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图,你们喝过哪些茶让你念念不忘
茶叶图,你们喝过哪些茶让你念念不忘?
感谢被邀请.!
从我入行以来,基本是以“名山古树纯料”为主的时代了。
单纯从名山茶的角度讲,我喝过的名山茶囊括了时下主流的超一线名山。
从易武的天门山高杆、薄荷塘、麻黑、刮风寨、弯弓等;倚邦的倚邦,曼松,攸乐山、布朗山的班盆、老班章、新班章、坝卡竜、坝卡囡、老曼峨、曼西竜、南糯山等;普洱茶区的困鹿山、景迈山、以及临沧茶区几乎所有名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冰岛、昔归等等!
做茶的大概方向,主要由西双版纳转向临沧,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临沧茶区确实是后起之秀,在我们刚进入的时候,其实是有利润空间的。
那喝茶这件事儿,其实在不同的时期都不同的水准,刚入行的时候,谈不上喝茶和感悟,就是别人喝,自己也喝。
做了个两三年,发现了普洱茶山头茶的美妙,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品饮体系,而以文案起家的我,在当时正处于创意能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2016年前后,喝过几次让人念念不忘的好茶!
第一次:小户赛单株。
先上图片,看看这颗人工栽培型的大单株。
我们当时是单株单采单制,最后大约做了2.5公斤干茶(含黄片)。
好的,直接说茶汤在嘴里的感受:
谈不上感官感受,没有甜、苦、涩等等直观的感受,仅仅能感受到汤感,过喉时几乎是成团的,如同果冻划过喉咙,茶汤划过喉咙的轨迹清晰可辨,然后是非常明显的体感:整个胸腔都是温热的,喉咙清凉,像有山泉水冒出来,整个舌底生津,整个口腔都弥漫着花香味,回甘持久的不得了,那天喝完这泡茶,整个下午都有这款茶的味道。
真正担得起:柔中带刚,回味悠长。八个字!这个茶喝过三五次,每一次的感受都相差不大,与冰岛老寨的“丰腴柔媚”比起来,这一款茶只剩“风骨”!非常非常屌!
入口一点浩然气,须臾两腋快哉风!
怎么焖都不涩,怎么泡都爽朗,怎么闻都怡人,怎么品都不腻;
真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小户赛单株——2016年4月16日
第二次:易武高杆——今年喝的
自从16年以后,就很少喝易武那边的产品了,但品饮之道,一点通,点点通。今年在媳妇的同学处喝到的易武高杆,担得起惊艳二字!
茶都是同一个原料,只是做了357克,和200克的品类。
说实话,这个茶并不是我喝过最顶级的茶叶,却是我喝过近年来性价比最高的茶叶,价格也还好,3000元/公斤!
在易武的无数微小名产区里,这个茶的价格已经算还可以了吧!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野韵十足,喉韵清凉,水路细腻。
这么说似乎有点模糊,但其高级感表现在几个方面:
1.几乎没有涩感,无论是正常冲泡还是焖泡都没有涩感;
2.花香与茶汤的融合度非常高:也就是汤香很好,鼻息后段能捕捉到很明显的香气,茶汤入口后,整个口腔里都有这种香气;
3.汤感是没有临沧茶直接,冲击力强的,但水路和喉韵很直接,水路的感觉有点类似上面的小户赛单株!
总的来说,因为常年在茶山的缘故,还是能喝到很多次好茶的,现在作为茶商,其实考虑更多的还是这茶性价比如何,能不能赚钱,对于极致滋味的超一线名山茶,也不是很心动了!
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指哪些茶?
