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叩手礼,到底什么是中国茶道

2023-03-20 124阅读 0评论

三种叩手礼,到底什么是中国茶道?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文人墨客的高雅之饮;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所好。它发源于神农氏,闻名于鲁周公,兴起于唐朝,繁盛于宋代。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等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灿烂辉煌的奇葩,它芬芳而甘醇,历久而弥新。

说到茶文化,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茶道。众所周知,道是老子开创的一门学说,我们视之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法则、自然的规律。

三种叩手礼,到底什么是中国茶道

所以,我们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那样,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就是摔跤搏击都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文化以及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有且仅有茶道。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它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而要凭借个人的悟性去探索,领悟它。

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例如,在《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而宦官刘贞亮也曾在饮茶十德中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尽管茶道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对它的理解,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而论的定义。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作家周作人则比较随意一些,他认为: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其实,不管是修身养性,还是忙里偷闲,茶道的精神都在那里。如果真要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总感觉会失去了它本身的神秘感,让它蒙尘。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万事万物都能用言语所能描述出所以然的。

所谓茶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村田珠光提出茶道有四谛:“和(主客和气,和谐)、敬(相互尊重,有礼有节)、清(赶紧整洁)、寂(庄重,寂静)”,这是日本茶人几百年来一直所奉行的茶道准则。

而中国人的所推崇的茶道精神是“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的“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

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和不仅是儒家的思想,也是道家和佛学的理念。茶道是从金木水火土五行中调和而出的平衡之道。

泡茶时,掌握“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

待客时,讲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

饮茶时,奉行“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

而品茗的心境和环境要兼备“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德行。

所以说,中国茶道的核心便是“和”,它是品茶的灵魂所在。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宁静致远,中国的茶道就需要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氤氲清润你的心田时,人的心灵便体现出一种绝无仅有的空灵之感,精神随之而升华,慢慢地到达“天人和一”的境界。

清代名士溥山说: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这才是茶道中静之所在,弹琴品茗,闻茶香清冽,听琴声悠扬。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

茶道给人的体会,便是愉悦身心,清香怡人。

中国的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不论是高官权贵通过品茗来附庸风雅,还是平民百姓喝茶养性,它的本质都是来怡情养性的。

清代醉月先生说“茶亦醉人何须酒”,说明喝茶能陶醉身心。

南宋文人郑清之说: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仅仅是一杯春茶就能留着过往的客人,喝上几口,飘飘欲仙,人生之乐莫不在此?

茶道给人的体会就是怡情悦性,陶冶身心,荡涤灵魂。当你烦忧乏躁时,不妨静下心,喝喝茶。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喜弄虚作假,我们做什么事都讲究一个“真”字,品茗如是。真茶,真香,真味,真心,真情等是我们喝茶的终极目标。

我们追求茶道之真,在饮茶中真真切切是自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领悟。

我们追求情义之真,主客之间相互尊重的同时,更应该真心以待,情真意切。

我们追求茶性之真,在品茗中能够真正的放飞自我,达到无我之境。

中国的茶道,“真”字见情见性见理。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不同的人品不同的茶,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茶道流派。中国有四大茶道流派,他们分别是: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

贵族茶道,由贡茶衍生,喝茶的人大都是达官贵人,豪门乡绅等,他们的“茶之品”,意在显示富贵。

雅士茶道,主要是知识分子的品茶之道,他们品的是“茶之韵”,意在欣赏艺术。

禅宗茶道,主要是佛门僧人饮茶,他们品的是“茶之德”,意在参禅悟道。

世俗茶道,主要是大众的饮茶,主要品的是“茶之味”,意在享受人生。

茶为雅俗共赏之物,不管你喝茶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都是在享受生活。要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茶道所在。

茶道正确的叩手礼?

茶道礼仪中我们常见的叩指就是一种对他人敬茶的叩谢之礼,此种叩茶敬礼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五只叩桌,另外一种是双指叩桌,最后一种是单指叩桌。

不同的用指,代表着不同的涵义。 “手”与“首”同音,“叩手”代表“叩首”,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别人给我们倒茶的时候?

谢谢邀请,因为我专业的原因,这些倒茶礼仪我多少学过一点,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知道的一些。

1、俗话说“倒茶七分满就好,杯满就欺人了”,倒茶的时候无论大杯小杯都不可倒满。

2、先给客人让座,然后再备茶;冲茶之前,茶具要清洗干净,最好用开水冲烫一遍,这样一来,客人会觉得很卫生,心情也愉悦。

3、杯中茶叶要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客人正好提过喝茶的习惯,那就按客人的喜好冲茶就好。

4、端茶的时候要双手端茶,一只手递过去那是缺乏礼仪的,尤其不能五指捏住杯口给客人递茶,有些人因为太烫,没处端杯,就五指捏住,这是万万不能的,这种情况可以准备些杯托就很方便。

5、多多注意客人杯中的茶水,及时添茶。

身边有个吃素的人是什么体验?

