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风华,广东红色之旅的特点

2023-03-21 133阅读 0评论

紫金风华,广东红色之旅的特点?

“恰是百年风华”广州红色筑迹展在广州市规划展览中心揭幕,并开展学术沙龙。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广州的革命遗址、红色印记星罗棋布。展览以“红色之旅”为主线,精心展出了八条红色主题线路,展现“党史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英雄广州续传承红色江山”的壮丽图景。

红色旅游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最闪亮的增长点。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景观语言创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旅途中解读红色故事、激活红色热情,从而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紫金风华,广东红色之旅的特点

当前,广东正在开拓一条兼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传承路径,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在年轻人以及家庭游客中营造红色旅游的旅游消费新风尚。在建党百年之际,广东亮出更“潮”、更亮的文化底色,加上“主动打卡”的民间氛围,形成了推动本土红色文旅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文脉现状:群众旅行中自发学党史 红色文旅消费选择多

用“存量丰富、形态多样”来形容广东的红色旅游资源,毫不夸张。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东红色革命历史跨度长、事件影响大,百余年来留下了中央苏区、粤北红色堡垒、东江纵队抗战、爱国名人侨乡等数不胜数的红色资源,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天然沃土。

数据显示,广东目前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51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单位105处,革命文物的数量与级别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评选中,广东省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有3条入选。

当前,广东正在发挥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推出系列红色展览、惠民红色展演及系列宣讲活动与红色精品线路等,让红色资源全方位活起来、动起来。“主动打卡”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家庭游客以假日旅行的方式自发学党史、主动体验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在民间蔚然成风。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104.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7%,较2019年同期增长4.9%)。“五一”期间,“红色旅游”关键词搜索量较4月同期环比提升约7倍;对比2019年同期,红色旅游景区订单量实现约375%的增长。

在广东各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及宣传力度逐年递增,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红色文旅消费选择。以广州为例,截至目前,共普查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其中已公布的红色史迹(不可移动文物)115处,全市初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景区体系。作为广州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越秀区正在创建“国家红色文化建设示范区”,用一条全程约6公里的“红色文化步径”将观音山战斗遗址、中山纪念堂、杨匏安旧居、广州起义纪念馆等11个经典红色景点串珠成链,让省内外游客深深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英雄底色。此外,广州推出的6条“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精心策划的红色主题巴士等,也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出游的人气之选。

广东红色旅游火热,小学生特地穿上正装、戴上红领巾前来“打卡”

正装打卡极具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东红色旅游消费的主体,渐渐年轻化、家庭化。苏香旭2015年就开始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担任讲解工作,亲身见证了这一变化:“以前我们以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团体为主,自2020年起,家庭游客数量全面反超,成为观众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父母或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来参观,也有一家三代人一起来打卡的。”

8月的一天,记者在广州起义纪念馆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景象:正值暑假,当天馆内几乎一半以上的游客是青少年,其中大部分为跟随父母前来的小学生。一些孩子特地穿上正装、戴上红领巾,参观之余还不忘在馆内巨幅党旗前“打卡”留念,极具“仪式感”。

同程旅游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40岁以下人群占比近九成,其中“00后”“90后”为主力人群。携程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门票预订群体中,亲子家庭占比超三成,以“80后”带娃家庭最多。

对此,广东中旅总经理罗彪认为,年轻一代正在接受比以往更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他们了解革命历史的途径和手段也前所未有地丰富。应当说,红色旅游只以中老年客群为主的状况一去不返了:年轻人自发的爱国主义情怀,让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红色打卡游”成为市场主流,推动业界挖掘红色旅游更新、更潮、更丰富多元的内涵,让红色旅游变得比以往更加“接地气”。

“红色旅游及红色文化已经开始真正融入广东的许多家庭,成为一场‘心灵洗礼’。”罗彪说,近年来,随着各类高科技手段的普及与红色文化历史研究的深入,广东对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不仅越发精品化,不少项目也更具有写实性和代入感。“红色+生态”“红色+研学”“红色+乡村”等由红色旅游延伸出来的“红色+”多元业态,形式越发多样,吸引的受众也越来越广泛。

红色文物见证革命历史

倒逼景区修炼再出发

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期待和要求与时俱进,这也倒逼红色景区以更加潮流、开放的心态不断推陈出新、修炼内功。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谢莹表示,红色景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近几年有了明显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参观+讲解’的单一体验方式,而是希望有更多元的参观体验。红色景区正在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自身对公众的吸引力,也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IP。”

记者了解到,在增加沉浸式参观体验方面,省内不少红色景区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增加展览的“现场感”,策划各类沉浸式互动体验,打造红色主题话剧、音乐剧、木偶剧等。同时,在对已有的红色资源及其精神内涵不断深挖的过程中,更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跨界操作。

今年7月,“永远的红色——广州起义组曲”广东音乐赏析活动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下辖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奏响。这一组曲由广东音乐名家屈庆在上世纪50年代呕心创作而成,是广东音乐的第一部组曲式交响史诗,却一度被束之高阁。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的联手策划下,该曲被重新整理编排,最终得以与公众见面。

据谢莹介绍,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红色广州+”系列活动,正是通过跨领域、多形式的融合,以红色历史加音乐、话剧、电影等形式,用沉浸式体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此外,该馆打造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沿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的转战路线,经花都、龙门、紫金、海丰、普宁等地一路追寻革命足迹;通过与研学机构合作,化身旅游产品设计者,策划推出了相关红色研学及党史学习教育路线,将进行系列后续研发,正努力将“红色文化轻骑兵”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让文物走出展馆,让生活与历史相连接。”据了解,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这一思路和做法,已渐渐成为省内众多红色场馆及景区的共识。“主动走出去”的红色景区,正在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触达全省各地党员群众的“家门口”。

你会砸锅卖铁去深圳买房吗?

