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冲泡时间
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冲泡时间?
白毫银针的第一泡冲泡时间控制在3分钟就好,等到茶汤泛黄就可以喝了,而第二泡时则需要等待上5分钟左右,随后的几泡茶冲泡时间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时间了。
白毫银针冲泡方法:
冲泡白毫银针的茶具通常是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饮者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到杯中茶的形色和变幻的姿色。冲泡时白毫银针的水温以95℃为好,其具体冲泡程序如下。
备具,多采用有托的玻璃杯。
赏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许、置于茶盘供宾客欣赏干茶的形与色。
置茶,取白茶2克,置于玻璃杯中。
浸润,冲入少许开水,让杯中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泡茶,接着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
奉茶,有礼貌地用双手端杯奉给宾客饮用。
品饮,白毫银针冲泡开始时,茶芽浮在水面,经5—6分钟后,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
犹如雨后春笋。约10分钟后,茶汤呈橙黄色,此时方可端杯闻香和品尝。
白毫银针选购技巧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
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冲泡过后的白毫银针就像细长的针一样直直的立于水中,由于它的芽头满是白色茸毛,配上绿色的芽叶 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白毫银针可以真空保存吗?
先说结论,无论是何种形态、等级的白茶都不建议真空包装。
常说白茶越陈越香,这其中就有白茶在储存过程中伴随着氧化的内含物质变化;白茶经过包装后都是带有少量空气的,这更有助于后期白茶的转化。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物质就是白茶中的儿茶素含量。以白牡丹的研究为例子:
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陈2年白牡丹中EGC、EC以及儿茶素总量与高级白牡丹新茶相比,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
ECG含量差异呈显著水平,儿茶素总量降低了22.0%。
而陈1年白牡丹儿茶素总量降低了9.2%,由此可以说明儿茶素组分在茶叶陈放一年后,发生了氧化、聚合或降解,导致儿茶素含量下降。
所以如果采用真空包装,那么白茶就无法有氧化过程。太复杂的理化研究就不细说了,白茶在储存过程中内含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此消彼长。所以白茶不追求像铁观音的真空保存,因地制宜,因茶制宜谈包装,才合理。
白毫银针云南和福建哪里的好?
福建的好。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该产区的雨量充沛、环境优美,再加上土壤肥力充足,有利于茶叶的生长健壮,素有白茶之乡的美誉,特别是福建福鼎市生产的白茶外形肥壮,白毫明显且冲泡后汤色透亮,香味浓郁,云南产的稍逊一筹。
白毫银针为什么会出现可可香?
可可香的白亳银针:是受潮变质了。
1:出现这种可可香怪味的白毫银针,摆明是存坏变质茶。
2:芽头饱满的白毫银针,芽针内部水汽没能彻底烘透,受潮变质后容易出现可可香味
3:一款含水量达标的白毫银针白茶,后期在严实密封、干燥、防潮的储存管理下,不应该生出低沉的可可香味。
4:白毫银针的风味概括,最经典的“毫香蜜韵”四字莫属。至于所谓的:可可香味,名不正,言不顺。
白毫银针可以直接晒干吗?
不能晒。
这样会毁了白毫银针的。
白茶是最怕见光的,最怕接触空气的,如果晒了,这茶就跑气了,香气都跑光了。
不但跑气变味,白毫银针还会因为遭受长时间的阳光直射,而氧化变色,变红或者变黑。
最严重的是,经过重晒过的白毫银针,内含物质在晒的过程中,由于我们非专业人士,不能对它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没有控制好时间和光照强度,让茶叶遭受了过重过度的曝晒,从而导致茶叶内部的养分流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