我自己就是一个吃素的人。

大概是2014年吧,记得是夏天,有一天不知怎么在网上看了一个关于吃素的视频,讲了很多吃素的好处,当我很清楚的记住其中的两点,一是不伤害生命,一是素食好消化。

其实当时的我对这方面完全是纯小白,基本没听说过也没接触过,但是对这两点我就是当时就深信不疑,并且立刻马上付诸行动。

我是南方人。众所周知的,南方人很能吃很会吃,还非活物不吃。从小到大,身边完全没有一个吃素的,更没有听过吃素这一说。身边的人都是无肉不欢的。后来吃素后,回老家一打听,多的是吃素的,还有个素食协会呢。真是应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像在南方,真的是好吃活物,不是现杀的都不吃。所以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杀鸡杀鸭杀鱼,不说个个是好手,基本没有不会的。所以习以为常,能吃的活物在脑海里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一道菜。

直到那次看到那个视频,完全颠覆曾经的看法,但是,莫名的,就认为那才是正确的,那些动物是生命,不是我们的菜。没有任何过程,从此我不敢不忍再伤害任何动物,也是不敢也不忍吃任何肉食。有的事情就是那么莫名其妙。所以从那以后,我相信了缘,就像一个人的观点,某个缘成熟时,真的可以三百六十度变化。

另一方面,当时那个视频说肉食在人体内完全消化要三到五天,而素食则是二十四小时内就可以完全消化掉,吃素的人一般不会便秘,而且时间长了体内会没有宿便,身体干净血液干净更不会有体臭,身体健康皮肤变好。也是鬼使神差的,莫名的我当下就完全认同这些说法。

我当时已经便秘好几年,大便一星期最多两次。刚才说了,我吃素食是零过程。真的,看完视频的下一顿饭开始,我就吃素了,而且是很自然的,对肉食已无任何兴趣,至今都是。并且从那开始,恶补了很多相关知识,一两个星期后吧,我就是完全素食了,把五辛蛋奶都一并去了。

很让人开心的是,我好几年的便秘,真的是可以说当下就消失了,好像两三天就正常了,打那开始基本一天一次。太神奇了!当时我恨不得把这好处告诉任何一个有需要的人!

三四年前,因为长辈住院近一年和自身失意,我三四个月暴瘦近皮包骨头。当时被众人指责,当然是指责吃素。我没辨驳一句。一两年后,困难基本解决,虽然当时一贫如洗,但至少轻松了,心也放宽了。仅不到三个月时间,也是完全素食,只是每顿多吃一碗米饭和多吃一些蔬菜,我胖了三十多斤。所以,谁想长胖,我可以肯定告诉你,素食也完全可以。

另外吧,不是眩耀,从吃素开始,我基本没生过病。还有,我的哺乳期也在吃素后,孩子吃了两年奶。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吃素的体验。

跟长辈喝水的礼仪?

喝茶礼仪:

1、座位安排合理

面对泡茶人左手边为尊位,左手方向顺时针旋转到右手边,由尊到卑:老年人、领导、晚辈。

2、茶具要清洁

泡茶前,茶具一定要先清洗干净,切忌用沾满茶垢的杯子放茶,尤其是很久没有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冲泡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样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3、倒茶顺序

给客人斟茶的时候,要长幼有序,论资排辈,先给长辈斟茶,再给平辈小辈斟茶。除此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部都喝过茶后,冲泡的人才可以饮用,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

4、了解领导长辈的喜好

在与长辈领导喝茶时,若有可能,应尽可能照顾领导长辈的喜好。可以的话,多备几种茶叶,让领导长辈有几种可以选择。在上茶之前,应先询问一下客人喜欢用哪一种茶,并为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

当然,若只有一种茶叶,则务必实事求是地说清楚。投茶量也不要过多,或者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如果领导长辈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时,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冲泡茶叶。

5、敬茶礼仪

给领导长辈敬茶时,要双手恭敬地端茶杯,不能一只手送茶或手握杯口端茶。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不可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6、喝茶时的叩指礼

长辈给小辈倒茶喝,小辈接受茶后,小辈应将右手握拳,拳背朝上,用五指轻敲桌面。一般敲三下即可,意思是五体投地,为倒茶之人行叩拜之礼!

平辈给平辈倒茶:只需要食指和中指并拢,轻敲桌面三下即可,表示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

小辈给长辈斟茶喝,长辈接受了茶后:长辈可以用一只手指在茶杯边缘轻敲一下,表示尊重。

7、勤续茶

如果领导和长辈的杯子里需要续茶了,你及时去给他们续茶,不可让其杯中茶叶见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领导和长辈续茶,最后再给自己续茶,这也体现出自己对领导和长辈的尊重。

8、头泡茶必须倒掉不可以饮用

在泡茶时,头泡茶必须冲后倒掉不可饮用,因为里面有杂质,让客人喝头茶是欺侮人家。

9、来新的客人要换茶

喝茶时,中间如果有新的客人来访,为了表示欢迎,要立即换茶,否则会被认为是怠慢客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