你好,20年前也就是2000年,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我会让自己及全家、我认识的所有亲戚朋友拉上,一起在深圳买房。

下面图片是当时位于深圳福田的东方玫瑰园的广告。是的,你没有看错,福田东方玫瑰园,6800一平米,再看下现在的均价是多少,9万。

这个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暴利来形容了,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

关内的房是这样,关外房子如何?找到了一张照片,注意右边的年份,显示是2001年。布吉的中海怡翠山庄,三期73平米,总价25.8万。

再来看看现在的价格(没找到三期的价格,以四期作参考吧):

所以,参考以上的例子,如果回到20年前你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能否分享一下你身边的春天呢?

我在成都,给你分享一下成都的春天。

春天是黄色的,一片一片油菜花花稻田一个挨着一个组成了一片黄色海洋。

漂亮的黄色吸引着蜜蜂,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一股股香气迎面飘来,吸一口陶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散。

当你把自己放置其中时,什么都不用想。什么工作压力,生活烦心,人情世故统统都忘掉,只有惬意只有悠闲只有满足。

然后带你走进路边的桃花。

今年成都的天气很好,2月的天气就已经很暖和,3月已经达到25℃了。

路边的桃花一朵接着一朵争相开放着。

走在路边,两边都是桃花,像走在人间仙境,微风吹过,一朵朵带着香气的桃花飘落下来,像下着桃花雨,用手机记录那一刻,像桃花仙子下凡间。

再去看看梨花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如诗人写的那样,突然一早起来发现梨树开花了。

白白的一片,晶莹剔透像冬天的雪,一朵挨着一朵,让人驻足不前,只想好好欣赏它的美丽。

用相机记录它的美丽,找各种角度,始终拍不出它的精髓,它是那样自然有灵性,拍出来的静图少了它本身的灵魂。

其实春天最多的是遍地青青的草,因为太过平凡而被忽略。

春天刚刚来临,它们就冲破土壤,告诉路人我已经“上班”了,你不要慌不要乱,春天来了,希望就不会远了。

关在家里好久,突然出门才发现,其实路边的草也能让我停顿很久,它们是那么的绿,那么的青,那么的生机勃勃,以前从不曾关注它们。

只有失去过人才会珍惜。

它们用顽强抗拒着生命的不公,它们用意志抵抗风吹雨打,它们用小小的身体证明存在的价值。

它们用实践证明着,生命不在乎大小卑微,不在乎有人没人关注,只在于它存在的价值。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因为每一个生命值得尊重。

你觉得最能代表河南的城市是哪个?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最能代表河南的城市是哪个?个人觉得无疑是郑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必须人口足够尤其是流动人口

河南地处中原核心地带,本身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你很难说哪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能够代表河南,非得说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必须有河南各地的人口流入才有可能。那么很显然只有郑州符合这样的条件,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全省各地人口涌入,不同城市的人口带来的不同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洛阳,过去也算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之后,工业生产的没落,使得洛阳地区的人口流入持续减少,目前去洛阳基本都是本地人口居多,很多来洛阳的都是附近县城的,如今洛阳很难代表河南。

开封,一座安逸的城市。从上个世纪50年代痛失省会位置之后,似乎开封就远离了人们的视野。除去每年的旅游旺季,清明上河园还能记起它之外,几乎很少成为人们的谈资。每年人口流入市区人口只有8万多人,而户籍流出人口却达到了75万多,不得不说开封每年的人口流出不少。

语言习惯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在语言习惯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方面,无疑也只有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才有。在郑州你随处可以听到各地的方言,洛阳、开封、商丘、周口等等地区的人口随处可见,在饮食上,河南地处中原,信阳和南阳地区饮食偏向南方喜欢吃米食,其他靠北地区的人们喜欢面食,基本如今在郑州所有的饭馆米食和面食也成为标配。我记得一次同事出差到开封,在火车站周围硬是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卖米饭的地方,我就感觉不可思议。或许是真的没有找对地方,但是不得不说,在饮食文化上,还是人口多样性带来的效果明显。比如:信阳人带来的喝茶文化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目前来说郑州人口流入最多,但是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洛阳成为副中心城市之后,也会成为为数不多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洛阳或许很有机会成为河南新的代表。欢迎各位流域或者私信勇勇杂谈壹贰叁参与讨论,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哦。

带地区的网名?

答:带地区的网名有如下

1、关于昆明的网名、昆明春池,昆明迎香,春城飞花,四季春城,春城池畔,花季春城。

2、关于济南的网名、泉城花絮,济南春晓,趵突泉水,济南影像,婉影泉城,涌泉水域,济南泉钰,泉城喷花,玉莹泉城。

3、关于南京的网名、南京紫金,金陵风华,雨花台前,风雨金陵,帝都金陵,金陵丰韵。

4、关于成都的网名、蓉城春日,蓉城景苑,成都百合,蜀蓉城,锦官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