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六君子分别是什么,茶叶语汇
茶道六君子分别是什么,茶叶语汇?
1. 回甘茶汤入口时的苦味在口中慢慢转化为甘甜的过程称之为回甘,是苦味和甜味这两种对立滋味共同形成的味觉感受不断变化的体验。
通常我们在品饮绿茶、白茶、普洱生茶等未发酵或者发酵还不完全的茶时,会在茶汤入口感觉到清甜微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苦涩味散去,满口腔都是甜的味道。
回甘是评价一款茶好坏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年份不长滋味浓烈,苦涩味重的普洱生茶,如果这种苦涩味能很快散去,有回甘,那么就是一款值得入手的茶;
如果苦涩味在口中久久不化开,那肯定就是原料粗糙、极为普通的一款茶,可以想见后期的转化也不会理想。
2. 生津
望梅止渴大家一定听说过,看到酸的梅子,人们口中不自觉的就会分泌唾液,因而可以达到止渴的作用,这个成语说的其实就是一个生津的过程。
“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口水的意思,喝茶时感受到的生津是由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促进唾液的分泌。
生津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感受:两颊生津、齿颊生津、舌面生津、舌底生津,只有品质好的茶,喝下去才会有生津的感觉,且品质越好,生津越快,生津的时间也越长。
3. 喉韵
好的茶汤不仅是停留在口腔里面,带给口腔味觉体验,还能深入到喉咙。所谓喉韵就是指茶汤入口后涌上舌苔,流至喉咙时,带给喉咙的一种感官刺激。
喉韵被资深的老茶客们视为判断一款茶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条件,深受资深茶客的青睐。同时,喉韵也是一种复杂的感官体验,包含了“甘、润、燥”三个维度。
其中的“甘”是指茶叶一通过喉咙,甜味便慢慢在喉咙位置处生出来的一种连续明显的感觉,这种甘的极致体验就是接下来哪怕喝一杯白开水也是犹如加了蜜一样甘甜;
“润”则是伴随着“甘”一同出现,两者密不可分,有时候很难将两者区分;
而“燥”却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和接下来提到的“锁喉”类似。
4. 锁喉
锁喉是一种不舒服的喝茶体验,具体的表现是茶汤入口流至喉咙时,会感觉咽喉间有干燥、疼痛、异物感,甚至觉得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
茶叶出现锁喉 ,一定是品质出现了问题,茶叶施肥过多、加工工艺不到位、仓储不当导致氧化不均匀、新茶火气未退等,都会使茶叶在饮用时有锁喉感。
5. 收敛性
茶的收敛性和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在具体表现上则和茶汤的苦、涩相关。总体来说,收敛性就是茶汤苦、涩出现至转化为回甘生津的整个过程。
如果苦涩味在口腔中能够迅速的转化为回甘生津、且持续的时间长,同时伴随着喉咙的清爽甜润感,这个过程称之为收敛性好。
反之如果苦涩味在口腔中转化为生津的速度慢,且持续的时间短,苦涩味久久不化,则称之为收敛性差。
6. 青味
青味是茶叶在杀青时温度不够或者杀青的时间不足而使茶汤产生的类似青草气味的“生青味”,在绿茶中常出现,也是一种工艺不到位的体现。
青味会带来一种不舒服的体验,有青味的茶叶在香气和茶汤中都能明显感觉到,是一种“生而不透”的闷味感,要注意和清新淡雅的“清香味”区分。
7. 水味:
7. 水味
水,无色无味,当形容一杯茶汤水味重时,并不是单纯指茶汤寡淡无味,还有更深沉的一种含义:“茶水分离”。
当茶的滋味没有充分融入到水中,两者就好像一滴油滴入一杯水中,始终是油是油、水是水,完全不相融。
所以,茶汤淡,并不一定是“水味”;茶汤浓,也不一定就没有水味。最重要的是要感受茶滋味与水的融合度,两者的协调性。
8. 茶气
文章开头提到的“茶气”也是最常出现在茶桌之间的高频词汇。虽然茶气看似是一种很玄乎的感觉,但其实它不仅有理论物质基础支持,具体的表现也非常明显。
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在《普洱茶》一书中写道有机锗是茶气的物质基础,茶气是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通常茶气在老茶中容易出现,最常见的表现则是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9. 挂杯香
“挂杯”两个字也是相当的形象生动了,香气挂在杯上,顾名思义就是香气留存在杯中,久久不散去。单纯的用挂杯香来判定一款茶的优劣是非常片面的,挂杯香有时候跟杯型、杯的材质都有密切关系,如杯口较小、杯身较深的杯子聚香和留香的效果好,挂杯香就会明显一些。
通过闻挂杯香,我们可以判定茶叶的香型特点,感受冷嗅和热嗅香气的不同表现,但不能以挂杯香的浓郁程度去判定一款茶是好是坏。
10. 堆味
堆味普遍存在于普洱熟茶当中,是熟茶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混合着酸、馊、腥等不良感觉的、类似于发酵的气味。
堆味在茶叶审评中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味道,但是并不代表有堆味的普洱茶就不好。发酵程度不足的普洱熟茶,堆味明显,且不会随时间而消失;