中国茶叶历史十分悠久,种类繁多,真可谓万紫千红,竞相争艳!中国十大名茶是在浩如烟海的诸多茶叶中脱颖而出的珍品、极品。历代皇室及王公贵族都以饮名茶为荣耀而自豪,并显示地位的像征;中国十大名茶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闻名遐迩。中国名茶分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区别,故评选出的十大名茶版本较多。
凡具备中国名茶的基本特点要求在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来考量。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只要具备一二个特色都很了不起,有望评为公认的传世经典名茶。
近现代国内外有几次评选中国十大名茶的活动,主办方专家评委对评选要求各不相同,其出炉结果介绍如下:
一、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茶——
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等。
二、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评选出的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
三、1999年《解放日报》主办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茶——
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庐山云雾茶等。
四、美联社和《纽约时报》主办评选出中国十大名茶——
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茶等。
五、2002年《香港文汇报》主办评选出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等。
六、从几千年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对中国名茶的喜爱及评价来看,历代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为——
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祁门红茶、柳安瓜片、信阳毛尖、都匀毛尖、五夷岩茶、闽南铁观音等。
对中国十大名茶及其它传统名茶的特点分别简述如下:
1、西湖龙井茶——历史特别悠久,为国家级历史经典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生长在浙江杭州西湖秀山峻岭之上。其形体优美,汤色香醇悠长。
2、六安瓜片——生长于安徽六安县齐云山,为特种绿茶,形似瓜子的片形萘叶,为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3、黄山毛峰——生长于安徽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以清明至立夏前采摘,芽匀一致为其极品。
4、安溪铁观音——生长于福建泉州安溪县。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四季可釆,以春茶为最佳。为著名乌龙茶,是中国大大名茶之一。其色香味俱全,清香醇纯。
5、信阳毛尖——生长于河南信阳市深山区,浉河区西部。始于清光绪末年大兴开山种植。其形态优美,汤味纯香。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6、洞庭碧螺春——生长于江苏苏州吴县(吴中区)太湖洞庭山上。为中国十大历史经典名茶。加工釆摘精细,做工考究,别具特色。
7、都匀毛尖——生长于贵州都匀市,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嫩明亮,“三绿透黄色”。
8、祁门红茶——生长于安徽西南部,为著名的红茶之精品,又称祁红、齐门红茶。为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
9、福建武夷岩茶——生长于福建武夷山之乌龙茶类。有茶中之王美称。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为半发酵的青茶,以“大红袍”享誉世界。
10、君山银针——生长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上。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又称老君眉银针。其形态如银针逼真,香味醇香纯正著称。另外安徽也产有君山银针名茶,为黄茶类。
11、庐山云雾茶——生长于江西庐山之云雾山中。为绿茶类。始于汉代,宋代列为贡茶。
12、南京雨花茶——生长于江苏南京。为绿茶类。为中国经典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清雅香气,碧绿茶色,甘醇的滋味闻名于世。
13、涌溪火青——生长于安徽泾县,曾为清代贡品。外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
14、太平猴魁——生长于安徽太平县。为中国历史名茶。绿茶类尖茶之极品。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曾获“绿茶茶王”称号。
15、普洱茶——生长于云南普洱市,(思茅地区)。为中国经典名茶之一。分生熟茶,生茶以自然陈放,不经人工发酵和渥堆处理。分饼茶、砖茶、沱茶等,以生产饼茶历史最为久远。
16、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有一千多年历史。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福建福州及闽东地区生长而称著。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之美誉。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感谢阅读与点评,欢迎点击关注。拓展景观视野,博览旅游新知。饱览天下风光,让你心旷神怡,开心快乐每一天!
【本图片系来自网络,首先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刻删除】
抖音上的茶叶为什么那么便宜?
抖音上的茶叶那么的便宜,是因为你并不能看到茶叶的子弟到底什么样的,只是看到茶叶的图片而已,如果是陈茶,当然就非常便宜的哦
首先跟它的茶叶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茶叶的品质很好,那么它价格不会便宜。
阳台改造为茶室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1、休闲茶室+通风洗晒功能
2、阳台改茶室
古代与茶相关的著作你知道哪些?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发展至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对世界文化起着积极的影响!
在这千年历史文化河流中,众多的历史伟人、文化思想、以及各朝代的更替等。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影响。
中华茶文化,在这历史文化河流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影响!
谈到中华茶文化,不得不说一下茶文化中的两个特色:中华茶艺和中华茶道。
中华茶艺与中华茶道 ,中华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着: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
中华茶艺是中华茶道的基础,是中华茶道的必要条件,中华茶艺可以独立于中华茶道而存在。
中华茶道以中华茶艺为载体,依存于中华茶艺。中华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中华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
中华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中华茶道的内涵包容中华茶艺。中华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中华茶道和中华茶文化之间。
中华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中华茶艺的外延大于中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中华茶艺、中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中华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中华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中华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中华茶道的精髓所在:以和、静、怡、真为之精髓所在。
中华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华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和"是中华茶道的核心,"静"是中华茶道的灵魂,“怡”是中华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真"是中华茶道的终极追求。
追溯中华茶道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也有不少典籍著作记载着中华茶道文化。
最著名的著作要数《茶经》,《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茶经》的问世,对把茶提升为独立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开创了我国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原《茶经》共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起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翔实。千百年来,后人不断以陆羽《茶经》为范本,续写一本本《茶经》新篇使我国传统茶学不断发扬光大。
还有《大观茶论》一书,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年。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还有《煎茶水记》一书,这是一本现存最早的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全文仅约900字,共列出全国宜茶用水20处。
还有《品茶要录》一书,本书共10篇,一至九篇论制茶过程中应当避免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情况。对今天辨别茶叶质量仍然有参考价值。第十篇讨论各产茶之地的特点。
还有《茶具图赞》一书,《茶具图赞》是中国第一部茶具专著。该书绘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职责,妙趣横生。
以及《续茶经》一书,《续茶经》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是《茶经》的10倍。
这些经典古籍著作记载着中华茶道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茶道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都起着积极的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