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文化与茶道文化,培养一点什么业余爱好比较合适

2023-03-16 157阅读 0评论

土楼文化与茶道文化,培养一点什么业余爱好比较合适?

48岁赋闲在家开始,在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张健身卡,除了可以撸铁以外,健身房都有大课,象瑜伽、健身操、肚皮舞、抖音热舞等等,内容还挺丰富的。

我当时一路体验下来,觉得瑜伽比较喜欢,更适合自己,所以,其它的课都没再上过,只有瑜伽一直在坚持,直到现在仍在继续。

土楼文化与茶道文化,培养一点什么业余爱好比较合适

50岁时有幸接触到工笔画的启蒙学习,本来从小就喜欢画画,也是一下子就放不下手了。

后来又自学学习彩铅画,彩铅画幅小巧,工具简单,携带方便,后来我的彩铅画练习更是多于工笔画。

心情好又有空闲的时间就来上几笔,看着画板上的内容,在手中画笔的描绘下一点一点的丰满起来,特别开心。

享受画画过程带给自己的身心愉悦,还有一点点的成就感[ok][ok]

现在除了守护父母,照顾好自己的小家以外。瑜伽、画画充盈着我的大部分业余生活。偶尔还叁与下陶艺,篆刻的学习,都是学了个皮毛,只是了解下而已。

毎天有事做,心就很踏实。这不最近没事儿又刷刷头条,来这看见更大的世界(借用一下头条广告)[呲牙][呲牙]。现在感觉时间都不够用了[大笑][大笑]

漳州有什么风景区?

1、海月岩

海月岩的山门别具一格,由两块长形石条斜立互倚构成三角形的山门,名曰:不二门。因四周巨石重叠,游人上山入寺,必经此门,没有第二条通道。山门两侧刻有楹联:青莲布地开三岛,巨藕通天只一门。游人过了山门,一眼便望见修建于天然大石洞中的海月岩寺。

海月岩好风景,石头盖屋顶这是当地人传颂的俗语,也形象地概述了海月岩寺庙内建筑的特点,它们的屋顶大都由一块石头直接盖成,真是浑然天成。海月岩寺又名海月庵,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及十八罗汉。寺殿规模虽不大,却构筑精巧,装饰美观,其殿顶是一整块花岗岩大石板,据介绍长约50米、宽约20米、厚3至5米,重达数百吨。大石板下两侧,有石壁支撑,寺门石柱上有副以海月藏头的联语: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生动描述海月岩的奇观胜景。

2、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3、东南花都

东南花都位于漳州百里花卉走廊黄金地段的漳浦马口,国道324线旁,是历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举办地,是国家4A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也是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总面积7800亩,投资3.2亿。区内有2700亩的花卉博览园(内设有棕榈园、锦绣漳州园、沙生植物园、榕树盆景园、荫生植物园、花卉长廊、花卉培育基地、大地艺术展区、纪念林植物区等功能区域等),1500亩的闽南花卉生产科技园区,2万平方米的主展厅。花博园设有六园六馆、一市一庄,六园即锦绣漳州园、棕榈园、榕景园、沙生植物园、闽南瓜果园、儿童娱乐园;六馆即萌生植物馆、沙漠植物馆、奇石馆、盆景精品馆、洋兰馆、国兰馆;一市即花卉超市;一庄即花博园紫溪山庄,是一处集观光、观赏、休闲、娱乐、生产、商贸、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胜地。

花博园以其旖旎的花木胜景、清新的自然风光和幽静的策士溪乡村俱乐等配套设施,吸引了一批批市内外客人到这里休闲、度假、开会或培训。花博园正逐渐成为名闻遐迩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4、漳州花博园

福建漳州东南花都位于漳州市百里花卉走廊的中心地段,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已有花卉种植,生产、展览、观光等设施的基础上建成集花卉、盆景、奇石展区、茶农世家茶文化走廊、人间百态艺术雕塑展、大型植物迷宫、策士溪乡村俱乐部、全国百家美食联展、大地艺术景区等项目在内的多功能综合生态旅游基地,整个花博园,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百里花走廊,形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经贸、会展为一体的大观园。

5、漳州三平风景区

漳州三平风景区 三平风景区位于漳州西南部平和县文峰境内,是闽南粤东一带的朝圣旅游胜地。景区以闽南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中心,占地面积共12平方公里,包括三平寺、毛氏洞、红军会师纪念馆等景点,有古代八景和现代二十四景之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绮丽,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50万人次。省园林专家称,三平风景区具有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医药文化等六大文化。三平寺的签诗文化也极富特色,这里香火旺盛,旅游朝圣者远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地。

