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茶道零配,茶艺作品如何与传统或者当代生活联系一起呢
茶具茶道零配,茶艺作品如何与传统或者当代生活联系一起呢?
其实谈到茶艺我们会想到茶道,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在唐或者唐朝以前已经形成了一种修身养性之道。而对于茶道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封氏闻见记》中“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而茶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人的一种修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很讲究。包括我们所知的敬茶,用不同的手势方式敬不同年龄的人。
我们所知的茶艺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不像我们平时喝茶,要的环境非常舒适,安静。所以有位日本茶道高僧总结茶艺为“和、敬、清、寂”的四种品德境界。这不是中医讲的养身的境界吗!所以说茶道就是养身,让人不急不躁,恬淡虚无的一种境界。
茶文化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对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的讲究,以求“味”和“心”的一种结合,更是一种唯美的生活姿态。
其实我们做人做事一样,也应讲究和、敬、清、寂。和可以理解为安详,敬为正直,清者从容,寂就是沉静。也就是人生做人的境界“安,徐,正,静”.
茶道通电正常咋不加热呢?
是不是没有放茶壶啊?正常应该显示茶壶内水的温度,没有放茶壶,就会这样。
再就是看看茶壶底部的那些金属的同心圆,和底座接触是否良好。估计这种可能大些。烧茶器怎么调节温度?
亲,您好:每一款操作方式不同哟。
这是一款常见的煮茶器操作方式
将煮茶器放在与墙壁上的电插座相连接的底座装置上,然后将电源开头钮推到“1”位置,指示灯亮起加热器才开始煮水。最后一步就是关掉电源当水煮沸时,有些产品会自动关掉电源。关掉电源只要将电源开关推到“0”位置即可。
茶友们都用啥茶具喝茶呢?
紫砂壶和瓷杯
茶壶泡茶教程?
茶具泡茶步骤:第一步准备干茶、茶具,第二步烫杯温壶,清洁茶具,第三步投茶、注水,第四步清洗茶叶并倒掉 洗茶水,第五步再次高冲注水,并盖上盖子闷泡少许时间,第六步出汤,将茶汤滤入公道杯,第七步分汤,将茶汤分倒至品茗杯,第八步饮茶即品饮茶汤。
茶具泡茶的全部步骤: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