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意义,品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2023-03-22 135阅读 0评论

茶道意义,品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我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可今年却喝起茶来了,而且渐渐成了习惯。因为在茶中,我品味到了一种独特。

据说喝茶是极讲究的,有“茶经”、“茶道”之说。茶叶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烘,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情调……这些都有讲究。在我印象里,“雅士”们品茶,必是要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取了泉水来泡,斟在雅致的紫砂茶具中,然后细细品来,方是品茶之极致!

茶道意义,品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我喝的只是普通的花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班上的茶友们总是在课间抽空去锅炉房打开水泡茶,然后坐在嘈杂的教室里匆匆地喝上一两口——这也许够不上“品”茶,但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茶的偏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真是不知道茶的美妙之处。

滚烫的水刚一冲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忽然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来。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都是最嫩的芽叶,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漂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一片慢慢沉降下来,就像秋天里以各种姿势飘落的树叶,只是显得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轻轻摇曳。杯底渐渐泛起了一片烟色。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我的茶刚泡好,还没喝,人已先沉醉了。

我没想到,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的景致。就好像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小村落里,这才发现,原来茅屋瓦盆、阡陌炊烟才是最美的。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地打动人心。她真是无所在,其至会不经意地隐身于茶色之中,耐心地等待着你去发现。

许多人

不喜欢喝茶,也许是还没有发现这种美吧。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

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她的甘甜。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

看来,古人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这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正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一种独特的情调。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我们可以促膝而坐,毫不设防地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飘摇着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不以利交的朋友,只要一杯茶——一杯茶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人人都见惯了。而它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比起来,茶实在是太清贫了,但是,我怎么能不爱它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胸怀呢?

难怪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握住一杯热茶,就好像轻轻地握住了这个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懂茶的人从品味中能知是哪季的茶,银毫毛针很淡,冲这种绿茶要热杯,快-慢-快,就是说先用急水冲三分之一再慢冲三分之一再急冲,这样银针叶的下半部就能吸足水竖起来,茶水味足意缓,越品就越有味了。其实我觉得口渴时喝茶一口就下去了,品茶则要有时间和心情,好心情时什么都是精品,坏心情时贡品也成庸物,俗话说意好水也甜就是这道理。喝茶在于品,有心才有品。品本来就是一种带有形象的享受的词,红楼梦中妙玉曾说过,喝第一杯时是品,二杯是喝,三杯则成牛饮了。这世间会品茶的人有几多?品茶在于品味品心品情品意,第一是味道,第二是心情,第三是品者间的友情,第四是品茶间的意境。独品很惬意,但有点凄清的寂寥,一般不主张独品,因为品如果有朋友们之间的意境,那会其乐无穷。品为众是复数,所以得二人以上,一个人不叫品而叫思了。

由喝茶品茶让我想到交友,泡好茶是快慢快,而交友好象应该是快慢慢,因为认识一个人容易,相识一个人难,而相知则更难,至于达到相印相契时的友情则更是凤毛鳞角。

交友如品茶,一个好友无啻如一杯好茶,更是人生一大快事,你想想,芸芸众生,为什么偏偏他就能成为你的知交好友?有人说能成夫妻不是命中注定月老牵线,而是刚好两人的情意磁场相碰相吸于是就成了夫妻,就因为是那一瞬间的灵魂相撞,就撞出了一对姻缘,而这友情特别是异性间的友情,是不是也是某种磁场的相吸呢?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现代社会家庭单位逐渐缩小,人们群体意识日渐薄弱,人际交往的疏离、恐惧、苍白让私欲泛滥的工商社会更是多了一层提防,心与心的贴近感觉变得陌生,想要寻求一种精神抚慰的愿望自然就强烈起来。喝茶喝到最后能详知茶质的好劣,交友也一样,经过岁月的淘洗,金子才会从无数的沙中淘出来,怎样的人怎样的世界观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时间长了才能了解。淘金术用于现实和网络交友我觉得很贴切,有时真是这样的。可是往往很美好的事物,却经不起时间的侵蚀,感叹造物主的伟大时不禁也悲观人性的脆弱,心坚如磐石韧蒲的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心若墙头苇的人,随风而变没有重心,奈何?

品茶而男女间的友谊自古就让人怀疑其纯度,因为心灵相通的感觉很美,象情侣不是情侣,象友情不是友情的情愫纠缠于二人,不涉爱情却又真有那么一种甜丝丝的滋味,一种同性友情间绝无的那种回味。盖棺才能定论,是不是大多纯然友情都是男女间高尚情怀的给予,亦或认为把爱变为欣赏、珍惜更为重要?因为好茶易得,能品的心情难得,益友易寻,长久的情谊维系难守。

恩爱夫妻间渴求天长地久,而能相互心灵抚慰的友情也祈盼能深悠长久。因为情谊太难得。长久的意义是什么?长久就是相互无私的期待,思念,也是无怨无悔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爱情需要用心血呵护经营保鲜,而友情的珍惜又何尝不如是?有人说既然沙子与金都是友,分那么清干嘛?是不用分吗?也许我是太挑剔了,但我决不会对沙子产生想品之心。我会让沙子从我指缝间漏掉,把金子宝贝地捧在手心里呵护,就如捧一杯可品的香茗,不忍一仰而尽,只想细细地慢慢的品,意远情长,让生命充满情趣,让平淡耀出虹弧,但又决不会逾越友情的度界。

劣茶好茗一如沙子和金,前者要品后者则品赏外还需要相。其实不管什么,只要用心了都能品出物质外的东西来,那就是精神,是品的精华沉淀是升华。“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交友做到极处,无有他难,只是品心。

茶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 第二,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七君子茶什么意思?

