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茶,野菊花怎么制成茶
野菊花茶,野菊花怎么制成茶?
制作步骤:
1、挑选菊花,去梗,分花和花骨朵
2、淡盐水浸泡十分钟沥干水分,水烧开,上笼蒸10分钟
3、摊开放凉
4、烤箱90摄氏度,上下火烤4到5小时,每隔半小时翻一次
5、最后烤好用手捏一下,看里面有没有变硬,如果可以捏动,还需要继续烤收干水分
6、烤干就一点点了,花比较容易烤干,花骨朵不容易烤干
7、没有硫熏制的菊花就是这样的
野菊花可以泡茶吗?
深秋时节农村的野菊花满山遍野,野菊花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野菊花适应能力很强,主要生长在荒地,路边,田边,灌丛,草地,山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湖北,河北,辽宁,吉林,陕西,河南,甘肃,四川,广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区。
野菊花茎直立,铺散着生长,植株比较矮小,有分支,头状花序顶生黄色,呈类球形,很像向日葵的花朵,每年的6~11月份之间是野菊花的盛花期,花朵小巧玲珑,清新可爱。
每年的深秋季节野菊花就慢慢地盛开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非常的漂亮,人们就开始采摘,野菊花含苞未放的花朵最佳,采摘的野菊花用笼把蒸一下,晒干储存。
野菊花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晒干后的野菊花可以泡茶喝,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
菊花和什么一起泡水喝最好?
特色菊花茶的功效如下:
#1、菊花山楂茶#
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降压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2、三花茶#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3、菊花蜜饮#
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
#4、菊花茶#
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5、桑叶枇杷菊花茶#
取菊花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澡,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后食用。本方尚有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金银花甘菊茶#
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
#7、冰糖菊花茶#
取野菊花15克(鲜品加倍),沸水冲泡10分钟,入冰糖20克溶化即可。每日2剂,代茶饮用,冲至无味。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用于防治鼻咽癌。
#扩展资料#
#一、菊花茶不是人人都能喝#
专家提醒,有过敏体质的人想喝菊花茶,应先喝一两朵试试,如果没问题可再多喝,但也不应过量饮用。此外,由于菊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不要喝。
一般情况下,菊花茶最适合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群喝。
喝菊花茶时,人们往往还喜欢加上几颗冰糖以增加口感。常教授认为,菊花茶加冰糖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别加糖,应单喝菊花。
此外,还有一些脾虚、湿肾的人也不宜加糖,因为过甜的茶会导致这类人口黏或口发酸、唾液多,感到不适。所以,不知道自己体质的人喝菊花茶还是别加冰糖为好。
#二、冲泡菊花茶#
专家介绍,直接以热水冲泡即可。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会更好,不过,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饮用。
#三、菊花茶饮用方法#
菊花茶的饮用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
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泡茶饮用,苏杭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
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即可。待水七八成热时,可看到茶水渐渐酿成微黄色。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干货内容,欢迎留言关注咕咚健康小助手!你的点赞是给我最大的鼓励~
咕咚健康发福利啦~每周免费赠送1000份音频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国家级专业营养师倾心打造的减肥课程,7天带你走出减肥误区,教你轻轻松松瘦10斤。关注并私信发送「福利」,即可免费领取课程链接,先到先得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菊花为什么越泡越苦?
黄菊花茶是一种很多人都喜爱喝的花草茶,也就是用黄菊花泡成的茶。黄菊花味道微苦,因此菊花泡茶出現苦涩味,也算作一种较为正常的状况。
同样野菊花如果是浓度太高的话也会有些微苦的情况,因为菊花是性甘寒的药物,越泡浸出的药用成份越多,就会越泡越苦。
野菊花能够入药吗?
《礼记·月令篇》提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古人提到的黄华就是一种野菊花,在秋季最后一个月的季秋盛放。在那个年代,菊花还是野生种,没有现在那么多万紫千红的品种。野菊的花是黄色的,再后来,古人发现,这种小小的黄色的野菊花是可以食用和药用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屈原也有过“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佳句。
这种黄色的小菊花,在植物物种上就叫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今天我们仍然能在野外见到它的身影。
野菊是菊科菊属Chrysanthemum植物, 来自于野菊系 Ser. Indica Tzvel. 这一系的菊属植物它们的叶片边缘具有有锯齿或浅齿,或者3-7掌状或羽状浅裂或半裂或深裂。野菊是一个多型多变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的或生态地理的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在我国山东、河北滨海盐渍土上的野菊,全形矮小,侏儒状,叶肥厚;而在江西庐山地区的野菊,叶下面有较多的毛被物。
野菊是野菊系Dendranthema Ser. Indica.的原生物种,这一系仅有6种。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整个菊属 Dendranthema我国有17种,全世界也不过30余种。它们被认为是今天已有数万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的菊花的原祖。
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菊花”,正是指从菊属Dendranthema植物以及它们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培育开发出的菊花品种。最新的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曾经的菊属Dendranthema已经合并进了一个更广义的菊属(茼蒿属)Chrysanthemum之中。研究表明,菊花的原祖中,野菊和毛华菊是菊花最原始的亲本,后来又有其他的种参与,经过了数百年的人工品种培育,品种众多的菊花已有极大多样性重复,菊花的祖源问题现在反而越来越复杂了。
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被认为是菊花的另一个祖源
中国古人很早以前便开始有意识的栽培野菊花,最早就是为了药用和食用。后来更用于观赏,用于药用的药菊和用于观赏的艺菊都逐渐发展起来。自从栽培菊花供观赏后,菊花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晋代诗人陶渊明发现,菊花“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实在是可爱,而药罐子们就只知道喝她吃她,实在是唐突佳人啊!他对赏菊情有独钟,在庭院前后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陶渊明引领赏菊之雅后,后世更是蔚然成风。每至九月初九重阳,有了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之民俗。
我们的先辈在漫长的历史中对菊花的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累积了一整套完好的实际经验,不断的培育出越来越多的菊花新品种。菊花的形态和色彩也越来越丰富起来。
唐代一生纵情声色纵横花丛的元稹曾诗赞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如果元稹活在今天,他一定会这样写:“我这一生啊不是因为百花从中偏爱菊,只是因为害怕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按《中国植物志》的说法,汉朝及唐朝对菊花的药用价值引入了极大的注意。菊花的花是清凉药,味寒、甘苦、散风清热,明目平肝。这就叫药菊。根据头状花序大小、色质,药菊也有它自己的分类法。艺菊和药菊是并行不悖地发展起来的。艺菊的发展为药菊提供广大的药源机会,而药菊的发展又为艺菊探求新品种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菊花的内涵就不仅仅是药用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