6、滨海火山地质公园

滨海火山是一处典型的第三纪火山地质地貌,是距今1 7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岩浆由地球深处沿北东向断裂处向上涌出喷发形成的,火山构造显现异常清晰,反映了西太平洋新生代惊心动魄的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历史进程,经漫长的地质演化,最终形成当今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景区内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形迹和后期风化海蚀地质地貌。主要地质遗迹有:柱状玄武岩、古火山口、火山喷气口群和玄武岩的西瓜皮构造等四种。景区由一山(香山)、二岛(林进屿和南碇岛)、三湾(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组成,景区内一大批独特的火山地貌奇观,具有地质构造学、火山学、古地理学、地震学、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该景区规划开发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工程分三期实施,拟建成一个集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国际会议、观光揽胜、海上运动、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和疗养健身为一体的旅游区。现已筹建二期工程,规划用地3 000亩,主要项目在崎沙湾、江口湾至后蔡湾,建星级火山酒店、国际旅游度假村、海之韵疗养院、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风情街、海峡国际会议中心(含五星级酒店)、火山动感广场、帆船俱乐部、滨海旅游大道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

7、天福茶博物院

天福茶博物院位于漳浦县盘陀镇天福茶庄内,国道324线旁,占地80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馆。博物院内有四大主馆,八大景观,主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两层中式仿古。展出了茶叶科技、茶叶发展史、世界茶情、世界茶文化、现代茶艺、各式各样的名贵茶壶、茶与诗、茶与画、茶与人类健康及茶叶多元化利用等有关的茶知识,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天福的发展史,不仅可以了解茶文化史,而且还能欣赏到天福独有的陆羽无我茶会、台湾四序茶会、唐宋煮茶听诗、清朝宫廷茶礼、云南少数民族茶礼及日本茶道等茶艺表演。

8、漳州东山风动石

座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素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最引以为荣、视如珍宝的自然奇观,是旅游者最喜爱的美景之一。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人们常说,到了闽南,不到东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东山,不到风动石,则更是一大憾事。的确如此。

这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47米,长4.46米,重约200顿,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 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

风动石上有明永历戊子(1648年)秋巡抚路振飞题刻的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士奇。盘石右侧有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壁星晖四个大字,左边竖起石碑由明水师提督程朝京题诗。

风动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岛,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拼命拉它,可是倭寇费尽了力气,只听到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掉落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却依然屹立在原地。

9、旧镇紫薇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陋室铭》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读来朗朗上口,意蕴深远。位于闽东南富庶宝地之一隅的漳浦乌石紫薇山,正是刘禹锡这一神来之笔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此山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可谓一方宝地。

从漳浦县城往东驱车约20公里,来到了有着千年港口古镇之称的旧镇,进入乌石妈祖旅游区,与紫薇山的亲密接触便从此开始。紫薇山又称龙山,位于乌石北侧,山上奇峰挺秀,怪石嶙峋,有紫薇、鹊石、双剑诸峰。紫薇山区土地富饶、民丰物阜。勤劳的乌石人,用自己的双手,种植出新鲜的蔬菜、饱满的稻米,还让漫山遍野变成水果的天堂。在这里,荔枝红、香蕉绿,甘蔗节节高、桃李满天下。都说秀色可餐,在紫薇山,秀色真的是可以餐,最让人垂涎欲滴的还得数挂满枝头的沉甸甸的荔枝果。无论是村前屋后,还是山道两旁,你总能见到千千万万的果实在微风中轻轻点头。明万历年间,紫云寺九云法师也曾在紫薇山大量培植荔枝果树。另据《福建通志》记载,漳州盛产荔枝,而漳浦为最,主要产于乌石紫薇山中,相袍紫、马上娇等出自乌石的荔枝品种,因味甘色丽,实大核小,被隆庆皇帝列为贡品。在众多的荔枝品种中,乌石荔枝属上乘之品,因而享有荔枝皇后之美誉。

10、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典江村河坑自然村,从书洋镇政府往西12公里处,有三个土楼群共有27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著名的北斗七星土楼群就位于此处。

站在狮子地冻山顶,可以从三个方位看到不同造型的三个土楼群共有27座。在右前方的一片开阔地与山坡连接处,座落着7座土楼,就是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春贵楼、绳庆楼、南动楼、永荣楼,就是北斗七星。往左前方看,两条小河流在山脚下交汇,形成了河坑村风水结晶丁字水,沿着丁字的小河流两岸,分布着6座方形大土楼,3座圆形大土楼。再向左后方看,在曲江自然村里,有庆南楼、庆裕楼等11座土楼。

走在河坑村高大林立却带有泥土烟火气息的土楼群中,有种归隐田园的恬静。每座土楼都是河卵石砌基础,深层泥土春成的墙体,三四层高,刀削般峭立高耸。

这些土楼都是封闭式的,底层只有一个大门,门楼皆是石板材半圆拱顶,大门闩无一不是6寸见方一丈来长的硬木直插墙内,没有2人无法伸缩开启楼门。二、三楼外墙台有开窗均匀分布,错落有致。

土楼中间是个天井,周围平均分割成若干格子,每格4米宽,3米多深,这就是房间,大的土楼,如东升楼、春贵楼、裕昌楼每层有36个房间,可以住100多人,圆楼的房间呈现斧头现状,站在天井张望,酷似一只高大的木桶,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中国古代十二种技艺?