茶中七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勺、茶夹、茶针、茶刀,真正懂茶的朋友肯定对这七君子了如指掌。因为这七君子是泡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缺一不可。泡茶为何就少不了这七君子呢?这是七君子的功用决定的。

茶筒

功能与笔筒类似,是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

为何成为茶匙,因其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不过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用来盛汤,而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

茶漏则于泡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勺

茶勺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夹

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刀

茶道的第七君茶刀,是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而逐渐流行起来的。由于普洱茶饼、茶砖一般压制紧实,在品饮时生砸或者用手掰显然不够雅观,而且老茶饼也不是一般人力气所能掰得开的。茶刀则专为撬普洱茶饼而生。依照茶道习俗,取出珍藏的老茶饼“开茶迎客”,是对贵客的最高礼遇,因此一柄精美独特的茶刀在茶道中的意义就更加不同寻常了。

你为什么要喝下午茶?

说到下午茶,很多人都下意识地想到自己的办公室生活场景:工作有点累了或是困了,吃喝点东西补充能量,美曰下午茶。

百度词条上说下午茶是一种餐饮方式,是介于午餐和晚餐之间进行的休闲饮食习惯。很多人都知道英式下午茶,那么中式下午茶、日式下午茶甚至当下流行的申时茶等,你知道有什么区别吗?你又喜欢哪一种?

1、英式下午茶,顾名思义是指英国的一种茶饮方式,一般认为起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社交圈子,后来逐渐延伸至全国各个阶层甚至全球范围,风靡至今。英式下午茶有Low tea 和 high tea 之分,后者是平民介于晚餐之前的肉食充饥,前者是贵族打发时间的休闲娱乐行为。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摆盘是有讲究的

是不是满满的阶级感??其实我看完觉得high tea 有点像中国古代的贵族饮食习惯嘛,有山珍海味,也有美酒佳茗,兼具了饱腹和精神娱乐的作用。但目前大家所说的下午茶,一般是少肉多点心 low tea 式,毕竟是非正餐时间嘛。

英式下午茶一般是饮用红茶,因为当时中国传到国外的茶叶也只有红茶,这也是相当长时间内外国人以喝红茶为主的原因之一。但是,中式下午茶或日式下午茶,当然是喝自己家的茶叶+吃自己家的特色点心:反正我们茶叶种类丰富多样,可以随便选。

2、日式下午茶,大家想到的肯定少不了茶果子,造型精美,小巧别致。至于茶叶嘛,抹茶或煎茶是日本主饮的茶叶类型。而且日式下午茶也综合了日本茶道的礼仪文化内容,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韵味。

3、中式下午茶,茶叶太多样化,不管是普洱茶还是绿茶或是乌龙茶,你喜欢就行。点心嘛,有人喜欢搭配中式的也有人喜欢搭配西式的,甚至来点茶果子……总体而言,中式下午茶比较随意,亲切亲民。

但是中式下午茶也是有仪式感的,申时茶七碗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申时茶,是指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间段喝茶,很多人习惯性搭配以腹式呼吸法及细致体味七碗茶歌的境界。所以申时茶或七碗茶会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一般在业内的茶人圈子流行。

End

其实说了那么多饮茶方式,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无论是哪一种下午茶,不过是完美地融合了当地的茶文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特色,日渐受到大众的认可与追捧。而下午茶休闲社交的共性在全世界也得到了延续与传播,成为大家日常的茶饮方式之一。

然而对于茶人们来说,不管搭配的点心多么的精致好看,如果茶水不好喝,估计这下午茶吃不吃也无所谓了。或许天生对味蕾要求敏感之人,对饮食是有一定追求的,茶要好喝,食物也要好吃。这样的下午茶,是最好的了。

红楼梦的深层现实意义是什么?

