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茶,退休了在家洗衣做饭干家务一天也不闲着
摸摸茶,退休了在家洗衣做饭干家务一天也不闲着?
诚谢邀请!退休了在家洗衣做饭干家务一天也不闲着,我认为这不能代替健身锻炼。因为:一是思想不一样。在家里做家务是被动做的,是不得不做。不做饭没有饭吃,不洗衣服没有穿的等。如果要想做,家务活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与锻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外出健身锻炼,则是主动去锻炼的,是为了健康的身体才去的,心中有个信念,每天还都有一个小目标。
比如我今天走了10000步或者跳了一个小时的广场舞、打了一个小时的乒乓球等,完成了既定的小目标后,心情非常愉悦,成就感爆满。二是在家做各种家务仅是上肢锻炼,而健身锻炼则是全身运动。我们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洗碗拖地等,基本上都是两个上肢在运动,而下肢运动则较少,能量消耗也就不多。
而外出健身锻炼不管是哪种运动项目,都是上肢、下肢共同运动,不仅能量消耗大,同时还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柔韧性等。三是外出健身锻炼可以结交朋友,与社会不脱节。在家洗衣做饭做家务,谁也不接触,少言寡语,时间长了,容易焦虑和抑郁。而外出健身锻炼,则接触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男女老少都有,是个小社会。
运动前后,彼此可以谈谈新闻、聊聊天、说说八卦等,不但不与社会脱节,借此还可以舒缓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四是在家不出门几乎与美绝缘。每天在家,整天穿着休闲服,不梳头、不化妆,漂亮的衣服也束之高阁,忘记自己还是个女人了。而外出健身锻炼时,则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再穿着得体的衣服,站在镜子前,就会立即精神倍爽。没有锻炼,浑身已经充满了活力。
友友们,我说的对吗?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
年轻貌美的小姨子喜欢上了我该怎么办?
小姨子喜欢姐夫是很正常的,姐夫是她长大后接触的第一个男人,又是自家姐夫,她跟姐夫撒娇,姐夫也会像姐姐一样呵护着她。
小姨子一点点长大,到了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对姐夫的喜欢,变成了朦朦胧胧的喜爱,而且这种喜爱会与日俱增地积累,小姨子对姐夫的喜爱会越发强烈,这是少女的正常青春期反应,姐夫可不能完全当真,更不能借坡下驴有非分之想,正确的做法是让小姨子把对姐夫的喜欢回归到正常尺度,对小姨子抛来的媚眼要冷眼相对,多小姨子的撒娇要不动声色,对小姨子的“动手动脚”要保持正心淡定,也要把小姨子的行为和她姐姐说说,姐姐恰到好处的提醒和规劝,小姨子对姐夫的热度就会慢慢降温,她就会把热情慢慢地专注到学习上、工作上,让她顺利度过青春期。
姐夫对小姨子的“热情”,千万来不得顺水推舟,一旦有想法就会覆水难收,闹出点幺蛾子,可就麻大烦了。
特别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天气一热,便汗出如浆,确实够令人不舒服的。出汗真是讨厌又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吗?我们需要对出汗了解多一点。
一、出汗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首先我们要知道,出汗并非不好。中医认为汗液在降低体温的同时,能够排除部分代谢废物,清除体内垃圾。风寒感冒发热,就常要借助发汗的方法来解毒散热。
不过中医另一个角度看,认为出汗多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出汗过多会耗损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
2、放宽心: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体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夏天很少出汗反而不正常,这表示气血没有“长开”,人体对风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季出汗其实是人体在给自身降温,如果总是待在有空调的环境里很少出汗,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气侵袭,容易感冒、咳嗽不止。以下都是属于正常现象的汗:
1、温热性出汗
炎热的天气,坐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这就是温热性出汗。温热性出汗是由外界温度升高引起的人体中枢温度自我调节的方式,人体通过出汗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
2、运动性出汗
人体在运动时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在体内消耗能量的同时可产生许多热量,人体通过排汗来降低体内温度,这种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
3、精神性出汗
人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小汗腺部位,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出现精神性出汗。
4、味觉性出汗
是在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后引起的出汗。
三、出汗过多需要警惕
如果出汗过多,那么就要警惕了,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出汗过多会耗损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阳气大量外泄,容易使人疲倦乏力、心慌气短。但是,不同的部位出汗,对应的是身体不同的健康问题,所以我们要“对症下药”哦!