中国的民间技艺有剪纸艺术、鼻烟壶、彩绣、皮影戏、口技、布袋戏、变脸、捏面人、绣花鞋、吹糖人、核雕等。

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1、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技艺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2、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3、捏面人捏面人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技术。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4、吹糖人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

5、布袋戏布袋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闽南地区)、广东潮汕与台湾等地区流传的用布偶来表演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春节自驾游去黄山三四天?

谢邀!

自驾出游是比较好方式,灵活机动,可以领略当地人文风情、品尝到人间美食,这里黄山风景区就不推荐了,常规游玩线路,攻略随处可见,围绕你春节主题设计自驾线路参考:

D1:中午左右到达黄山徽州区【呈坎】风景区,呈坎古村依山傍水、具有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的古村落。按照《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所以也叫八卦村。进村建议找一本村的导游讲解一下,这样玩起来比较有趣,游玩结束后前往屯溪入住。过年时候屯溪老街、黎阳in巷非常热闹,年味的氛围比较浓。

D2:上午驱车前往歙县【卖花渔村】,这个“卖花不卖鱼”的小村,刚好春节2月腊梅开放了,一派春意,中午在村子农家乐吃当地土菜。

下午前往歙县深度镇【阳产土楼】,土楼村藏在深山之中,在皖南一带比较少见,未开发的景区,比较原始奇特,晚上歙县入住,逛古城,晚上不要门票,歙县是古徽州的发源地。

梅花渔村

阳产土楼

歙县古城

D3:早晨天气好去歙县县城附近的【渔梁坝】景区游玩,这个大坝是当年古徽州一项很大的水利工程,有历史意义。上午游【棠樾牌坊群】【唐模】【潜口民宅】景区,根据自己喜好或时间选择,下午返程。

渔梁坝

唐模

棠樾牌坊群

潜口民宅

以上各个景点介绍就把赘述了,上面呈坎、渔梁坝、棠樾牌坊群、唐模景区要门票,其他无门票。过年期间可能会有优惠政策,提前关注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关注:皖南自助游

皖南最接地气的旅行、自驾攻略分享!

2020去哪儿过春节?

我喜欢这个问题,去哪儿过年?我的想法是,没去过的地方,都可以去过年。今天我介绍一个好地方,就是福建的泉州。旅行中多次在厦门中转,厦门已多次游玩,于是做了点攻略,“瞄”上它的近邻——泉州。厦门到泉州的高铁,仅需40分钟左右。厦门机场有直达泉州的专线中巴车,最方便不过了。当然,晋江机场最便捷了。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泉州,虽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但似乎我们一直在忽视它。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十余家宗教,寺、观、院、堂等古建古迹遍布古城。图为泉州标志性建筑——西街钟楼,建于民国23年,也就是1934年。

泉州影剧院位于西街20号,始建于1958年,主体建筑雄伟、壮观,富有闽南特色。从我的经验来看,住在这里附近,玩起来最方便。周边有很多的快捷酒店,西街里还有青旅和几家民宿,“丰俭由人”吧。找好了住处,就开始我们的泉州梦幻之旅吧。

玩,我们来个先近后远,我们先逛逛住处门前的西街,这些景点基本都可以步行参观游玩。泉州的宗教或者历史上曾经在此活跃过的宗教几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比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基督教、摩尼教、印度教和犹太教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在泉州。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对了,别忘了去西街中部的游客中心,那里有可以一览开元寺双塔奇观的观景台。

西街最老的佛教建筑就是这座开元寺了。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开元寺是每个到泉州的游人不可错过的地方,免费开放参观。

逛完西街,咱们再去东街看看。泉州状元街位于鲤城区东街后街,是条步行街。状元街西接中山路,北临东街,中段处是玄妙观,建有独具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誉为八闽第一街,而泉州唐代状元徐晦则是八闽(即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特别是莘莘学子,去找状元街里的100号街牌合个影,讨个彩头。

状元街的中段,沿观东巷绕到东街新府口就可以到达云妙观的正门。元妙观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在春节期间,这里非常热闹,大家一起“钻钱眼”祈福,太有喜感了。

我们再去不远处的承天寺参观一番,承天寺,又称月台寺,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 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是弘一大师的化身处,你一定知道弘一法师,他是广为传唱至今的歌曲《送别》的词作者,“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不是你熟悉的旋律?

