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泡法,普洱茶蒸散法
普洱茶的泡法,普洱茶蒸散法?
把普洱茶饼弄散的方法如下:
1、用布包着在锅里蒸一下(时间可稍长些),取出就可以用手弄散了。圆盘普洱茶的泡法?
1、撬茶,先使用茶针从普洱茶边缘处缓慢插入,之后慢慢向上用力,将茶饼或茶砖按照放射状向四周撬开,就可以将茶饼或茶砖撬开了,而且使用这种方法撬开的茶饼,在视觉上会给人整洁干净的感觉,并不会显得乱七八糟。
2、温杯,然后将水烧开,使用沸水将盖碗和茶具进行冲洗,这样可以将盖碗和茶具中的异味清除干净,也会提高盖碗的温度,但是要注意温杯后要快速将杯中的水倒掉。
3、投茶,冲泡普洱茶时建议按照茶水最佳比例进行投放,水量控制在110ml,而普洱生茶建议搭配8g左右,如果是普洱熟茶的话,则可以按照1-2g进行搭配,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习惯来进行搭配。
4、润茶,之后将刚烧开的开水,注入放茶叶的盖碗中,最好是洗茶1-2次,将茶叶表面上的灰尘和杂质清理干净,这样也可以让茶叶充分展开,更好的稀释出茶叶内部所含有的营养物质。
5、泡茶,这个步骤就可以将盖碗中注满水,等待5秒左右就可以出汤了,但是要注意前三泡不要久泡,出汤的速度尽量快一点,等待第4泡之后,就开业进行坐杯了。
6、分杯,将茶汤把通过滤网分杯到品杯当中给大家分享,注意分杯时不要倒太满,最多不要超过七分。这是中国茶道的一个礼节,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7、品茶,最后就可以进行品饮了,品饮茶汤时,先不要着急喝下,先将茶汤含在口中,细细感受普洱茶由苦到甜的过程,再来感受茶汤的醇厚度和茶香的浓郁。
用玻璃水杯泡普洱?
1.为什么要选用玻璃杯来冲泡普洱茶
普洱茶汤色迷人,香味馥郁,口感甜醇。选用玻璃杯冲泡普洱茶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茶香带来的舒适,还可以欣赏它如琥珀般魅力无限的汤色。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用塑料水杯装过牛奶、豆浆后,水杯里总会有余味残留,时间一长,各种杂七杂八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极度难闻。
使用玻璃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玻璃杯不会吸附杂味,也不会夺走茶香,且玻璃杯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健康又美观。
2.什么样的玻璃杯适合冲泡普洱茶?
1.颜色
用玻璃杯冲泡普洱茶的好处在于既可以沐浴茶香,又可以在品茶时欣赏茶汤颜色。因此,在选择时,理应选透明的玻璃杯。
若用五颜六色的玻璃杯来冲泡普洱茶,势必会喧宾夺主。所以,各位茶友,在冲泡胚乳茶时,一定不能选花花绿绿的玻璃杯。
2.材质
市面上的玻璃杯品类繁多,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光是材质就有普通玻璃、钢化玻璃、耐热玻璃等。
上面几种材质的玻璃杯都可以用来冲泡普洱茶,但是在购买时不宜选用杯壁过于薄的玻璃杯,避免烫手。
选用杯壁厚的玻璃杯,或带有手柄的玻璃杯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烫手。
3.形状
泡普洱茶选用的玻璃杯应方便清洗,否则杯子清洗不彻底,残留茶垢,会影响下一次冲泡的口感。
所以尽量不要选用五角星形状、猫爪子形状等奇形怪状的玻璃杯,内壁凹凸不平的玻璃杯也不可选用。
最好选用内壁光滑成圆弧形的玻璃杯,那样既节省清洗时间,又便于拿握。
简而言之,在冲泡普洱茶时应选用透明、杯壁稍厚、可茶水分离(带滤网)的玻璃杯。
3.用玻璃杯泡普洱茶,怎么泡才好喝
1.用量
投茶量根据杯子的大小而定,400ml的杯子5克茶叶足够了。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茶叶过少,滋味不足,过多,汤质太浓,长时间饮用浓茶对身体也有一定伤害。
2.清洗玻璃杯
在泡茶前,先将玻璃杯用清水洗至杯壁无残留茶渣、茶垢。普洱茶馥郁的香气主要依靠热气散发出来,切不可此时入杯。
应该再用沸水烫洗一遍,除去杯内残存的茶味,让杯壁处于温热状态。此时入茶,普洱茶的香味才能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3.水温
泡茶,尤其讲究水温。
普洱茶属于发酵茶,不宜使用刚下灶的沸水冲泡,可将沸水放置一会,待温度降至95℃时再沿杯壁缓缓注入杯中。
泡茶的水温过低,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无法完全释放出来,也会使茶汤的口感大打折扣。
至于泡茶的水,除了保温瓶中的隔夜水、二度沸水外,矿泉水、冰山融水、井水、蒸馏水均可。
4.出汤时间
普洱茶的甜度由浸泡时间决定。品质上乘的普洱茶可以冲泡10泡以上。前4泡即刻出汤,从第五泡开始,浸泡5秒、8秒以此类推出汤即可。
从第5泡开始,若继续即刻出汤,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浸出不充分,茶汤的清甜味淡。增长浸泡时间出汤,可使茶汤滋味鲜爽、浓醇水甜,香气持续不断,萦绕舌尖,叫人回味无穷。
想用玻璃杯泡茶的茶友们,不要再有所顾忌,大胆尝试吧。
最后,潇潇祝各位茶友泡出自己心仪的茶汤,也祝愿各位茶友在每一盏甘甜的普洱茶中品味到生而为人的幸福。
普洱茶的茶饼怎么泡?