1、头部出汗过多
若头汗过多且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欲呕、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多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此时应注意清淡饮食,通畅二便,健脾祛湿。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感觉上腹部胀满、口渴,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来缓解。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可按照补气的原则来调理。
2、手足心出汗多
手足心多汗且伴有发热、口咽干燥等,多属阴虚有热,可以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阿胶、益母草、当归、银耳、茯苓等。
若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燥便秘所致的湿热症,此时可吃一些润胃肠的食物,如山药、党参、白术、陈皮;若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以将豌豆和大米一起煮粥来调养。
3、心窝、胸口出汗多
多见于脑力工作者,这类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等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心脾虚损所致,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行走、太极拳等来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4、全身多汗
若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建议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渴的时候说明身体已经十分缺水了。
四、出汗多可能是多汗症
多汗症指的是汗液分泌量大于生理性调解体温所需要的量。通常多汗症分为原发的和继发的,全身性的和局部性的。今天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原发性局部多汗症”,就是比较常见的手心、脚心、腋窝和头面部过度出汗。
五、怎么确诊多汗症?
主要诊断标准:无其他可引起多汗的疾病,发生在局部的多汗肉眼可见,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还要满足至少两项以下次要标准就可以诊断了:
1.出汗部位双侧对称;
2.影响到了日常活动;
3.每周至少发生1次;
4.在25岁之前发病;
5.有原发性多汗症家族史。
六、为什么会得多汗症?
目前已知的汗腺有3种:大汗腺、小汗腺和大小汗腺。多汗症主要和小汗腺有关,腋窝多汗可能和大汗腺也有关系。多汗症患者的汗腺大都正常,多汗的原因应该是对正常情绪应激的一种异常或夸张的中枢反射造成的,但是并不认为其是一种心理性疾病。
七、多汗症有什么危害?
主要危害是对我们社交、生活及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有的病人因手部多汗而避免与人握手,害怕汗液弄湿文件、纸张等。腋窝多汗可使衣服染色,影响美观。另外,多汗症患者在多汗的部位更容易患皮肤癣菌病、病毒疣和角质松解症,也会加重已有的皮肤病如皮炎和湿疹等。
八、多汗症怎么治?
腋窝多汗症
1. 一线治疗:
局部止汗剂因其安全、耐受性好、价格便宜而成为腋窝多汗症的首选治疗。主要包括非处方止汗剂和处方止汗剂,作用机制都是在皮肤上形成堵塞物,阻塞小汗腺的分泌,减少出汗。区别在于处方止汗剂含有较高浓度金属盐,通常为12.5%-30%的氯化铝,止汗效果更强,同时皮肤刺激性也更强。建议夜间睡前使用,清晨冲洗干净,效果较好的患者每周使用一次能达到控制症状效果。
2. 二线治疗:
止汗剂效果不理想患者可以考虑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或微波热解治疗。
(1)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安全、有效,一次治疗可控制多汗症状4-9个月,重复注射可增加有效时间。主要缺点是疼痛和价格昂贵。
(2)微波热解治疗是利用微波破坏腋下的汗腺,造成汗腺不可逆的热解。优点是效果持续时间长,缺点是在治疗区域或周围会产生一过性的肿胀、不舒服感和麻木感。会造成皮肤发红、擦伤、结节、局部毛发脱落。
3. 其他治疗:
包括系统性药物治疗、离子电渗疗法、皮下汗腺抽吸术、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因这些疗法的副作用明显且应用不广泛使其不作为首选治疗。
手心、脚心多汗症
手心、脚心多汗症和腋窝多汗症略有不同,离子电渗疗法更多的应用于手心、脚心多汗症。
1. 一线治疗:
止汗剂和离子电渗疗法为一线治疗。
(1)治疗手足多汗症止汗剂通常使用含20%氯化铝的止汗剂,治疗方法与腋窝多汗症类似,但是效果不如腋窝。
(2)离子电渗疗法:将手或脚浸润在装有水溶液的含电极塑料容器中,利用电流将离子引入小汗腺,形成小汗腺阻塞。优点是治疗有效率高,掌握使用方法后可用作家庭治疗。缺点是占用时间较多,每次治疗需半小时,开始时每周至少需3次治疗。
2. 二线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效果很好,一次治疗可维持效果约6个月,缺点是比腋窝部位更加疼痛。常见并发症为治疗后轻度肌无力,平均持续时间为3周。
3.其他治疗:
头面部多汗症
1.一线治疗:
局部应用含20%氯化铝止汗剂,但是因面部皮肤比较敏感,有时难以耐受药物刺激。
2.二线治疗:
主要为肉毒素注射和系统性用药。肉毒素面部注射因可能损伤面部神经肌肉而限制了其使用。系统性用药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格隆溴铵、奥昔布宁,主要问题是有抗胆碱能类药物副作用。
3.其他治疗:
局部应用2%格隆溴铵溶液有效,但因药物吸收也可能产生系统性抗胆碱能副作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是一种选择,但可能产生持久副作用如Horner综合征和代偿性出汗等。
【福利】华络正在进行“华络治疗仪1000台免费赠机公益活动”(首期100台),反响热烈,参与活动请先关注“华络健康”头条号,然后点击华络健康头条号底部菜单,点击“赠机活动”进入活动界面参与活动赢取积分,每日积分前10名获赠华络疼痛治疗仪:
明明我的工作能力比他强?
