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茶,普洱茶的生产许可证和执行标准
古树茶,普洱茶的生产许可证和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GB/T22111
生产许可证号:SC11453282251103
净含量:2000克
产地:云南·西双版纳
保质期:在符合标准的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贮存条件:清洁、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
制造商:勐海县春海茶厂茶
制造商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镇曼峦回
委托方:云南一觉茶叶有限公司
普洱茶茶好喝吗?
最近在知乎开了专栏《老康说茶》,为了积攒人气,小编怒答知乎。这不,遇到了一个提的不错的问题。《普洱有什么好喝的?喝普洱到底在品什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喝普洱的人一直喝不明白的,也是很多不喝普洱的人看不明白的。要想把这个问题说的明明白白,就得拔一拔历史,讲一讲鲜叶,分析分析工艺,说说大厂故事,聊聊山头情形,摆一摆鲜叶价格,扯一扯拼配玩法,絮叨絮叨市场行情,再者讲一讲器皿大小、形状,水的PH值,吧啦吧啦...
本着“与人争辩,没有真赢”的精神,小编抛砖引玉,提一提自己喝普洱茶的感受。
普洱相对大部分茶,品饮角度更多。
对比绿茶的鲜,甜,爽口。普洱有。
对比白茶的香,醇厚,鲜甜,变化。普洱有。
对比黑茶的香,醇厚,滑,体感。普洱有。
对比红茶的香,醇厚,甜,滑。普洱有。
这是第一印象。多数茶类的品饮感受,在普洱品饮中都能找到,但是普洱的品饮感受,是多数茶类的不能全部涉及的。
细说普洱的品饮。小编要从五个基本概念和四个层次分析。
五个基本概念
第一,气。生普喝一个通透。茶气,具体表现有额头、前心后背发汗,打嗝,下体排气,四肢发颤,上头,甚至头疼。如醍醐灌顶,精神一振,仿佛茶汤化作分子穿透你的细胞壁。
第二,津。生津,茶汤刺激下舌头分泌唾液。生津,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紧绷感的破裂。说重点,生津来源于涩。极致的生津有“舌底鸣泉”之感。
第三,甘。回甘,小编认为是喉韵。喉咙是没有味觉的,因此喉咙对茶汤是很挑剔的,因为喉咙依靠茶汤的收敛性体会茶汤。一款好茶可以让喉咙感受到茶汤,并分泌唾液,就是回甘。一款原料或者工艺有问题的茶汤也会让喉咙感受到发紧,干涩,痒,就是“锁喉”。
第四,甜。回甜是一种物理作用,回甘则是霉素化学作用。具体内容,茶中的单糖,多糖等刺激味蕾而产生的甜。
第五,香。香气有很多分类方式。这里要说的是,普洱的香气,是溶于水的,相对于飘香,它就是幽香。同时。普洱的香气种类特别多,有花蜜香,果蜜香,樟木香等等。
四个层次
第一,苦涩有没有无所谓,主要得化的开、化的快(小编就喝过一款苦茶老曼娥,饮后五分钟如克感敏在嘴中无法化开)。喝的出甜、生津、会干。其中分的清是砂糖甜(相对冰糖甜,带有一点腻)还是冰糖甜,生津、回甘快慢与否,持久与否。好一些的感受是,香气纯正凝练,甜而不腻不妖,生津如舌底鸣泉,回甘五分钟持久。
第二,喝的出水路和张力,协调度。水路指茶汤的细腻程度,细的水路可以做到一线喉,不用肌肉就可以流入喉咙,不好的水路有些刮人。当然极致的水路有如空气入喉咙。再说张力,口腔对以上感受都有,但是要区分仅仅是口腔一部分还是全部有感受。做出生津、回甘、回甜不厉害,做出充满口腔的才厉害,仿佛整个口腔是一台立体大戏,张力决定这个戏台子是否够大、够立体。协调度指的是茶与水的结合度,不能茶超过水,否则过浓,不能水超过茶,否则有水味。
第三,到了这一阶段,已经体会过普洱的各种基本体验,更有吸引力的预期就是气韵两个字。气,是茶气,是通透,是过瘾。韵,是韵味,是回荡,是云端。如果是茶气是当下,韵就是未来,是茶汤三日在体内萦绕,仿佛这杯茶的感受三天之内都在你的身体里,记忆里,现在的感受中,如此难忘,因为一直没有消失,就好比过了三天再去体会,仿佛刚刚放下茶杯。
第四,境界。在正确掌握鲜叶、工艺基础,品饮、冲泡等各种基础上,体会到制茶人的性格,脾气,精神。有的柔中带刚,有的狂气卷天,有的看破世事,有的云卷云舒等等不一而足。
怎样冲泡普洱茶?普洱茶的冲泡方法步骤普洱的冲泡应依据“新茶、老茶、生普、熟普”的茶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同时本文介绍六种普洱冲泡技巧,帮您泡出茶中真味:
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这是另一范畴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1、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2、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3、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4、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5、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6、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如何冲泡出诱人的熟普汤色?