1.根据茶壶大小,从茶饼取下普洱
2.用70度的热水先冲洗一边,把水倒掉
3.用开水冲泡
4.3-5分钟即可
5.一壶可以反复冲泡5-8次
冲泡绿茶红茶普洱茶岩茶白茶时?
《1》
茶有六大类。
这是一个常识,
六大茶类,就是一个大家庭,各司其职。
不发酵的绿茶,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因为工艺的特殊性,六种茶各具特色。
想要喝到鲜爽的口感,选择绿茶和白茶。
欲感受茶叶的花香,选择乌龙茶。而要体味茶汤的甘醇与温和,选择红茶和黑茶,是不二之选。
春有百花冬有雪,一年四季,有了这些茶类的陪伴,并不寂寥,甚至于不同季节,你能将茶换着喝。
对茶叶充满,猎奇心的朋友,自然会想着六种茶,都喝一喝,感受一二,从中挑选到最适合自己胃口的茶。
但要选茶,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茶,怎么泡?
是的。
冲泡,是我们选一款茶叶的重要凭据,泡过之后,香气、滋味才会显露,此刻我们才知道茶的品质特征。
不冲泡,无好茶。
那么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茶水比例是多少比较好。
《2》
要知道六种茶的茶水比例,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所选择的冲泡方式。
就目前,在茶圈内,比较主流的冲泡方式,尚且可以分为四种。
1.白瓷盖碗
2.玻璃杯
3.茶壶(紫砂、粗陶、白瓷)
4.煮茶壶
有的茶壶,都能用这四种茶器冲泡,而有的茶,却比较实心眼,偏偏认定了特定的茶器。
准确来说,是在某一种茶器的演绎下,茶才会好喝。
且将适合六种茶的冲泡方式,做一个分类。
绿茶——玻璃杯、白瓷盖碗
黄茶——玻璃杯、白瓷盖碗
白茶——玻璃杯、白瓷盖碗、煮茶壶
乌龙茶——白瓷盖碗、茶壶
红茶——白瓷盖碗、茶壶
黑茶——白瓷盖碗、煮茶壶、茶壶
六种茶类所对应的冲泡茶器,都是茶友们日常泡茶的经验总结。在这些茶器的辅助下,茶叶的魅力得以展现,茶的风味尽情展示。
选择好茶器,才知道如何进行冲泡的下一步——投茶。
《3》
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是所有茶器里,唯一一种,可以泡遍六大茶类。堪称茶器界的万金油,不论泡的是哪种茶类,都能展示出它最真实的一面。
窃以为,白瓷盖碗,更像是照妖镜,茶的品质好坏如何,难逃盖碗的检验。
当然,对于劣迹斑斑的茶而言,盖碗是一种可怕的存在,无所遁形。可对于品质好的茶类,盖碗冲泡,是锦上添花。
而盖碗的这一特殊属性,与其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景德镇的盖碗,最常见的,便是用高白泥烧制,覆上高白釉,在1300℃的高温下烧制成型,质地坚硬,铿锵有力。
高白泥,搭配上白釉或者青釉,品格自成。
因有了釉料的存在,盖碗能够如实反馈茶叶的香气、汤水,确保风味。
是以,在使用盖碗冲泡时,投茶量要精准。
以下分享六种茶在使用盖碗冲泡时的投茶量。(备注:均以110毫升的白瓷盖碗为例。)
绿茶——5克
黄茶——5克
白茶——5克
乌龙茶(武夷岩茶)——8克
红茶——5克
黑茶——5克
参照这一投茶量,注水,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茶叶的风味。
《4》
玻璃杯
玻璃杯,是白瓷盖碗冲泡的补充。它对冲泡场地,并没有太高的要求,甚至在办公室的茶水间,就能完成冲泡。
对于上班一族而言,这是最好的冲泡方式。
毕竟,用盖碗冲泡,实在是太兴师动众,排场太大,引来领导的侧目,反而不太好。
低调的玻璃杯,是更好的选择。
玻璃杯冲泡,有多简单呢?