克里里的观点:
在职场中工作能力优秀,不代表你的所有努力,领导都一定会看到。但是与其抱怨上天不公,还不如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当你积极地拥抱改变之后,你会成为更好的职场人。
小雪的故事克里里的师妹小雪已经入职快一年了,平日里,她工作十分努力,常常加班到深夜,尽自己最大努力将工作做得不错。可是前几天,部门晋升组长,升职的却不是小雪,而是同部门的小张。
小雪愤愤不平,跑来找克里里抱怨。她说:“小张平时很少加班,做的工作也没我多,可凭什么升职的是他!这不公平!负责人是不是针对我啊,根本就没有看到我的努力。还是说看到了我的努力却置之不理?”
看到小雪心情不好的样子,克里里只能安慰几句。等小雪走后,静下心来思考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回过头看到书桌上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突然茅塞顿开。
奶酪的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却引人深思的小故事。
故事的一开始,四位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迷宫里到处寻找奶酪充饥,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作为小老鼠的嗅嗅和匆匆大脑简单,他们只靠自己的直觉寻找奶酪,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开始。
而小矮人哼哼和唧唧拥有复杂的大脑,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找寻中吸取教训,整理出一套深奥的方法来寻找奶酪。
哼哼和唧唧的方法的确比他们的老鼠朋友更高效,但是终归主人公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奶酪,在一条走廊尽头的奶酪C站里,他们发现了无数各式各样的奶酪。他们开始每天不断的跑去奶酪C站享受美味的奶酪,直到有一天,奶酪不见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又开始启程,在迷宫中寻找新的奶酪,而哼哼和唧唧却开始难过起来。哼哼不断的抱怨上天的不公,而唧唧却在一天又一天的负面情绪当中,找到了改变的办法,他又踏上了迷宫之旅,并最终找到了一个新的奶酪站——奶酪N站。可当他到达奶酪N站,却发现自己的小老鼠伙伴嗅嗅和匆匆早已经到达了这里。
亲爱的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似乎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嗅嗅和匆匆反而比自己早一步找到奶酪,你会觉得如何呢?是会抱怨上天的不公,还是庆幸自己的改变?
之所以想起这本书,是因为小雪的情况和作为小矮人的唧唧有些相似。明明自己能力很强,却让一些能力“明显不如自己”的人捷足先登,到底是上天的不公还是另有原因呢?这时克里里又想起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理论,约拿情节。
约拿情节是什么?约拿情节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的自我逃避,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我们本擅长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
具体来讲,约拿情节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在对自己,另一方面是表现在对他人。
对自己,其特点是逃避成长,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对他人,其特点是嫉妒别人的优秀和成功,幸灾乐祸与别人的不幸。这时你可能要反对了,人怎么可能会害怕成功呢?