每个研读《红楼梦》的人,都在其中体味到了它的魅力,所以它是千姿百态的;研读它的人都会悟出一个自己心中的红楼之梦,所以它又是极赋争议性的。它如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历经沧桑,容颜不老,初心不改;又如一位饱受人情冷暖的旁观者,淡定从容,娓娓道来一段人生的曲折离奇。它带给我们的东西永远都不显得过时,在那个年代,它不拘一格脱颖而出,成就了自己,名留千古,追求进步的精神值得赞扬。在如今,它静看世间百态,告诉你人生从来没有赢家,只不过“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缘来缘去顺其自然就好,不必较真,不必放在心上,唯有心宽才能得一个自在。到未来,它还会将把当代我们体会不到的东西从后人那里得到另一番解读。

01 窥探人生百态,从《红楼梦》中悟出一个活着的态度白先勇说,“我觉得,念过《红楼梦》、而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照出不同的自己。在生活中,也许你如王熙凤那样精明强悍雷厉风行。强者也有脆弱的地方,不妨把自己的脆弱也适时的展示给周围的人,多少省去些妒忌,展露一个真实的自己,结交一个真心的朋友。也许你如贾迎春那般的懦弱无能,没有自信。不妨勇敢一些,执着一些,只要不厌其烦的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尊重,哪怕伤痕累累,也是值得的,为自己活一回。又或许你如林黛玉那般,家世一般,不敢大胆追求自己所爱。怕什么,爱不是罪过,也不该是人生的绊脚石,更不该留有遗憾。也许你没心没肺大大咧咧整日乐呵呵,活得像个史湘云,别人背后都说你傻。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我的快乐没有妨碍司法,那便是通情达理的。管它呢,快乐是自己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瞎聊去吧。

每一个研读它的人,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还能照到周围人的影子。它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在里面的人不知其味,我们在外面的人却体味出了人生百态,人情冷暖,人情世故,君子与小人,得势与失势之重。它像一位得道的高僧,为你指点迷津,开启你的人生密码。

02 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作现代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心、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说到《红楼梦》中的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饮食文化。在书中多次描写到贾府众人摆酒宴会的场面。据有人统计吃食高达186种之多,酒字在书中出现了有580多次,直接描写喝酒摆宴的场面高达60多处。可见贾府的人不仅爱吃还爱喝。

先说粥,贾府里的粥有碧粳粥、腊八粥、鸭子肉粥 、红枣粳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等。再说点心,枣泥山药糕、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菱粉糕、鸡油卷儿、螃蟹馅小饺子、藕粉桂花糖糕、松穰鹅油卷等。再说主菜,糟鹅掌、玫瑰卤子、烧鹿肉、火腿炖肘子、清蒸鸭子、油炸焦骨头、炸鹌鹑、酱萝卜炸儿等等,还有汤,酸笋鸡皮汤、荷叶汤、合欢汤、火腿鲜笋汤、燕窝汤等等,再来点酒,屠苏酒、惠泉酒、玫瑰露、合欢花酒、果子浸酒。关键是它不是只讲吃了什么,有的还配了做法。这么考究,以致于后人出了红楼食谱。

其次是茶文化,爱茶的人在读《红楼梦》时,闻到了满纸的茶香味儿。书中提到的茶有枫露茶、凤髓茶、六安茶、老君眉、杏仁茶、女儿茶、龙井茶、暹罗茶。中国的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经历了千回百转的世界,赋予了一道学问“茶道”。最后不得不提,我们所崇奉的传统经典文化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我们看到书中有追求功名的甄宝玉,在官场混得贾雨村,也可以看到看破人生的甄士隐,还看到空空道人和“赖和尚”。这些人不断在贾府不同的时期出现,用他们不同的人生眼光道出了一些真相。

《红楼梦》的文化远不止以上所述,它是一部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无论在文学、哲学,还是宗教、艺术,都是一部魅力之作。

03 写小说借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是一部天书,从各个方面切入,都可以看出多方面的意义,但终究它还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所谓经典之作,它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对每一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都有所启示,而且这种启示不会褪色。曹雪芹在书的开头处,一连否定了两次“野史”,创作上独具一格第一处石兄道:“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第二处石兄道:“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这体现出了曹雪芹对小说创作的态度”推陈出新“。他不满意以往的野史都如出一辙,毫无新意。于是,他作了不一样的野史,摆脱了套路式写作方式,用自己的独创方式写出了千古佳作《红楼梦》,这体现了曹雪芹在学术上追求进步的文学理念。

其次,扎实的文学功底是一部小说的灵魂底蕴写小说,如果摆脱文化,好比一只浮在水中的小船,只能描写表面的东西。而如果长上文化的翅膀,它就好比一艘潜水艇,可以潜入深海,一览海洋的深邃与奇观,让文字直达灵魂。在书中,我们体会到了各类文化,曹雪芹就像《西游记》里的菩提老祖,各种变化他都会,可见作者本人的见识宽广。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作者在写此部作品前已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到写时自然就可以行云流水了。第三,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时间打磨,经得起推敲的。曹雪芹自述,说此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许真实的时间远远超过此述。时代的发展如此的迅速,催促着我们的文字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催生了许多功利之作。这样虽然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但是缺少了更多可以成为当代的经典之作。我们并不缺少写手,缺少的是能够花时间气定神闲的打磨自己作品的作家。

如果你还没有读《红楼梦》不妨读一读,它会带你不一样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请联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