清洗杯子、投茶、注入沸水、静候茶凉,整个流程也就完成了。
以下,分享玻璃杯冲泡投茶量。(备注:均以200毫升注水量为例)
绿茶——3克
黄茶——3克
白茶——1.5-2克
对比盖碗冲泡法,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玻璃杯的注水量比白瓷盖碗多,可投茶量却少了,这是为何?
盖因二者的冲泡方式不同。
盖碗冲泡,是一冲一冲地泡,茶和水接触的时间短,甚至于只有3-5秒的时间。
而玻璃杯冲泡,茶水是长时间接触,并且未及时分离,这就意味着茶叶在水中浸润的时间长,物质释放的多。
如果投茶量太大,就会出现茶汤味道浓烈的情况,反而影响喝茶感受。
是以,玻璃杯泡茶,投茶量要减少。
拿捏好茶水比例,在办公室里,请尽情享受茶的美好滋味。
《5》
煮茶法
煮茶法,基本上一年四季也会用得上,只是煮茶频率高低的差别。
一般,在秋冬季节和春寒料峭的初春季节用得上。
煮茶呢,其实是另一种懒人泡法。与玻璃杯冲泡的简易程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煮茶法,容易实现。
准备好茶器,玻璃壶、陶壶、紫砂壶,听君选择。将这些茶器,都洗干净了,注入适量的纯净水,加热。
在加热的间隙,将茶叶准备好。
待水沸腾后,从壶口投入。
茶叶在水中翻腾片刻后,透明的水有了颜色,此时,关闭电源,倒出茶汤。茶,也就煮好了。
因煮茶是一个持续高温的状态,六大茶类里,并非所有的茶叶,都适合煮着喝。通常是那些有一定年份的茶叶,适合煮着喝。
如白茶,新茶时期就不适合煮着喝,而是那些经过陈化后的茶,才具备煮茶的资格。喝茶,不外如是,也要有年份的加持,方可成就煮茶的便捷。
同样是注水量400毫升,白茶与黑茶,投茶量大不相同。
白茶——干茶2克
黑茶——干茶5克
这一投茶量的差距在于,二者的制作千差万别。白茶,在制作过程中,不揉不捻,也没有剧烈的发酵,这一工艺的特性,让白茶的物质得到最全面的保留,物质属于十分丰富的状态。
投茶量,不建议放太多。
过犹不及,多了反而味道浓烈。
而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还经过渥堆与发酵,在渥堆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部分茶多酚、咖啡碱,物质消耗多。
如果投茶量太少,煮不出茶味。
所以呢,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6》
壶泡法
茶壶冲泡,也成了一种日常喝茶方式。
常见的茶壶,柴烧、紫砂、粗陶,因粗犷古朴的外表,让喝茶更有古风。
为什么有茶客,偏爱茶壶?
总结原因,其中最欢迎的因素竟然是——不烫手。
茶壶,在侧边有一个把手,适量地阻隔了热量,避免烫手。
并且,用茶壶泡茶,颇有广式早茶的风范。
大肚的茶壶,内有乾坤,可容纳下比较多的茶水。
在一个蝉鸣声嘶力竭的午后,泡一壶茶,一杯一杯的倾倒,偷得浮生半日闲。
可惜,并非所有茶类,都适合壶泡法,尤其是用紫砂壶、粗陶壶、柴烧壶等毛孔粗大的茶壶冲泡,更要慎重。高香的茶叶,并不建议使用。
茶香容易被吸收,反而影响喝茶体会。
说起紫砂壶泡茶,黑茶、普洱茶成了最好的选择。在后发酵的过程中,茶叶容易沾染异味,经过紫砂壶这么一修饰,将附着在表面的异味祛除,本味显露,茶仿佛得到提纯,香气显露。
用紫砂壶冲泡黑茶,一般150毫升的注水量,投茶5克左右即可。
《7》
我们为什么如此看重茶水比例?
这与烹饪中,食材与调料讲究配比得当,不谋而合。
烹饪,讲究食材和调料的精准搭配,食物的芳香,得以充分的激发,从而才有了舌尖的碰撞。
茶水比例,是整个冲泡流程里,画龙点睛的存在。
比例拿捏到位,方可体会茶的百味。
若是比例失衡,汤水要么清淡,要么浓烈,实在不利于我们对一款茶的客观评价。
茶无好坏,适口为珍。
前提是:懂得正确的茶水比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