但是如果工艺到位、通过合理的仓储,这种不好的味道就会慢慢散去的,正常3年左右就会消失转化成为普洱茶特有的陈香。
什么是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吃饭的时候不玩手机,认真吃饭,细嚼慢咽有助肠胃消化。
2、重视早餐,不忽视早餐,早餐要吃的营养、吃的多样化。
3、每天的早餐时间固定在7点到8点之间。
4、早餐多吃鸡蛋、牛奶、馒头、小米粥、牛肉片、煎饼、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多种营养搭配着吃。
5、工作时间不口渴也要多喝水,多喝白开水。
6、上午十点以后吃一些水果,身体补充能量。
7、午餐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饭量吃到八分饱。
8、中午午休时间在半个小时内,午休是为身体充电,保证下午的工作时精力充沛。
9、晚餐要以清淡为主,晚餐要吃得少,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10、晚饭后和家人一起散步聊天,多和与家人交流,有益身心健康。
11、每晚21点泡脚,泡脚时间在半个小时内。
12、每天22点洗漱完毕准备上床睡觉。
13、睡觉前不刷手机,安静躺在床上等待入睡。
14、每晚睡觉最迟不超过23点。
15、不要长时间坐着不活动。
16、每天的睡眠要保证在八个小时以上。
17、要少吃烟熏食品,比如说:腊肉、香肠。
18、少喝碳酸饮料、奶茶。
19、每天早上排便的习惯,不让宿便留在体内。
20、每晚19点必看新闻联播。
21、养成餐后刷牙的习惯,很好地爱护牙齿,保证牙齿健康。
22、一年内至少做一次洁牙。
23、爱护自己的眼睛,不用手去揉眼睛,不长时间刷手机、长时间用电脑、看电视。
24、自己在家里做饭吃,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
25、多吃清淡的饮食,少食辛辣食物。
26、每餐做饭不会做得太多,尽量不吃剩菜剩饭。
27、洗头不要洗得太频繁,2到3天洗一次最合适。
28、多梳头,为头皮做按摩。
29、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做眼保健操。
30、晚上不喝夜啤酒、不吃烧烤。
31、女人烫发、染发不要太频繁。
32、论男人女人都不要憋尿。
33、做好家庭卫生,每周一次大扫除。
34、内裤和袜子一定要分别清洗,换下的内裤不要过夜。
35、床单被套十天换一次。
36、大人和孩子的衣物要分别清洗。
37、定期清理家里的杂物,不需要的物品,不要堆放在家里。
38、女人在生理期不吃辛辣食物、生冷食物、不洗头、多休息不熬夜。
39、厨房里的餐具一个星期要消一次毒。
40、牙刷一个月换一次。牙膏各种品牌要换着用。
41、洗脸毛巾的使用不超过三个月。
42、上卫生间不要玩手机,也不要看书籍,认真排便很重要。
43、把存钱当成一种习惯,手头有钱会让一个人更自信,活得更快乐。
44、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着不要东倒西歪,坐着不要抖腿。
45、孝敬自己的父母,经常去看望父母,给父母买礼物。
46、搞好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没有家庭内耗。
47、认真工作,能很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领导,和同事能融洽的相处。
48、重视孩子的成长,多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和孩子做朋友。
49、把微笑当成一种习惯,爱笑的人运气都很好。
50、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善待家人,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茶道里的六君子都有哪些?
茶道六君子就是指茶筒、茶匙、茶漏、茶针、茶夹、茶则。
茶筒一般选用山里成熟的青竹制作而成。将竹子的一端截去,另一端留作底。随着使用时间的堆积,竹筒的颜色还会产生变化,更具古香古色。好的竹筒还会在上面雕刻一下图案或者文字,增添其艺术气息。竹筒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盛放茶具用品是器皿。
茶匙是用来挖取茶叶的工具。由于储茶罐一般都开口不大,人的手不容易放到里面抓取茶叶。更何况用手抓茶叶不仅有损斯文,更不卫生。茶匙的出现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点。
茶漏,在茶水倒入茶壶的时候使用。一来可以稳固茶壶,二来能够对茶汤当中的细茶毫、茶渣起到过滤的作用。用茶漏过滤过的茶汤不但里面的杂质减少了,使茶汤更漂亮,喝起来的口感也更加顺滑甘甜。
茶针又被称作茶通,它具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当茶壶嘴被堵塞的时候能够用来疏通壶嘴的工具。第二个功能是用茶匙把茶叶放入到茶壶里面之后,用来拨匀茶壶里面的茶叶,使茶叶均匀的平铺在茶壶里面。当然在泡普洱茶的时候,很多茶客还会把它当做茶锥来挖普洱茶。
茶夹主要是清洗茶杯茶具时避免手被开水烫到而使用的。同时也可以用来夹取茶壶当中的茶渣。即防烫,又讲究卫生。
茶则当中的“则”是量取的意思。茶则就是茶的量取工具。用茶则来获取茶叶不仅卫生而且能够更精确的把握茶叶的量,使茶泡出来不至于偏淡或者过浓。
如何挑选最合适的茶具?
