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源于,为什么感觉日本文化很精致
日本茶道源于,为什么感觉日本文化很精致?
1、毕竟是发达国家,整体的自律性较高
2、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参加工作的很多
3、日本的养老金领取很多,所以有钱进行消费
4、从小的教育有关,物资缺乏造成日本人很节俭也很感知物资的重要性
茶道介绍?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日本茶道的起源于中国哪里?
谢邀。
本人供职新中式茶生活倡导品牌品如意沉香茶,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
中国人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在世界上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进行推广。唐朝的《封氏闻见记》中就能找到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大行,王宫朝士无不饮者。”
看了之前的答主们的回答,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具体是起源于中国的哪里,这个事情上就有了争议与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找到背后的答案,我认为要从两个角度去分析思辨,寻找背后的答案。
哪两个问题呢?1、茶道在日本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代表人物或地点。2、穿越回历史,找到这个代表人物与地点,与中国的对应关系。
第一、茶道在日本的起源。
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禅师就从中国带回了茶种,并在近江阪本(现在的滋贺县)日吉神社旁种植,史称日吉茶园,从此日本开始种植生产茶叶。而这也只是日本种茶的起源,还远达不到“茶道”之为一种礼仪、文化的高度。
公元1168年和1187年,大约在中国的宋朝时期,著名的荣西禅师两次到访中国进行交流。回国时,带回了大量的茶种和佛经,创立了日本临济宗,并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的礼仪,自此,日本的饮茶之风盛行。
再到公元1121年,荣西禅师完成了《吃茶养生记》的初稿,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不过,直到这时,也都还不成其为“茶道”。
那么,茶道,在日本的起源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本朝高僧传》也有类似记载:"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对应的历史事件为,公元1259年,日本崇福寺的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求学取经,并系统学习寺院里的茶宴仪式,将中国的茶道具引进日本,并传播中国的点茶法和茶宴礼仪。
好了,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日本人所推崇的“茶道之起”,是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第二、南浦昭明与中国。
南浦昭明(谥号元通大应国师),于1259-1260年间入宋,先在杭州净慈寺师从虚堂智愚大师学习佛法,后虚堂奉诏主持径山寺,南浦昭明也随他往径山修学。1267年,南浦昭明在参禅同时,学习了径山寺的茶礼,做为受法印证,他从虚堂禅师处得到一张台子,这张台子先在崇福寺放置,后传入京都大德寺,大德寺的梦窗国师(1276—1351)首次使用这张台子点茶,因为台子的使用是日本点茶礼仪开端的关键。
另外,南浦昭明同时还将中国七部茶典一起带回了日本,其中《茶道轨章》《四谛义章》两部为后人合并为《茶道经》,现代日本茶道所信奉的和、清、静、寂四规就来源于其中。
KO。日本茶道的起源,竟然是中国杭州的径山寺!想必就算很多杭州当地人,都不一定知道这一个事实吧!
这座位于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的寺庙,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寺内僧众1700余人,禅房360间。它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径山寺内的茶道仪式,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最后的谢茶退堂,总共有多达十多道程序。2011年5月23日,径山茶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若有不同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
关于日本茶文化的英语作文?
Japanese tea culture is a kind of ritual in Japan, for the guests to serve tea.
日本花茶的起源和故事?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文化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
中国唐代,国运兴旺、万国来朝,其中不乏日本留学僧,他们对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数十年留居中国,习惯了唐朝丰裕的文化和生活,回国后难耐日本饮食,特别是斋饮的粗糙。而远道带回的茶在中国即是文人雅士的风流之物,也是出家山林的僧人们的清净之物。于是,以其来自中国士大夫圈子的高雅脱俗,成为寺院斋饭的点睛精品和敬献权贵的珍品。
可以说日本茶文化起源于僧侣及社会上层对唐风文化的崇拜和无条件的吸附,初始是贵族们趋附的风流雅事。日本茶道兴起之初的“寺院茶”、“书院茶”,都还没有脱离仿效唐风的影子,单中国士大夫们一言难尽的心志却很难在日本说的清楚、找倒知音,日本毕竟不是中国,谴唐史们毕竟不可能进入中国只是分子们深层的精神生活。
中国唐代的改变曾一度中断了日本学者僧人的来访,而这期间,从中国唐朝带去的种种文化都依存着日本人独自的理解得到了发展,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文化,其中就有日本茶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