各位,感受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魅力了吗?还没?别急,我们再去天后宫看看。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在天后宫对面的幽静小街里,有一处李贽故居。故居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近年加以修葺,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

泉州涂门街上两座寺庙很有意思,一座清真寺,一座关帝庙做了好邻居。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遗址,它始建于公元1009年,已有千年历史,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而建的。与开元寺一样,清净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我国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文保单位。

清净寺旁就是关帝庙,泉州文化的多元性可见一斑了。它是一所道教庙宇,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泉州关帝庙始建于宋代,庙宇占地二亩多,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后进新建仿古楼房一幢。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地区。

主城区里的宗教文化参观暂告一段落,我们再去稍远的地方去看看。其实,泉州洛阳桥并不远,在西街钟楼附近坐公交,一小时左右就到了洛阳桥。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

泉州的桥,为何叫“洛阳桥”?原来,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这些中原人士入迁后,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得名。洛阳桥两岸的老街也值得慢慢品玩。

清源山风景区也是必打卡之地,公交到达很方便。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多路公交线路可直达景区。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最著名的“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占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副其实。

崇武古城更是值得一去,稍有点远。需要从泉州汽车客运站坐中巴车到崇武县城,票价15元。中巴车停在县城的一条街上,售票员会告诉你古城的入口。这是景区的主入口,古城成人票45元。

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为了防御海盗、倭寇而兴建的军事防御的海疆要塞。古城四方设门楼, 临海建有一座灯塔 。整个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石垒成,高7米,长2456米,有4座城门,城上设有烽火台、箭窗、城楼、瞭望台等设施,是一座较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花岗岩的石头城 。

崇武古城全园长约1200米,幅面宽度60-200米,占地面积约9公顷,地形起伏有序,园里石径纵横,绿茵片片。设有25个景区,园中荟萃了作为中国著名石雕之乡崇武镇众多得名师巧匠创作的四大古典名著及“寓言园”、“华夏精神”、“惠女乐园”、“十二生肖”、“黑猫白猫”等20多个主题500多件石雕精品。

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竟是从崇武古城南门出去后的海门村,这是个免费景区。海门古村的古迹还有不少,分饮井、旧泉春、北佳楼、魏大厝、林蚶伯故居、饲虎埔、涌泉井、詹大厝群、秀山楼、吕滨溪后裔居地、侯伯林、三教祠遗址等。这个古村简直就是个迷宫,我在里面转了2个小时,终于把自己走丢了,太尴尬了。

鲟铺村具有鲜明特色,一定要去。从西街钟楼出发坐1路公交前往鲟铺村,车程大约1小时,在格林公司站下车,步行前往鲟铺村。鲟埔村(现为浔埔社区),原名叫前埔村。后因有一次妈祖娘娘做生日时,晋江洋埭村村民联合敬奉一幅缎面彩帐,无意地把“前埔”写成“鲟埔”,村民也认为此地盛产红鲟、蚵虾,用鲟埔命名更为妥切,因此,“鲟埔”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来鲟铺村,一定要找几家蚵壳厝好好参观一下,至今完整的蚵壳厝鲟埔村还有十几处。古代,鲟埔人以海上的大蚵壳当建筑材料,建成独特的蚵壳厝,由此成就一种建筑奇迹。砌蚵壳墙级讲究技艺。这种蚵壳厝外型美观,又具有冬暖夏凉之功效。

鲟埔女箸花围头饰十分独特,在鲟埔村里随处可见。早期的鲟埔女从孩提起,就把头发留长,到十一、二岁就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园心,圈戴在脑后。接着在髻新周围、左右对称插上几支大红、桃红艳丽的髻花、绢花或鲜花,再插上金或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使整个头上,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美丽芬芳。这就是被称为“头上花园”的“簪花围”。

泉州的美食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十大小吃有面线糊、烧肉粽、土笋冻、姜母鸭、醋肉、萝卜饭、海蛎煎、肉夹包、牛肉羹和四果汤,不说了,好吃的太多了,都要尝尝。

没想到吧,一直不被注意的厦门近邻——泉州,旅游资源竟如此丰富,那么,问题来了,好好游玩一下泉州需要多久?我给出的建议是最少一周的时间,慢慢玩需要十天。看来,旅行中最奢侈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了。

你愿意把把宝贵的春节假期,“消耗”在这座历史悠久、有着独特魅力的古城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