器为茶之父,如何挑选茶具饮茶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文化是种茶、制茶和饮茶的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明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所以当今我国绝大多数人喜欢饮茶,饮茶即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文化追求,更能够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以及益寿延年!
那么茶友们泡茶如何挑选适合自己茶具呢?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有人说:“喝茶煮水用铁壶,泡茶用紫砂,饮茶用建盏”!
茶台必备器物:
一、铁壶,喝茶最好用铁壶来煮水泡茶,现在都用全自动不锈钢煮水壶,方便省事!当然实惠的高温玻璃壶也不错以及铜壶也是不错的选择,有条件的可以用银壶烧水,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释放的银离子更是有益健康!
二、紫砂壶,紫砂壶被称为茶具之首,最宜泡茶,紫砂壶泡茶起源于明清也是长盛不衰,历史悠久!用紫砂壶泡茶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泡茶不失原味,茶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这是青瓷、白瓷、玻璃壶比不了的,并且紫砂壶造型优美大气艺术价值高,还能越喝茶越润养出韵味。
三、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古称“三炮台”又名“三才碗”,是有天地人合之意。盖碗有建盏盖碗,白瓷、青瓷和紫砂等等。
凡对饮茶比较了解的茶友都知道,品茗比较讲究“察色、闻香、品味、观形”。杯子和茶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而盖碗有碗、有盖、有托,造型独特,制作精巧。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用端着茶托就能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用揭盖,只需半开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顺畅流出,甚是方便,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滚,轻刮则淡,重刮则浓,妙用无穷。
四、公道杯,如今公道杯多用以分茶,满足几人喝茶之需要。比如铁观音、乌龙茶泡入紫砂壶或者盖碗里,每次都要将茶汤滤干倒出,这就需要一个承装茶汤的容器。一些容易出稀碎茶抹的茶,就需要经过茶滤倒入公道杯,这样把茶水倒入公道杯里可以尽快降低茶水的温度,也能使细微茶叶末沉淀,保证分到每位友人杯中的茶汤都清澈见底。
五、主人杯和客杯。
主人杯,顾名思义就是主人的品茗杯,自用的主人杯可体现出个人品味、审美及性格和内涵等!现今主人杯以建盏、紫砂、白瓷、青瓷、汝瓷、哥窑等为主!
客杯则是于招待客人的杯子,皆选用款式、材质和口径相同的,如建盏、紫砂、白瓷、青瓷等。
六、茶盘、茶海或壶承,俗话说湿泡茶海、干泡壶承。
茶盘就是盛放茶壶、盖碗、茶杯、公道杯、茶宠等茶器的浅底器皿,材质和款式多种多样。
湿泡多用茶海,比较宽大,可直接浇淋。
干泡则是小巧的壶承,款式多样,但都不大,常为单层,只为承载茶壶所用!
七、茶虑,即茶漏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茶末,保持茶汤口感润滑、色泽透亮,能有效提升品茶乐趣。
八、茶巾,茶桌上必备,用以擦拭茶具,使其保持清洁、干爽。茶巾要与擦桌布区分,千万不能混用以免尴尬!
九、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桶。多为茶艺表演中用,如果平时对喝茶比较讲究也是需要的配备的,常用的有竹子和各种木头以及金属的!
十、茶洗,是指一个大的器皿用来清洗茶杯茶具之用。多以各种青白瓷和不锈钢的为主,我可以配备建盏茶洗哦!
十一、熏香炉或者倒流香,闻香品茗,自古就是文人雅集不可或缺的内容,明代万历年间的名士徐唯在《茗谭》中讲到:“焚香雅有逸韵,若无茗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量相为用,缺一不可。”
香和茶二者结合,共同构成更高境界的生活美学。
综上所述还是要看个人喜欢挑选茶具!
所以闲暇时“饮一盏茶,读一幅画,念一首诗”,尽我余生,做一位风雅的中国人!
茶道是什么?
《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字,—阴爻,一阳爻,自,走四部份组成,
阳为天,乾卦:君子健,自强不息。
阴为地,坤卦:地势坤,厚德载物。
清华以此为校训,告诫学子要在天地之间自己走路。
”道可道,非常道”,此道可变彼道,非平常之道,乃变轨之道,
小道条条,终归大道,
难怪黄帝惊叹,“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皇帝下聖旨只敢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不怕地不怕的水泊梁山,打出的旗号也只敢是“替天行道”。
小鬼的儿子喝了几口茶汤,竞敢自诩为“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