其实我们渴望成功,但在面临成功时却总伴随着恐慌。我们内心充满着自信,但又同样自卑。我们对身边优秀的人感到敬佩,却也同样抱有一丝敌意。我们尊重别人的成功,但面对他们的成功却又感到不安、嫉妒。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对成长或者改变的恐惧。这种恐惧是本能的,正像书中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奶酪C站变化时的恐惧。而两个小矮人面对恐惧时的不同态度,则给予我们警示。
哼哼和唧唧在面对改变时,正如你我在面对认知的改变时一样发出抱怨。哼哼,选择怨天尤人,不去面对改变,保持现状,在奶酪C站不肯离去,还寄希望于上天突然把“本属于他”的奶酪还给他。而唧唧则在面对恐惧时,选择接受这种恐惧。他又一次出发踏上了前往寻找奶酪的征途。
当然这一路唧唧也遇到了许多的失败,担心和恐惧又一次占据他的心灵,要是没有奶酪怎么办?迷宫的前方要是有危险怎么办?但是唧唧很快反应了过来,所有的恐惧和担心不过源于自己对变化的未知。
如果意识到变化总是不断出现的,提前做好准备,变化就再也不会让你感到惊慌失措了。
如何克服约拿情节?从唧唧的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克服自己身上的约拿情节。也就是说我们学会了如何能让老板认可自己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克服对改变的恐惧,并努力地做出改变。要知道,如果你的工作常常卓有成效,你的努力和成绩的光芒是任谁也掩盖不了的。
其次挑战高难度的工作,积极地去争取一些原本在能力之外、却通过努力可以搞定的工作。
要知道,盲目地争取一些离自己的能力本身还有很大差距的工作,是一种自大的表现,也会显得极为不专业。而经常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会让自己满于现状。
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接受挑战,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完成这些挑战,久而久之,你会变得更强,而聪明的老板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你的能力。
再次要学会赞赏别人的成就,并向他人学习。
小矮人唧唧找到新的奶酪站时,看到小老鼠伙伴嗅嗅和匆匆早已在这里,他并没有觉得嫉妒和不安,而是从自己的老鼠朋友身上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形势变化、奶酪变化时,小老鼠们也跟着改变。这个教训,唧唧深刻的记在心里。
而在职场中,我们在看到别人的成就时,也应及时作出肯定,并用心在对方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而小雪总觉得小张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却能够升迁,其实小雪并没有看到小张的优点,亦或是,嫉妒使她刻意回避了小张的优点。
总结:当我们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应该先去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真的做到努力成长,努力改变,努力提升。通过积极面对改变,拥抱恐惧心理,主动赞赏他人,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职场人!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到电影院看电影了?
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
所谓电影,只有电影院才能展现它视听上的真正魅力,也是一种对正版版权的支持。电影《一一》中说到“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如果能在真正属于它的地方度过这三倍的“人生”,那才称得上一种品味。
自己一个人用电脑看电影,总觉得缺点什么,那就是氛围。
一个人用电脑刷再多遍也比拟不了电影院所带来的氛围。
比如之前看《阿飞正传》内地重映的时候,影厅门口等开场的人群各自讨论着电影的情节和人物,你会有一种归属感,等待开场的心情会激动很多。当时看到刘德华饰演的角色站在电话亭外的那个充满王式风格调调的镜头,逼格十足。之前在电脑看没有特别留意,但是那一刻,大家都因为这种熟悉到爆的王式格调而笑了出来。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一刻的定格。
除了氛围,还有一种属于观众的反应。
在电影院看电影,你的每一个感官反应都会无形地放大,因为大荧幕带来的代入感太足了。除了会留意到自己的观感外,你还能注意到其他观众的反应,这是一种额外的乐趣。比如上面提到的。也比如之前去看的《寂静之地》,如果我自己用电脑看,可能会调低音量,或者用别的事情分神,在电影院我不能。所以就能看到左边那位小姐姐越看挨得越歪坐得越低,右边的同伴一直捂着耳朵。有一场女主角走下楼梯,就要踩到楼梯上凸起的钉子前,全场窃语“不要啊不要啊”……
除了这种电脑给予不了的观感外,还得益于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流行,尤其是微信。每月的片单推荐,成了各大影视公众号的必推内容、观众的必看攻略;还有朋友圈、微博的自来水推荐。所以被吊起胃口的观众自然就会买票去电影院,而且新上映的电影只能去电影院。
有朋友跟我说过,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最便宜的外出消费。
对比吃大餐、看展览、外出旅游,四五十块左右的两小时电影,的确算是便宜消费,但这也并不完全。只是现在购买电影票的途径太方便了,而且经常有各种优惠票价,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一项很平民的活动了。加上周末节假日,去电影院看电影可以说是三五结伴、一家大小、爱人伴侣必备的一项活动,既能其乐融融、又能增加互相的话题度,何乐而不为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