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竹用具,茶盘什么木的好
茶道竹用具,茶盘什么木的好?
一般用以下材质的木头做茶盘最好:
1、黑檀木
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每吨的价格一般在1万多元到3万多元不等,如果材质好,价格就会更高一些。而由黑檀木制造的家具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由其制成的一把椅子也要数万元。
世界上的檀木只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几种;黑檀木属柿树类,主要产于印度、印尼、泰国、缅甸等国。黑檀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带黄褐或青灰)至浅红褐色;心材黑色(沌黑色或略带绿玉色)及不规则黑色心材(其深浅相间排列条纹)。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黑白相间,直至浅交错,结构缅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是一种十分稀少的珍贵家具及工艺品用材。
2、红木
以红木制作成的茶盘就叫做红木茶盘。
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5属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 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的中心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茶盘的系类分类:紫檀系列茶盘、 绿檀茶盘、黑檀茶盘、红檀茶盘 花梨、鸡翅、酸枝系列茶盘、竹系列茶盘 精雕茶盘、紫袍玉带石茶盘、金属茶盘。
3、电木
电木茶盘是80年代末由台湾一位蔡姓茶友所发明。这位蔡先生本人是从事数控加工的,他使用“电木板”为自己加工了一块茶盘,由于造型简练大方,使用极其方便,很快在他的朋友圈中传开。随之就在台湾的茶艺领域流行起来。
土家制茶方法有哪些?
好客好茶的土家人有这样一种古老的习俗:有朋自远方来,烤茶而待之,以一杯茶的温度,温暖远行的人,温暖宁静、拙朴的生活态度。
随着现代人对返璞归真的向往,这种古老的土家烤茶重回人们视线,它以一种更精致的方式传回了来自过往的茶香。
烤茶所用的器皿主要有茶罐、传统的炭火炉、公道杯、竹瓢、茶匙、茶荷。
有一句烤茶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汲得岩上泉,摇得春叶香”,也就是说要掌握好烤炙茶叶的温度,烤茶罐要烫,水要开。将茶叶罐置于火炉上烘烤,并轻轻转动茶叶罐,也就是为了将罐子烤烫并使它均匀受热,可谓茶道中的“摆手舞”。温度多少合适,都要靠口传心授的经验和长期的体感。温度太低,摇不出野茶的浓真本味;温度太高,茶入罐即焦,茶味全失,不可入口。然后将茶叶用上等的楠竹制成的茶匙轻轻拨入到烤好的罐子中。
为了补缺这失去的温度,茶艺师们再次将罐子置于炭火炉上,用双手摇动茶叶罐,并有节奏地抖动茶叶,使茶叶翻滚,让每一片茶叶都均衡地受热,以便激发出茶叶的内生物质,散发出一般泡茶无法溢出的茶香,这样一次又一次,茶叶在罐中自由跳舞,上等烤茶师能烤制出干而不焦、脆而不糊,并有阵阵豆香溢出来的野茶来。
用备好的沸水高冲入烤茶罐中,只听见“滋滋的声音,一泡烤茶就新鲜出炉了。
“进门三杯茶,寒夜如三春”,将这花香弥漫、茶汤鲜美、入口甘醇,韵味持久的土家烤茶,敬奉给贵客,在这小小的一杯茶汤中尽享山之巅、水之源的高山茶,不由感慨:人生,不过一壶茶。
品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时,便可冲入开水,斟茶献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黄,浓香扑鼻。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别具一番风味。
茶具茶叶
烤茶的茶具也很别致。烤茶的砂罐粗糙,而茶盅却为小巧玲珑、洁白晶莹的瓷杯。按照“酒满敬客,茶满欺人”的习俗,主人斟茶要少,仅以品啜一二口为宜。当主人双手高举茶盅向客人献第一盅茶时,客人接茶后应将它转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长者和座中长辈,彼此谦让一番之后,客人方可品茗。这时,客人一边品啜,还要一边赞赏茶味的甘香,欣赏茶盅的精巧。因而,土家族的烤茶习俗,堪称一门茶道艺术。
烤茶所用的茶叶,多为烘青或炒青茶。这种茶味醇厚、汤色澄黄、香气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气之效的土家烤茶,便声名远扬了。
土家烤茶
土家烤茶又称土家罐罐茶,是恩施、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还可消除生茶的寒性。
制饮烤茶的方法是:先将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边或火炉上,先把陶罐烤热后,再放入茶叶,然后不断抖动小陶罐,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待茶香四溢时,将沸水少许冲入陶罐内,此时“滋”的一声,陶罐内泡沫沸涌,茶香飘溢。待泡沫散去后,再加入开水使其烧涨,即可饮用,饮之清香回味,润人肺腑。烤茶冲饮3次,即弃之。若再饮用,则另行再烤。
如来客甚多,每人发给一个小陶罐和杯子,自行烤饮。
烤茶是土家族的传统茶俗,自烤自饮,表示尊敬客人,也是土家族待客的一种方式。土家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三角架,来了客人,主人便让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砂罐准备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煨烤。待茶叶烤至微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冲入一勺开水。这时,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堂屋里飘逸出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日本茶道具的收藏价值何在?