熟普发酵汤色较暗栗色,掌握好方法才能不至于泡出汤色吓着喝茶人
1、置茶量较日常少一二克。
2、手法轻柔些,忌茶叶翻滚。
3、水即注即出。
4、巧用匀杯,一次汤重,不分茶,再快冲一水入匀杯后再分汤。
5、熟普少些可加入些许生普同泡。
泡普洱茶的几个小细节
1、如是饼砖沱型紧压的拆小块入壶时,请入一些较散碎的,以利汤多水之间滋味稳定均匀。
2、第一泡洗茶出汤后请留出半分种给茶以苏醒的时间。
3、如非必要请勿滚水高冲急注壶心,轻缓壶沿而注总是会给人气定神闲的悠游。
4、每两次冲泡之间最好不要停留间隔太久。
冲泡技巧
之前已经对普洱茶的冲泡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这里再介绍一些常用的冲泡技巧,因为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往往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1、工夫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3、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6、顶点冲泡法:即:泡茶时用盖碗,用紫砂壶作公道杯。盖碗高温高冲翻滚,释放茶之真味,再用紫砂壶可去异味,聚香含淑使韵味不失。
为什么说喝生不喝熟?
感谢邀请交流普洱茶为什么喝生不喝熟的话题.
个人觉得这普洱茶没有如此之说.喝普洱茶是个人的喜好.也是享受生活的方式.既然是个人的爱好.那么喝普洱茶不要过于复杂.更不要悬念化.简单就好.普洱茶是天然健康饮品.常喝有利于身体健康.俱有对人体有益功效.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喝的习惯.不是每个人的身体都能接受.
所以你如果喜欢喝普洱茶.不要去偏听偏信传说和被误导自己.普洱茶在工艺上可分为生普和熟普两大类.我们首先把生与熟的概念弄懂.熟普呢比生普多了一个人为发酵.而生普呢是自然的陈化.同年的熟普通过人为发酵后会降低刺激性.降低苦涩味.容易让刚喝普洱和习惯喝熟普的茶友所接受.而不是不能喝生普的概念.
习惯喝生普还是熟普纯属个人的身体和口感而定.有的茶友只喜欢原汁原味的生普.喜欢生普清香和滋味.喝生普更能找到喝普洱的那种感觉.但有的茶友不习惯生普.只喜欢喝熟普的温顺.所以喝普洱我们只需根据自己的口感和习惯找适合自己的茶.能科学.正确与理性的喝普既可.无需顾忌喝生喝熟.喝那个片区.那个厂家.
欢迎爱普洱茶的茶友们来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把普洱茶文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茶.恋上普洱茶.
印级十年普洱茶什么意思?
印级普洱茶指的是1950~1960年代中国茶业公司旗下云南省公司生产的普洱茶产品,其包装纸上的文字呈现为倒写的繁体字"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下方是倒写的繁体字"中茶牌圓茶";中间是八中茶商标,“茶”字分为红印、绿印、黄印等,因此称为印级普洱茶。生普存放多少年可以长期饮用?
普洱茶是根据地名来命名的茶叶种类。古时所谓的普洱茶不叫普洱茶,普洱茶的叫法这是近代的事,以前最多的称法是“滇青”。云南的茶马古道确实有这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近的也可追寻至明朝初年。云南的茶叶制造和贩卖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普洱茶的命名则是在1951年宁洱专区改称普洱专区及2007年1月21日思茅是正式更名普洱市,以地名命名的茶类。
40年代中后期,或因战乱,或因经商,或因谋生,大量的广东人聚集到了香港。同时也将广式的早茶文化带到了香港。到了50年代大量的商人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投资资本,香港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60年代,香港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2.7%,到1969年底,香港的人均GDP从1961年的412美元涨到了829美元。随着香港经济的崛起,各大茶楼对茶叶的需求量剧增,此时一些存放已久的“滇青”那时还不叫普洱茶,因为仓储存放的环境是海洋气候的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这些茶的茶汤浓稠、汤色暗褐的茶叶,也陆续上市。因为市场的庞大需求,推出的茶叶被迅速消化接受。到了6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茶商开始到东南亚的泰国等地寻购此类茶品。
直到1972年昆明茶厂才根据香港销售的这种口感的茶叶开始研制熟茶,1973年由勐海茶厂试生产。80年代初熟茶开始大量进入香港市场,普洱茶才被国人广为熟知,在此之前,香港茶市主要还是寿眉和乌龙茶的天下。
关于生茶的存放期,其时间段可分为3年、5年、8年、10年和20年以上。具体阐述请加关注,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