,并且呈现随年龄增长使用频率增大的趋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较于发达国家,从保健食品人均消费水平和渗透率两个指标来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仅仅出于起步阶段,未来空间广阔,发展前景良好。
收入水平增长驱动保健品需求增加
2013年中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2017年增至25974元,同比增长9.0%。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就会关注于健康并愿意投资健康。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人口老龄化推动保健品消费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显然严重超标。由于人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追求愈加迫切。未来,老年人消费行为的转变也将进一步推动老年保健品由被动购买到主动选购的转变。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全面二胎”政策促进孕妇保健消费
由于“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中国第三次婴儿潮人群(1986-1992年出生)进入生育高峰期,中国母婴家庭数量逐渐增加。随着育儿理念的变化以及消费理念的升级,优生优育理念深入人心。孕妇群体的增加和生育观念的变化使得孕妇保健品需求增长。
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格局仍未定型
与美国、澳洲等国外成熟市场不同,我国整体保健食品市场格局仍稍显松散,缺乏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龙头企业。国内尚缺乏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保健食品品牌,但国际品牌的大量涌入必将倒逼保健品产业改革,未来行业朝向合规、集中方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以传统中医药学为基础也将成为中国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中国80/90后将带来健康、有机和保健食品的快速普及
美国的60-70年代生人,作为婴儿潮的下一代生活富足程度较上一辈有较大改善,在成为消费主力时带来了健康、有机和保健食品的迅速普及。中国的90后和美国60-70年代生人相似,随着90后站上消费主舞台,在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亚健康状态人群扩大,有利于保健食品向青壮年群体渗透。新生代消费者群体的崛起叠加消费观念转型将有效扩容保健食品市场的整体需求。我国的保健食品将进入渗透率和粘性比率提升的快车道。
细分品类快速增长
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是全球各国保健食品中占比最大的细分品类,尤其在亚洲各国,占比均近50%,此外还有体重管理、运动营养、传统滋补类保健品等细分品类。
201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中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占比最大为54.8%,规模超过1000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1.7%。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中,免疫调节类产品比重最大,达到23%,过去5年保持较快增速。份额已超越增速放缓的骨骼健康类产品(占比22.1%);女性健康类产品增长最快,其后是能量补充类产品,二者CAGR均超14%。
销售渠道业态丰富
与行业所处阶段相关不同国家/地区保健食品消费的渠道差异很大,这与行业的成熟度有一定关系。直销通常出现在行业成长初期,因此保健食品渗透率越低的国家直销占比越高,比如中国。随着保健食品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量的提升,保健食品的销售渠道逐步向非直销的药店、商超、专卖店延伸,此外随着消费者结构和习惯的变化,电商渠道也在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
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金线茶是什么?
金线莲茶是一种养生茶,它能为人体补充丰富营养,并能预防多种疾病出现。金线莲茶的冲泡方法比较简单,在需要用它泡水喝的时候,可以取10克左右的金线莲茶直接放到干净玻璃杯中,冲入95度左右的开水浸泡,3~5分钟以后就能泡好,取出里面的汤汁可直接饮用。
还可以用金线茶煮粥吃,加清水煎煮取出过滤后得到汤汁放到粥锅中,再加入准备好的粥类食材一起煮制成粥,煮好后取出放食量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