日本茶道因很好地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唐宋茶道的遗风,特别是将唐宋饮茶文化中注重茶之载体的特点很好地保留下来,在茶道界独树一帜,并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具美学宗教。
中国注重品茗,而日本重视茶道文化为载体的茶道具。400年间,日本产生了诸多重量级的“堂口”(制造铁壶的作坊),如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光玉堂等等,不仅保留了中国唐宋茶道具中的煮水器——金质、银质、铁质茶壶,也产生了诸多重量级的铁壶制作大师,并发扬光大。
一把好的日本老壶,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等于一身。它必定是原壶配原盖,名师壶盖更与壶身完美结合。盖子上的摘钮更别具匠心,花、鸟、鱼、虫、龙、龟、蛇、兽;梅、兰、竹、菊、松果等等皆为所用。壶盖的钮座也别出心裁,花样百出。
保存得宜的老铁壶,其肌理、纹饰与其古老的锈色、及颇具年代感的包浆和皮壳,均展现出悠远韵味,令人爱不释手。此外,日本老铁壶不仅从原料上使用最适合于生活器皿制作的砂铁,而且当时每一把壸都以传统“一壸一模”的工艺制作。
日本“南部铁壶”的制作过程有64-68道工序,要成为一名专业工匠最少需要15年,而要成为能在铁壶上刻名的制壶师则需要30-40年功夫。其稀有和珍贵的特性也吸引了藏家的追捧和争相收藏。
日本茶道相信喝茶从水源开始,金、银、铁壶煮过的水因含二价铁离子,可使铁壶之水浑厚滑顺、韵味醇厚;银壶之水清甜细致、香气轻扬;金壶之水在喉韵与香气间取得绝佳平衡。
在声音设计上,依工艺师的加工可致如风吹松,如波涛翻滚。声音的产生基于三个部分,一是底部所装的响片,这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二是壶盖发出的鸣叫,但此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三是底部故意设计的凹陷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伴随着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
而在茶道具的大宗——陶瓷器方面,至丰臣秀吉侵朝掠回掌握较高制瓷技术的工匠后,日本陶瓷业迎来较大的技术飞跃,真正形成近畿的高品质陶瓷器——清水烧、九谷烧。江户中叶的明末动乱致使中国工匠渡海避难,再次推动了日本陶瓷业的发展,以新九谷烧为代表的精良制瓷业与中国制瓷水品相去不远,短短时间达至世界瓷器市场30%的占有率。
时至今日,日本日用瓷器造型设计不断求新、求变、求精、求美,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保持长期畅销不衰,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修复大茶台面用什么油漆好?
一般用清水漆。茶盘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其选材广泛,简约金、木、竹、陶皆可取。以金属茶盘最为简便耐用火烧石台面掉漆茶几台面材质种类,以竹制茶盘最为清雅相宜。此外还有檀木的茶盘,家居例如绿檀、黑檀茶盘等。茶则什么材质好?
从实用和环保的角度来说,以竹、木茶则为佳,也符合茶道自然的原则。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
怎么挑选茶则,也要考虑到工艺与材质是否上佳。现在茶文化盛行,有茶叶有关的周边收藏品也十分热门,很多茶客会挑选好的茶宠、茶盘等当做收藏品,一方面可赏心怡情,一方面也作为一种投资。在挑选茶则时,也可以考虑到茶则是否有收藏和升值的空间。
也要根据不同的茶叶来进行选择。功夫茶属于红茶,尤其是正山小种、祁门红茶这两种,红茶的外形条索紧结,形状偏细碎,因此取茶时较为困难,应该准备一个较大的茶则,以免茶叶洒出。在泡茶时注意使用茶则,也是泡茶步骤中的一个亮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